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蕾;麻薇;何敏
目的:观察针灸疗法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对55例失眠患者采用针灸疗法,主穴取安眠穴、内关穴.心脾两虚者加百会穴、心俞穴、脾俞穴;肝郁化火者加太冲和肝俞穴;阴虚火旺者加太溪和三阴交穴;胃腑不和者加中脘穴、丰隆穴.针灸并用.结果:临床治愈44例,显效6例,有效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6.36%.结论:针灸治疗失眠症疗效确切.
作者:许飞;尹明浩;姚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中医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采用中医康复、针刺和中药治疗等方法,能有效缓解脑卒中后构音障碍,不良反应小.今后应结合中医疗法的特点、规律,注重脏腑功能和精神、神志的调整,提高中医对脑卒中后构音障碍的临床疗效.
作者:路飞;张连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氨茶碱片0.1g/次,每日3次;治疗组给予利肺片口服,每次2片,每日3次.结果:临床总体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0%,显效率43.44%,有效率13.33%,愈显率83.33%: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6.67%,显效率23.33%,有效率40%,愈显率50%.2组临床总体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证候疗效,治疗组临床控制率46.67%,显效率40%,有效率10%,愈显率86.67%;对照组临床控制率23.33%,显效率20.00%,有效率43.33%,愈显率43.33%.2组中医证候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观察中,未发生不良事件.结论:利肺片治疗支气管哮喘(肺肾两虚证)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孙航成;谌晓莉;朱启勇;张业清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妊娠期感冒在临床上较常见,妊娠妇女发病后,常担心服用感冒药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而拒绝西药治疗,甚则放弃治疗.银翘散具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抗过敏、镇痛、增强免疫等作用,且无明显的毒副作用.遵循顾护胎元,中病即止原则,银翘散加味可用于治疗妊娠期感冒.
作者:宋香金;姚美玉;贾梅;刘树辉;吴效科 刊期: 2012年第02期
何炎粲教授认为,小儿脾胃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多种疾病表现为脾虚证.临床灵活运用健脾法扶正固本,对感冒、久咳、小儿暑热症、小儿厌食症、小儿多动症和水肿等常见小儿疾病出现的脾虚证均能收到显著疗效.
作者:钟秋生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补肾健脾方药结合二甲双胍对多囊卵巢模型(PCO)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和PCO模型组90只.正常对照组给予常规伺养,PCO模型组依照Poretsky法每只大鼠皮下注射HCG 1.5 U,每日2次,共22d,INS皮下注射于第1~11天内自0.5 U/d开始,每日递增0.5U,逐淅递增至6.0 U/d,并按此剂量维持至第22天,注射前1d起以5%葡萄糖溶液替代日常饮用水,造模后1d禁食过夜.结果:模型组大鼠的卵巢质量和质量系数比正常动物明显升高,初步表明多囊卵巢模型的形成,用药各组的卵巢质量和质量系数比模型组均有明显下降(P<0.01),与阳性药二甲双胍的作用相当.结论:二甲双胍结合补肾健脾方药对皮下注射HCG和INS引起的多囊卵巢模型大鼠有明显的治疗作用,且比单独使用二甲双胍治疗的阳性对照组的药效作用有一定程度的好转.
作者:陈高萍;沈明勤;魏爱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注射液对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鼠的治疗机制.方法:40只健康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n=10)、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组(n=10)、Ps-341阳性组(n=10)和对照组(n=10).模型组采用连续7d腹腔注射雨蛙素50 mg/kg及10 mg/kg脂多糖诱导SAP大鼠模型;对照组仅腹腔注射生理盐水.模型组分为Ps-341治疗组和复方丹参治疗组.观察2组血清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及IL-1β和IL6生物活性,观察2组胰腺组织大体形态及病理改变,并进行评分.结果:与模型组相比,Ps-341治疗组血淀粉酶、乳酸脱氢酶、C反应蛋白均明显降低(P<0.05);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IL-1和IL-6表达水平均较模型组下降(P <0.05,P<0.01).复方丹参治疗组和Ps-341治疗组组织病理学显示坏死及炎细胞浸润均较模型组轻(P< 0.05,P<0.01).结论:复方丹参注射液能阻断SAP患者IRS及MODS的病理反应过程,有效预防并发证的发生,改善SAP患者预后.
作者:陈卫红;王欣;李瀚;袁卫东;程风华;刘大基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保守治疗宫外孕的疗效.方法:将85例宫外孕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药保守治疗;治疗组在西药治疗的基础上加服中药(赤芍、丹参、桃仁、延胡索等).结果:治疗组治疗成功率为88.8%,对照组治疗成功率为62.5%,2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联合甲氨蹀令及米非司酮治疗宫外孕,比单纯西药治疗疗效更加显著,并能提高治愈率,降低西药的不良反应.
作者:张颖;陶航;杨大奎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茅梅提取物对四氯化碳( CCl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CCl4制备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模型,将模型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甘利欣组(5 mL/kg)、茅梅醇提取物高剂量组(5 mL/kg)及低剂量组(2.5 mL/kg).测定各组大鼠血清ALT、AST、ALP、GGT及病理组织学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茅梅提取物及18a-甘草酸二铵(甘利欣)对照组能明显降低CCl4致急性肝损伤大鼠血清ALT、AST、ALP、GGT活性(P<0.05),减轻炎性细胞浸润及损伤(P<0.05).结论:茅梅对CC14所致大鼠急性化学性肝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作者:宋志远;孔棣;宋书辉;刘斌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华佗再造丸既往主要用于脑卒中恢复期和后遗症期,临床研究发现,该药还可用于治疗冠心病心绞痛、面瘫、肿瘤等其他证属痰瘀阻络的多种疾病,均能取得良好疗效,是中医“异病同治”原则的具体体现.
作者:李冲;王月;郭利平 刊期: 2012年第02期
脑梗死急性期是针对缺血半暗带的治疗,抢救濒死的组织是急性期治疗的目的.西医治疗脑梗死主要以溶栓、抗凝、抗血小板、降纤以及神经保护为主;中医药从脑梗死发病机制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入手,采用中药提纯制剂、中医辨证论治及中医针灸辅助疗法等全方位治疗,其方便性、安全性在脑梗死急性期治疗中具有特殊优势.
作者:杨福云;汪爱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通过对糖调节受损患者病理体质类型的调查,探讨糖调节受损常见体质类型和人群易感性,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在中医体质理论的指导下,运用临床调查的方法,依据糖调节受损诊断标准,对540例糖调节受损患者进行调查,并对其体质特征进行分析,应用统计学分析的方法处理调查结果.结果:糖调节受损的常见体质类型有阴虚质、痰湿质、血瘀质、湿热质、气虚质5种类型,以阴虚质、痰湿质占比例多.结论:在糖调节受损患者体质类型中,阴虚质、痰湿质与其他各类型体质发病有统计学意义(P<0.01);阴虚质、痰湿质约占发病人数的80%;在糖调节受损体质类型中,阴虚质与痰湿质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虚质发病人数明显高于痰湿质发病人数.
作者:魏东;田锦鹰;郑粤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刘某,男,10岁,2011年11月29日.间断腹痛、呕吐2月,加重3d.刻诊:腹痛、呕吐反复发作2月余,空腹为甚,喜按,干呕,吐涎沫,食后即吐,纳少、便干,舌淡苔白,脉弦紧.患儿1周前于天津464医院查血常规示:WBC 4.36×109,N 41.3,L 50.21,Hb137g/L;尿淀粉酶497.0 u/L(正常值<620 u/L);胃彩超示:肝胆胰脾肾未见异常;胃镜示:反流性食管炎,浅表性胃炎;立位腹平片示:肠管扩张积气,未见气液平;中下消化道造影、腹部CT均未见明显异常;胃电图示:餐前餐后胃电节律紊乱,功能性异常.
作者:李亮;朴香;魏小维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眼底出血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82只眼,对照组54例74只眼.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服化瘀散结汤(丹参、三七、当归、川芎、赤芍、郁金、葛根、海藻、昆布、瓦楞子、牡蛎、山楂、鸡内金等),连用4周.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7%;治疗后治疗组全血黏度和凝血因子均明显降低,经检验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化瘀散结法治疗眼底出血有较好的疗效,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异常,消除或减轻视网膜水肿及渗出,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安全可靠.
作者:杨建华;喻谦;廖丽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患者,男,69岁,2011年9月16日入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治疗.2011年9月5日患者突然昏迷,查颅脑MRI示延髓梗死灶.入院时:目睁少意识,右眼右侧凝视,双侧肢体不遂,混合性失语、构音障碍,饮水咳呛、流涎,吞咽困难,纳食自胃管注入,不能经口进食,小便失禁,大便3d未行.舌淡白,苔黄腻,脉弦细.2010 - 2011年3次脑梗死病史,遗有右侧肢体不遂.查:血压110/75mmHg,心率115次/min,律不齐.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哕音.
作者:刘佳;张春红;任雪松;乔波;高翔宇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慢性咳嗽的病因分为外因与内因,外因为天气、饮食失常,内因是脾肾亏虚,伤及肺气.治疗上治风,顺应其发病季节的变化规律,因时而治,重在祛风,兼顾散寒、清热、润燥、化湿,并参入利咽之品;治痰,重在化痰,法宜清化或温化,或清温并用,久者应加行气活血药;治虚,重在治脾肾,以绝生痰之源,关键是补益肺脾之气和滋养肺肾之阴.三者治疗,应互相参透,相互配合,临症不可拘泥.
作者:尤菊松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麻醉期低血压对颅内肿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术前常规用药,麻醉诱导用秘达唑仑、芬太尼和阿曲库铵插管,麻醉维持用丙泊酚、芬太尼、维库溴铵及异氟醚,以纯氧行机械通气.结果:通过对98例颅内肿瘤术后患者的观察发现,有麻醉期低血压的30例中,死亡9例(30%),重残或植物人生存2例(7.7%),预后较好19例(63.3%),不良事件发生率为37.7%;无麻醉期低血压的68例中,死亡13例(19.7%),重残或植物人生存4例(5.9%),预后较好51例(75%),不良事件发生率25%.结论:颅内肿瘤患者麻醉期低血压对其预后有不良影响.
作者:刘思宏 刊期: 2012年第02期
未来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上,除了人们常用的西药治疗方法外,在炎症发生的初期,在病变还可逆转的情况下,可以先尝试采用对患者饮食、生活习惯的调节来缓解疾病,在这一阶段,对饮食与心理因素的调节有时比用药物治疗更有效果.同时注重寻找慢性胃炎患者的中西医发病机制中的共通点,将辨病和辨证结合,探索慢性胃炎诊断模式的规律.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符合中国国情的治疗模式,也是今后的重要发展方向.
作者:仇亚男;沈明勤 刊期: 2012年第02期
目的:观察自制活肤膏外用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足溃疡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糖尿病顽固性足溃疡患者采用中药自制活肤膏(黄芪、桂枝、白芷、黄连、黄柏、白及等)外用治疗,足溃疡时间6月以上.结果:20例中,观察治疗3个月,临床治愈18例,有效2例,治愈率为90%.结论:外用中药膏剂换药治疗糖尿病顽固性足溃疡,具有很好的疗效.
作者:高改英;王丽;赵彦民;李文静;刘敬波 刊期: 2012年第02期
黄元御论伤寒、温病,从六气出发,以六经论病,统治伤寒、温病,不为王叔和《伤寒例》所束缚,也不与叶天士、吴鞠通的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同,具有明显的学术特色.
作者:梁伟海;黄曼萍 刊期: 201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