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方剂的实验研究

安静;陆惠红;沈艳;卢勇;许霞

关键词:方剂, 实验研究, 方剂药理学, 方剂毒理学, 方剂化学
摘要:方剂的实验研究目前研究方法较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方剂提取方法研究、方剂药理研究、方剂毒理研究以及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等方面.方剂的提取方法研究观察了影响方剂效果的外在因素、方剂发挥佳作用的提取方法;方剂药理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明确方剂的作用机制;方剂毒理研究拓展了对方剂的认识;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对方剂发挥作用物质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方剂的实验研究结合了现代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对方剂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拓展了对方剂的认识,推动了方剂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分析

    目的 探讨分析中西药不合理联用情况,为保障医疗安全、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2月中西药联用处方2 000张,对中西药处方联用情况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处方496张,占24.8%.其中重复用药及同类药物并存所占的比例高177张,如维C银翘片加对乙酰氨基酚等,占不合理联用处方的35.69%.其次为理化禁忌性的联用处方134张,如五味子糖浆加氢氧化铝片等,占不合理联用处方的27.02%;同时也存在着药理拮抗性的联用和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联用.结论 中西药不合理联用较常见,应加强医务人员中西医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医生中西药联用的水平.医院应加强处方的管理,避免中西药不合理联用的现象存在,保障患者的用药合理、安全、有效.

    作者:于淑艳;苏维彪;翟坤光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非放射性EMSA法检测AP-1蛋白DNA结合活性实验优化

    目的 探索一种方案简便,仪器要求较低,且有效的非放射性凝胶电泳迁移率(EMSA)的检测方法.方法 以AP-1蛋白为实验对象,自制退火缓冲液合成生物素标记AP-1探针,抽提炎症大鼠脊髓背角处核蛋白(无需纯化),取10μg核蛋白与探针室温反应30 min.小型聚丙烯酰胺非变性凝胶电泳后将探针湿转至正电子加强尼龙膜上,紫外交联,ECL显影.通过正常探针与变性探针的竞争实验,证明方法的可靠性.结果 自制退火缓冲液成功合成生物素标记AP-1探针;炎症大鼠脊髓背角处AP-1蛋白与正常探针的结合后产生明显滞后条带,且结合力远高于变异探针.结论 优化后的非放射性EMSA方案,有效降低了实验花费和仪器要求,且结果可信.

    作者:房军帆;杜俊英;梁宜;方剑乔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

    目的 评价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口服凉血解毒汤(生槐花、紫草、赤芍、白茅根等)治疗6周,通过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受累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治疗后BSA和P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L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作者:田海刚;胡帅;蔓小红;尤立平;宋佩华;唐娟;费良阅;张晓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51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体质分布特点

    目的 调查并分析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医体质的分布特点.方法 调查对象为上海市杨浦区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采用抽样调查,现场填写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和中医体质量表,对该区睡眠障碍的中老年患者的中医体质进行调查.结果 睡眠障碍患者与正常中老年人的偏颇体质分布差异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较易具有偏颇体质的倾向;偏颇体质中虚性体质较多,其中气虚质、阳虚质多.从性别上看,中老年睡眠障碍患者中女性阳虚质、气虚质、血瘀质比例较男性高.结论 气虚质、阳虚质人较易发生睡眠障碍,可以针对体质类型为临床治疗睡眠障碍选择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法.

    作者:胡甜甜;周爽;尤艳利;舒适;方凡夫;张天芳;李春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循证护理在预防血液透析深静脉导管感染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对预防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血液透析行深静脉导管留置术5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实施循证护理,结合实际制订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比较2组患者导管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8例,发生率为30.77%;治疗组患者发生感染2例,发生率为7.69%,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可以对血液透析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患者进行准确评估,能及时有效的给予治疗和护理干预,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患者深静脉长期留置导管感染的风险.

    作者:韩林露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及其对血清CRP的影响

    目的 观察痰热清注射液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对患儿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9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46例,在给予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抗生素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痰热清注射液治疗,0.5~1 mL/(kg·d),1次/d,评价2组临床疗效,采用透射比浊法测定2组患儿在治疗前后血清中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98.0%,高于对照组的89.1%(P< 0.05);2组治疗后3,7d血清中CRP值较治疗前均下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7d显著低于治疗后3 d(P<0.05),治疗组治疗后同一时间点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发生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痰热清注射液用于辅助治疗小儿支气管肺炎,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有效地降低患儿血清中CRP浓度.

    作者:易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徐荣谦教授儿科妙用炒三芽

    徐荣谦教授认为,小儿为稚阴稚阳之体,要在治疗上关注其原动力,同时要防止脾胃伤害,不论是原有疾病的病因病机,还是在组方配伍中遣方用药、佐治反佐,炒三芽都可以帮助恢复胃气,减少金石之品对胃肠的刺激.对于病愈后期的患儿在用药时配合稻芽、麦芽、谷芽以消食健脾,充后天之本;在应用寒凉药物时加入炒三芽,功在减少苦寒伤胃.临床将炒三芽与镇肝熄风汤、香砂增食汤、温胆汤、七味白术散等合方使用,治疗小儿厌食、疳病、小儿佝偻病及小儿抽动秽语综合征等.

    作者:蔡江;徐荣谦;刘尚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的综合治疗

    目的 观察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的综合治疗效果.方法 对6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采取经尿道电切术后实施整体治疗(包括密切监测病情及生命体征,做好生活起居指导、心理指导、引流管理等措施),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在综合干预措施的治疗下,60例患者中,仅2例出现轻度膀胱收缩乏力,无静脉血栓和感染的发生,均在1周内好转或治愈出院.结论 综合干预措施在前列腺增生患者电切术后的应用,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膀胱收缩乏力,减轻患者静脉血栓和感染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姜杰;革杨舟;闫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吉林省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质素类成分含量的差异性

    目的 比较不同产地五味子中木质素类成分含量差异性,探讨其与产地相关性,为确定我省五味子道地药材的主产区及规范化种植基地的药材品质评价提供依据.方法 采集吉林省不同产地五味子药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为Apollo-C18柱(250 mm×4.6 mm,5μn);流动相为乙腈(A)-水(B),梯度洗脱(0~15 min,50% ~60% A;15 ~50 min,60%~75% A);检测波长为220nm;流速为1.0 mL/min;柱温为30℃,分别测定其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结果 五味子药材中五味子醇甲、五味子甲素、五味子乙素含量在产地间差异性显著.结论 初步选择旺起镇、万良镇、松江镇、长白镇、泉阳镇为五味子品质优良产地.

    作者:张红岩;王中汉;韩大庆;唐岩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身气功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

    健身气功包括祖国传统运动养生学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四套健身功法.目前,健身气功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如五禽戏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防治;六字诀在更年期、月经不调、失眠、焦虑等疾病治疗中运用较多;八段锦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中风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便秘等疾病的治疗中;易筋经也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疏松、中风后遗症等疾病中广泛应用.健身气功在强健身体、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愈后康复各个阶段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国栋;惠礽华;陈宣伊;梁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刘立昌教授运用补中益气汤治疗咳嗽

    补中益气汤为治劳倦内伤之名方,后世众多医家因忌“闭门留寇”,外感疾病很少应用本方.刘立昌教授极为推崇东垣思想,明晰东垣名方补中益气汤的立方本旨及运用思路,并联系《内经》《伤寒论》之精义,“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参考薛立斋、张景岳、王旭高等名家对本方的发展运用,形成了治病首重正气的临床思路.认为无论外感内伤咳嗽,均有肺气、元气之虚,补中益气汤培土生金,见效速.临证运用补中益气汤拓宽治疗外感咳嗽、内伤咳嗽、痉咳(咳嗽变异性哮喘)等.

    作者:张李兴;刘立昌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

    目的 观察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DPN)大鼠坐骨神经传导速度的影响及痛觉传导时间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菌素(STZ)造成大鼠糖尿病模型,给糖尿病大鼠连续25 d灌胃给予舒糖康胶囊8.0,2.0g生药/kg,观察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坐骨神经及尾神经感觉电生理的影响.结果 舒糖康胶囊口服给药4周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对痛觉的传导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结论 舒糖康胶囊对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大鼠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对周围神经病变有明显的恢复作用,对痛觉的传导速度也有一定程度的恢复作用.

    作者:叶又青;罗宇慧;沈明勤;彭蕴茹;丁永芳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黄褐斑的中医外治法研究

    黄褐斑是多发于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性皮肤病,本病总因脏腑功能失调、面部气血失和所致.中医外治法对于本病的治疗优势明显,针刺及穴位注射、刺络放血等可以调和阴阳,疏通面部气血运行;面部按摩可使面部气血经络畅通,改善面部肌肤营养状况,与药物相比其疗效持久,避免针刺与服药的痛苦;外敷面膜可以改善面部皮肤营养代谢,对抗和清除氧自由基;综合外治法,可发挥多种功效,达到清除黄褐斑之目的.

    作者:王博超;李一群;杨帆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泽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泽泻的多种有效成分如泽泻醇A、B及泽泻倍半萜类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痛、心肌缺血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有效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动脉硬化等有关.

    作者:陈兴娟;尹萌萌;魏建梁;国兴宜;杨传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自拟中药消炎丸治疗盆腔炎

    目的 观察以自拟中药消炎丸口服为主结合西药方法治疗盆腔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盆腔炎患者1 718例,其中1 218例为治疗组,采用抗生素静脉滴注1周,同时口服消炎丸(2次/d,1丸/次),1周后单纯服用消炎丸治疗,随机选取同期、同类型患者500例为对照组,采用单纯抗生素疗法治疗,观察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782例,占64.20%,显效404例,占33.20%,治愈显效率达97.37%;对照组治愈237例,占59.25%,显效210例,占27.50%,治愈显效率达86.75%,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拟中药消炎丸联合西药治疗盆腔炎,能活血化瘀、消坚散结、调理血气、清热解毒、疏肝理气、消炎止痛,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吴强;刘明晖;齐山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系统辨证脉学“脉方证相应”规律应用举隅

    齐向华教授总结多年临床经验,融合古今医家的脉法,创立了以25对脉象要素为基础的具有系统性与回溯性的系统辨证脉学体系.并在“方证相应”的基础上归纳创新出“脉证方相应”的规律.通过诊察脉象,提取脉象要素,总结脉象特征,得出实实在在的客观证据,依照这些实实在在的“脉象证据”所示进行层层推理,运用系统辨证方法,后推导出疾病整个过程和主要病因、病机、证候,然后进行“审因论治”或“方因证立”.

    作者:刘英杰;齐向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加味生化颗粒结合野菊花外洗治疗产后恶露不绝

    目的 探讨加味生化颗粒治疗产后恶露不绝的临床疗效及野菊花外洗预防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产后感染的效果.方法 将120例产后恶露不绝患者,中医辨证为气虚血瘀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加味生化颗粒口服(10 g/次,3次/d)结合野菊花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产复康颗粒(20g/次,3次/d)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1周为1疗程,对比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改善、平均止血时间及产后感染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平均止血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3.3%高于对照组76.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产后感染发生率1.7%显著低于对照组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加味生化颗粒可缩短产后恶露不绝患者止血时间,促进子宫复旧,配合野菊花外洗,可有效降低患者产后感染率.

    作者:刘伟杰;李春霞;刘玉芹;李衔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四逆散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四逆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5-HT、NE、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12.5 mg/kg)组、四逆散(10,5 g/ks)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糖水偏爱实验和open-field实验测定动物行为学,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下丘脑中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含量,探讨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蔗糖水偏嗜度、open-field实验得分明显偏低,下丘脑中5-HT、NE和DA的含量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10,5 g/kg)组大鼠体质量、蔗糖水偏嗜度、open-field实验得分明显增加,下丘脑中神经递质(5-HT、NE和DA)的含量明显偏高.结论 四逆散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作者:李明;徐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偏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偏头痛发病之因不外外感、内伤两端,或风寒外袭,或下虚上实,或肠胃失司,致经气冲逆,上干于清道,不得运行,壅遏作痛.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风寒痰郁,虚者多因气虚髓亏,终皆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临证以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痰浊上扰、肝肾亏虚4型为常见.治疗以祛邪与补虚为主,但总以缓急止痛为原则.临证采用传统中药汤剂、自拟方及中成药辨证论治,或治以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今后应在结合国际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临床研究,兼顾中医特色,使中医的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统一.

    作者:陈鸿雁;董晗;张静;赵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从调畅气机法论治脾胃病

    脾胃病分为外感脾胃病和内伤脾胃病.内伤脾胃病临床多见,多由饮食不节,情志过极,劳逸失度所致,脾胃同病,气机失调.脾胃病具有易虚易实、易寒易热的生理特性,而现寒热互结、虚实错杂之候.单一的清热法、祛寒法或补益法都难以治愈,而调畅气机法则适应脾胃病的病机特性,既可平衡阴阳,又可斡旋气机,使脾胃气机升降调顺,阴阳平衡,从而达到调理脾胃、脾胃同治的目的.

    作者:李发明;李宁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