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

田海刚;胡帅;蔓小红;尤立平;宋佩华;唐娟;费良阅;张晓艳

关键词:寻常型银屑病, 血热证, 凉血解毒汤
摘要:目的 评价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30例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给予口服凉血解毒汤(生槐花、紫草、赤芍、白茅根等)治疗6周,通过观察记录患者治疗前后受累体表面积(body surface area,BSA)和病情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以及皮肤病生活质量指数(dermatology life quality index,DLQI)评分,进行疗效评定;通过检测治疗前后患者血尿常规,肝肾功、心电图进行安全性评估.结果 治疗后BSA和PASI评分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DLQI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总有效率为93.3%,无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凉血解毒汤治疗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具有较好疗效,且安全性良好.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2型糖尿病病程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与中医病机、证型演变相关性研究进展

    检测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用以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胰岛素分泌指数,并运用这些客观指标指导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目前已有研究显示,中医证型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有一定的相关性,将HOMA指数作为2型糖尿病分型的客观参考指标,随着2型糖尿病病程的延长、中医证型的演变,胰岛素抵抗持续存在并逐渐加重,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进行性衰减.明确2型糖尿病病程及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与中医病机、证型的对应关系,能更好的指导临床辨证施治.

    作者:周洁;王纯庠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肺气虚失治节”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血管收缩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DP)是呼吸系统常见病,呈进展性,促使肺血管收缩及重构,引起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在其发病机制方面,肺气虚失治节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肺气亏虚则肺主治节功能失调,是COPD重要的发病机制.现代研究认为,肺气虚的初表现是肺通气功能开始减退,出现小气道功能受损,此时肺通气功能的减退是可逆的,且这种减退和肺气虚的程度成正相关,并逐渐累及脾肾,导致病情进展及传变,终成为不可逆的通气功能障碍.肺气虚还可导致痰瘀的生成,从而使COPD气道结构改变,致使气机失常,阻碍肺气的宣发肃降,加重肺通气功能障碍.

    作者:尹婷婷;李泽庚;王婕琼;方莉;王传博;童佳兵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偏头痛的中医药治疗概况

    偏头痛发病之因不外外感、内伤两端,或风寒外袭,或下虚上实,或肠胃失司,致经气冲逆,上干于清道,不得运行,壅遏作痛.有虚、实之分,实者多因风寒痰郁,虚者多因气虚髓亏,终皆致气血逆乱,瘀阻经络,脑失所养所致.临证以肝阳上亢、气滞血瘀、痰浊上扰、肝肾亏虚4型为常见.治疗以祛邪与补虚为主,但总以缓急止痛为原则.临证采用传统中药汤剂、自拟方及中成药辨证论治,或治以针灸、推拿、按摩等中医特色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效更佳.今后应在结合国际评价标准的基础上进行中医药临床研究,兼顾中医特色,使中医的标准化与差异化相统一.

    作者:陈鸿雁;董晗;张静;赵建军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国医大师颜德馨治疗心系疾病气血精神层次用药分析

    中医层次辨证的思维是一种中医气血精神的思维方法,对临床慢性疑难杂症有较强的诊治实践指导作用.国医大师颜德馨提出气为百病之长,血为百病之胎理论,并源创性的提出了疏其气血,令其条达的衡法治则,成为临床诊治疾病之纲领.从气血精神层次用药及辨治思维角度分析颜老诊治心系疾病(冠心痛稳定期、冠心病心绞痛、病毒性心肌炎、慢性心功能衰竭、高血压痛),20首方药共应用不同药味85味,221频次药味,347个药味层次.前20位高频药味依次为生蒲黄、赤芍、丹参、川芎、桃仁、当归、牛膝等,均为活血化瘀药.排名前20位高频药味归层排名依次为气层、血层、气血相兼、神层、精层等.

    作者:张磊;颜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穴位敷贴治疗梅核气(肝郁气滞型)30例

    目的 观察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梅核气(肝郁气滞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30例梅核气(肝郁气滞型)患者,选取疏肝理气、散结解郁的中药按比例研末,并以适量蜂蜜或醋调匀,制成直径约2 cm,厚度约0.3 cm的药膏,用胶布将块状药膏贴于大椎、天突、膻中穴位上进行治疗.结果 治愈17例,有效9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梅核气(肝郁气滞型),可疏通经络,调节人体内分泌功能,疏肝理气、散结解郁,调节全身气血阴阳,明显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焦蕾;韩梅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中西医治疗

    流行病学和基础研究证实,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持续感染是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宫颈癌的主要病因.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至今没有特效药,西医多采用高频电波刀、聚焦超声等物理治疗和重组人干扰素等局部用药治疗,对HPV转阴有一定的疗效,但有明显的毒副作用.祖国医学研究表明,使用中药复方制剂局部用药或配合汤剂辨证治疗,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HPV病毒载量,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西医结合治疗可取长补短,减毒增效.

    作者:吴赵易;曹佩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苍术山楂颗粒对幼龄营养性肥胖大鼠糖脂代谢的影响

    目的 通过高脂饲料喂养诱导幼龄SD大鼠营养性肥胖模型,观察苍术山楂颗粒对幼龄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体质量、体长、李氏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糖、血脂的影响.方法 采用高脂饲料喂养刚离乳SD大鼠4周,诱导幼龄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然后予苍术山楂颗粒灌胃治疗4周,观察幼龄营养性肥胖大鼠模型体质量、体长、李氏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糖、血脂的变化.结果 苍术山楂颗粒灌胃4周后,中药治疗组可显著降低肥胖大鼠的体质量、脂肪湿重、脂肪系数、三酰甘油和胆固醇水平(P<0.01);中药治疗组大鼠的体长、李氏指数、血糖及高密度脂蛋白较模型对照组有下降(P<0.05);各组之间低密度脂蛋白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苍术山楂颗粒对幼龄SD大鼠营养性肥胖模型的体质量、体长、李氏指数、脂肪湿重、脂肪系数、血糖、血脂指标方面均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作者:职冬丽;王明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健身气功在临床医学中的研究

    健身气功包括祖国传统运动养生学的“五禽戏”“六字诀”“八段锦”“易筋经”四套健身功法.目前,健身气功在临床医学领域得到广泛运用,如五禽戏用于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病、腰椎间盘突出症、骨质疏松等疾病的防治;六字诀在更年期、月经不调、失眠、焦虑等疾病治疗中运用较多;八段锦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中风后遗症、强直性脊柱炎、便秘等疾病的治疗中;易筋经也已在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骨质疏松、中风后遗症等疾病中广泛应用.健身气功在强健身体、预防疾病、治疗疾病、愈后康复各个阶段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国栋;惠礽华;陈宣伊;梁国强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降压夹耳穴靶点治疗高血压病

    目的 观察降压夹以耳部降压沟为作用靶点治疗高血压病临床效果及评价.方法 选取已应用降压药降压治疗的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在原降压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降压夹耳穴(以降压沟为靶点,将降压夹有齿痕的一侧夹在单侧耳廓降压沟上,隔日交替进行)治疗;对照组50例,单纯降压药物治疗,采用心电监护监测了解治疗前及治疗后血压及心率的变化情况.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2.0%优于对照组78.0%,治疗组血压及心率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降压夹耳穴靶点治疗可明显降低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及心率,降压效果稳定.

    作者:郭霞;平懋华;张岭;余国辉;方勇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基于中医情志理论探讨甘麦大枣汤对情志病的干预作用

    中医情志医学强调人的生理、心理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这与现代“生物—心理—社会—环境”医学模式相契合.临床中通常将情志取类比象为“树状”结构,以树干(脏腑气血)为基础,而又不断分枝生长,可概括为阴阳两类,其中偏阳者情志亢奋,偏阴者情志退缩,越往远端,情志表现越复杂、越剧烈,可表现为“多情”的错综交叉.甘麦大枣汤出自张仲景的《金匮要略》,虽主治妇人脏躁,但在临床中治疗郁证、脏躁、瘿病、不寐、癫、狂、痫等亦可收到较好疗效.中医的“情志树”理论正是以中医情志理论为基础,用甘麦大枣汤补养心脾之虚,缓和肝苦之急,而达到调整心、肝、脾,稳定心神及脏腑气血的作用.

    作者:徐铭悦;倪红梅;何裕民;郭盈盈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107例不明原因发热患者的诊断及病因分析

    目的 探讨不明原因发热(FUO)的病因.方法 对107例“发热待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病例及诊断正确率.结果 107例中,102例做出了明确诊断,确诊率为95.3%;确诊的102例患者中,感染性疾病66例,占64.8%,非感染性疾病36例,占35.2%.结论 FUO的病因中,感染性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非感染性疾病,而非感染性疾病中,结缔组织疾病及恶性肿瘤所占比例较高;全面、详细的临床资料采集及结合相关的辅助检查,大部分不明原因发热可以明确诊断.

    作者:刘若实;胡金凤;张杰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中西药联合治疗布氏杆菌病

    目的 观察复方甘草酸单胺片、吡嗪酰胺、利福平联合治疗布氏杆菌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将12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复方甘草酸单胺片(3片/次,1次/d)、吡嗪酰胺(1.5 g/d)、利福平(200 mg/次,2次/d)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左氧氟沙星(200 mg/次,2次/d)联合多西环素(200 mg/次,1次/d)治疗,2组均以3周为1疗程,共治疗2疗程,对比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为73.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 (6/60),对照组为30.0% (18/60),2组比较,P<0.05.结论 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吡嗪酰胺、利福平治疗布氏杆菌病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缓解疼痛,抗感染,提高患者免疫力,且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刘海春;王海波;王振青;武栋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泽泻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的应用

    泽泻具有利水消肿、渗湿、泄热的功效.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泽泻的多种有效成分如泽泻醇A、B及泽泻倍半萜类等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心肌缺血等药理作用.临床用于治疗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脂血症、冠心痛、心肌缺血等多种心血管疾病,其治疗有效机制可能与降低外周阻力,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及抗动脉硬化等有关.

    作者:陈兴娟;尹萌萌;魏建梁;国兴宜;杨传华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中医药研究

    胰岛素抵抗(IR)是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且贯穿于2型糖尿病发病的全过程,针对胰岛素抵抗进行干预是防治糖尿病的关键措施之一.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各证型与客观指标(血糖、空腹胰岛素、血压、血脂水平等)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其中与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关系密切.中医药具有多途径、多靶点、整体调节的优势,能明显改善临床症状,作用温和,不良反应少.目前已发现具有降糖和改善IR的中药和复方多达70余种,常用的有20余种,如葛根、银杏叶、黄芪葛根汤等.

    作者:刘元君;王旭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RP-HPLC法测定哈蟆油中胆固醇棕榈酸酯含量

    目的 运用RP-HPLC法测定哈蟆油中胆固醇棕榈酸酯的含量.方法 使用Agilent zorbax-C18色谱柱(4.6 mm× 150 mm,5μm);流动相:甲醇-水(79:21);柱温:30℃;体积流速:1.5 mL/min;检测波长:210n m;进样量均为10 μL.结果 哈蟆油中胆固醇棕榈酸酯进样量在0.188 4~0.502 4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100.61%,RSD值为1.01%,且重复性、精密度、稳定性均良好.结论 此方法可以通过RP-HPLC法快速、稳定、精密的测定哈蟆油中胆固醇棕榈酸酯的含量,减少以往利用正相色谱的不便.

    作者:王永生;迟航;徐阳;罗阳;曲晓波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方剂的实验研究

    方剂的实验研究目前研究方法较多,范围较广,主要集中在方剂提取方法研究、方剂药理研究、方剂毒理研究以及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等方面.方剂的提取方法研究观察了影响方剂效果的外在因素、方剂发挥佳作用的提取方法;方剂药理研究从现代医学角度明确方剂的作用机制;方剂毒理研究拓展了对方剂的认识;方剂的化学成分研究对方剂发挥作用物质基础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方剂的实验研究结合了现代研究的手段与方法,对方剂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探索,拓展了对方剂的认识,推动了方剂学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了中西医结合的发展.

    作者:安静;陆惠红;沈艳;卢勇;许霞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HPLC-ELSD法测定安神补脑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

    目的 建立测定安神补脑液中维生素B1的含量方法.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法(HPLC-ELSD).色谱柱为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流动相为13 mmol/L乙酸铵(用乙酸调至pH5.2)-乙腈(95:5),流速为0.3 mL/min;蒸发光散射检测器漂移管温度为115℃,雾化气体为空气或氮气,气体流速为2.8 L/min.结果 维生素B1的进样量在1.008 ~ 5.04 μg范围内,其峰面积的自然对数与进样量的自然对数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7.969%,RSD=1.26%(n=5).结论 该方法灵敏、准确,可用于安神补脑液中维生素B1含量测定.

    作者:仲崇琳;杨美林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四逆散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目的 观察四逆散对抑郁模型大鼠行为学及神经递质(5-HT、NE、DA)含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慢性轻度不可预见性应激制备大鼠抑郁模型,5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盐酸文拉法辛(12.5 mg/kg)组、四逆散(10,5 g/ks)组.连续灌胃给药3周,糖水偏爱实验和open-field实验测定动物行为学,利用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下丘脑中的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含量,探讨四逆散的抗抑郁作用及机制.结果 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蔗糖水偏嗜度、open-field实验得分明显偏低,下丘脑中5-HT、NE和DA的含量低于正常组;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10,5 g/kg)组大鼠体质量、蔗糖水偏嗜度、open-field实验得分明显增加,下丘脑中神经递质(5-HT、NE和DA)的含量明显偏高.结论 四逆散可明显改善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状态,表现出抗抑郁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下丘脑神经递质含量有关.

    作者:李明;徐向东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郝学君教授针灸治疗湿疹

    郝学君教授认为,湿疹以脾胃虚弱为本,风、湿、热、瘀为标.由于素体脾胃虚弱,或饮食失节,伤及脾胃,脾失健运,致湿热内蕴,浸淫肌肤;或兼外受风邪,风湿相搏,发为本病.治疗时标本兼治,以调理脾胃、扶正固本为主,辅以散风、祛湿、清热、化瘀等,采用火针点刺与体针治疗相结合,对于一般湿疹及顽固性湿疹均有显著疗效,使机体归于阴阳平衡,增强机体调节能力,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作者:张松兴 刊期: 2014年第04期

  • 炙甘草汤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与G-CSF的影响

    目的 研究炙甘草汤对转化生长因子(TGF-β1)与G-CSF分泌的影响.方法 选取炙甘草汤与右归饮2个方剂,脐静脉内皮细胞设空白对照组、炙甘草汤组、右归饮组及混合组,每组分别加入相应中药液,于培养第3,6,9天收集细胞培养上清液,ELISA检测上清液中TGF-β1与G-CSF的分泌水平.结果 TGF-β1分泌水平:给药组均明显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TGF-β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实验初期(第3,6天)炙甘草汤刺激效果较强,实验后期(第9天)混合给药组表现出更好的刺激效果.G-CSF分泌水平:给药组均明显刺激脐静脉内皮细胞产生G-CSF,与空白对照组相比,P<0.001.混合给药组刺激效果明显,其次为炙甘草汤组.给药后细胞因子分泌均随时间延长而增加.结论 炙甘草汤能增强细胞TGF-β1与G-CSF的分泌,当有右归饮辅助时这种效应更加明显,其刺激增强作用有时间累积效应,随时间延长TGF-β1与G-CSF的分泌增多.

    作者:马鹏;张泽渊;刘渊 刊期: 2014年第04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