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昀希
我的老家是有“三邦五邑”之称的滕州,“糊饾”是家乡饭桌上常见的食物.家乡话“糊饾”(也有叫汤的)就是稀饭,这两个字说出来尾音重,后顿感强,很有乡土味道.糊饾多由棒子(玉米)面、白面做糊饾面,掺以小米、大米、绿豆等,一起熬煮.旧时贫穷,据说年轻女子到男方家相亲,会掀起米缸察看做糊饾的米、面,是否充足,以此来判定这家人的生活是否殷实.倘若不充足,这亲事,十有八九成不了.形容穷苦人家,说是常喝“四眼糊饾”,就是指做饭时下到锅里的糊饾面子少,烧成的糊饾清汤寡水如镜子般光亮照人,甚至能从碗里看见喝粥人的双眼,碗里碗外加在一起,正好“四眼”.
作者:张光恒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血脂异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信号.据调查,我国已有1.86亿成年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血脂异常,甚至有近10%的儿童血脂高于正常水平.高脂血症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饮食习惯改变关系密切.不少人认为,吃素肯定可以降血脂.这是真的吗?营养专家提醒,素食确实有利于改善血脂异常症状,但只靠吃素,并不一定能降血脂.
作者:吕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唐王山,位于山东省邹城市东南.传说唐王李世民征战,曾途经此地,故而得名,因此还有接驾山、护驾山的别称.唐王山中有一峡谷,积水成潭,山中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今年春天起,我开始观察和记录唐王山上的野果和树木,并拍照存档.采摘完榆钱后,我把重点放在了楮树的果实上.彼时进山,草木繁茂,空气里弥漫着清新的香甜气味,举目望去,全是绿色的藤蔓和树木,郁郁葱葱,生机无限.
作者:程广海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问:我和男朋友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他才告诉我他是乙肝病毒携带者.我很吃惊,也很焦虑,既担心他的身体健康,又担心乙肝疾病是否会传染和遗传.想问问您,乙肝病毒携带者是乙肝患者吗?会遗传给下—代吗?作为家属应该如何预防呢?答:这位朋友您好,我很理解您的心情,相信这个问题也困扰着很多朋友.1.严格意义上说,乙肝病毒携带者并不是乙肝患者.乙肝病毒携带者是指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持续6个月以上,几乎没有肝病相关症状与体征,肝功能基本正常的慢性乙肝病毒感染者.
作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又是一年秋季来到,手捧一杯清茶,我坐在阳台放眼望去,窗外高楼林立,不远处的马路上,车辆川流不息.在这一时刻,我的思绪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鲁西北平原上那个小得不能再小的村庄……麦子在两个月前已经收割完了,晒干脱粒后放置到自家的粮囤里.等家里需要白面了,就打开囤下面的一个口,放出一袋麦子,拿到村西头的张家去磨.他家有台磨面机,十里八村都去那磨面.得带上一个空口袋,因为回来的时候,要用一个口袋装白面,另一个口袋装麸子.麸子不好吃,一般家庭会用来喂牲口.
作者:于展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作者:张小六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谷类食物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传统膳食的基础食物,包括小麦面粉、大米、玉米、高粱等及其制品,如米饭、馒头、烙饼、玉米面饼、面包、饼干等.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人们摄入的谷类食物在逐渐减少.中国营养学会在2016年推出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以下简称《指南》)中建议:日常饮食以谷类(主食)为主,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一般成年人每日应摄入250~400克谷类食物,并做到粗细搭配.具体来讲,就是在食用白米白面的同时,适当吃些小米、薏米等杂粮,绿豆、芸豆等豆类,以及加工精度低些的米面,可有效避免肥胖的发生.我们就来对比一下“仅吃细粮”和“粗细搭配”两种不同的主食吃法,所提供的能量、营养元素之间的差别.
作者:杨可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康媛宝贝餐桌适合月龄:12月+食材:熟米饭100克,胡萝卜30克,碗豆15克,玉米粒15克,橄榄油5克,盐少许做法1.将胡萝卜切成丁.2.将胡萝卜丁、碗豆、玉米粒一起放入开水中焯烫2分钟.3.将焯熟的食材放入锅中,加入橄榄油,放入米饭一起煸炒30秒,加入盐少许调味.4.将煸炒好的米饭装入保鲜袋中,用力挤压成团.
作者:康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相较于白色的冬天,嫩绿的春天,深绿的夏天,秋天的色彩更为斑斓多彩.九月,万物皆有灵性,知道冬天将要来临,都在抓紧这短暂的时光,释放后的美丽.古人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极大提升后,旅游成了丰富精神生活的重要方式.咱们这些“年轻的老人”(世界卫生组织将60~74岁老人称为“年轻的老人”或者“老年前期”)退休之后,生活负担较小,有钱、有闲而且身体也比较健康,虽然对旅游心向往之,但迟迟不能成行,大都有着这样或那样的顾虑:
作者:杨玉慧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清宫膳食中多坚果.女真族各部落在白山黑水之间世代繁衍.密林深处资源丰富,随手可以采撷到松子、榛子等果实,他们靠山吃山,形成了喜食坚果的习惯.据记载,清代时吉林将军会定期向宫廷贡奉当地特产的坚果,供帝王后妃们享用.乾隆时期,山东省也向清宫进贡松子.
作者:久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如果家中有个挑食的孩子,父母自然是操碎了心.若是遇到个挑食的宠物,主人也一样会感到非常困扰.看着平日里乖巧可爱的宠物在精心准备的“口粮”面前挑挑拣拣,不好好吃饭,难免让人挠头.其实,宠物的挑食行为很可能与主人有关.比如,很多主人无法拒绝爱宠可怜巴巴的眼神和握爪乞求的姿态,经常将人们餐桌上的食物和超市购买的零食点心喂给它们.这种做法不仅会诱发宠物挑食、偏食,还可能导致宠物患上肥胖、脂肪肝、糖尿病、肾病等疾病.提醒各位宠物家长:千万别因为溺爱而给宠物太多“好吃的”,我们眼中的美味佳肴,不仅对它们的健康有害,有时还可能带来致命的危险!
作者:钰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秋天各种蔬果竞相成熟,丰富着你我的味蕾.不过,很多味道鲜美又营养颇丰的食材,咱们去菜市场买来虽然容易,但是收获的过程却充满了艰辛.“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生长在泥水中的莲藕和菱角,或者是深埋在土地里的地瓜和芋头,都是需要付出极大的辛苦才能采收到的“宝贝疙瘩”.
作者:范琳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在我国,具有明显差异的地理环境影响着人们不同的饮食偏好,进而形成了东西南北各具特色的饮食文化.如今,虽然交通发展,人口流动加大,各地饮食出现了大融合趋向,但总的原则依旧没有发生变化.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反映出人们的饮食习惯与地理环境之间的联系.
作者:杨传芝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助听器是帮助听力障碍者改善听力,提高言语交流能力的一种扩音装置.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和微电子技术发展,助听器的受益者越来越多.助听器作为高科技电子产品,具有元件结构精细、内部集成度高、整机体积细小的特点,日常使用中必须注意保养,才能保证其良好的助听效果并延长使用寿命.助听器的日常保养,关键要做好以下三点: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舌尖上的中国》的播出带火了大江南北不少美食,其中不乏山珍海味,但更多的篇幅则是用来介绍带有血脉亲情和浓厚地域文化特色的质朴家常味道.大约正因其执著于描绘“平凡中精致、琐碎里珍惜”的气质,才让这档节目一经推出就备受推崇吧.人们在节目中看到了自己的父母亲人,也嗅到了久违的家乡味道.我作为一名普通观众就是如此——当年窝在广州一家酒店的房间里,无意间看到憨厚又勤劳的陕北手艺人黄老汉,几十年如一日制作糜子面黄馍馍时,瞬间,那种乡愁便和着黄馍馍的香甜一起涌上心间.
作者:念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我老家屋后,有两棵橙树,每年树上都会挂满果实.橙是野生的,橙肉很酸,母亲把它们挑到集市上卖,人们只买橙皮熬糖,没人要橙肉.母亲只好把橙皮剥下来贱卖,然后再从小店买上一大碗亮晶晶的橙皮糖,拿回家给我们吃.外婆和我都特别喜欢吃酸甜醇香的橙皮糖.母亲说:“娘,您那么喜欢吃,要不,我们自己来做.反正这两棵大橙树结出的酸橙,也卖不了多少钱.”外婆一听,自是欢喜地应允.
作者:陈罡元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在没有冰箱、冷藏室、冷冻室等高科技存在的农耕年代,人们在经过了忙碌的秋收后,便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延长保质期,来将剩余的食物储藏起来,以便度过食物贫乏的冬天和来年初春.经过不断实践,充满智慧的人们发现,通过烟熏、腌制、腌渍等方法加工食物,不仅可以实现“保质”的目标,还可以赋予其有别于鲜食更加醇厚的独特风味.
作者:李玉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果果1岁3个月了,是个活泼可爱的男孩,一笑便露出两颗刚刚萌出的门牙.一天,果果妈妈发现儿子的门牙上有几个小黑点,赶忙带孩子去了儿童医院.口腔科医生告诉她:“小黑点是龋齿,罪魁祸首是你每晚给孩子喝的那杯果汁.”原来,果果妈妈一直认为多吃水果有利于孩子健康.果果满半岁后,晚上临睡前她都会给儿子喝1杯果汁,从未间断.
作者:段梅红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做法倒盒装牛奶,瓶口朝下时,牛奶堵住了瓶口,空气进不来,牛奶就容易一股儿一股儿地往外溅,就和人呛水差不多.所以,一定要将瓶口朝上,让空气可以轻松并且持续进入瓶内,这样就不会往外溅了.
作者:文怡 刊期: 2017年第09期
自古,我国南方地区的居民就有用糯米酿造成醪糟、米酒的习俗.糯米能消寒、固肾气,但性黏腻,多吃容易消化不良.尤其是脾胃不好的人,更不能吃太多糯米饭、粽子、汤圆、糍粑等.但是通过发酵将糯米酿造成醪糟、糯米酒,既可消除其“黏性”,使其容易被消化吸收,起到生津止渴、健脾和胃的作用;又能在发酵过程中产生许多营养物质,比如氨基酸、B族维生素、有机酸、多糖等,尤其是赖氨酸、维生素B12的含量会大幅增加.谷类所含蛋白质中缺乏赖氨酸;而维生素B12一般只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
作者:周琼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