学术投稿

仙元方凝胶直肠给药体外释药规律研究

潘雪;李娟娟;李超英;冯晓纯;段晓征

关键词:温敏凝胶剂, 提取液, 冰片, 直肠给药, 体外释药
摘要:目的 比较仙元方提取液、加不同浓度冰片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剂和不加冰片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剂直肠给药体外释药规律,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直肠立式扩散池法,以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仙元方提取液、加不同浓度冰片仙元方凝胶剂、不加冰片仙元方凝胶剂体外释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仙元复方提取液、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在6h基本完全释药,所有样品中多糖和黄酮释放规律均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百分率:加5%冰片凝胶剂>提取液>加2%冰片凝胶剂>加0.5%冰片凝胶剂>不加冰片制剂.结论 仙元复方加2%冰片凝胶剂直肠给药体外释药速度及累积释药量显著高于不加冰片凝胶剂,且直肠给药具有缓慢释药特性,高效、安全、给药方便.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糖尿病足溃疡患者的中医护理

    目的 评价中医护理方法在糖尿病足溃疡治疗方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糖尿病足溃疡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合格受试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门诊、住院各20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治疗和局部溃疡护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护理,疗程2周.观察患者生存质量特异性量表(DSQL)、抗生素使用时间、总有效率,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DSQL积分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生理功能、心理维度较对照组改善显著(P<0.05);治疗组抗生素使用平均天数(1.33±0.51)d明显少于对照组(2.95±1.02)d(P< 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优于对照组77.5% (P <0.05).结论 中医护理可显著提高患者的溃疡愈合率,减少抗生素的临床使用时间,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胡丽娜;高艳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风湿6号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目的 观察风湿6号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乐葆胶囊、秋水仙碱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湿6号膏方(金银花、玄参、当归、黄柏等)内服,比较2组总体疗效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为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湿6号膏方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降低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

    作者:范利锋;王楠;廖莎;黄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的现状与对策

    目的 了解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现状并提出对策.方法 应用专家咨询法、问卷法调查了解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现状.结果 中医院临床护理人员循证实践基本素质主要包括循证态度、循证认知和循证技能3个要素,大多数护理人员的循证技能需要进一步提高.结论 临床护理人员整体循证素质提高要通过临床培训、实践锻炼和学校教育等几方面的努力.

    作者:王丹丹;富小琳;郑伟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与食管下黏膜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与食管下黏膜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PENTAX EG-271C电子胃镜对453例患者食管下黏膜情况进行检查,按照洛杉矶标准(LA分类法)分为Ⅰ~Ⅳ级.结果 食管黏膜胃镜Ⅰ、Ⅱ级383例(占84.54%),Ⅲ、Ⅳ级70例(占15.46%),且随着年龄增加,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中医辨证分型共检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气滞痰瘀、脾胃虚弱4型,以肝胃郁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为主.不同证候分型的食管黏膜胃镜分级分布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气滞痰瘀、脾胃虚弱4型,且与食管下黏膜分级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春铭;徐俊林;谷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动则生阳”理论指导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中医认为,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多是由劳倦伤阳所引发,导致筋脉失于濡养,加之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客于颈部筋骨,导致局部气血失和,瘀血痰湿痹阻,致使经脉气血痹阻,不通则痛.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升发、兴奋等作用,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通过运动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治疗应以“被动”加“主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激发青少年体内的阳气,有效的调整颈椎动态平衡.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患者于每日被动的进行整脊调曲推拿按摩,有助于调节颈椎的生理曲度;同时自主的配合巳时导引操锻炼(巳时为脾经的当令之时),可以使脾经气血充足,筋脉充分得以濡养,进而达到“生阳”的目的.

    作者:李东红;高爽;张玮;王宇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白芍总皂苷部位的液质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白芍总皂苷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大孔树脂纯化白芍总皂苷,高效液相-四级杆质谱分析,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6mm,5μm);流动相A为0.05%甲酸,B为乙腈,梯度洗脱;对白芍总皂苷部位进行分析,对主要离子碎片裂解过程进行解析.结果 白芍总皂苷中鉴定出22个化合物.其中所含的化合物除少数为黄酮、三萜类苷元外,均为白芍苷等蒎烷类单萜苷成分.结论 白芍总皂苷中主要为单萜皂苷类成分.

    作者:陈佩东;周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组(结合组),各40例.治疗1、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2组均能降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P<0.01),均能增加吞咽困难亚量表吞咽障碍程度的评分(P<0.01).2组治疗1、2周后评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2.5%,结合组97.5%,2组比较,P<0.05.结论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能刺激咽喉部肌肉,恢复吞咽功能.

    作者:马金娜;熊杰;宁丽娜;冯凯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温肾蠲痹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

    目的 观察温肾蠲痹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25例,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腰背痛(分)、中医证候评分、巴氏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枕墙距、扩胸距、指距地、Schober及TNF-α、ESR、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BASDAI、BASFI、腰痛、中医证候评分、枕墙距、扩胸距、指距地、Schober及TNF-α、ESR、CRP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肾蠲痹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能改善腰痛等症状及增加关节活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有关.

    作者:温天燕;王英杰;丘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郭立中教授从解表化痰论治老年痴呆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多是由于久病耗损,年迈体虚,七情内伤等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常,使髓失所养,或又夹风、火、痰、瘀、毒等病邪,致使脑脉痹阻、髓海失充,神机失用,脑窍失聪.治以滋养肝肾、益髓添精,兼以逐痰活血、平肝泻火等.郭立中教授从解表化痰论治老年痴呆以开表畅中为要,先驱太阳之邪于外,兼以降阳明浊阴于内,表里兼治.

    作者:贺晓婷;朱叶萍;刘新学;季飞;史竞羽;郭立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主观疲劳与生存质量的相关性

    目的 调查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主观疲劳现状和生存质量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WHO生存质量量表简表(WHOQ0L-BREF)、疲劳严重度量表和自制问卷对216例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疲劳得分(4.19±1.42)分,疲劳率达56.5%,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分别为(48.34±8.93)、(46.08±9.91)、(46.13±9.05)和(46.09±10.54)分.疲劳组的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和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非疲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27,0.000,0.000).经Hotelling T2检验,非疲劳组的生存质量较高(P<0.01).结论 老年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生存质量4个领域得分均较低,主观疲劳发生率较高,疲劳组的生存质量得分较非疲劳组低.

    作者:郑建盛;杨丽全;郭朝书;陈少花;杨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肾虚为本,痰浊瘀阻胞宫所致的疾病,临床选用中药、针灸、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以补肾调经、健脾化痰,调整阴阳紊乱状态,清除病理产物.并通过饮食控制、科学运动、心理疏导等达到减轻体质量、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改善内分泌基础,恢复健康和生育能力.综合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

    作者:李丰;任青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辅助替代治疗在卵巢缺失综合征中的运用

    目前,妇科恶性肿瘤术后造成的卵巢缺失综合征不仅影响女性的生活健康,而且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常规药物治疗对卵巢缺失综合征的疗效较为有限,而中医药补充替代治疗通过补充替代和代谢调节,不仅协同手术、西药的治疗作用,减少西医西药对人体的损害,而且经济实用,减轻肿瘤患者的精神及经济负担,同时中医药绿色疗法,回归自然,亦是创造医疗和谐的保障.

    作者:陈思;王佩娟;叶宇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脑卒中后痉挛

    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衡是中风后痉挛的主要发病机制,表现为阴急阳缓的症状:上肢的手指、腕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并旋前,肩关节内收,下肢的髋关节内收、内旋,髋和膝关节痉挛性伸直,足内翻下垂,脚趾屈曲.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以疏通经络、放松肌痉缩为治则,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放松痉挛肌肉,活血舒筋通络,使肢体阴阳趋于平衡.

    作者:严连凤;金宏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研究

    “瘿瘤”为甲状腺疾病的中医相对应病名,桥本甲状腺炎所涉及的脏腑主要在肝脾肾三脏,致病因素主要是气滞、痰凝及瘀血.辨证论治涉及多的脏腑为脾脏,主要证型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肾亏虚等,并可根据疾病的早中晚期随症加减.根据临床实践,中医学家总结出的专方验方主要有芪贝消瘤方、软坚消瘿汤、阳和汤及疏肝散结汤等.隔药灸与优甲乐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激素替代疗法,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

    作者:张翠;吴敏;刘克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降逆护膜汤对DCA诱导食管黏膜上皮细胞凋亡中p38MARK信号通路的影响

    目的 观察降逆护膜汤体外对脱氧胆酸(DCA)诱导人正常食管黏膜上皮细胞HEEC凋亡中p38MAPK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降逆护膜汤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机制.方法 通过体外培养人正常食管上皮细胞,经DCA诱导出现凋亡现象,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降逆护膜汤对细胞凋亡的影响.运用westem blot检测细胞凋亡与p38MAPK的关系.结果 MTT显示与正常对照组相比,DCA使细胞生存率明显降低(P<0.01),而降逆护膜汤提高生存率,与DCA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蛋白检测结果显示,降逆护膜汤能显著抑制细胞凋亡模型中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提高bcl-2/bax表达量来发挥抗凋亡作用.结论 降逆护膜汤可通过抑制p38MAPK的磷酸化水平来发挥其抗凋亡作用.

    作者:黄启婷;董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联合紫杉醇对小鼠Lewis肺癌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体内药物代谢和药物分布的影响,探讨针刺特定穴位对靶器官药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雌性A/J系小鼠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2只,并建立模型,采用诱发小鼠肺鳞状细胞癌造模法,分别采用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不同时间内,不同组内的小鼠分别进行药物浓度注射,处理后,提取相关脏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织器官(肺脏、肝脏、心脏)的紫杉醇浓度.结论 针刺特定穴位能增加靶器官药物含量,提高疗效.

    作者:赵宏亮;成泽东;李春日;张小卿;张志星;陈以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中医认为,卵巢早衰的根本病因病机为肾虚,但与心、肝、脾也密切相关,治以调整肾中阴阳为重点.西医认为,卵巢早衰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性因素、免疫学因素、抑制素异常、半乳糖血症、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等,治疗以雌孕激素替代及辅助生育技术为主.若单纯中药治疗疗程较长,起效缓慢;长期应用激素治疗毒副作用明显.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既能减少激素的用量,降低毒副作用,亦能提高中药的疗效.

    作者:刘建敏;王静;王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伴有血脂异常研究概况

    西医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多种代谢异常聚集存在的结果.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脾气机失调,津液代谢紊乱,痰瘀形成有关,且痰瘀贯穿整个病程.中医治疗注重祛痰化瘀,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节,多途径、多靶点发挥作用.

    作者:李琛瑛;陈兆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

    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研究主要集中在中药黄酮类化合物对肿瘤细胞的作用,其机制为阻断细胞周期抑制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发生自噬性死亡、逆转多药耐药作用等.目前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研究主要集中在体外实验上,对肿瘤细胞的靶点尚未明确,研究仍停留在基础理论阶段,今后应对黄酮类化合物的抗肿瘤机制深入研究.

    作者:刘伟桥;于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观察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0例患者根据体质及状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神经定位仪定位股神经阻滞麻醉、苏氏抖牵旋按复位、微创撬拨复位、斜孔多功能外固定结合强斜针内固定综合方法治疗,观察佳疗效.结果 优89例,良43例,可7例,差1例,总优良率94.2%.结论 微创复位固定术能解决应用外固定支架术后不稳定的问题,适应于体弱多病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作者:王兴国;钟声;苏继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