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双锁定钢板治疗股骨干WinquistⅡ、Ⅲ型骨折

夏荣刚;喻鑫罡;陈旸;李晓林;曾炳芳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 粉碎性, 双钢板固定, 骨折愈合
摘要:目的 探讨双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双锁定钢板前、外侧固定股骨粉碎骨折15例,其中3例术前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者安装静脉滤器后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为75~152 (98±7.7) min.15例均获随访,时间8~30(10.6±2.2)个月.骨折愈合时间12~18(13.9±3.2)周.根据HSS膝关节临床功能评分标准:优10例,良3例,可2例.结论 双锁定钢板对粉碎骨块起到良好的整复与固定,可早期进行邻近关节功能锻炼;既避免骨折局部的应力集中又提供适宜的应力环境,提供骨折愈合有利条件,治疗股骨干粉碎骨折疗效满意.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Basis椎弓根螺钉固定加环形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目的 探讨后路腰椎管减压、Basis椎弓根螺钉系统复位固定加环形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对32例腰椎滑脱症患者行后路腰椎管减压Basis椎弓根螺钉复位固定加环形植骨融合术.结果 32例均获随访,时间4~25个月.患者术后症状均消失,X线片示29例滑脱完全复位,3例部分复位.所有患者均达骨性融合,无椎弓根钉松动、断裂及再滑脱现象.根据侯树勋等疗效评定标准评定:优23例,良7例,可2例,优良率94%.结论 Basis椎弓根固定系统复位固定加环形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症临床疗效满意,可作为治疗严重腰椎滑脱的首选方法.

    作者:董福龙;申才良;张建湘;汤健;杨庆国;江曙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操作路径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作用

    目的 探讨设计的操作路径方案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中预防骨水泥渗漏的作用.方法 对不同时间段收治的292例患者(392椎),分别采用未实施操作路径(实施前组183椎),实施操作路径(实施后组209椎),统计分析两组治疗中出现的骨水泥渗漏变化,并同时对患者术前、术后疼痛进行VAS评价.结果 实施前组29椎出现骨水泥渗漏(15.85%),实施后组12椎出现骨水泥渗漏(5.74%),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VAS平均值:术前1 d为7.56分±0.65分,术后3 d为2.12分±0.95分,术后3个月为2.69分±1.16分,与术前1 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与术后3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操作路径方案起到加强医疗管理、规范治疗行为、减少医源性失误作用,能有效降低和预防PKP治疗中骨水泥渗漏的发生.

    作者:王云清;汪明星;魏东;闫长明;李华;王斌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内固定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

    目的 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6例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结果 患者术中均无神经障碍症状加重,切口均一期愈合,无窦道或瘘管形成.术后18个月停用抗结核药物.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8~24个月.结核均治愈,无复发;植骨融合均良好.患者神经功能障碍症状明显缓解,Frankel分级:C级3例恢复至E级2例、D级1例,D级5例均恢复至E级,E级8例仍为E级.结论 胸腰椎结核患者采用前路病灶清除植骨、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既保证了病灶清除的彻底性、植骨融合内固定的可靠性,同时避免了切口感染造成的不愈合或窦道形成,是治疗胸腰椎结核安全可靠的理想术式.

    作者:李光富;刘文斌;李艳兵;张岱阳;罗政;丁平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脊柱转移性肿瘤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PK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36例,共60个椎体.单个椎体注射骨水泥2.5~6(3.5±0.5) ml.术后行X线等影像学检查并评估临床效果.结果 术后患者症状均减轻,其中1 h止痛5例,12 h后止痛22例,24 h后止痛9例.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无严重并发症发生.VAS 评分由术前平均81分±3分降至术后平均20分±2分.随访3~41 (28.5±0.8) 个月,随访期内因肿瘤复发死亡12例;无PKP注射部位复发疼痛的病例.结论 PKP治疗脊柱转移肿瘤具有微创、迅捷、止痛效果满意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刘飞;黄彰;王双利;江华;潘政军;谢杰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骨折

    目的 探讨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转子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8例股骨转子骨折患者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44例)和动力髋螺钉组(44例),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与动力髋螺钉组比较,锁定钢板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动力髋螺钉组比较,锁定钢板组优良率高,愈合时间有所减少,内固定断裂松动、股骨头切割、肢体短缩、髋内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锁定钢板和动力髋螺钉均为股骨转子骨折的有效治疗方式,但锁定钢板比动力髋螺钉的适用范围更广,临床疗效更好.

    作者:张小林;陈永华;陈小勇;张勇;向胡居;李伟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锁骨钩钢板固定术术后功能障碍分析及改良建议

    2009年3月~2011年3月,我科手术治疗18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其中12例术后存在肩关节功能障碍,笔者对术后肩关节功能障碍的发生原因以及特点进行分析,并对锁骨钩钢板的改良提出建议.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18例, 男12例,女6例, 年龄16~58岁.按Tossy分型[1]:Ⅱ型3例,Ⅲ型15例.新鲜损伤15例, 陈旧损伤3例.新鲜损伤者受伤至手术时间2~7 d,陈旧性损伤者均<3个月.1.2 手术方法采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取肩锁骨远端弧形切口,显露肩锁关节及锁骨远端.将钩钢板尖部预弯后插入肩峰下, 通过杠杆作用复位肩锁关节脱位.用有齿钳钳夹钢板近端使其与锁骨紧贴,观察复位满意后,钢板体部用螺钉与锁骨固定.术后三角巾悬吊3~4周.所有病例均未行关节囊及肩锁韧带修补.

    作者:韩靖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一期后路手术矫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

    目的 探讨一期后路矫治胸椎及胸腰段脊椎新鲜或陈旧性骨折脱位的疗效.方法 对45例胸椎及胸腰段脊椎骨折伴前后、侧方脱位畸形及脊髓损伤患者均一期行后路手术,32例新鲜骨折患者行椎管减压、经伤椎及其相邻上下椎椎弓根置6钉(或5钉)2棒复位固定植骨融合术;13例陈旧骨折患者行全脊椎切除、环脊髓减压、复位、人工椎体或钛网复合自体碎骨粒置入并内固定重建术.术后观察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X线摄片复查.结果 45例均获随访,时间1~5年.末次随访时Frankel分级:A级28例均无恢复,B级9例恢复至C级2例、D级4例、E级3例,C级8例恢复至D级2例、E级6例.影像学检查显示矢状面、冠状面前后及侧方移位程度均明显改善.患者在术后6个月内均获得骨性融合.结论 对于新鲜或陈旧性胸椎及胸腰段脊椎骨折脱位,均可行后路减压,骨折脱位畸形矫形效果满意.

    作者:唐焕章;徐皓;林松庆;姚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及评价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7例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患者33足采用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术后佩戴内翻位支具2周扶双拐不负重活动.随访评估患者症状缓解程度及活动恢复情况.结果 患者住院时间2~5 d,无切口感染.27例均获随访,时间3~19个月.症状完全消失27足,症状大部分缓解6足.结论 单纯副舟骨切除术治疗足副舟骨疼痛综合征,对胫后肌腱损伤小,不干扰足底内侧纵弓,住院时间短,术后无须长期制动,临床效果好.

    作者:吴超群;张远金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逆行股前外侧皮瓣治疗膝周韧带样纤维瘤6例

    2008年7月~2010年12月,笔者应用逆行股前外侧皮支皮瓣修复膝周韧带样纤维瘤病切除后创面6例,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6例,男3例,女3例,39~67岁.肿瘤位于膝上外侧部5例,肿瘤扩大切除后皮肤缺损面积为7 cm×9 cm ~8 cm×10 cm.髌前1例,皮肤缺损面积6 cm×10 cm.发现肿瘤到就诊时间2~14个月.均先行术前活检明确诊断.1.2 治疗方法腰麻或联合麻醉.首先设计并切除肿物:根据肿块位置大小,在距肿块边缘5.0 cm范围切除周围组织,深度依据肿瘤侵犯的情况切除阔筋膜张肌至深层肌肉.然后按照皮肤缺损面积及部位设计皮瓣:以髂前上棘和髌骨外侧连线为轴线,以皮肤缺损上缘近端为皮瓣轴点,设计大于皮肤缺损范围2 cm大小的皮瓣.首先切开皮瓣前缘皮肤皮下组织,逐层切开至深筋膜至肌层,在股直肌和股外侧肌之间寻找到旋股外动脉降支主干,仔细辨认并找到其供应皮瓣的肌皮穿支血管束,从肌肉中小心游离出肌皮支,查看有几组皮支供应该皮瓣,选其中一组,将其他组皮支阻断,若皮瓣血液供应正常,则保留该组皮支结扎其他组皮支并切断.分离出旋股外侧动脉降支同行神经,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近端阻断,若皮瓣血液供应正常,则结扎切断旋股外侧血管降支主干,以旋股外侧动脉降支远端为蒂,将皮瓣逆行转移至皮肤缺损处,缝合皮瓣,供区直接缝合.

    作者:王爱国;韩守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Gamma-3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Gamma-3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120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行闭合复位、Gamma-3髓内钉固定.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120例均获随访,时间6~18个月.患者骨折全部愈合,时间3~6个月.患髋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31例,良71 例,中18例,差0 例,优良率为85%.未发生股骨干骨折、拉力螺钉切割出股骨头、髋内翻畸形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采用Gamma-3髓内钉微创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可早期功能锻炼,并发症低,创伤小,疗效好.

    作者:陈一心;王骏飞;郑新;朱轶;熊进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粉碎性Hoffa骨折

    2006年10月~2010年2月,我们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5例粉碎性Hoffa骨折,疗效满意,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5例,均为男性,年龄24~43岁.左侧1例,右侧4例,均为外髁闭合性骨折.无血管、神经损伤.骨折按Letenneur分型: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2例.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13 d.1.2 治疗方法腰麻或硬膜外麻醉.选用膝关节外侧切口,术中保持膝关节30°屈曲位,复位钳辅助下对骨折端进行复位,并以克氏针临时固定.垂直于骨折线以2~3枚 6.5 mm半螺纹松质骨螺钉由前向后固定,钉头不穿出对侧关节面,在螺钉固定的基础上加用外侧解剖钢板固定.石膏托功能位固定2~4周,其间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功能锻炼,拆除石膏后在CPM机上进行持续被动活动.2 结果5例均获随访,时间14~62个月.手术切口均一期愈合.术后X线片见骨折均解剖复位,定期复查X线片无再次移位.骨折均获愈合,骨折愈合时间8~12周.术后6个月时关节活动度为:伸膝(15°±6°),屈膝(104°±11°).随访期间未见股骨髁坏死及创伤性关节炎征象.

    作者:张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尺骨鹰嘴截骨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

    目的 比较不同手术入路(尺骨鹰嘴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C型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42例成人肱骨髁间C型骨折患者,20例采用尺骨鹰嘴截骨入路,22例采用肘后肱三头肌形瓣入路,均采用重建钢板内固定.术后行功能锻炼.结果 42例均获随访,时间8~48(29±3.5)个月.根据改良的Cassebaum评分系统评定肘关节功能.尺骨鹰嘴截骨入路组:优14例,良4例,可1例,差1例,优良率90%(18/20);肘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组:优15例,良5例,可2例,优良率90.9%(20/22).两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尺骨鹰嘴入路与肱三头肌舌形瓣入路内固定治疗成人肱骨髁间粉碎性骨折配合早期主、被动功能锻炼,多数患者能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作者:赵永刚;童伟;王能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有限切开+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

    2007年7月~2011年7月,我们应用有限切开+经皮螺钉内固定治疗25例SandersⅡ、Ⅲ型跟骨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25例(28足),男20例(23足),女5例(5足),年龄18~65岁.左12足,右16足,均为跟骨闭合性损伤.按Sanders分型[1]:Ⅱ型15足、Ⅲ 型13足.受伤至手术时间6~10 d.1.2 手术方法腰硬联合麻醉或全身麻醉.以外踝下2 cm为中心,作与后关节面平行的短弧形或斜形切口,长约4 cm.显露骨折部位,从内侧往外在跟骨结节横行钻入1枚φ3 mm的克氏针,往后下方牵引,复位;用骨膜剥离器将下陷的跟骨后关节面向上撬起,直视下将下移的距下关节面骨折块复位,恢复跟骨宽度、高度及跟骨轴外翻角;从外侧切口及经皮往载距突及内侧壁钻入2~4枚φ2 mm克氏针,中空钻头沿克氏针钻孔后,拧入4~6枚长度合适的 4 mm中空全螺纹松质骨螺钉,再次C臂机透视,确认跟骨骨折复位固定良好.见图1.

    作者:曾繁云;王述华;赖晓榕;陈彦震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

    目的 探讨应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98例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患者(102足)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粉碎严重伴骨缺损及跟距关节面塌陷者,取自体髂骨植骨,恢复后关节面复位,跟骨外侧放置解剖钢板固定.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8~29个月,骨折均愈合.有2例拔出橡皮片引流后皮下渗液,经换药3周后愈合;1例伤口皮缘浅层坏死,换药4周后愈合.Bhler角和Gissane角术前分别为-5°~25 °和151°~182°,术后分别为25°~41°和97°~138°.根据Maryland et al评分系统评定:优56足,良34足,可12足,优良率为88.24%.结论采用切开复位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必要时植骨治疗跟骨关节内移位骨折,疗效满意.

    作者:鲍涛;吴皓;卢小斌;赵建利;余伟民;李杨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

    目的 探讨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治疗中上胸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41例中上胸椎骨折脱位患者49椎采用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植骨融合,固定节段4~6节.患者均在72 h内手术.结果 41例均获随访,时间12~46(28±2)个月.脊髓神经功能按ASIA分级:A级6例恢复至B级4例,2例无恢复;B级10例恢复至C级6例、D级3例、1例无恢复;C级15例恢复至D级9例、E级2例,4例无恢复;D级6例恢复至E级3例,3例无恢复;E级4例仍为E级.椎体前缘高度:术前为35.36%±7.48%,术后纠正到91.48%±2.15%,末次随访时为90.56%±1.63%;Cobb角:术前为37°±8°,术后及末次随访为-4°±2°.骨折脱位完全复位,无内固定松动及断裂,末次随访均达到骨性融合.结论 早期后路椎管减压伤椎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是治疗急性中上胸椎骨折脱位的有效方法,能达到椎体早期复位和脊髓减压目的,利于患者早期康复.

    作者:贺仕雄;韩毅;蔡力;姚国荣;吴大鹏;田宏宇;冯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 探讨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的手术方法 选择及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手术治疗39例肱骨近端移位粉碎性骨折患者,采用三叶草钢板内固定15例,AO锁定接骨板内固定22例,半肩关节置换2例.结果 39例均获随访,时间5~34个月.采用Constant-Murley绝对值评分法评估为58~97分,其中优12例,良16例,可7例,差4例,优良率为71%.患肩主动前屈上举活动度80°~180° (146°±34°),外展75°~180°(138°±42°),内旋40°~90°(52.8°±23.8°),外旋40°~90°(41°±19°).结论 决定治疗方法 的四个基本因素是年龄、骨质量、骨折类型以及手术方式.合理的手术方案结合系统化的康复训练,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周富根;蒋国华;费自威;柴益民;曹武;李明;孙广臣;吴继恒;鲍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不同手术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

    目的 探讨采用锁定钢板经小切口入路与三角肌胸大肌间隙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98例采用两种不同手术入路结合锁定钢板治疗的患者,小切口入路52例,三角肌入路46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和末次随访时肩关节Constant评分.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7~19(12±3)个月,骨折均愈合.小切口入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明显少于三角肌入路组(P<0.05、P<0.01),两组患者术后骨折愈合时间、Constant评分及手术优良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入路组的患侧肩关节的前屈、后伸、内收和外展较三角肌入路组改善更为明显(P<0.01).结论小切口入路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可减少软组织损伤及骨折断端残留血供的破坏,复位满意,是一种安全、微创、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白祥;黄建明;吴金平;朱雅龙;王永安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DHS结合大转子部松质骨螺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6年7月~2010年8月,我院应用DHS结合大转子部松质螺钉治疗36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取得良好疗效.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6例,男12例,女24例,年龄60~85岁.均为新鲜骨折,按Evans分型:Ⅰ型7例 ,Ⅱ型15例, Ⅲ型14例.术前X线检查均显示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其中严重骨质疏松2例.1.2 手术方法 连续硬膜外麻醉.在C臂机透视下复位满意后,作股外侧切口.钻入导针,C臂机透视导针位于股骨颈中央稍下至软骨面下.

    作者:葛举鹏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

    2009年1月~2011年5月,我科采用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治疗64例肱骨近端移位骨折患者,效果良好,报道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 本组64例,男38例,女26例,年龄18~75岁.左侧27例,右侧37例,均为闭合性骨折.根据Neer分类标准:二部分骨折18例,三部分骨折35例,四部分骨折11例.1.2 手术方法采用三角肌胸大肌间沟入路,尽量避免行骨膜下剥离,试行骨折间接复位,复位后以克氏针或复位钳临时固定;将适当长度的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置于大结节下5 mm,结节间沟后缘1 cm处.钢板近端安装锁定钻头导向器,在其引导下向肱骨头拧入3~4枚锁定螺钉.然后标准皮质骨螺钉固定骨折,将骨折碎块及撕裂的肩袖用可吸收缝线通过锁定钢板近端的缝合孔进行缝合修补.放置引流管1根,逐层闭合伤口.1.3 术后处理术后前臂屈肘90°三角巾悬吊3 d,术后第1天拔除引流管并开始肩关节摆动锻炼,2周后做主动肩关节功能锻炼.术后3周视骨痂生长情况增加前屈、外旋、内旋、内收的功能锻炼,2个月后行力量锻炼并加强各方向的主、被动功能锻炼.术后每月摄片1次复查直至骨折愈合.

    作者:陈波 刊期: 2011年第06期

  • 碘伏冲洗对全膝置换术后切口及功能恢复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的手术冲洗液对全膝置换术后患者切口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150例全膝置换患者随机分为生理盐水组(50例)、庆大霉素液组(50例)及碘伏组(50例),术中分别使用相对应的手术冲洗液,通过观察切口的愈合情况和术后2周及术后1年膝关节功能的HSS评分,比较3种冲洗液的效果.结果 庆大霉素液组的切口愈合优良率(90%)明显优于生理盐水组(84%)及碘伏组(76%),庆大霉素液及碘伏冲洗切口在预防感染方面并不优于生理盐水组(P>0.05).术后2周碘伏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明显差于生理盐水组(P<0.05)及庆大霉素液组(P<0.05).随访1年时3种冲洗液在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方面无差异(P>0.05).结论 术中使用碘伏原液冲洗切口影响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和近期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作者:陈涛;尚希福;贺瑞;胡飞;姚刚;葛畅;李旭 刊期: 2011年第06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