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加味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

安玉芳

关键词:产后恶露不绝, 加味生化颗粒, 止血, 血液流变学
摘要:目的 探讨加味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产后恶露不绝患者120例,随机双盲法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给予加味生化颗粒口服治疗,对照组给予产复康颗粒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周为1个疗程.观察2组平均止血时间、中医证候积分变化,采用B超测定子宫三径以观察子宫复旧情况,并检测血液流变学指标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平均止血时间及中医证候积分与全血黏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高于对照组的73.3%(P <0.05).结论 加味生化颗粒可有效促进产后子宫复旧,改善血流变学指标,缩短恶露时间.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洗必泰对机械通气患者口腔菌落的影响

    目的 观察洗必泰口腔护理液对机械通气(MV)患者口腔菌落的影响.方法 将需经口气管插管行MV治疗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40例,分别采用0.12%洗必泰溶液及0.9%生理盐水进行口腔护理,2组均每天进行常规口腔护理擦洗3次,取2组插管前、插管后3、6、9、12 h及插管后8、16、24h口腔护理前、后30 min腭弓两侧、咽、扁桃体分泌物进行菌落培养,对比2组咽拭子菌落计数.结果 2组插管后3、6h口腔菌落数显著低于插管前(P<0.05);治疗组护理后各时间点咽拭子培养菌落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洗必泰口腔护理溶液可有效降低MV患者口腔部细菌数量,提高口腔清洁度,对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起积极作用.

    作者:邸鑫;刘家明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目的 观察灯盏花素联合甲钴胺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DP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联合甲钻胺肌肉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甲钴胺肌注治疗,均2周为1疗程,对比2组治疗前及治疗1疗程后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BG)变化、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NCV)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SNCV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SNCV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86.7%,高于对照组的66.7%(P<0.05).结论 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联合甲钴胺肌注能有效改善DPN患者的神经传导速度及临床症状.

    作者:李菲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姑息护理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姑息护理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晚期胃癌患者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3例,入组前测量SAS(焦虑自评量表)和SDS(抑郁自评量表),并于姑息护理干预后再次对2组患者进行评定.结果 入组前2组患者心理状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后治疗组经过姑息护理措施干预后心理状况有明显改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姑息护理能够有效地缓解老年晚期癌症患者的精神痛苦,维护其生命尊严.

    作者:张瑜;朱丽莉;刘兴山;惠驿晴;穆葆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哈孝廉教授治疗妊娠咳嗽

    哈孝廉教授认为,妊娠咳嗽发病多由素体阴虚,肺阴不足,孕后阴血下聚养胎,因孕重虚,兼以外感而发.治疗时宜治病与安胎并举,治以清热润肺,化痰止咳安胎之法,方用止嗽散加减.药用紫菀、白前、黄芩、苎麻根、清半夏、川贝母等,并结合辨证论治,因时、因人制宜.在治疗的同时,注意饮食清淡、凉润,忌服辛燥酸辣之品,以免耗伤肺阴.

    作者:闫颖;张晗;哈虹;哈孝廉;张吉金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温肺通痹颗粒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机理研究

    目的 观察温肺通痹颗粒对间质性肺疾病患者IL-18和IL-1的影响.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口服温肺通痹颗粒,对照组口服醋酸泼尼松片,服药4周.从细胞生物学角度,通过肺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培养,采用血清药理学的方法,观察温肺通痹颗粒对IL-18和IL-1的影响.结果 治疗组血清IL-1、IL-18浓度值均较对照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 温肺通痹颗粒可降低间质性肺疾病患者血清IL-1、IL-18水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间质性肺疾病患者炎症反应的表达有关.

    作者:王檀;袁成波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古代四部代表性本草专著对失眠临床用药的贡献

    古代本草专著中涉及失眠的中药包括麝香、酸枣、犀角、羚羊角、榆叶、睡莲、洋虫等.其中从药性功效反推失眠证型的有酸枣专治“烦心不得眠,血转,虚汗”,并推断失眠有心神不安、气血亏虚证型;补充病因病机的如洋虫可“行气血,和五脏”,专司老人不寐,指出五脏不安、气血不行是老人不寐的重要诱因,进一步完善了用药规律.

    作者:赵非一;许红;燕海霞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特征的运动生物力学参数分析

    目的 为了对颈椎定位旋转扳法的操作特征进行初步的量化、客观化研究,本试验对各力学参数进行数字化描述.方法 邀请一位具有20年以上临床经验的推拿医师对25名年龄在18 ~ 36岁的男性健康志愿者进行第2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应用三维测力台采集手法操作过程中施术者足底的动力学参数,应用红外光点高速运动捕捉测试系统采集手法操作过程中施术者及受试者的运动学参数.结果 第2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发力值均值约59.77 N;受试者的扳动相中前屈角度均值约3.73°,侧屈角度均值约0.50°,旋转角度均值约10.20°,瞬间扳动时间约0.101 6 s.结论 颈椎定位旋转扳法是一个综合前屈、侧屈和旋转的过程,本试验以数据化的形式充分体现了有控制的、稍增大幅度的、瞬间的旋转扳动过程.

    作者:耿楠;于天源;刘卉;鲁梦倩;冼思彤;于跃;姚斌彬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膈俞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

    目的 观察膈俞穴刺络拔罐治疗偏头痛后患者的症状及脑血流速度的变化.方法 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刺络拔罐组)和对照组(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取双侧膈俞穴用三棱针刺络拔罐治疗,每周2次,每次间隔2d,2次为1疗程,共4疗程.对照组每晚睡前予西比灵10 mg口服,1周为1疗程,共4疗程.所有病例在治疗的前2周不能服用相关药物.结果 2组治疗前后各项疼痛评分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后的疼痛综合评分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治疗前后脑动脉血流速度异常对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结论 膈俞穴刺络拔罐法具有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调整阴阳的作用,可有效改善局部的微循环、调整脑血流动力学,从而达到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作者:姜海威;刘春;景宽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70例

    目的 研究肾康注射液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慢性肾衰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对照组35例,予口服爱西特、开同等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组3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注射液100 mL,溶于10%葡萄糖300 mL静脉滴注,1次/d.2组均15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治疗结束后,对比治疗前后患者肾功能各项指标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2组肾功能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且治疗组较对照组指标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达87.9%,对照组75.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肾康注射液可明显降低血尿素氮、血肌酐,升高内生血肌清除率,延缓早、中期CRF的进展,保护残存肾功能.

    作者:杨梅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自动化考试系统在高等中医药院校中的应用

    中医药院校传统考试存在考试内容缺漏、方式单一、评判多元等缺陷,从内容到模式都已不能满足新世纪中医药人才培养的目标.考试应重点突出医学生运用基础知识处理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通过机考方式的独特性,针对中医“望、闻、问、切”的传统诊断手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加现代化试题,弥补中医药类医学生传统考试方式单一的环节,自动化考试模式的应用能够在教学管理上实现真正意义的教考分离.

    作者:金涛伟;张慧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不同地域感冒后咳嗽中医证型的差异性

    目的 探讨感染后咳嗽(PIC)在我国不同地区的证型分布特征.方法 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2001年1月-2014年5月在国内发表的有关感染后咳嗽中医证型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 昆山地区风寒犯肺、风热犯肺、风燥犯肺所占比例分别为69.67%、14.67%、9.33%,广州地区则为34.00%、22.00%、20.00%,两地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感染后咳嗽的中医证型分布在我国不同地域之间存在一定差异.

    作者:谭长磊;姚婧;王云方;唐铖;朱佳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从卫气营血辨证论治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

    结缔组织病相关性间质性肺炎(CTD-ILD)病变涉及多个脏腑.卫气营血辨证理论的的核心内容是分析疾病的病机由浅入深或者由深浅出的动态变化,在CTD-ILD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均存在此动态变化的规律.在CTD-ILD的不同病变阶段,其发病特点与卫、气、营、血具有密切相关性.根据此理论指导CTD-ILD的遣方用药,契合其病因病机,可为临床表现复杂的CTD-ILD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作者:张宗学;张伟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失眠的脉象

    失眠的病因可以概括为营卫运行失常导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病理变化总属阳盛阴衰,阴阳不交.一为阴虚不能纳阳,一为阳盛不得入于阴.临床常见的基本病机主要为虚实两端,体现在脉象上主要有沉脉、细脉、结代脉、散脉等.临床治疗时应辨证论治,以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刘艳丛;滕晶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代谢的影响

    目的 观察综合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代谢的影响.方法 选取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8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与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参照国际认可的糖尿病低危组5个变量对患者进行综合干预,对照组不进行综合干预,比较2组干预前后糖代谢、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QOL-74)评分改善情况.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饮食控制、热量控制、热卡、营养换算及搭配、蔬菜摄入、BMI、运动、戒烟、限酒达标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血糖代谢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GQOL-74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提高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综合干预可纠正2型糖尿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改善糖代谢指标,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缓疾病进展起积极作用.

    作者:李晓静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董克勤教授应用大黄(庶虫)虫丸治疗妇科疾病

    大黄(庶虫)虫丸出自张仲景《金匮要略》,能补虚活血化瘀.董克勤教授认为,大黄(庶虫)虫丸配伍独特,虫类药集中,药力峻猛,适用于有血瘀证的各种疾病,但方中有生地黄、白芍等养血补虚药能均衡其峻猛之性,更适用于虚而有瘀之证.临证灵活运用大黄度虫丸辨证治疗病机属虚而有瘀证的闭经、痛经及盆腔包块等妇科疾病,祛瘀不伤正,补虚不留邪.

    作者:刘震坤;金影;董克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伤寒论》版本研究概述

    《伤寒论》的版本一向为学者所注意,但因年代久远,汉唐之时,书籍皆靠手抄传授而无刻版印刷,难以广为流传.通过对近10年《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文献进行收集和整理,归纳总结《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和现况.近年来,对于《伤寒论》版本研究的成果并不特别突出,《伤寒论》在版本研究方面,多数认同以宋本和成注本为权威版本.《伤寒论》版本的研究者中以钱超尘教授为首,其对宋本《伤寒论》的研究为透彻,对张仲景本人及宋本《伤寒论》的流传演变研究颇为详细.另有其他学者亦对宋本《伤寒论》及其他版本的《伤寒论》进行了版本研究,但研究不够深入且不具有系统性.

    作者:阎琪;张瑞彬;张海洋;陈凤芝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耳穴联合腕踝针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

    目的 探讨耳穴联合腕踝针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镇痛作用.方法 选取70例行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疼痛护理干预,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耳穴联合腕踝针干预.比较2组疼痛程度、不良反应、患者满意度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术后2、6、12、24、48、72 h及7d时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4 d时治疗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联合腕踝针能够有效减轻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术后疼痛,有利于关节功能恢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作者:冯涛;杨洪建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离体心肌细胞损伤模型研究进展

    在心血管药品研发与机制研究中,离体心肌细胞培养技术被广泛应用.临床心血管疾病的病理变化十分复杂.目前,根据临床病症的特点,离体心肌细胞损伤模型主要分为6种,分别是缺氧复氧损伤模型、H2O2自由基损伤模型、阿霉素药源性损伤模型、乌头碱致心律失常损伤模型、AngⅡ致心肌肥大损伤模型、异丙肾上腺素致心肌肥大损伤模型.6种模型均不完美,有各自的优缺点,以及为相似的临床证型,因此根据研究内容选择适合的离体心肌细胞损伤模型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赵帅;李庆玲;韩旭;刘小龙;王楚盈;李玉梅;张大方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任勤教授以苍耳子散加味治疗小儿鼻鼽

    任勤教授认为,小儿鼻鼽的发病以肺、脾、肾三脏功能不足为内因,又以肺气虚为根本;外感六淫为外因,以风邪为要,饮食失节、情志不畅、劳倦过度、接触异物或异味亦常为本病发病的诱因.病位在肺,病机关键在于肺气失宣、鼻窍不利.辨证中强调根据起病、病程、鼻炎四大主症偏重等首辨外感与内伤,其次辨虚实.以益气宣肺、疏风通窍为基本治法,苍耳子散为基本方,临证化裁,辨证施治.

    作者:高雅娜;武桐乐;任勤 刊期: 2015年第03期

  • 宁夏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特点

    目的 通过对宁夏五市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中医证候进行调查研究,以明确其中医证候分布特点,从而为病证结合防治本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就诊于宁夏五市中医院的40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设计证候调查量表,统计分析调查资料,并对统计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宁夏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医证候分布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寒、气虚、阴虚、血瘀、气滞、热、湿证.证候以组合形式为多,且两证和三证组合频率均显著增高,单一证候出现的频率显著降低.其复合证候发生频率依次为脾胃虚寒、胃阴不足、胃络瘀血、肝胃气滞、肝胃郁热、脾胃湿热.结论 宁夏地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证素分布以证候组合形式为多,两证组合多见,单证候较少见;复合证候频率以脾胃虚寒为高,脾胃湿热为低.

    作者:虎喜成;刘敬霞;田文荣;任非非;刘抒雯;刘超;甘佳乐 刊期: 2015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