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刺联合紫杉醇对小鼠Lewis肺癌代谢的影响

赵宏亮;成泽东;李春日;张小卿;张志星;陈以国

关键词:针灸疗法, 紫杉醇, 趋向性, 肺癌, 小鼠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刺对体内药物代谢和药物分布的影响,探讨针刺特定穴位对靶器官药物含量的影响.方法 把雌性A/J系小鼠288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72只,并建立模型,采用诱发小鼠肺鳞状细胞癌造模法,分别采用针刺、药物及针药结合法对其进行治疗,对不同时间内,不同组内的小鼠分别进行药物浓度注射,处理后,提取相关脏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各组织器官(肺脏、肝脏、心脏)的紫杉醇浓度.结论 针刺特定穴位能增加靶器官药物含量,提高疗效.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脑钠肽、高敏C反应蛋白、和肽素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脑钠肽(BNP)、和肽素(Copeptin)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CRP)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以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收入院患者72例,随机将患者分成实验1组36例,实验2组36例.记录不同冠脉病变支数患者BNP、CRP以及和肽素水平,冠状动脉Gensini评分.结果 患者BNP、和肽素、CRP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ACS患者脑钠肽及和肽素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左主干病变具有显著正相关性(P<0.01),高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Gensini评分、左主干病变无显著关系.结论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脑钠肽、和肽素和高敏C反应蛋白显著升高,其表达水平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具有相关性.

    作者:于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白芍总皂苷部位的液质联用分析

    目的 分析白芍总皂苷部位中的化学成分.方法 应用大孔树脂纯化白芍总皂苷,高效液相-四级杆质谱分析,采用Kromasil C18柱(250 mm×6mm,5μm);流动相A为0.05%甲酸,B为乙腈,梯度洗脱;对白芍总皂苷部位进行分析,对主要离子碎片裂解过程进行解析.结果 白芍总皂苷中鉴定出22个化合物.其中所含的化合物除少数为黄酮、三萜类苷元外,均为白芍苷等蒎烷类单萜苷成分.结论 白芍总皂苷中主要为单萜皂苷类成分.

    作者:陈佩东;周习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参附注射液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

    目的 探讨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方案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CHF)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入院均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参附注射液50 mL加氯化钠溶液50 mL静滴,1次/d;对照组仅给予西医常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心脏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中医证候积分改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EF、SV均较治疗前显著上升(P<0.05),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6.7%,高于对照组的86.7%(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参附注射液联合西医方案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可有效提高患者心脏功能,改善患者临床症状.

    作者:葛凤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杭州市女性早熟及影响因素调查

    目的 了解杭州市女性早熟发病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儿童提供生理及心理指导.方法 按整群抽样的方法,在杭州市部分学校对2 330名女性发育前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进行调查,筛查出女性性早熟患儿105例,选取正常女性儿童200例,分别对其发育前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女性性早熟发生率为4.51%,睡眠时间不足、不合理饮食、喜爱看青春偶像剧、运动较少等在性早熟组占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儿童(P<0.05).结论 对女性儿童性早熟应高度警惕,平素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生活方式及饮食习惯尤为重要.

    作者:荣志云;丛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反流性食管炎的中医证型与食管下黏膜分级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与食管下黏膜分级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PENTAX EG-271C电子胃镜对453例患者食管下黏膜情况进行检查,按照洛杉矶标准(LA分类法)分为Ⅰ~Ⅳ级.结果 食管黏膜胃镜Ⅰ、Ⅱ级383例(占84.54%),Ⅲ、Ⅳ级70例(占15.46%),且随着年龄增加,反流性食管炎检出率呈上升趋势(P<0.05).中医辨证分型共检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气滞痰瘀、脾胃虚弱4型,以肝胃郁热证和肝胃不和证为主.不同证候分型的食管黏膜胃镜分级分布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反流性食管炎中医证型主要为肝胃不和、肝胃郁热、气滞痰瘀、脾胃虚弱4型,且与食管下黏膜分级具有一定相关性.

    作者:张春铭;徐俊林;谷玉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从“湿毒”论治疾病的研究

    中医湿毒理论的应用研究日益增多,湿毒致病的研究逐渐与现代医学的病理学相结合.不少医者提出从湿毒角度论治某些疾病,广涉中医临床各科,总结临床经验,探讨疾病发生的病因病机,阐释病理发展过程,提出以祛(化)湿解毒为法则,遣方用药,多有疗效.梳理近10年有关从“湿毒”论治疾病的文献,综合归纳现代医家的治疗经验和研究成果,以期为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疾病提供参考,为探讨湿毒致病机制的应用研究开拓思路.

    作者:张晓敏;张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脾温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

    目的 观察健脾温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64例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给予健脾温肾法组成的基本方(附子、肉桂、熟地黄、山药等)加减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甲苯卡巴胆碱口服,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0%,高于对照组的46.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健脾温肾法治疗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能提高患者的大尿流速及膀胱排空率,减少残留尿,改善排尿症状及尿潴留.

    作者:吴铁;陈贵恒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从痰瘀论治代谢综合征伴有血脂异常研究概况

    西医认为,代谢综合征的发病基础是以胰岛素抵抗为中心,多种代谢异常聚集存在的结果.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肝脾气机失调,津液代谢紊乱,痰瘀形成有关,且痰瘀贯穿整个病程.中医治疗注重祛痰化瘀,其机制主要是通过辨证施治、整体调节,多途径、多靶点发挥作用.

    作者:李琛瑛;陈兆善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慢性咳嗽的研究

    咳嗽是机体的自我防御机制,临床以咳嗽为唯一症状或主要症状、时间超过8周、胸部X线检查无明显异常者为不明原因的慢性咳嗽.引起慢性咳嗽的病因有多种,虽然机制还尚不清楚,但是大多数病人存在咳嗽反射过敏和敏感性增加,可能与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导致感觉神经阈值降低有关.咳嗽一症可单独存在,也可合并存在.

    作者:李钊;王雄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在临床教学中开展临床病理讨论的实践和探讨

    在医学院教学实践中开展临床病理讨论(CPC),可强化医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深化和巩固教学效果,提高教师融会贯通相关学科知识的能力,以及及时更新自身专业知识结构.目前,临床病理讨论仍以临床带教老师为主导,学生缺乏积极主动性,今后应结合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及以成果为导向的学习法,来提高临床病理讨论的教学效果.

    作者:蒋式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实验研究进展

    现代医学对于围绝经期综合征的治疗主要采用对症及激素疗法,效果虽明显,但具有较大毒副作用,而中医药治疗能明显改善围绝经期综合征症状.目前,大多数中医药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实验研究主要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血脂、细胞凋亡、VEGF等方面分析其作用机制,体现了中医药从整体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的特点.

    作者:张国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骨痿探源

    骨痿类似于现代临床医学中的骨质疏松症.中医认为,骨瘘病位在骨,但病之脏腑在肺、脾胃与肾三脏,病因病机为肾虚髓减、骨枯致痿,肺热津亏、气津失布,脾胃亏虚、气血乏源.对于骨痿的治疗应以肺脾肾三脏为要,辨其虚实,调其经脉,针药并用,法于四时,因时施治,养护结合,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王兵;李富震;张淼;王非;姜德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研究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发病机制及病理生理与典型哮喘相似,均以持续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和气道重构为特点,平均约有30%的患儿终发展为典型哮喘.近年来随着病理学的发展,发现哮喘患者发作期和缓解期均存在气道内炎症细胞浸润和炎性介质增多,提出了哮喘是一种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概念.气道炎症是气道重塑等病理发展的关键,现代医学研究认为,咳嗽变异性哮喘气道炎症机制复杂.明确有关炎症细胞及炎性介质在气道炎症机制中所起的作用或影响,可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早干预,阻止病情进一步发展.

    作者:李红燕;隆红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四肢骨折

    中西医结合改变了骨折治疗的传统模式,并由此提出了一系列骨折治疗和愈合的新观点,即中国接骨学(CO学派).CO学派提倡的骨折治疗原则为:动静结合、筋骨并重、内外兼治、医患合作.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肢体各种组织的生理适应能力,在保持骨折整复效果的同时,为肢体在固定期间进行功能活动创造良好条件,兼顾骨折愈合及肢体功能的恢复.

    作者:李跃飞;田贺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孙升云教授治疗失眠经验

    孙升云教授认为,失眠多为脏腑功能失调,阴阳气血失和,关键在于心肾不交.病机有虚实之分,实证多由肝郁化火,痰热内扰,阳盛不得入阴而致;虚证多由心脾两虚,心虚胆怯,心神失养而发,但失眠日久可出现虚实夹杂,实火、湿痰等病邪与气血阴阳亏虚相互联系,相互转化,临床以虚实夹杂多见.临证强调要用辨证的眼光看待疾病,病情变化多端,证型也非固定不变,病情常虚实夹杂,故当整体辨证论治,寒热平调,攻补兼施,各不为过.

    作者:李长春;孙升云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

    目的 探讨中药化痰逐瘀通脉颗粒联合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颈动脉斑块和中医痰瘀互结诊断标准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化痰逐瘀通脉颗粒(半夏、陈皮、茯苓等,1剂/d)联合辛伐他汀(10 mg/次,1次/d)口服;对照组仅采用辛伐他汀口服,治疗6周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IMT、血脂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中IMT和血脂变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治疗组比对照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P<0.05).结论 中药联合小剂量辛伐他汀治疗颈动脉斑块,能够起到消除或减缓动脉斑块形成的作用,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作者:黄赛忠;严立平;陈卫元;屠明锋;孙杰;于佳卫;蔡斐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

    目的 探讨健骨伸筋汤对大鼠膝关节软骨细胞增殖与凋亡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的Hulth法造模,造模2周后,开始对空白对照组、模型组生理盐水灌胃;对照组壮骨关节丸灌胃;治疗组分低、高浓度进行中药灌胃,第13周处死,通过免疫组化、TUNEL法检测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说明健骨伸筋汤可以通过调节软骨细胞的增殖与凋亡防治骨关节炎.结果 健骨伸筋汤方含药血清各浓度组的软骨细胞增殖指数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及模型组(P<0.05),软骨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模型组(P<0.05).结论 健骨伸筋汤可以促进软骨细胞的增殖,还可以抑制软骨细胞异常凋亡,从而起到防治骨关节炎的作用.

    作者:刘洪波;靖春颖;谢毅强;韩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中医药治疗

    中医认为,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是以肾虚为本,痰浊瘀阻胞宫所致的疾病,临床选用中药、针灸、针药结合、中西医结合等治疗方法,以补肾调经、健脾化痰,调整阴阳紊乱状态,清除病理产物.并通过饮食控制、科学运动、心理疏导等达到减轻体质量、建立正常月经周期,改善内分泌基础,恢复健康和生育能力.综合化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疗效更佳.

    作者:李丰;任青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

    目的 观察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吸氧、重症监护、禁食禁水、胃肠减压等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照组给予胃管注入生大黄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APACHE-Ⅱ评分、Balthazar CT积分、细胞因子水平、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等指标.结果 治疗组CRP、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以及肛门排气排便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治疗组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组间Balthazar CT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血清IL-1、IL-6及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经鼻空肠管注入生大黄治疗急性胰腺炎,能使药物有效成分直接作用于肠道黏膜,有利于药物吸收,促进肠功能恢复.

    作者:梁杏仪;郭广彬;周定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 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

    目的 观察微创复位固定技术治疗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40例患者根据体质及状态,采取综合治疗方法,神经定位仪定位股神经阻滞麻醉、苏氏抖牵旋按复位、微创撬拨复位、斜孔多功能外固定结合强斜针内固定综合方法治疗,观察佳疗效.结果 优89例,良43例,可7例,差1例,总优良率94.2%.结论 微创复位固定术能解决应用外固定支架术后不稳定的问题,适应于体弱多病老年复杂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

    作者:王兴国;钟声;苏继承 刊期: 2015年第02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