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60例

吕萍

关键词:失眠/中医药疗法, 半夏秫米汤/治疗应用, 制半夏, 秫米
摘要:目的:探讨半夏秫米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运用半夏秫米汤(药用制半夏、秫米、五味子、酸枣仁、远志、甘草)加味进行治疗,疗程为3个月,停药后随访半年观察疗效.结果:治疗3个月后,60例中,治愈25例,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3.3%.结论:半夏秫米汤加味对失眠确有良好疗效,且不易产生药物依赖性.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论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的中医防治

    立足“治未病”思想,关注老年糖尿病前期患者的防治能有效减少糖尿病的发生,延缓疾病进一步发展.中医以追求人体阴平阳秘的稳态为目的,防治糖尿病的发生发展.哀中参西预防糖尿病的基础在于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以合理控制饮食配合适当运动为根本,必要时适当给予药物干预.中医防治糖尿病还需更多系统的大规模的相关性研究以证实其有效性、可行性.随着现代医学诊断技术的发展,纳入包括现代医学检查项目在内的所有能反映病情多方位的指标,进行全面系统客观的分析,能更好的指导临床治疗.

    作者:赵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玉屏风散中单味药不同配比对过敏性鼻炎模型血清IgE及血浆组胺的影响

    目的:观察玉屏风散各单味药不同剂量配比对过敏性鼻炎模型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70只豚鼠分为模型组,息斯敏组,玉屏风散1组,玉屏风散2组,玉屏风散3组,玉屏风散4组,溶媒对照组共7组,每组10只.玉屏风散1、2、3、4组根据比例给予玉屏风散汤剂10 mL/(kg·d),模型对照组和溶媒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息斯敏组给予息斯敏0.3 mg/(kg·d)灌胃.连续给药4周.ELISA法检测血清中IgE及血浆组胺含量.结果:玉屏风散各组给药后均可以降低过敏性鼻炎模型豚鼠血清中IgE浓度及组胺浓度,其中以玉屏风散1组效果佳.结论:玉屏风散对过敏性鼻炎模型豚鼠的免疫功能有抑制作用,当黄芪:白术:防风剂量比为3:1:1时效果佳.

    作者:粟栗;苏鑫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

    中医对于咳嗽变异性哮喘(CVA)的治疗,内治法采用针对病因病机进行治疗以驱邪为主以及从患者体质因素入手以扶正驱邪;外治法采用中药雾化及中药外敷治疗,疗效确实.中医治疗能从整体上调节患者的阴阳平衡和脏腑功能,增强患者体质,全面改善患者身体状况,从而减少发病次数.

    作者:陶玲;张骠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0例膝骨性关节炎患者,用补肾活血汤(当归、何首乌、杜仲、穿山甲、炙黄芪、牛膝、羌活等)治疗,每日2次,每次150 mL,3周为1个疗程,观察疗效.结果:60例中,显效12例,有效4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7%.结论:补肾活血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疗效显著.

    作者:李野;李晓春;罗宗键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艾灸加微波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疗效及护理

    目的:探讨艾灸对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的疗效影响及护理要点.方法:将100例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取穴气门、气海、子宫艾灸,每日1次,微波照射腹部,每日2次,7d为1个疗程;对照组50例微波照射腹部每天2次,7d为1个疗程.分别于3个疗程后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灸联合微波治疗比单独微波治疗气虚血瘀型慢性盆腔炎效果更显著,且经济安全.

    作者:徐丛云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术后胃瘫21例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腹部手术后胃瘫的效果.方法:对21例患者采用大承气汤(生大黄、芒硝、厚朴、枳实)+针灸(取穴足三里、内关、合谷))配合常规治疗.结果:21例经治疗均获痊愈.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胃瘫疗效肯定,可避免再次手术.

    作者:金正贤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保健食品荣骨胶囊中蛋白质含量测定

    目的:对保健品荣骨胶囊选择蛋白成分作为含量测定指标的研究.方法: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牛血清蛋白作为对照品,进行含量测定.结果:荣骨胶囊中蛋白质为29.1%.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测得样品含量稳定,可作为荣骨胶囊含量测定方法.

    作者:高阳;潘志;杨献玲;解朝霞;邸平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妇科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的研究

    医学研究常常将动物模型作为实验假说和临床假说两者的基础.妇科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体现妇科疾病与证的紧密联系,符合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按不同的造模方法对妇科疾病病证结合动物模型研究,将病和证紧密的结合,能更好的模拟临床状态.

    作者:俞丕超;张建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营气在外感病治疗中的作用

    张仲景在治疗伤寒时,不只重视卫气,更重视营卫和谐对治疗的重要性.营气在外感病中具有祛邪的作用,通过出汗,可达到祛邪愈病的目的.出汗或放血皆可泻热,表明营出可祛邪外出,营气在外感病中具有祛邪的作用;营气又具有“使阳在外”的作用,营气和卫气在护卫肌表和与邪气斗争中,营气的作用更重要.

    作者:郭建辉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基于双向固体发酵技术的灵青菌质发酵动态变化研究

    目的:确定灵芝菌固体发酵青木香的发酵终点,为灵青菌质的制备工艺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运用双向固体发酵技术,青木香与灵芝菌共同发酵后,定期取样,测定基质转化率,并分别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发酵产物灵青菌质中马兜铃酸Ⅰ和总马兜铃酸的含量.结果:基质转化率、样品中马兜铃酸Ⅰ和总马兜铃酸的含量随发酵时间呈现动态变化:发酵至第28天灵青菌质的基质转化率小幅下降,第28~ 35天相对稳定,此后又大幅下降;HPLC法测定结果表明,0~28 d马兜铃酸Ⅰ含量基本无变化,28d后含量开始明显下降;UV法测定结果表明,0~28 d总马兜铃酸的含量保持下降的趋势,28~35 d含量基本保持恒定,35 d后开始上升.结论:灵芝发酵青木香药材的发酵终点基本可判定为第28 ~ 35天.双向固体发酵技术可有效地应用于青木香的减毒.

    作者:刘学湘;陈建伟;苏洁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溃克灵加减方对TNBS结肠炎模型大鼠IGF-1、TGF-β1、CTGF表达的影响

    目的:通过检测TNBS结肠炎模型大鼠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含量,探讨溃克灵加减方(MKKL)抗炎症性肠病纤维化的可能机制.方法:建立TNBS结肠炎模型,应用HE染色、Masson三色胶原染色观察结肠病理组织学变化及胶原纤维增生情况,免疫组化检测结肠IGF-1、TGF-β1、CTGF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胶原增生,IGF-1、TGF-β1、CTGF蛋白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原方组、加减方组大鼠结肠胶原增生及IGF-1、TGF-β1、CTGF蛋白表达均显著减少(P<0.05).加减方组对IGF-1、TGF-β1蛋白的下调作用明显优于原方组(P<0.05),对CTGF蛋白的调节作用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溃克灵加减方可能通过减少胶原沉积和下调肠道IGF-1、TGF-β1和CTGF的表达达到抗纤维化的目的.

    作者:许佳;于成功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蒸发罨包疗法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证疗效观察

    目的:本课题旨在研究蒸发罨包疗法促进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证改善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90例混合痔术后患者随机分为3组,蒸发罨包组(Evaporated chliasma sack Group,ECS)30例,红外线组(Infrared ray Group,IRG)30例,空白对照组(Blank Group,BG)30例.蒸发罨包组予45℃半干罨包一块外敷肛缘,红外线组予红外线治疗仪照射肛缘创面10 min,空白对照组换药后不再予其他治疗措施.观察并记录3组患者术后连续7d的创面疼痛、肛缘水肿及创面渗液的积分等指标.结果:蒸发罨包组在减轻创面疼痛方面,术后1~3d,与红外线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7d,疗效优于红外线组(P<0.05),前2组术后2~7d疗效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蒸发罨包组在消除肛缘水肿方面,术后2~7d,疗效与红外线组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优于空白对照组(P<0.05);在减少创面渗液方面,术后1~3d,3组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7d,蒸发罨包组疗效优于红外线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蒸发罨包疗法在缓解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后并发证的疗效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作者:韩昌鹏;孙建华;石丽;巫益珍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联合肝纤溶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合用并联合肝纤溶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合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肝纤溶颗粒口服,治疗3个月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的HBV-DNA及肝纤维化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肝纤维化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5.0%,对照组总有效率72.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合用联合肝纤溶颗粒对慢性乙型肝炎肝纤维化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肝纤维化水平.

    作者:钟军华;杨世忠;袁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生血宁片治疗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中药生血宁片治疗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NDCKD)贫血的临床疗效及对铁代谢指标、肾性营养不良和微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将68例慢性肾脏病非透析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口服生血宁片,对照组口服硫酸亚铁,2组均同时联合皮下注射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疗程1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血清铁蛋白(SF)、转铁蛋白饱和度(TSA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血清肌酐(SCr),白蛋白(ALB)等指标变化,同时观察治疗中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5.29%,明显高于对照组55.88%(P< 0.01),治疗组用药后血清铁蛋白、转铁蛋白饱和度、血清白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1),治疗组hs-CRP水平较治疗前有所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血宁能有效纠正慢性肾脏病非透析(NDCKD)患者贫血,改善铁代谢和营养不良状态,同时并未增加患者体内微炎症反应.

    作者:龙利;伍艳玲;卢远航;艾丽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加味阳和汤对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分析

    目的:探讨加味阳和汤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活动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6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患者服用加味阳和汤(药用熟地黄、麻黄、炮姜、鹿角霜、肉桂、甘草等)前后的病情活动及血清C反应蛋白变化.结果:患者用药8周后,临床活动情况及C反应蛋白、血沉变化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加味阳和汤可降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活动期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改善患者活动期的病情,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徐连登;姜涛;郑娟霞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腰腿痛宁微丸制备工艺的筛选

    目的:筛选中药复方腰腿痛宁微丸的佳制备工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中药复方腰腿痛宁微丸,以体外释放度为主要考察指标.结果: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的腰腿痛宁微丸在30min内体外释放完全.结论:制得的微丸质量好,收率高,体外释药迅速;优选工艺微丸的特性符合设计要求.

    作者:范晓清;闻辉;王沛;赵文海;顾雪竹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白芍阿胶肉桂汤治热症一得

    丁卯年5月9日,诊一女患者,30岁,滑县农民.尿频、尿急痛3月.曾服用中西药抗生素、激素、清热利湿药效不佳,日解小溲20余次,腰痛下坠,心烦不寐.B超提示,肾盂积水;血常规,WBC 12 × 109/L;尿常规,脓细胞(++++),提示急性膀胱炎.望舌苔质淡,边尖鲜红,苔白湿润,脉沉数无力,体瘦,口不渴,中医谓之虚淋.

    作者:张玉清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华法林联用红花水煎剂致泌尿系出血1例分析

    红花为常用中草药,具活血化瘀,通经止痛之效,临床用于治疗瘀血阻滞证.目前,很多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法并收到较好疗效[1],但在治疗中更要关注中西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现报道冠心病房颤患者在服用华法林期间加服红花水煎剂过量致泌尿系出血1例,以期引起临床医师的重视.

    作者:张宇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颈性眩晕发病机制研究

    中医认为,颈性眩晕的病因病机不外乎风、火、痰、虚、瘀5个方面.目前比较公认的说法认为,其发生主要与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交感神经因素,寰枢关节紊乱,颈椎发育异常,颈椎骨折脱位及退变性改变,血管源性因素等有关.

    作者:连树林;丁庆刚;旋静;李雷 刊期: 2012年第03期

  • 中医药辨证分型论治乳腺癌临床疗效评价

    目的:评价采用中医药治疗乳腺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我科“十一五”建设重点肿瘤专科乳腺癌协作组诊治梳理方案中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对乳腺癌患者进行主要临床症状、中医证型、理化指标的回顾性评价.将180例患者辨证分为肝气郁结证,冲任失调证,燥毒蕴结证,气血双亏、邪毒内陷证4型.结果:经中医药治疗后临床症状、中医证型好转154例,总有效率达85.56%,死亡3例,占1.67%,稳定10例,占5.56%.在癌热控制等方面,从治疗前9.44%降至治疗后的2.78%;对癌痛控制,从治疗前的25.00%到治疗后降至8.33%.其中医证型和生活质量的改善呈正相关,生活质量改善达78.33%.CEA、CA153均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以乳腺癌诊治梳理方案为原则对乳腺癌进行辨证分型论治,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中医证型、理化指标、体征、生活质量等方面是积极的、有效的,显示出了中医药的特色优势.

    作者:吴继萍;冯妮;李晓琳;高秉承 刊期: 2012年第03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