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耐心宽容待至亲

韩昀希

关键词:
摘要:在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相敬如宾”是代表夫妻恩爱、家庭幸福的一种美好境界,意思是夫妻在地位平等的基础上互相敬重、爱护,建立动态平衡且和谐的关系.“相敬如宾”出自《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臼季使过冀,见冀缺耨,其妻馌之.敬,相待如宾.”强调夫妻之间应像对待客人一样相处.这一点对于其他家庭成员也适用,我的一位心理专业老师就曾说过,家庭和睦的秘诀是亲人之间能够多些耐心和宽容,给对方一个舒适的“保留区”.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一家之主

    自古以来,都是女人在厨房忙进忙出,但真正的大厨却往往是男人.男人操练起菜刀甚至不需要什么菜谱,食材、刀工、调料和火候都装在他们脑子里.薄如蝉翼的鱼片,细如牛毛的土豆丝,滑嫩的文思豆腐,连而不断、间隙比例绝佳的蓑衣黄瓜,烹饪过程均酣畅淋漓,不着痕迹得好吃又好看,如西门吹雪仗剑行侠,轻飘飘一剑封喉.为家常的醋熘白菜、番茄炒蛋、蒸肉圆,甚至是只有两三撮葱花的阳春素面,一经大厨点石成金,就足以令食客流口水了.他们斜叼着烟卷,穿一件满是油渍的旧汗衫,看上去丝毫不符合“食品安全”的餐饮标准,单手端起硕大的炒锅翻腕颠转,漫不经心却又熟练镇定.一家之主的“大男人”,就这样在灶台前挥斥方道,颇有统帅千军万马,令敌人“樯橹间灰飞烟灭”的即视感.

    作者:林岩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莲香隔浦渡,荷叶满江鲜——药食两用话荷叶

    每到荷花开放的季节,我都要去赏赏花.慢步在垂柳环绕的湖边,看着碧绿荷叶映衬下艳而不俗的荷花,不禁让我想起迦陵学舍的主人叶嘉莹先生.她漂泊海外,晚年回到南开校园,写下了很多咏荷诗.“一任流年似水东,莲华凋处孕莲蓬.天池若有人相待,何惧扶摇九万风.”,便是出自她的手笔.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黄金饭团

    康媛宝贝餐桌适合月龄:12月+食材:熟米饭100克,胡萝卜30克,碗豆15克,玉米粒15克,橄榄油5克,盐少许做法1.将胡萝卜切成丁.2.将胡萝卜丁、碗豆、玉米粒一起放入开水中焯烫2分钟.3.将焯熟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橄榄油,放入米饭一起煸炒30秒,加入盐少许调味.4.将煸炒好的米饭装入保鲜袋中,用力挤压成团.

    作者:康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跑』走压力『跑』出健康

    如果您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如今咱们身边跑步健身的人越来越多.街道旁、公园里随处可见跑者的身影.他们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也因健硕的步伐和惊人的毅力,得到路人的赞许.但是,也有不少人认为,跑步健身或多或少会对身体造成伤害.比如,跑步的时候,踝关节或者膝关节要传导相当于体重两倍半的力量,如果这种力量反复折磨关节,可能会造成关节疼痛或关节炎.还有,跑步方式错误可能给心脏带来额外负担.运动时由于血液重新分配,有可能导致血液供应发生障碍,引起心肌相对性局部缺血.

    作者:周颖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您知道怎么倒牛奶吗?

    做法倒盒装牛奶,瓶口朝下时,牛奶堵住了瓶口,空气进不来,牛奶就容易一股儿一股儿地往外溅,就和人呛水差不多.所以,一定要将瓶口朝上,让空气可以轻松并且持续进入瓶内,这样就不会往外溅了.

    作者:文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茶叶渣的妙用

    茶叶是很多朋友离不开的生活必需品,家中来客或是三五好友相聚,都少不了茶叶的身影.喝过茶叶之后,许多人会将茶叶渣直接倒入垃圾桶.其实,茶叶渣可绝不是垃圾,善用的话,能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少便利.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时光魔法:烟熏与腌渍

    在没有冰箱、冷藏室、冷冻室等高科技存在的农耕年代,人们在经过了忙碌的秋收后,便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延长保质期,来将剩余的食物储藏起来,以便度过食物贫乏的冬天和来年初春.经过不断实践,充满智慧的人们发现,通过烟熏、腌制、腌渍等方法加工食物,不仅可以实现“保质”的目标,还可以赋予其有别于鲜食更加醇厚的独特风味.

    作者:李玉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太极之慢(上)

    “慢练”是太极拳有别于其他拳术的鲜明特征,可谓独树一帜.练习太极拳要缓慢柔和,如微风卷舒,似春风指面.起架走势,抑扬顿挫;扬指投足,如临深渊;方圆相生,奇正相随;进退转换,左右逢源;古朴高雅,棉里裹铁;博大圆润,藏巧于拙.一幅幅松静自然的画面,均需以“慢”为主笔.那么,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呢?

    作者:蒯海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分享冰箱,保鲜爱心

    分享冰箱初起源于西班牙的一座小城,随后在美国、比利时等多地出现.有社会责任感的商家和普通百姓,会将富余的、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如水果、蔬菜、牛奶、面包等放入社区的“分享冰箱”中,免费提供给经济困难的人群.只要有人需要,就可以随时免费拿取.

    作者:刘国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主食这样吃减重又健康

    谷类食物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传统膳食的基础食物,包括小麦面粉、大米、玉米、高粱等及其制品,如米饭、馒头、烙饼、玉米面饼、面包、饼干等.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摄入的谷类食物在逐渐减少.中国营养学会在2016年推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建议:日常饮食以谷类(主食)为主,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一般成年人每日应摄入250~400克谷类食物,并做到粗细搭配.具体来讲,就是在食用白米白面的同时,适当吃些小米、薏米等杂粮,绿豆、芸豆等豆类,以及加工精度低些的米面,可有效避免肥胖的发生.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仅吃细粮”和“粗细搭配”两种不同的主食吃法,所提供的能量、营养元素之间的差别.

    作者:杨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唐王山上采楮桃

    唐王山,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传说唐王李世民征战,曾途经此地,故而得名,因此还有接驾山、护驾山的别称.唐王山中有一峡谷,积水成潭,山中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今年春天起,我开始观察和记录唐王山上的野果和树木,并拍照存档.采摘完榆钱后,我把重点放在了楮树的果实上.彼时进山,草木繁茂,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香甜气味,举目望去,全是绿色的藤蔓和树木,郁郁葱葱,生机无限.

    作者:程广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吃素不等于降血脂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信号.据调查,我国已有1.86亿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甚至有近10%的儿童血脂高于正常水平.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关系密切.不少人认为,吃素肯定可以降血脂.这是真的吗?营养专家提醒,素食确实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症状,但只靠吃素,并不一定能降血脂.

    作者:吕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酱焖鸡

    文怡拿手菜原料:琵琶腿600克,红黄椒各100克,小葱头20克,蒜10克,姜10克调料:黄豆酱50克,海鲜酱40克,甜面酱20克,花生酱10克,料酒1匙(5毫升),盐1/2茶匙(3克)做法1.琵琶腿剁成4厘米左右大小的块,红黄椒切小块,蒜和姜切成末,小葱头切碎.鸡腿清洗干净后,加入盐、料酒,腌20分钟.2.将腌好的鸡腿放入锅中煎成金黄色,盛出.3.锅中倒入略多的油,油温微热时放入蒜末、葱蓉、姜末炒香,放入黄豆酱、海鲜酱、甜面酱,不停地翻炒约2分钟,放入花生酱炒匀,放入煎好的鸡块,加入和鸡肉齐平的水,大火煮开后,转中火,煮20分钟左右.

    作者:文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清宫养生善用坚果

    清宫膳食中多坚果.女真族各部落在白山黑水之间世代繁衍.密林深处资源丰富,随手可以采撷到松子、榛子等果实,他们靠山吃山,形成了喜食坚果的习惯.据记载,清代时吉林将军会定期向宫廷贡奉当地特产的坚果,供帝王后妃们享用.乾隆时期,山东省也向清宫进贡松子.

    作者:久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食物里的那些“精”能吃吗?

    小时候很喜欢吃爆米花.老师傅制作的时候往往会在其中添加一种“神秘材料”,爆出来的玉米花不仅特别甜,整个空气都会随着砰的一声响,弥漫开香甜诱人的味道.长大后我才知道,那个“神秘材料”原来是糖精,其甜度是蔗糖的上百倍,只需一点点,就能化“腐朽”为“神奇”.在那个物质生活稍显匮乏的年代,它给我们这些孩子增加了不少的乐趣.但在今天,那些被打上“人工”“合成”“不健康”烙印的各种食物“精”——食品添加剂,则被不少消费者列入了饮食的“黑名单”.那么,食物里那些“精”,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是否真的会产生危害,我们应该如何客观地看待这些食品添加剂呢?

    作者:王福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连岁秋收皆获美

    说到秋收,哪怕从小到大都生活在城市的人,也会从心中油然而生一份喜悦,这大概是源自于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农耕文明,在后辈精神DNA上的深深的烙印.甲骨文中的“秋”字有好几个版本,初是只长须长足的蟋蟀.在上下结构的版本里,变为:上面是蟋蟀,下面是火盆.

    作者:黄璐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谨记,别给爱宠太多“好吃的”

    如果家中有个挑食的孩子,父母自然是操碎了心.若是遇到个挑食的宠物,主人也一样会感到非常困扰.看着平日里乖巧可爱的宠物在精心准备的“口粮”面前挑挑拣拣,不好好吃饭,难免让人挠头.其实,宠物的挑食行为很可能与主人有关.比如,很多主人无法拒绝爱宠可怜巴巴的眼神和握爪乞求的姿态,经常将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和超市购买的零食点心喂给它们.这种做法不仅会诱发宠物挑食、偏食,还可能导致宠物患上肥胖、脂肪肝、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提醒各位宠物家长:千万别因为溺爱而给宠物太多“好吃的”,我们眼中的美味佳肴,不仅对它们的健康有害,有时还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

    作者:钰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饮食中的“地理决定论”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国,具有明显差异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饮食偏好,进而形成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今,虽然交通发展,人口流动加大,各地饮食出现了大融合趋向,但总的原则依旧没有发生变化.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反映出人们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作者:杨传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小村庄的秋日记忆

    又是一年秋季来到,手捧一杯清茶,我坐在阳台放眼望去,窗外高楼林立,不远处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在这一时刻,我的思绪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鲁西北平原上那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麦子在两个月前已经收割完了,晒干脱粒后放置到自家的粮囤里.等家里需要白面了,就打开囤下面的一个口,放出一袋麦子,拿到村西头的张家去磨.他家有台磨面机,十里八村都去那磨面.得带上一个空口袋,因为回来的时候,要用一个口袋装白面,另一个口袋装麸子.麸子不好吃,一般家庭会用来喂牲口.

    作者:于展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金丝缠碗大柳面

    很多地方小吃的名号都缘于地名,“大柳面”也不例外.山东德州宁津县城往北十公里有个大柳镇,此面就是镇上的张家面铺所创.巧的是,这面的颜色颇似初夏嫩黄的柳叶,“地利”加上“色合”,“大柳面”名副其实.宁津有三宝:“长官包子,大柳面,要吃驴肉去保店”,三样美食分属三个县城,在鲁北乃至冀南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凡外地人到了宁津的地面上,大柳面绝对是必尝的美味.上世纪70年代,张家面铺第六代传人张耀林曾和其他面馆师傅拼手艺:准备一条板凳,在这条板凳上擀面条,将面皮擀开,折起来再擀,如此反复多次,面皮擀好后,厚薄均匀,切时寸面十刀,粗细均匀,切成面条后,搭在预先拴好的铁丝上.面条在铁丝上来回摆动不停,但却柔韧有力,一丝不断.2007年,大柳面被评为“山东省名小吃”.2008年,文刚大酒店的大柳面制作工艺被评为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大柳面第七代传人张文刚被评为德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作者:刘世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