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耳缘静脉放血对偏头痛家兔模型的镇痛效应及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c-fos表达的影响

杨佃会;马祖彬;韩晶;陈新勇

关键词:耳缘静脉放血, 偏头痛, 家兔模型, c-fos, 痛阈测定
摘要:目的 观察耳缘静脉放血对偏头痛家兔模型的镇痛效应及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AG)c-fos的表达,从而揭示耳缘静脉放血的镇痛作用机制.方法 30只新西兰家兔按随机数字表分为耳缘静脉放血组、模型组和空白组.按5 mg/kg标准连续3d颈后皮下注射硝酸甘油复制偏头痛家兔模型,在第3天造模60min后耳缘静脉放血,分别在造模前、造模30 min和放血后即刻进行痛阈测定.免疫组化法观察偏头痛家兔模型PAG区c-fos表达.结果 痛阈改变:造模30 min耳缘静脉放血组和模型组的痛阈明显降低,与造模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空白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耳缘静脉放血组放血后即刻痛阈明显升高,与造模30 min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耳缘静脉放血组家兔模型PAG区c-fos阳性细胞数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耳缘静脉放血有明显的镇痛作用,通过抑制偏头痛家兔模型PAG区c-fos基因表达发挥了镇痛效应.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降压夹耳穴靶点治疗高血压病

    目的 观察降压夹以耳部降压沟为作用靶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 选取已应用降压药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原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压夹耳穴(以降压沟为靶点,将降压夹有齿痕的一侧夹在单侧耳廓降压沟上,隔日交替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降压药物治疗,采用心电监护监测了解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优于对照组78.0%,治疗组血压及心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压夹耳穴靶点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降压效果稳定.

    作者:郭霞;平懋华;张岭;余国辉;方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刘立昌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咳嗽

    补中益气汤为治劳倦内伤之名方,后世众多医家因忌“闭门留寇”,外感疾病很少应用本方.刘立昌教授极为推崇东垣思想,明晰东垣名方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及运用思路,并联系《内经》《伤寒论》之精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考薛立斋、张景岳、王旭高等名家对本方的发展运用,形成了治病首重正气的临床思路.认为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均有肺气、元气之虚,补中益气汤培土生金,见效速.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汤拓宽治疗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痉咳(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作者:张李兴;刘立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

    目的 探讨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60例肱骨髁间骨折AO/ASIF分型均为C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双重建钢板内固定治疗,对照组采用克氏针内固定手术治疗,术后2组均随访1年,观察术后骨折愈合时间、肘关节活动范围、功能恢复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组骨折愈合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6,12月随访肘关节活动范围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12月随访肘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建钢板治疗肱骨髁间骨折,患者术后可行早期康复训练,能明显促进肘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患者肘关节活动范围,缩短骨折愈合时间.

    作者:罗贤丰;周玉成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方剂的实验研究

    方剂的实验研究目前研究方法较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方剂提取方法研究、方剂药理研究、方剂毒理研究以及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等方面.方剂的提取方法研究观察了影响方剂效果的外在因素、方剂发挥佳作用的提取方法;方剂药理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明确方剂的作用机制;方剂毒理研究拓展了对方剂的认识;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对方剂发挥作用物质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方剂的实验研究结合了现代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对方剂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拓展了对方剂的认识,推动了方剂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作者:安静;陆惠红;沈艳;卢勇;许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治疗周期的研究概况

    对近15年关于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的文献分析,发现治疗周期即2次治疗的时间间隔缺乏统一性,不同报道之间变量不统一,难以比较不同治疗周期之间的优劣.且目前尚无针对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不同治疗周期之间疗效对比的相关研究,也缺乏关于影响治疗周期选取的相关因素的研究.穴位埋线治疗单纯性肥胖症治疗周期的研究有待补充,以期寻找合理的治疗周期,减少治疗次数,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周清辰;赵子萱;葛宝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痛觉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菌素(STZ)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给糖尿病大鼠连续25 d灌胃给予舒糖康胶囊8.0,2.0g生药/kg,观察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及尾神经感觉电生理的影响.结果 舒糖康胶囊口服给药4周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对痛觉的传导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结论 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对痛觉的传导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

    作者:叶又青;罗宇慧;沈明勤;彭蕴茹;丁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味生化颗粒结合野菊花外洗治疗产后恶露不绝

    目的 探讨加味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及野菊花外洗预防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产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生化颗粒口服(10 g/次,3次/d)结合野菊花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产复康颗粒(20g/次,3次/d)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周为1疗程,对比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平均止血时间及产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感染发生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生化颗粒可缩短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止血时间,促进子宫复旧,配合野菊花外洗,可有效降低患者产后感染率.

    作者:刘伟杰;李春霞;刘玉芹;李衔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组织中Col Ⅳ及FN表达的影响

    目的 探讨解毒通络保肾胶囊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中Ⅳ型胶原(ColⅣ)及纤维连接蛋白(FN)表达的影响.方法 高脂饲料喂饲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复制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解毒通络保肾组、阳性对照组(罗格列酮联合贝那普利).16周后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肾小球中ColⅣ及FN的表达水平,同时检测血糖、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等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模型组大鼠血糖、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Col Ⅳ及FN的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相比,解毒通络保肾组大鼠血糖、尿素氮、肌酐、尿微量白蛋白、Col Ⅳ及FN的表达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解毒通络保肾胶囊能够减少肾组织中ColⅣ、FN含量,抑制肾小球ECM积聚,延缓DN的进展.

    作者:王秀阁;赵金祥;朴春丽;陈曦;高林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龟芪冲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

    目的 观察龟芪冲剂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血清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60例患者分成2组,治疗组30例采用龟芪冲剂(龟甲、黄芪、青蒿、地骨皮、牡蛎、柴胡、香附、白芍、夏枯草、丹参、土茯苓、薏苡仁)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夏枯草胶囊(2粒/次,2次/d)治疗,对比2组治疗前后TPO-Ab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PO-Ab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C5),且治疗组下降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龟芪冲剂能明显降低血清中TPO-Ab水平,改善患者自身体内免疫状态.

    作者:刘臣;杨光;丁宏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A型利钠肽与焦虑障碍相关性分析

    现代研究提示,利钠肽是一种具有抗焦虑、抗恐慌等情绪疾病的神经调节剂,其中A型利钠肽为重要.心脏方面,焦虑障碍患者中血浆ANP水平往往低于正常,增加其含量则可达到抗焦虑作用;中枢方面,焦虑障碍发生时HPA轴功能亢进,而A型利钠肽对HPA轴有良性的调节作用.推测A型利钠肽及其受体的功能异常可能是焦虑障碍发病的重要机制之一.探索这一机制有助于进一步完善焦虑障碍的病理生理机制.

    作者:王旭;何薇;王强;雷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资源的需求,随着医疗改革的推进以及生活水平的提升而明显增加,需求种类也逐渐多元化.作为初级卫生保健影响性因素,社区卫生服务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繁荣、保证社会和谐具有关键意义.目前,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宣传覆盖率低、政府支持力底低、政策缺乏等,今后应扩大社区卫生服务的宣传,加大政府部门支持的力度等.

    作者:白明艳;韩俊江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治郁颗粒活性成分大鼠体内分布的研究

    目的 观察采用经典强迫游泳试验确定治郁颗粒的佳给药剂量及高效液相色谱法,以芍药苷的含量为内标物,研究治郁颗粒活性成分栀子苷在大鼠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分布.方法 以4种剂量小鼠灌胃给予治郁颗粒混悬液,以4 min内累计不动时间为考察指标,确定药物的佳给药剂量.治郁颗粒混悬液0.02 g/mL灌胃给予大鼠,给药剂量为0.10 mL/kg体质量,连续给药4d.结果 确定药物的浓度为0.02 g/mL为佳给药浓度,即小鼠剂量为0.2 g/kg体质量,换算成人的服用量为每日4.4 g/60 kg.大鼠末次给药45 min后,各组织及血液中均检出栀子苷,各脏器中栀子苷含量大小顺序为肝>肾>肺>脾>血>心>脑,其中脑组织栀子苷含量为(1.223±0.277) μg/g.结论 该方法稳定、可行,方中活性成分栀子苷能通过血脑屏障,为治郁颗粒的抗抑郁机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炜煜;孙敬蒙;叶豆丹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论太极拳的意识与教法

    太极拳是内功拳术,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内部的意气运动,二是外部的拳势神气运动.拳势神气运动则是意气运动显露于外的表现.教授太极拳不学内功,在太极拳教学上是不完善的,不但影响教学质量,也影响学生的练拳效果.学习太极拳内功是深化太极拳教学改革内容的重要措施,让学生在掌握太极拳动作的基础上学习太极拳内功,即要抓住“以意导动,意动身随”和“以意引气,意动气行”这两个环节,又要把练意、练气、练身统帅起来,使形、气、神合练而一,完成太极内功的教学任务.

    作者:何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51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体质分布特点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方法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抽样调查,现场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该区睡眠障碍的中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结果 睡眠障碍患者与正常中老年人的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较易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偏颇体质中虚性体质较多,其中气虚质、阳虚质多.从性别上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女性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比例较男性高.结论 气虚质、阳虚质人较易发生睡眠障碍,可以针对体质类型为临床治疗睡眠障碍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甜甜;周爽;尤艳利;舒适;方凡夫;张天芳;李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情况,为保障医疗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中西药联用处方2 000张,对中西药处方联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496张,占24.8%.其中重复用药及同类药物并存所占的比例高177张,如维C银翘片加对乙酰氨基酚等,占不合理联用处方的35.69%.其次为理化禁忌性的联用处方134张,如五味子糖浆加氢氧化铝片等,占不合理联用处方的27.02%;同时也存在着药理拮抗性的联用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联用.结论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较常见,应加强医务人员中西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医生中西药联用的水平.医院应加强处方的管理,避免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现象存在,保障患者的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于淑艳;苏维彪;翟坤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对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康复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对社区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康复效果.方法 选择符合纳入标准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00例,按就诊顺序发给相应编号,单纯使用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干预治疗,按“洗、梳、揉、搓、松、按、转、磨、蹲、摩、吐、调”十二势,规范标准动作,30 d为1个疗程,每天早晚各1次,坚持练习2个疗程后进行统计分析,根据“颈椎病疗效评估量表”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结果 入组的10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中,有11例患者脱落,终89例进入统计分析,自身治疗前后对照,“颈椎病疗效评估量表”评分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施氏十二字养生功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有较好的康复效果,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及体征,简便、易学,适合在社区推广应用.

    作者:贾宽;李旭东;孙爱军;张虚之;孟仲莹;胡志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制“梅花近视针”叩刺眼周“四穴”治疗青少年近视

    目的 观察自制“梅花近视针”叩刺眼周“四穴”治疗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选取的青少年调节性近视患者42例80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20例(38眼),对照组22例(42眼).治疗组采用自制梅花近视针在75%乙醇消毒基础上,内加注蒸馏提纯的“4味”中药(黄芪、郁金、菊花、薄荷脑),先后叩刺睛明、攒竹、四白、瞳子髂眼周四穴,以局部潮红、不出血为度;对照组采用普通传统梅花针,操作方法同上.结果 治疗组15例29眼中,显效14例27眼,有效1例2眼,总有效率100%.对照组15例29眼中,显效8例16眼,有效5例10眼,无效2例3眼,总有效率87%(89.6%).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较,P<O.01.结论 自制“梅花近视针”治疗调节性近视,能在腧穴皮肤周围形成高浓度药区,渗透到腧穴内,通过经络腧穴的传导调节作用,加速眼部毛细血管的新陈代谢,清凉眼睛,起到松弛眼部肌肉、缓解消除视疲劳的效果.

    作者:鞠胜;王柳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燥热型

    目的 探讨益气养阴清热方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阴虚燥热型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16例2型糖尿病阴虚燥热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8例,所有患者均严格控制饮食及行合理运动锻炼等治疗.对照组给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益气养阴清热方(金银花、玄参、当归、丹参、甘草等),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体征、肝肾功能、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三酰甘油等代谢指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4.4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93%(P <0.05);2组各项代谢指标组间比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4%,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3.15% (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能清热泻火、益气养阴、止渴化浊,具有明显的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作者:马丽荣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偏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偏头痛发病之因不外外感、内伤两端,或风寒外袭,或下虚上实,或肠胃失司,致经气冲逆,上干于清道,不得运行,壅遏作痛.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风寒痰郁,虚者多因气虚髓亏,终皆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临证以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痰浊上扰、肝肾亏虚4型为常见.治疗以祛邪与补虚为主,但总以缓急止痛为原则.临证采用传统中药汤剂、自拟方及中成药辨证论治,或治以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今后应在结合国际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临床研究,兼顾中医特色,使中医的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统一.

    作者:陈鸿雁;董晗;张静;赵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伴发左下肢活动障碍

    带状疱疹并发肢体运动障碍较少见,若疱疹病毒侵袭脊髓前角细胞及运动根可导致该神经支配区域肌无力甚至肢体运动障碍.根据受累范围选取相应节段,应用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带状疱疹伴发左下肢活动障碍能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且无明显不良反应.因此,准确的判断受累脊髓节段对治疗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硬膜外神经阻滞治疗可直达病所.

    作者:刘雪芳;余文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