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留食

白峰

关键词:柿子, 田野, 丰收, 采摘, 食物, 鸟类
摘要:记得小时候,跟随大人们去田野里采摘柿子,采摘过后,总要留一些柿子在树上,给鸟类留点食物.柿子丰收的时节,一进入田野,便能看到老大一棵柿子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柿子,给人喜气,给人丰收,更给人满足.
食品与健康杂志相关文献
  • 药膳助您缓解春困

    春困是人体因气温回升而产生的一种生理现象.从中医五行学说来讲,春属木,正是肝气主导的季节,理应肝气旺盛.而脾胃属土,木克土、肝胜脾,人体在冬日阳气消耗较多,进入初春容易阳气不足,春雨纷纷时易水湿内困,脾胃运化则不畅.因而在内则阳气不足,在外则有外邪(即水湿)入侵.加上春季比冬季代谢快,人体大脑供氧自然不足,易出现嗜睡、疲困、乏力等症状.中医认为,此时应选择些味甘、性平、益气、养血类补品,以益气补虚.下面介绍几款消除春困的药膳食疗方.

    作者:慕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嫩芽味美郁椿香

    春暖,雨后,香椿树上便钻出了一簇簇娇嫩的香椿芽,绿意盎然,让人垂涎欲滴.很多人爱香椿,恨不得当季时顿顿食之,很多人厌香椿,即便周围有人吃都避之不及,这都源于香椿那不同寻常的气味.香椿的奇特风味来自于其中特有的挥发油,这种挥发油不仅味道独特,而且具有一定的药用功效.将鲜香椿芽捣碎取汁涂抹于皮肤,有抗菌、祛痘、美颜、滋润皮肤的功效.民间一副治疗疖痈脓肿的偏方也用到了香椿,取鲜香椿芽、蒜瓣、盐捣碎外敷于病患处,能起消炎、止痛、化瘀之效.

    作者:周琼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五行神菜马齿苋

    马齿苋在民间有很多别称,长命菜、长寿菜、荷兰菜、马勺菜、五行菜等等,有的地方还称其为酸米菜和瓜子菜,多因形状、功效、原产地而得名.但这个“五行菜”的叫法却有些让人摸不着头脑,听上去威风凛凛,但这名字因何而来?马齿苋究竟有什么营养价值和食疗功效呢?

    作者:焦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螺蛳壳里做道场

    脑海里闪回,能忆起来的第一次吃螺蛳,是某个停电的夏夜.左邻右舍四散在采石厂门口,两个篮球场大小的坪前,打着蒲扇纳凉.不知谁家端出一碗完壳螺蛳,大家新奇地聚拢在一块儿,边捡一颗送到嘴里,边问这是什么好吃的.印象至深的是有一人不知吃法,竟将螺蛳的肠肚吸食殆尽,彼时河净水清,换做现在,知晓后怕是要吐了.那一刻我记住了“嗍螺”.

    作者:即墨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妊娠贫血靠食疗

    如今,人们的收入水平高了,市场上销售的食品种类也极为丰富,但在实际生活当中,妊娠贫血的发生率却依然居高不下.据调查显示,我国城市、农村妇女孕期缺铁性贫血的平均发生率为30%,是孕期常见的营养缺乏症.有研究表明,随着孕周的增加,贫血的发生率将逐渐增高,到孕20周后可能会有好转,但铁缺乏率还可高达80%.编辑部收到几位准妈咪的来信,诉说了她们遇到的问题,本期就如何依靠食疗战胜妊娠贫血和大家进行交流.

    作者:高维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宝岛牛奶锅

    醇香的牛奶,温热、浸润着满满一锅的涮烫食材,那将会是一种怎样的味觉体验呢?中式火锅有各种名堂,无论是麻辣锅、清汤锅、海鲜锅……都是如在天堂般的美味.不过,前段时间,我去台湾出差,有幸尝到了当地一道老少皆宜的营养牛奶锅,对火锅算是有了一种新的认识.据店家说,牛奶火锅能够起到润泽肠胃、滋润皮肤的作用,所以吃牛奶火锅也算是一种健康新时尚.

    作者:丁婷婷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探秘“危险”的电磁辐射

    “辐射”“微波”等词汇总能挑起人们的敏感神经,特别是有老人、孕妇、婴幼儿的家庭,更加视之为大敌.笔者就亲身遭遇过一件令人哭笑不得的事情,隔壁邻居小夫妇有了新生宝宝,怕孩子被“辐射”到,要求邻里们把家里的网线断开,停止使用路由器.那么,生活中我们经常遇到的电磁辐射究竟有多“危险”?会对我们的身体健康造成怎样的危害?如何使用这些家电才更合理、安全呢?

    作者: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饭后到底应不应该百步走?/如何减少蔬果中维生素C的流失?/遇到倒春寒,老年人该注意什么?

    作者: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小儿慎用复方感冒药

    复方感冒药是添加有减充血剂、抗组胺剂、镇咳祛痰药等成分的复方制剂,种类繁多,大多数属于非处方药(OTC),方便患者自主选用.但要提醒读者们注意的是,美国等许多发达国家早已不推荐4岁以下的小儿用复方感冒药,希望国内广大家长也能引起重视.

    作者:陈日益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寻得桃源好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药食保健话桃花

    桃花是蔷薇科植物桃或山桃的花,其枝干扶疏,花朵丰腴,色彩明丽.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桃花吐妍,活色生香的桃花把春天装点得妩媚烂漫.桃花的花语为“爱情的俘虏”,在中国文化里,桃花是象征爱情的女人花,自古就和女子有不解之缘.

    作者:李红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那些黑榜上的“食品添加剂”

    每到年底年初,总会有各种各样的排行榜问世,“含食品添加剂多的零食排行榜”便是其中一个.方便面、火腿肠、蜜饯、果冻、冰激凌、饼干、奶茶、口香糖、薯片等“零食”纷纷被点名.这其中含有哪些食品添加剂?对食用者的健康究竟是否会造成损害?今天,我们就来一一解读.

    作者:段梅红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软糯红薯干

    做法1.红薯洗净,凉水上锅蒸,上汽后大约蒸30分钟,蒸到用筷子扎一下红薯厚的部分能扎透,就说明蒸好了.红薯蒸好后,晾到不烫手时剥去外皮,切成大约1.2厘米厚的片.烤盘上铺油纸,把切片的红薯放上去,先用120℃上下火烤半小时,之后取出翻面,90℃再烤1小时.2.烤好后取出,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晒,晒到红薯完全变干为止.阳光很好的情况下,大约需要3天.

    作者:文怡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了解焦虑障碍早识别早治疗

    刘女士,45岁,已婚,中学教师.近两年来常感工作压力大,不仅出现失眠,还常莫名其妙地感到紧张、坐立不安,担心有什么不幸将要发生,如担心小孩会出事,担心自己会得病,担心家中被盗,担心学生放学回家途中出车祸,学校评比担心自己落后(实际上经常是先进),等等.遇事要上厕所,事越急,便意越重.同时,刘女士还伴有失眠、多梦、入睡难,以及心慌、胸闷、胸痛和头痛,月经不调等多项躯体症状.

    作者:孙达亮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文茶雅集英伦茶礼

    英国人饮茶始于17世纪初.至18世纪时,大众化茶馆林立,饮茶普及到各个阶层,在茶类选择上以红茶为主,往往会一日饮茶数次,成为了英国人重要的生活习惯.下午茶则是起源于19世纪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式典雅生活的象征和礼仪.在许多重要场合,常用下午茶会来替代宴会.在今天,下午茶茶礼虽然已经简化,但是正确的冲泡方式、优雅的茶具陈设、丰盛诱人的茶点,仍被视为传统保留下来.而上佳的茶品、瓷器、音乐,甚至是好的心情,更是不可或缺的.

    作者:宋权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擦亮双眼选好米

    常听东北的朋友抱怨离开家乡后再也吃不饱饭了.询问之下,才知道原因在于吃不惯别处的大米.在他们的口中,东北大米具有“甘甜可口、清香扑鼻、入口弹牙、软糯不黏”等特点,坚称“开锅时满屋都是谷物的香气”.在东北大米中著名的当数五常稻花香米.可惜的是,若不是请朋友专门从产区当地购买,想在市面上买到货真价实的五常米实属不易.

    作者:王璐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分门别类话牛奶

    牛奶,作为大众都能消费得起的饮料,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虽然牛奶中的钙含量不是食物中高的,但它的吸收率却好.牛奶中所含有的维生素A、维生素D、乳糖和精氨酸都是可以促进钙吸收的有利因素.另外,牛奶中的蛋白质虽然含量不高,甚至不到同等重量馒头的一半,但这种优质蛋白不仅含有人体必需的全部氨基酸,而且数量充足,比例也恰当,既能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又能维持成年人的健康.市场上热销的牛奶品种繁多,从包装方式、广告主打人群到营养侧重令人目不暇接,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不同种类牛奶之间的差异.

    作者:王桂真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韩国餐桌上的精灵:泡菜

    在韩国的餐桌上,一日三餐都有泡菜的影子.作为不可替代的佐餐食品,泡菜深深地影响着韩国的烹调文化.每年秋冬时节,韩国家家户户都会为做泡菜而忙碌起来,还会举行一些全国或地区性的做泡菜比赛.据说,以前的韩国女子如果不会做泡菜就有可能成为“剩女”.

    作者:李瑞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玉兰花开吐芬芳

    关于玉兰花,有一个美丽的民间传说.故事讲的是,很久以前在张家界的一处深山里住着三个姐妹,大姐叫红玉兰,二姐叫白玉兰,三姐叫黄玉兰.一天她们下山游玩时发现村子里冷水秋烟,一片死寂.三姐妹十分惊异,向村子里的人问讯后方才得知,是秦始皇赶山填海,杀死了龙虾公主.从此,龙王爷就跟张家界成了仇家,锁了盐库,不让当地人吃盐,导致疾病横行,死了好多人.

    作者:萌轩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阻断脂肪肝调整饮食是关键

    脂肪肝在我国人群中的发病率大约为5%.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结构的改变,脂肪肝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有的地方已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虽然多数脂肪肝患者并无自觉症状,在体检中才被发现,但脂肪肝的危害如引起肝硬化等,却不容忽视,必须引起大家的关注.

    作者:孙清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 “起司”的美妙

    我对奶酪这种食品的初印象,来自于一部美国的经典动画片《猫和老鼠》,其中的小老鼠杰瑞历尽千难万险甚至冒着牺牲性命的代价,只为一尝“起司”(奶酪的英文“cheese”的发音)的美味.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对这种在电视画面上呈淡黄色,具有若干密集小孔,看起来油润光滑的食物充满了兴趣.

    作者:王潍青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食品与健康杂志

食品与健康杂志

主管:天津市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天津市科学技术期刊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