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陈舰;应正然;陈杰

关键词:假体周围骨折, 温哥华分型, 钛缆钢板, 环抱内固定器
摘要:目的 探讨钛缆钢板或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采用钛缆钢板内固定,9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随访记录患者的患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12个月时患者功能均基本恢复到伤前正常状态.结论钛缆钢板及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均较好,临床疗效均满意.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所致马尾神经综合征的临床分型、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对疗效的影响.方法 对5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行手术治疗,对临床分型、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的疗效进行分析.结果 53均获得随访,时间1~7年,平均(29.9±19.2)个月.各临床分型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Ⅱ型患者48 h内手术与48 h后手术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椎板切除与椎板间开窗和半椎板切除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椎板间开窗与半椎板切除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是否加用内固定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腰椎间盘突出致马尾神经综合征患者发病48 h内手术疗效好,手术应彻底减压;若术后存在腰椎不稳,建议使用椎间融合内固定.

    作者:林建春;黄剑虹;林永珍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疗效对比

    目的 对比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54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按手术方法不同分为单球囊组(30例)和双球囊组(24例),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射量及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椎体高度,评价其疗效.结果 单个椎体手术时间、骨水泥注射量及术中出血量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VAS评分、Cobb角及椎体前缘高度、中央高度及后缘高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VAS评分及Cobb角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两组术后椎体前缘高度与中央高度均较术前提高(P<0.05),但后缘高度并未发生明显的变化(P>0.05).结论 单球囊交替扩张与双球囊同时扩张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均能够获得较好的疗效,但在患者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双球囊扩张术应是首选术式.

    作者:张正洲;丁鹏;汪洋;陈连梅;姚永成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在全膝关节置换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目的 评估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对全膝关节置换(TKA)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单侧TKA术患者60例,分为帕瑞昔布钠组(A组,30例) 及帕瑞昔布钠联合盐酸羟考酮控释片组(B组,30例).两组术毕即采用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 q12 h镇痛.术后24 h起,A组:当视觉模拟评分(VAS)>5分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随后每隔12 h再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B组:当VAS>5分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10 min后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10 mg,随后每隔12h静注帕瑞昔布钠40 mg并口服盐酸羟考酮控释片10 mg.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32、40、48及72 h静息及运动时VAS、Ramsay镇静评分(RSS),术后48、72 h膝关节被动活动大可忍受度,药物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A组比较,B组术后32、40、48、72 h的静息及运动疼痛 VAS 评分降低(P<0.05),镇静评分增加(P<0.05),术后48 h和72 h患者可忍受大屈曲角度增大(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副反应.结论 帕瑞昔布钠与盐酸羟考酮控释片联合应用符合多模式镇痛趋势,可基本实现TKA患者术后无痛的目标,使患者顺利度过术后疼痛期.

    作者:潘国标;何荣新;王卫;杨宝根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Herbert螺钉治疗腕舟骨骨折

    2009年3月~2012年7月,笔者对8例腕舟骨新鲜骨折患者采用Herbert螺钉治疗,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高俊;李颖;汪波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游离腓骨骨皮瓣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

    目的 探讨游离腓骨骨皮瓣治疗胫骨骨缺损的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吻合血管的游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12例因创伤、慢性骨髓炎导致的胫骨骨缺损患者.结果 患者腓骨骨皮瓣携带皮岛血运均良好,切口均一期愈合.12例均获随访,时间12~48个月.全部骨性愈合,患者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骨皮瓣移植加单臂外固定架治疗胫骨骨缺损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李卫;刘金伟;张玉玲;李春雨;蔡厚洪;林绍仪;吴举;何藻鹏;梁观钦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三踝骨折的内固定治疗

    目的 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的疗效.方法对48例三踝骨折患者依外踝-后踝-内踝的顺序切开复位,采用1/3管形钢板或远端解剖型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6~24个月.按照美国足踝外科学会(AOFASO)评定标准:优29,良11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为83.3%.结论 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三踝骨折可以恢复踝关节的正常解剖结构,重建踝关节的稳定性,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刘加钱;吕仁发;舒荣兵;潘小峰;解放军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后路短节段钉棒内固定系统治疗Hangman骨折

    目的 探讨后路C2~3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Hangman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2例Hangman骨折患者采用后路C2椎弓根螺钉、C3侧块螺钉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术治疗.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12~36个月.2例术前脊髓功能Frankel分级为D级者术后均恢复至E级.X线提示患者均达到骨性愈合,复位良好.无椎动脉和脊髓损伤发生.结论 后路C2椎弓根螺钉、C3侧块螺钉短节段植骨融合内固定技术治疗Hangman骨折疗效确切.

    作者:李伟;杨庆国;张银顺;张建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髌骨骨折

    2007年8月~2011年7月,我院应用改良克氏针张力带内固定治疗37例髌骨骨折患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牛会彬;刘中国;邓岗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前路经口减压后路固定和枕骨大孔减压治疗颅底凹陷症

    目的 探讨前路经口寰枢关节松解减压后路固定融合术(TAAR)与后路枕骨大孔减压术(FMD)治疗颅底凹陷症的疗效.方法 对18例颅底凹陷患者采用TAAR治疗9例、FMD治疗9例.术前测量Chamberlain 线、McRae线、Wackenheim线、寰齿前间距(AID)、Klaus高度指数及延脊髓角;记录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总量.应用JOA颈椎病疗效判定标准,比较两种方式的疗效.结果 McRae线、Wackenheim线和AID值TAAR组均明显大于FMD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amberlain 线值、Klaus值和延脊髓角度指标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JOA评分:TAAR组优4例,良3例,好转1例,差1例;FMD组优7例,良1例,好转1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有固定寰枢关节脱位颅底凹陷症且齿状突高于McRae 线和Wackenheim线者行TAAR,对无寰枢关节脱位且齿状突低于McRae 线和Wackenheim线者行FMD,两种方法疗效相当.

    作者:唐军伟;盛伟斌;郭海龙;普拉提;买尔旦;梁卫东;徐涛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 探讨股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股骨近端LCP治疗23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患者.随访观察骨折愈合时间,按Harri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23例均获随访,时间6~12(9±1.4)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4~20(17±1.7)周.髋关节Harris评分:优13例,良9例,一般1例.结论 股骨近端LC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创伤小、出血少、对骨膜影响小,符合解剖形态,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施田宝;袁龙华;雷卫军;杜桂夏;汪来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撬拨复位在Ⅱ、Ⅲ型Pilon骨折复位中的意义

    目的 探讨经皮撬拨复位在内固定治疗Ⅱ、Ⅲ型Pilon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54例Ruedi-Allgower Ⅱ、Ⅲ型Pilon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9例,采用自行研制的骨撬拨器经皮对骨折撬拔复位后行切开内固定;B组25例,采用切开直视复位内固定术.以Mazur标准评判术后踝关节功能.结果 手术时间:A组1.5~3.0(2.4±0.3)h,B组2.0~3.5(2.8±0.4)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8~36(24.3±6.4)个月,骨折均一期愈合.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16(13.4±3.4)周,踝关节功能优15例,良9例,中3例,差2例,优良率24/29;B组骨折愈合时间12~18(15.2±3.5)周,踝关节功能优13例,良6例,中4例,差2例,优良率19/25;两组骨折愈合时间、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3例、B组6例术后出现皮肤坏死、踝关节功能障碍,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撬拨复位Ⅱ、Ⅲ型Pilon骨折操作简单,具有保护骨折周围软组织及血供,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并发症等优点,术后可获得良好踝关节功能.

    作者:张静波;徐锋;孙斌峰;吴晓峰;钱红兵;张伟刚;姜兴华;董燚;张志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

    目的 探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对22例胫骨平台粉碎骨折患者行双侧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 22例均获随访,时间8~25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6个月.膝关节功能按Iowa评分标准评定:优17例,良4例,可1例.结论 采用双侧锁定钢板治疗胫骨平台粉碎骨折固定牢靠,创伤小,并发症少,可早期功能锻炼,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疗效满意.

    作者:彭辉煌;吴建伟;杨国敬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9年9月~2011年10月,笔者采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22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疗效满意.

    作者:王带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目的 探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骨+自体外周血干细胞(PBSC)移植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ANFH)的疗效.方法 对10例ANFH患者(16髋)行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骨+自体PBSC移植治疗,比较术前与末次随访疼痛评分、Harris总评分及术前术后髋关节影像学资料.结果 术后患者疼痛症状均缓解.10例均获随访,时间10~24个月.X线片及CT提示股骨头坏死区明显减小或消失,关节间隙接近正常,髋关节功能明显改善.疼痛评分与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结论 应用髓芯减压+同种异体骨植骨+自体PBSC移植治疗ANFH,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症状,恢复关节功能,延缓病情发展,且创伤小,操作简便,效果良好.

    作者:张锐东;毛洪刚;刘国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治疗

    目的 探讨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8例踝关节内侧韧带结构损伤的患者行切开带线锚钉修补手术.结果 18例均得到随访,时间12~24个月.X线片显示胫距关节间隙正常.Baird踝关节功能评分为91~98(93.44±4.91)分,优12例,良6例.结论 带线锚钉修补踝关节内侧韧带损伤操作简单,可以避免踝关节不稳,疗效良好.

    作者:赵阳虎;徐宏宇;王刚祥;周海东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治疗

    目的 探讨钛缆钢板或记忆合金环抱器内固定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的疗效.方法手术治疗21例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患者,12例采用钛缆钢板内固定,9例采用记忆合金环抱内固定器内固定.随访记录患者的患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21例均获随访,时间12~24个月,骨折均愈合.术后12个月时患者功能均基本恢复到伤前正常状态.结论钛缆钢板及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Vancouver B1型股骨假体周围骨折早期髋关节功能恢复均较好,临床疗效均满意.

    作者:陈舰;应正然;陈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8例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进行皮瓣移植,缺损面积9 cm×6 cm~26 cm×15 cm.受区彻底清创,切取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创面.结果 18例均获得随访,时间6~12个月.皮瓣全部成活(其中2例皮瓣术后发生血管危象,经手术探查处理后成活),皮瓣色泽、弹性、厚度均为优良,供区及受区外观均满意.结论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供区隐蔽,用于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临床效果良好.

    作者:邱水波;徐永清;张朝贵;谢晟;蒋栋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帕瑞昔布钠用于颈椎前路手术后镇痛的临床观察

    目的 探讨帕瑞昔布钠在颈椎前路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全身麻醉下骨科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A1组(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q12 h×6次+自控静脉镇痛泵组),A2组(帕瑞昔布钠40 mg静脉推注,q 12 h×6次),B组(单用自控静脉镇痛泵).记录术后1、6、12、24、48、72 h的VAS疼痛评分和吗啡用量,观察不良反应率.结果 A1、A2组术后72 h内VAS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B组;A1组吗啡使用量少于B组(P<0.05);A1与A2组术后72 h内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A2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1组(P<0.05).结论 帕瑞昔布钠具有高效和安全的镇痛特性,对于颈椎前路手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

    作者:刘斌;王济纬;张立岩;樊理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分步推注骨水泥治疗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椎体后壁破损的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减少骨水泥渗漏的方法.方法 对27例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在PKP术中采用分步推注骨水泥的方法治疗椎体后壁破损36椎,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变化、椎体高度恢复情况及骨水泥渗漏情况.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48(27.3±6.2)个月.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椎体高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时与术后3 d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个椎体(13.8%)发生骨水泥渗漏,其中椎旁渗漏2个,椎间盘渗漏2个,椎管内渗漏1个.无肺栓塞发生,未出现脊髓和神经根损伤.结论 PKP治疗椎体后壁破损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采用分步推注骨水泥的方法可有效减少骨水泥渗漏.

    作者:徐跃根;罗远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逆行交锁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髁上、髁间骨折

    27例老年股骨髁上、髁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逆行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报道如下.

    作者:黄忠兆;张立新;郝明;曹立峰;廖文利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