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推拿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

文秀敏;吴琴琴;龙艳明;赵洁;叶娜

关键词:按摩疗法, 早产儿, 喂养不耐受, 胃动素
摘要:目的 探讨推拿辅助治疗早产儿喂养不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喂养不耐受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予早期微量喂养、非营养性吸吮、静脉营养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中医推拿,观察2组患儿治疗后症状改善情况及血浆胃动素(MOT)水平变化.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MOT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早产儿胃残留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且治疗组早产儿腹胀消失时间、恢复至出生体质量时间、喂养耐受时间以及肠道营养达418.4 kJ/(kg·d)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医推拿治疗能够尽快诱导早产儿胃肠功能成熟、缩短喂养耐受时间、减少因长期静脉营养输液治疗所致的毒副作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RP-HPLC法测定哈蟆油中胆固醇棕榈酸酯含量

    目的 运用RP-HPLC法测定哈蟆油中胆固醇棕榈酸酯的含量.方法 使用Agilent zorbax-C18色谱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9:21);柱温:30℃;体积流速:1.5 mL/min;检测波长:210n m;进样量均为10 μL.结果 哈蟆油中胆固醇棕榈酸酯进样量在0.188 4~0.502 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1%,RSD值为1.01%,且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均良好.结论 此方法可以通过RP-HPLC法快速、稳定、精密的测定哈蟆油中胆固醇棕榈酸酯的含量,减少以往利用正相色谱的不便.

    作者:王永生;迟航;徐阳;罗阳;曲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敷贴治疗梅核气(肝郁气滞型)30例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梅核气(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梅核气(肝郁气滞型)患者,选取疏肝理气、散结解郁的中药按比例研末,并以适量蜂蜜或醋调匀,制成直径约2 cm,厚度约0.3 cm的药膏,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大椎、天突、膻中穴位上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梅核气(肝郁气滞型),可疏通经络,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疏肝理气、散结解郁,调节全身气血阴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焦蕾;韩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从调畅气机法论治脾胃病

    脾胃病分为外感脾胃病和内伤脾胃病.内伤脾胃病临床多见,多由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逸失度所致,脾胃同病,气机失调.脾胃病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而现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候.单一的清热法、祛寒法或补益法都难以治愈,而调畅气机法则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又可斡旋气机,使脾胃气机升降调顺,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理脾胃、脾胃同治的目的.

    作者:李发明;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从“引血下行”法探讨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

    “痰瘀互结,气血逆乱”是导致高血压发病的重要因素.引血下行法是以中医气血升降学说作为理论基础,以逆转阴阳反作病理状态为主要作用机制,并以恢复人体气血自稳调节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是预防血瘀形成的重要手段.利用下行通路的药物可以开辟下行的道路,在引血下行的药物中酌加活血化瘀之品,可以使血之未离经者永安其宅,血之已离经者尽化其滞,从而达到化痰的功效.引血下行法不仅是指理血药的作用,也不是单纯降压药所能比拟的,利用引血下行法治疗高血压病痰湿壅盛证具有切实的理论依据以及可行性.

    作者:刘迎辉;杜红卫;潘博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消化性溃疡的研究进展

    中医认为,消化性溃疡的病因多为七情所伤、饮食不节、劳倦内伤以及外感六淫,导致脾胃虚弱,肝胃不和,升降失常,损伤肠胃.本病病位在胃,与肝、脾密切相关,临床多表现为虚实夹杂之证.中医辨证以脏腑辨证、八纲辨证相结合,证型常分为肝胃不和(郁热)、脾胃虚弱(寒)、脾胃湿热、胃阴不足、胃络瘀阻等型.治疗在辨证论治选方的基础上,有单、验方治疗,中成药及单味药治疗,以及针灸、穴位外敷等方法治疗.

    作者:黄玉龙;丁培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风回语颗粒对大鼠脑血流动力学及小鼠微循环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风回语颗粒对大鼠脑血流动力学和小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进而探讨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结扎大鼠颈外动脉的方法,以大鼠脑血流量、脑血管阻力、血压、心电等为观测指标,采用注射高分子右旋糖酐造成小鼠微循环障碍,以小鼠肠系膜微动脉的流速、血管入口直径和出口直径的变化为观测指标.结果 中风回语颗粒(6,3,1.5 g/kg)可增加大鼠脑血流量(P<0.05),降低脑血管阻力及血压,但对大鼠心率无明显影响;中风回语颗粒(6,3 g/kg)可以升高小鼠血液流速、扩张血管管径(P <0.05,P<0.01).结论 中风回语颗粒对大鼠脑血流动力学及小鼠肠系膜微循环具有较好的改善作用,其抗脑缺血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增加脑血流量及改善微循环有关.

    作者:常志达;律广富;张婧卓;王建玮;林贺;曲晓波;林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PLC-ELSD法测定安神补脑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神补脑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13 mmol/L乙酸铵(用乙酸调至pH5.2)-乙腈(95:5),流速为0.3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15℃,雾化气体为空气或氮气,气体流速为2.8 L/min.结果 维生素B1的进样量在1.008 ~ 5.04 μg范围内,其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进样量的自然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969%,RSD=1.26%(n=5).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安神补脑液中维生素B1含量测定.

    作者:仲崇琳;杨美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马钱子新型制剂研究

    马钱子毒性较大、治疗窗窄,半衰期短,临床上较少用于汤剂,多用于丸、散剂,限制了马钱子的广泛使用.随着透皮给药系统、微囊与微球、脂质体及纳米制剂的不断研究,马钱子新剂型不断涌现,弥补了马钱子的不足.目前,马钱子新型制剂的研究主要有:涂膜剂、喷雾剂、微乳、贴膏剂、凝胶剂、超微粉、微囊、囊泡、脂质体、纳米制剂等.

    作者:曹欢;管庆霞;张亮;刘振强;王艳宏;包蕾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治郁颗粒活性成分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目的 观察采用经典强迫游泳试验确定治郁颗粒的佳给药剂量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芍药苷的含量为内标物,研究治郁颗粒活性成分栀子苷在大鼠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分布.方法 以4种剂量小鼠灌胃给予治郁颗粒混悬液,以4 min内累计不动时间为考察指标,确定药物的佳给药剂量.治郁颗粒混悬液0.02 g/mL灌胃给予大鼠,给药剂量为0.10 mL/kg体质量,连续给药4d.结果 确定药物的浓度为0.02 g/mL为佳给药浓度,即小鼠剂量为0.2 g/kg体质量,换算成人的服用量为每日4.4 g/60 kg.大鼠末次给药45 min后,各组织及血液中均检出栀子苷,各脏器中栀子苷含量大小顺序为肝>肾>肺>脾>血>心>脑,其中脑组织栀子苷含量为(1.223±0.277) μg/g.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方中活性成分栀子苷能通过血脑屏障,为治郁颗粒的抗抑郁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炜煜;孙敬蒙;叶豆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耳缘静脉放血对偏头痛家兔模型的镇痛效应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影响

    目的 观察耳缘静脉放血对偏头痛家兔模型的镇痛效应及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c-fos的表达,从而揭示耳缘静脉放血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家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耳缘静脉放血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按5 mg/kg标准连续3d颈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家兔模型,在第3天造模60min后耳缘静脉放血,分别在造模前、造模30 min和放血后即刻进行痛阈测定.免疫组化法观察偏头痛家兔模型PAG区c-fos表达.结果 痛阈改变:造模30 min耳缘静脉放血组和模型组的痛阈明显降低,与造模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耳缘静脉放血组放血后即刻痛阈明显升高,与造模30 min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缘静脉放血组家兔模型PAG区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缘静脉放血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偏头痛家兔模型PAG区c-fos基因表达发挥了镇痛效应.

    作者:杨佃会;马祖彬;韩晶;陈新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至今没有特效药,西医多采用高频电波刀、聚焦超声等物理治疗和重组人干扰素等局部用药治疗,对HPV转阴有一定的疗效,但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祖国医学研究表明,使用中药复方制剂局部用药或配合汤剂辨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病毒载量,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长补短,减毒增效.

    作者:吴赵易;曹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布氏杆菌病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片、吡嗪酰胺、利福平联合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胺片(3片/次,1次/d)、吡嗪酰胺(1.5 g/d)、利福平(200 mg/次,2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200 mg/次,2次/d)联合多西环素(200 mg/次,1次/d)治疗,2组均以3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6/60),对照组为30.0% (18/60),2组比较,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吡嗪酰胺、利福平治疗布氏杆菌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抗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海春;王海波;王振青;武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制“梅花近视针”叩刺眼周“四穴”治疗青少年近视

    目的 观察自制“梅花近视针”叩刺眼周“四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取的青少年调节性近视患者42例8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38眼),对照组22例(42眼).治疗组采用自制梅花近视针在75%乙醇消毒基础上,内加注蒸馏提纯的“4味”中药(黄芪、郁金、菊花、薄荷脑),先后叩刺睛明、攒竹、四白、瞳子髂眼周四穴,以局部潮红、不出血为度;对照组采用普通传统梅花针,操作方法同上.结果 治疗组15例29眼中,显效14例27眼,有效1例2眼,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5例29眼中,显效8例16眼,有效5例10眼,无效2例3眼,总有效率87%(89.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O.01.结论 自制“梅花近视针”治疗调节性近视,能在腧穴皮肤周围形成高浓度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作用,加速眼部毛细血管的新陈代谢,清凉眼睛,起到松弛眼部肌肉、缓解消除视疲劳的效果.

    作者:鞠胜;王柳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肱骨髁间骨折AO/ASIF分型均为C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2组均随访1年,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范围、功能恢复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骨折愈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6,12月随访肘关节活动范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月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可行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罗贤丰;周玉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需求,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明显增加,需求种类也逐渐多元化.作为初级卫生保健影响性因素,社区卫生服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保证社会和谐具有关键意义.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宣传覆盖率低、政府支持力底低、政策缺乏等,今后应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加大政府部门支持的力度等.

    作者:白明艳;韩俊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膏方治疗亚健康状态肾阳虚证

    目的 研究确立亚健康肾阳虚证人群的膏方基础制剂.方法 将筛选出的156例判断为亚健康状态中医辨证为肾阳虚证患者,在膏方治疗前后填写《疲劳量表》《简明心境量表》及《中医证候量表》调查问卷,给以中药膏方(由生黄芪、党参、淫羊藿、鹿角、菟丝子、紫河车、沙苑子、生地黄、阿胶、冰糖等组成,于冬至前后开始服用,20g/次,早晚各1次).结果 亚健康肾阳虚证人群经膏方治疗后,其《疲劳量表》与《心境量表》各维度积分改变较治疗前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临床症状明显改善.结论 温阳补肾填精膏方通过中医气血阴阳互生理论达到治疗亚健康肾阳虚证的良好疗效.

    作者:黄风;周亚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全过程,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干预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各证型与客观指标(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压、血脂水平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密切.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优势,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温和,不良反应少.目前已发现具有降糖和改善IR的中药和复方多达70余种,常用的有20余种,如葛根、银杏叶、黄芪葛根汤等.

    作者:刘元君;王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治疗周期的研究概况

    对近15年关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文献分析,发现治疗周期即2次治疗的时间间隔缺乏统一性,不同报道之间变量不统一,难以比较不同治疗周期之间的优劣.且目前尚无针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不同治疗周期之间疗效对比的相关研究,也缺乏关于影响治疗周期选取的相关因素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治疗周期的研究有待补充,以期寻找合理的治疗周期,减少治疗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周清辰;赵子萱;葛宝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痛觉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菌素(STZ)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给糖尿病大鼠连续25 d灌胃给予舒糖康胶囊8.0,2.0g生药/kg,观察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及尾神经感觉电生理的影响.结果 舒糖康胶囊口服给药4周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对痛觉的传导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结论 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对痛觉的传导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

    作者:叶又青;罗宇慧;沈明勤;彭蕴茹;丁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月经过少与流产及女性激素的关系

    目的 探讨月经过少的发生与流产及女性激素指标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月经过少患者92例,治疗前后于月经第2、5天抽取静脉血检验FSH、LH、E2水平,并予中药辨证施治.结果 参与调查的患者共92例,平均FSH 6.67 mIU/mL,LH 3.99 mIU/mL,E2 47.12 pg/mL,可以推测月经过少病人的卵巢功能并无衰退迹象,E2水平偏低,大部分低于50 pg/mL;应用中药治疗3个月的38例患者治疗后E2(47.63±0.23)pg/mL,与治疗前(41.88±0.24) p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通过调节女性激素水平,增强卵巢功能,改善患者月经过少,进而减少流产的发生.

    作者:张荣桃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