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实验研究进展

张国丽

关键词:围绝经期综合征, 实验研究, 中医药疗法
摘要:现代医学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及激素疗法,效果虽明显,但具有较大毒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目前,大多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主要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血脂、细胞凋亡、VEGF等方面分析其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药从整体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骨痿探源

    骨痿类似于现代临床医学中的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骨瘘病位在骨,但病之脏腑在肺、脾胃与肾三脏,病因病机为肾虚髓减、骨枯致痿,肺热津亏、气津失布,脾胃亏虚、气血乏源.对于骨痿的治疗应以肺脾肾三脏为要,辨其虚实,调其经脉,针药并用,法于四时,因时施治,养护结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兵;李富震;张淼;王非;姜德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从“湿毒”论治疾病的研究

    中医湿毒理论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湿毒致病的研究逐渐与现代医学的病理学相结合.不少医者提出从湿毒角度论治某些疾病,广涉中医临床各科,总结临床经验,探讨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阐释病理发展过程,提出以祛(化)湿解毒为法则,遣方用药,多有疗效.梳理近10年有关从“湿毒”论治疾病的文献,综合归纳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疾病提供参考,为探讨湿毒致病机制的应用研究开拓思路.

    作者:张晓敏;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温肾蠲痹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

    目的 观察温肾蠲痹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的临床疗效及机制.方法 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和西药对照组,各25例,2组疗程均为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腰背痛(分)、中医证候评分、巴氏AS疾病活动性指数(BASDAI)、巴氏AS功能指数(BASFI)、枕墙距、扩胸距、指距地、Schober及TNF-α、ESR、CRP等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 2组BASDAI、BASFI、腰痛、中医证候评分、枕墙距、扩胸距、指距地、Schober及TNF-α、ESR、CRP等指标较治疗前均有改善(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温肾蠲痹汤治疗活动期强直性脊柱炎能改善腰痛等症状及增加关节活动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炎性细胞因子TNF-α的水平有关.

    作者:温天燕;王英杰;丘文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联合紫杉醇对小鼠Lewis肺癌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体内药物代谢和药物分布的影响,探讨针刺特定穴位对靶器官药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雌性A/J系小鼠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2只,并建立模型,采用诱发小鼠肺鳞状细胞癌造模法,分别采用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不同时间内,不同组内的小鼠分别进行药物浓度注射,处理后,提取相关脏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织器官(肺脏、肝脏、心脏)的紫杉醇浓度.结论 针刺特定穴位能增加靶器官药物含量,提高疗效.

    作者:赵宏亮;成泽东;李春日;张小卿;张志星;陈以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

    目的 观察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照组给予胃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细胞因子水平、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CRP、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Balthazar 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及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能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有利于药物吸收,促进肠功能恢复.

    作者:梁杏仪;郭广彬;周定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辨治思路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根据其中医病因病机和手术后化疗的病理特点,可分为脾胃亏虚、肾精亏虚、肝胃不和、胃络瘀阻4个主要证型,给予健脾益胃、滋补肾阴、疏肝和胃、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重兼证和病证结合的治疗.对临床症状不典型,无证可辨者,应在辨病的指导下,结合患者体质及病机特点,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林明生;王常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中医认为,卵巢早衰的根本病因病机为肾虚,但与心、肝、脾也密切相关,治以调整肾中阴阳为重点.西医认为,卵巢早衰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性因素、免疫学因素、抑制素异常、半乳糖血症、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等,治疗以雌孕激素替代及辅助生育技术为主.若单纯中药治疗疗程较长,起效缓慢;长期应用激素治疗毒副作用明显.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既能减少激素的用量,降低毒副作用,亦能提高中药的疗效.

    作者:刘建敏;王静;王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中医泡洗治疗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

    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中医泡洗治疗奥沙利铂引起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将40例使用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仅联合中医泡洗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治疗,6周期化疗后评价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5.0%,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毒性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神经毒性恢复时间短(P<0.01).结论 化疗期间给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中医泡洗可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发生,且可缩短神经毒性恢复时间.

    作者:朱凯;杨怡敏;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按摩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目的 观察按摩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体质量及胎便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每天进行抚触按摩1次,对照组新生儿给予产后常规处置,不进行抚触按摩.对比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记录2组新生儿出生1、2周及1个月时体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5天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开始退黄时间、安全退黄时间、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各时间点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按摩抚触可有效刺激新生儿消化及循环系统,有助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对新生儿发育起积极作用.

    作者:钱爱玉;艾雅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胃癌前病变的干预及中医药治疗

    胃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学概念,通常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胃癌前病变的干预是胃癌防治研究的关键领域,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显示有突破性进展.众多的临床报道证实,中医药对治疗胃癌前病变具有优势性疗效,能够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使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减轻甚至消失,改变了胃癌前病变难以逆转的传统观点,使胃癌的二级预防成为可能.

    作者:孙心;陈涤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Hulth法造模,造模2周后,开始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壮骨关节丸灌胃;治疗组分低、高浓度进行中药灌胃,第13周处死,通过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说明健骨伸筋汤可以通过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防治骨关节炎.结果 健骨伸筋汤方含药血清各浓度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模型组(P<0.05),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模型组(P<0.05).结论 健骨伸筋汤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还可以抑制软骨细胞异常凋亡,从而起到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刘洪波;靖春颖;谢毅强;韩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方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入院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 mL加氯化钠溶液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EF、SV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葛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吴敏教授运用脏腑辨证治疗痤疮临证思路

    吴敏教授认为,邪热内蕴脏腑为痤疮发生主要因素,风热熏蒸,上壅肌肤;或血热气盛上壅,夹湿夹毒,壅于肌肤;或湿毒郁滞,不能外宣,郁而化热,热盛肉腐;或气血运行失常,瘀血阻滞;或运化失健,酿生湿浊,湿聚成痰,凝滞肌肤等均可导致痤疮.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五脏辨证的方法对痤疮进行辨证,并根据所辨之证型选方用药,运用内外兼治的方法,病证结合,并研制出痤疮灵、归白面膜等经验方.

    作者:郭永一;吴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观察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0例患者根据体质及状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神经定位仪定位股神经阻滞麻醉、苏氏抖牵旋按复位、微创撬拨复位、斜孔多功能外固定结合强斜针内固定综合方法治疗,观察佳疗效.结果 优89例,良43例,可7例,差1例,总优良率94.2%.结论 微创复位固定术能解决应用外固定支架术后不稳定的问题,适应于体弱多病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作者:王兴国;钟声;苏继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自拟中药汤剂对痰浊型眩晕患者生活功能及躯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 观察平肝熄风、化痰止痉类中药配伍对痰浊型眩晕患者生活功能和躯体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盐酸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眩晕单项症状评分、眩晕残障程度评定量表(DHI)及生存质量评定表(SF-36表)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在改善眩晕程度、降低眩晕发作频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2组DHI、SF-36评分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浊型眩晕,能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功能及躯体功能,减轻临床症状.

    作者:褚春梅;高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半夏提取物对小鼠肺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

    目的 了解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变化,探讨半夏提取物(EP)治疗ALI的药理机制,为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36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NS组)、肺损伤造模组(ALI组)和半夏提取物治疗组(EP组),6h后观察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炎症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浓度,RT-PCR检测肺组织匀浆AQP5 mRNA表达情况.结果 ALI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显著,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同时肺泡明显充血水肿.EP组肺组织炎症减轻、充血消退.与NS组和EP组比较,ALI组的W/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肺组织AQP5mRNA的表达,较NS组显著降低,较EP组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ALI组血清TNF-α的表达,较NS组显著升高,较EP组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半夏提取物可通过上调肺AQP5的表达减轻肺水肿,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周建龙;邓青南;梁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饥不欲食证治探析

    饥不欲食以胃为主,与心、肝胆、肾有关,病机关键可分为虚实两端.实为胃失和降,胃气上逆;虚为胃阳不足,气不消谷.证治分类为阳明热郁证,厥阴肝热证,湿阻中焦证(痰湿中阻证、湿热中阻证),肝胃不和证,胃阳虚证,胆火犯胃证,心肾不交证;分别选用栀子豉汤,白虎加人参汤,麻子仁丸,乌梅丸,瓜蒂散,陈平汤,外台茯苓饮,四逆散和温胆汤等方药加减及针灸治疗.

    作者:付强;赵为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湿阻中焦证现代机制研究

    湿阻中焦证的发生受到环境、气候、饮食、心理、脏腑功能等多方面因素影响,但与脾主运化功能失常为密切.现代医学从“湿阻中焦证”“湿困脾胃证”在水液代谢、胃肠动力、肠黏膜屏障及机体活性反应这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并对“脾主运化”“湿邪”的研究方向做了展望与分析.总结发现,湿阻中焦证模型主要表现为水液代谢障碍,胃肠运动紊乱,肠黏膜屏障破坏和机体活性反应失衡,而跨膜转运体及代谢组学为湿阻中焦证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条件与契机.

    作者:汪滢;孙宏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原发性痛经中医证候要素研究

    目的 探讨原发性痛经证候要素的组成和组合规律,对证候规范化进行深入研究.方法 对295例原发性痛经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其各个证候要素及组合形式,运用现代医学统计学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结果 原发性痛经的证候要素中气虚占93%,寒凝占91%,是主要证候要素,其他由多到少依次为血瘀、血虚、气滞、肾虚、阳虚、湿阻.证候要素共有31种组合形式,虚实两种证候要素的组合占94.6%,实性证候要素间的组合占5.4%.证候要素的组合形式多的是脾肾两虚兼寒凝血瘀证.结论 气虚、寒凝是原发性痛经的基本病机;脾肾肝是原发性痛经的病位;寒凝血瘀兼其他证候要素是证候的主要组合形式.

    作者:高剑虹;卞松;刘坤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动则生阳”理论指导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治疗

    中医认为,青少年颈型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多是由劳倦伤阳所引发,导致筋脉失于濡养,加之风寒湿邪趁虚而入客于颈部筋骨,导致局部气血失和,瘀血痰湿痹阻,致使经脉气血痹阻,不通则痛.阳气具有温煦、推动、升发、兴奋等作用,是人体生长、发育以及进行各种生命活动的动力之源,通过运动可以激发人体的阳气.治疗应以“被动”加“主动”相结合的方式,共同激发青少年体内的阳气,有效的调整颈椎动态平衡.青少年颈型颈椎病患者于每日被动的进行整脊调曲推拿按摩,有助于调节颈椎的生理曲度;同时自主的配合巳时导引操锻炼(巳时为脾经的当令之时),可以使脾经气血充足,筋脉充分得以濡养,进而达到“生阳”的目的.

    作者:李东红;高爽;张玮;王宇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