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胃癌前病变的干预及中医药治疗

孙心;陈涤平

关键词:胃癌前病变, 肠上皮化生, 异性增生, 中医药疗法
摘要:胃癌前病变是一个病理学概念,通常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是正常胃黏膜向胃癌转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胃癌前病变的干预是胃癌防治研究的关键领域,现代医学对胃癌前病变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尚未显示有突破性进展.众多的临床报道证实,中医药对治疗胃癌前病变具有优势性疗效,能够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的同时,使部分肠上皮化生和异性增生减轻甚至消失,改变了胃癌前病变难以逆转的传统观点,使胃癌的二级预防成为可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携手大数据拓展中医药期刊的发展空间

    分析中医药期刊目前的出版现状,携手大数据可能给中医药期刊发展带来的发展空间,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大数据挖掘可明确期刊在中医药发展历程中的出版价值;利用大数据技术可挖掘“沉睡”于期刊中的新疗法、新产品;促进期刊出版发行的合理布局;理清中医药期刊的出版走向.中医药期刊的出版需要顺势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数据挖掘技术,整合现有的中医药期刊资源,创建“一站式”服务平台,实现中医药数据资源的重组与共享,拓宽、发展出版空间.

    作者:高荣慧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病理讨论的实践和探讨

    在医学院教学实践中开展临床病理讨论(CPC),可强化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和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目前,临床病理讨论仍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主导,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今后应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及以成果为导向的学习法,来提高临床病理讨论的教学效果.

    作者:蒋式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联合紫杉醇对小鼠Lewis肺癌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针刺对体内药物代谢和药物分布的影响,探讨针刺特定穴位对靶器官药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雌性A/J系小鼠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2只,并建立模型,采用诱发小鼠肺鳞状细胞癌造模法,分别采用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不同时间内,不同组内的小鼠分别进行药物浓度注射,处理后,提取相关脏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织器官(肺脏、肝脏、心脏)的紫杉醇浓度.结论 针刺特定穴位能增加靶器官药物含量,提高疗效.

    作者:赵宏亮;成泽东;李春日;张小卿;张志星;陈以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卵巢早衰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进展

    中医认为,卵巢早衰的根本病因病机为肾虚,但与心、肝、脾也密切相关,治以调整肾中阴阳为重点.西医认为,卵巢早衰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性因素、免疫学因素、抑制素异常、半乳糖血症、医源性因素、环境及感染等,治疗以雌孕激素替代及辅助生育技术为主.若单纯中药治疗疗程较长,起效缓慢;长期应用激素治疗毒副作用明显.临床上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卵巢早衰,既能减少激素的用量,降低毒副作用,亦能提高中药的疗效.

    作者:刘建敏;王静;王佩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按摩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的影响

    目的 观察按摩抚触对新生儿生理性黄疸、体质量及胎便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生儿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每天进行抚触按摩1次,对照组新生儿给予产后常规处置,不进行抚触按摩.对比2组新生儿黄疸指数、生理性黄疸消退时间、胎便转黄时间,记录2组新生儿出生1、2周及1个月时体质量,并进行对比.结果 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5天黄疸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开始退黄时间、安全退黄时间、胎便初排时间、胎便转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新生儿出生各时间点体质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按摩抚触可有效刺激新生儿消化及循环系统,有助于新生儿生理性黄疸消退,增加新生儿体质量,对新生儿发育起积极作用.

    作者:钱爱玉;艾雅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杭州市女性早熟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杭州市女性早熟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提供生理及心理指导.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部分学校对2 330名女性发育前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查,筛查出女性性早熟患儿105例,选取正常女性儿童200例,分别对其发育前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性早熟发生率为4.51%,睡眠时间不足、不合理饮食、喜爱看青春偶像剧、运动较少等在性早熟组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 对女性儿童性早熟应高度警惕,平素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作者:荣志云;丛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半夏提取物对小鼠肺水通道蛋白5表达的影响

    目的 了解急性肺损伤(ALI)小鼠肺组织中水通道蛋白5(AQP5)的表达变化,探讨半夏提取物(EP)治疗ALI的药理机制,为半夏的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36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成3组,即空白对照组(NS组)、肺损伤造模组(ALI组)和半夏提取物治疗组(EP组),6h后观察测定肺组织湿干重比值(W/D),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肺炎症变化,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浓度,RT-PCR检测肺组织匀浆AQP5 mRNA表达情况.结果 ALI组小鼠肺部炎症反应显著,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同时肺泡明显充血水肿.EP组肺组织炎症减轻、充血消退.与NS组和EP组比较,ALI组的W/D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I组肺组织AQP5mRNA的表达,较NS组显著降低,较EP组的表达显著升高(P<0.05).ALI组血清TNF-α的表达,较NS组显著升高,较EP组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半夏提取物可通过上调肺AQP5的表达减轻肺水肿,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TNF-α的表达实现的.

    作者:周建龙;邓青南;梁静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吴敏教授运用脏腑辨证治疗痤疮临证思路

    吴敏教授认为,邪热内蕴脏腑为痤疮发生主要因素,风热熏蒸,上壅肌肤;或血热气盛上壅,夹湿夹毒,壅于肌肤;或湿毒郁滞,不能外宣,郁而化热,热盛肉腐;或气血运行失常,瘀血阻滞;或运化失健,酿生湿浊,湿聚成痰,凝滞肌肤等均可导致痤疮.根据多年临床经验,采用五脏辨证的方法对痤疮进行辨证,并根据所辨之证型选方用药,运用内外兼治的方法,病证结合,并研制出痤疮灵、归白面膜等经验方.

    作者:郭永一;吴敏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论中医类书《医部全录》

    《医部全录》为《古今图书集成》的一部分,是我国历代以来大的一部医学类书.全书内容包括医经注释、诊法、脏腑身形、各科疾病的理论经验,以及有关医学的艺文、记事和名医传等,内容丰富,眉目清楚,是一部常用的中医工具书,对医学工作者学习和研究中医具有很高的参考价值.

    作者:李明;郭瑞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与系统性红斑狼疮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

    目的 检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并分析其与SLE不同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及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SLE患者46例,辨证分型为热毒炽盛型19例,脾肾阳虚型14例,肝肾阴虚型13例,取晨起空腹静脉血,采用ELISA法检测其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及血管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SVCAM-1)水平变化,并设同期来院体检正常者40例为对照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各证型血清SICAM-1、SVCAM-1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热毒炽盛型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显著高于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P<0.05);脾肾阳虚型2项指标显著高于肝肾阴虚型(P<0.05);SLE狼疮活动积分及ESR以热毒炽盛型高,依次为脾肾阳虚型及肝肾阴虚型(P<0.05);热毒炽盛型及脾肾阳虚型补体C3滴度显著低于肝肾阴虚型(P<0.05);SICAM-1与SVCAM-1两种分子间呈正相关性(P<0.01);血清SICAM-1、SVCAM-1水平与狼疮积分、ERS呈正相关(P<0.01);与补体C3呈负相关(P<0.01).结论 血清SICAM-1、SVCAM-1水平测定可作为判定SLE活动的重要指标,检测SLE患者血清可溶性黏附分子水平可作为中医辨证论治辅助指标.

    作者:甄珠;刘克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小儿反复支气管炎非急性感染期证型研究

    目的 探讨小儿反复支气管炎非急性感染期的主要证型.方法 用“两步聚类法”对反复支气管炎非急性感染期患儿的症状、体征进行分类.结果 202例患儿聚为8类,归纳为2个证型,肺脾气虚型占43%,痰湿蕴肺型占33%.结论 小儿反复支气管炎非急性感染期的主要证型有肺脾气虚型和痰湿蕴肺型,且以肺脾气虚型为主.

    作者:张娇;骆嫣;邱蓉;李仁瑞;丛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脑梗死后吞咽障碍的患者,随机分为针刺组和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组(结合组),各40例.治疗1、2周后采用洼田饮水试验、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中的吞咽困难亚量表进行评定.结果 2组均能降低洼田氏饮水试验评分(P<0.01),均能增加吞咽困难亚量表吞咽障碍程度的评分(P<0.01).2组治疗1、2周后评分差值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刺组总有效率82.5%,结合组97.5%,2组比较,P<0.05.结论 针刺结合吞咽障碍治疗仪治疗脑梗死后吞咽障碍,能刺激咽喉部肌肉,恢复吞咽功能.

    作者:马金娜;熊杰;宁丽娜;冯凯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药筋骨方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血清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筋骨方对老年骨质疏松症病人血清中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CP-5b)的影响.方法 选取8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给予热水冲服筋骨方,1剂/d;对照组43例予口服骨松宝胶囊,3次/d,3粒/次,观察服药后1,2,3个月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1,2,3月后总有效率分别为79.1%,83.7%,88.4%;对照组分别为74.4%,79.1%,86.0%,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跟骨超声骨密度检测均有改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血清TRACP-5b含量均显著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筋骨方能缓解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血清TRACP-5b含量,改善骨密度.

    作者:谷铭勇;曹学成;苏君;王文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脾温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目的 观察健脾温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温肾法组成的基本方(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等)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甲苯卡巴胆碱口服,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4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温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提高患者的大尿流速及膀胱排空率,减少残留尿,改善排尿症状及尿潴留.

    作者:吴铁;陈贵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中医泡洗治疗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

    目的 观察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中医泡洗治疗奥沙利铂引起神经毒性的疗效.方法 将40例使用含奥沙利铂方案治疗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使用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仅联合中医泡洗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预防治疗,6周期化疗后评价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结果 治疗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65.0%,对照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神经毒性恢复时间较对照组神经毒性恢复时间短(P<0.01).结论 化疗期间给予空气波压力循环治疗仪联合中医泡洗可降低奥沙利铂引起的神经毒性发生,且可缩短神经毒性恢复时间.

    作者:朱凯;杨怡敏;宋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

    目的 探讨中药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颈动脉斑块和中医痰瘀互结诊断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化痰逐瘀通脉颗粒(半夏、陈皮、茯苓等,1剂/d)联合辛伐他汀(10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仅采用辛伐他汀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IMT、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中IMT和血脂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 中药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能够起到消除或减缓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赛忠;严立平;陈卫元;屠明锋;孙杰;于佳卫;蔡斐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对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辨治思路

    胃癌术后化疗患者的临床表现多样,根据其中医病因病机和手术后化疗的病理特点,可分为脾胃亏虚、肾精亏虚、肝胃不和、胃络瘀阻4个主要证型,给予健脾益胃、滋补肾阴、疏肝和胃、活血化瘀的治疗方法,同时应注重兼证和病证结合的治疗.对临床症状不典型,无证可辨者,应在辨病的指导下,结合患者体质及病机特点,对机体进行整体调理,以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作者:林明生;王常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

    中西医结合改变了骨折治疗的传统模式,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骨折治疗和愈合的新观点,即中国接骨学(CO学派).CO学派提倡的骨折治疗原则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肢体各种组织的生理适应能力,在保持骨折整复效果的同时,为肢体在固定期间进行功能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兼顾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跃飞;田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研究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与典型哮喘相似,均以持续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为特点,平均约有30%的患儿终发展为典型哮喘.近年来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发现哮喘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存在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增多,提出了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概念.气道炎症是气道重塑等病理发展的关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机制复杂.明确有关炎症细胞及炎性介质在气道炎症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或影响,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干预,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红燕;隆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郭立中教授从解表化痰论治老年痴呆

    中医认为,老年痴呆的发病机制多是由于久病耗损,年迈体虚,七情内伤等病因导致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输布失常,使髓失所养,或又夹风、火、痰、瘀、毒等病邪,致使脑脉痹阻、髓海失充,神机失用,脑窍失聪.治以滋养肝肾、益髓添精,兼以逐痰活血、平肝泻火等.郭立中教授从解表化痰论治老年痴呆以开表畅中为要,先驱太阳之邪于外,兼以降阳明浊阴于内,表里兼治.

    作者:贺晓婷;朱叶萍;刘新学;季飞;史竞羽;郭立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