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郭立中教授从解表化痰论治老年痴呆

贺晓婷;朱叶萍;刘新学;季飞;史竞羽;郭立中

关键词:老年痴呆症, 解表化痰法, 郭立中
摘要: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多是由于久病耗损,年迈体虚,七情内伤等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常,使髓失所养,或又夹风、火、痰、瘀、毒等病邪,致使脑脉痹阻、髓海失充,神机失用,脑窍失聪.治以滋养肝肾、益髓添精,兼以逐痰活血、平肝泻火等.郭立中教授从解表化痰论治老年痴呆以开表畅中为要,先驱太阳之邪于外,兼以降阳明浊阴于内,表里兼治.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杭州市女性早熟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杭州市女性早熟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提供生理及心理指导.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部分学校对2 330名女性发育前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查,筛查出女性性早熟患儿105例,选取正常女性儿童200例,分别对其发育前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性早熟发生率为4.51%,睡眠时间不足、不合理饮食、喜爱看青春偶像剧、运动较少等在性早熟组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 对女性儿童性早熟应高度警惕,平素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作者:荣志云;丛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IgA肾病的中医治疗

    中医认为,IgA肾病的发病与热邪有关,病位在肾与膀胱,外感风热之邪,或思虑劳倦过度,损伤脾胃,致气血失和,湿热内聚,瘀血阻络,血络损伤而成本证.中医药在治疗IgA肾病方面,各医家根据分期、分型辨证施治,根据临床表现、病理分级治疗,均可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延缓肾衰竭进展.中西医结合治疗在改善IgA肾病患者症状及减少毒副作用方面较单纯使用西医或中医治疗具有明显优势.

    作者:张盈;何灵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

    目的 探究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益气活血法为主治疗(药物组成:黄芪、西洋参、桃仁、红花等),2组均2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治疗前后胃病、嗳气反酸、大便稀溏、神疲乏力等症状积分的改善程度及临床总有效率.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7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反酸、嗳气、大便溏薄、胃痛、神疲乏力等症状积分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气活血法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能使脾气健运,瘀血得消,扶正与祛邪兼施,从根本上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

    作者:王艳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灵须护肝片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研究灵须护肝片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以50%乙醇灌胃方法造成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模型,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肝组织三酰甘油(TG)、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水平.结果 与模型对照组相比,阳性对照组、灵须护肝片中、高剂量组均可降低血清中ALT、AST的活性及肝组织中TG、MDA的含量(P<0.05),提高肝组织中GSH的含量(P<0.05).结论 灵须护肝片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可显著降低ALT、AST活性,升高GSH含量,调节TG、MDA含量.

    作者:綦菲;陈丽艳;孙银玲;王伟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病理讨论的实践和探讨

    在医学院教学实践中开展临床病理讨论(CPC),可强化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和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目前,临床病理讨论仍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主导,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今后应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及以成果为导向的学习法,来提高临床病理讨论的教学效果.

    作者:蒋式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实验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及激素疗法,效果虽明显,但具有较大毒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目前,大多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主要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血脂、细胞凋亡、VEGF等方面分析其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药从整体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

    作者:张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

    中西医结合改变了骨折治疗的传统模式,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骨折治疗和愈合的新观点,即中国接骨学(CO学派).CO学派提倡的骨折治疗原则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肢体各种组织的生理适应能力,在保持骨折整复效果的同时,为肢体在固定期间进行功能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兼顾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跃飞;田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损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血必净注射液对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脏器损害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性百草枯中毒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5例.对照组急诊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注射液静滴,1周后观察血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谷丙转氨酶(ALT)、血肌酐(Scr),动脉血氧分压(PO2)变化;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患者治疗1周后外周血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比较患者1月后生存情况.结果 治疗组1周后血WBC、CRP、ALT、Scr水平低于对照组,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较对照组有明显下降(P<0.05).2组1月后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血必净注射液可以降低急性百草枯中毒后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抑制全身炎症反应,减轻对重要器官的功能损害,但对于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并无明显作用.

    作者:徐敏;徐继扬;陆明峰;杨燕;稽玲;耿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仙元方凝胶直肠给药体外释药规律研究

    目的 比较仙元方提取液、加不同浓度冰片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剂和不加冰片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剂直肠给药体外释药规律,探讨其释药机制.方法 采用离体直肠立式扩散池法,以总多糖和总黄酮含量为考察指标对仙元方提取液、加不同浓度冰片仙元方凝胶剂、不加冰片仙元方凝胶剂体外释药规律进行研究.结果 仙元复方提取液、仙元复方温敏凝胶在6h基本完全释药,所有样品中多糖和黄酮释放规律均符合Higuchi方程.释放百分率:加5%冰片凝胶剂>提取液>加2%冰片凝胶剂>加0.5%冰片凝胶剂>不加冰片制剂.结论 仙元复方加2%冰片凝胶剂直肠给药体外释药速度及累积释药量显著高于不加冰片凝胶剂,且直肠给药具有缓慢释药特性,高效、安全、给药方便.

    作者:潘雪;李娟娟;李超英;冯晓纯;段晓征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治疗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LEAD)起病隐匿,病程较长,不易受到患者的重视,10年生存率<60%,75%死于心肌梗死.目前下肢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临床治疗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保守治疗和外科治疗.保守治疗包括西医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物理治疗;外科治疗包括手术治疗以及介入治疗.保守治疗方法繁多,应用较灵活,外科治疗具有严格的适用症和禁忌症.

    作者:游毅;陈咸川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研究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与典型哮喘相似,均以持续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为特点,平均约有30%的患儿终发展为典型哮喘.近年来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发现哮喘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存在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增多,提出了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概念.气道炎症是气道重塑等病理发展的关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机制复杂.明确有关炎症细胞及炎性介质在气道炎症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或影响,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干预,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红燕;隆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刀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96例

    目的 观察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 运用针刀疗法,松解腰椎椎管外软组织,操作技术主要包含腰3横突尖点松解术和腰4/5椎间孔外口松解术等,对9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显效84例,占87.5%,有效10例,占10.4%,无效2例,占2.1%,总有效率为97.9%.治疗过程未发现不良反应或刀口感染.结论 针刀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松解腰椎管外软组织,调节腰部力平衡,改善腰痛、腿痛、麻木等临床症状.

    作者:路飞;叶新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痿探源

    骨痿类似于现代临床医学中的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骨瘘病位在骨,但病之脏腑在肺、脾胃与肾三脏,病因病机为肾虚髓减、骨枯致痿,肺热津亏、气津失布,脾胃亏虚、气血乏源.对于骨痿的治疗应以肺脾肾三脏为要,辨其虚实,调其经脉,针药并用,法于四时,因时施治,养护结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兵;李富震;张淼;王非;姜德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阴虚鼓胀的中医用药思路

    鼓胀病因较多,基本病理是气滞、血瘀、水停腹中.阴虚鼓胀,则是在气、血、水三者的基础上,又夹有阴虚这一病变机制,阴虚、气滞、血瘀、水停四方面相互影响.水湿停聚腹中,气机不畅,形成气滞;血液运行障碍,形成血瘀.气机不畅,瘀血阻滞更影响津液的输布,加重水液停聚.水停日久,阴液亏乏,形成阴虚.水(湿)停聚,更易化热,形成湿热,湿热进一步加重气滞血瘀,阴液更亏,形成虚实错综复杂.初期以邪盛为主,气滞、血瘀、水停、湿热等病邪盘踞腹中;后期则正气亏损,阴津阳气不足,阴阳互损,形成阴阳两虚.阴虚鼓胀以后期为多.治疗以养阴、行气、活血、利水为主.

    作者:陈广梅;赵红兵;方南元;邵铭;万凌峰;何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伴有血脂异常研究概况

    西医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多种代谢异常聚集存在的结果.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脾气机失调,津液代谢紊乱,痰瘀形成有关,且痰瘀贯穿整个病程.中医治疗注重祛痰化瘀,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节,多途径、多靶点发挥作用.

    作者:李琛瑛;陈兆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桥本甲状腺炎的中医药研究

    “瘿瘤”为甲状腺疾病的中医相对应病名,桥本甲状腺炎所涉及的脏腑主要在肝脾肾三脏,致病因素主要是气滞、痰凝及瘀血.辨证论治涉及多的脏腑为脾脏,主要证型为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脾肾亏虚等,并可根据疾病的早中晚期随症加减.根据临床实践,中医学家总结出的专方验方主要有芪贝消瘤方、软坚消瘿汤、阳和汤及疏肝散结汤等.隔药灸与优甲乐联合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激素替代疗法,对患者的甲状腺功能及症状均有较好的改善.

    作者:张翠;吴敏;刘克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推拿治疗脑卒中后痉挛

    中医学认为,阴阳失衡是中风后痉挛的主要发病机制,表现为阴急阳缓的症状:上肢的手指、腕关节屈曲,肘关节屈曲并旋前,肩关节内收,下肢的髋关节内收、内旋,髋和膝关节痉挛性伸直,足内翻下垂,脚趾屈曲.推拿治疗中风后痉挛,以疏通经络、放松肌痉缩为治则,通过运用不同的手法“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放松痉挛肌肉,活血舒筋通络,使肢体阴阳趋于平衡.

    作者:严连凤;金宏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论中医类书《医部全录》

    《医部全录》为《古今图书集成》的一部分,是我国历代以来大的一部医学类书.全书内容包括医经注释、诊法、脏腑身形、各科疾病的理论经验,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记事和名医传等,内容丰富,眉目清楚,是一部常用的中医工具书,对医学工作者学习和研究中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明;郭瑞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风湿6号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

    目的 观察风湿6号膏方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100例急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西乐葆胶囊、秋水仙碱片口服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风湿6号膏方(金银花、玄参、当归、黄柏等)内服,比较2组总体疗效及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00%,对照组为68.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风湿6号膏方结合西药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能降低血尿酸、血沉、C-反应蛋白等指标,抑制尿酸合成,促进尿酸排泄.

    作者:范利锋;王楠;廖莎;黄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目的 探讨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ACOP)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2年6月-2013年12月间收治的ACOP患者1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2组患者入院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醒脑静注射液联合乙酰谷酰胺静滴治疗,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2组患者平均昏迷时间、治疗前及治疗24h后格拉斯哥昏迷(GCS)评分,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变化情况,并随访观察2组出院3个月中毒后迟发脑病发生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均昏迷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24h后GC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清GXH-PX、SOD活性、MDA水平改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醒脑静联合乙酰谷酰胺治疗ACOP能明显缩短昏迷时间、改善预后,并可减少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发生.

    作者:焦海朝;赵勇军;石素萍;安淑霞;郭绪荣;于江华;周卫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