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可吸收棒髓内固定在短管状骨骨折中的应用

秦惠敏;张爱敏;胡牧;胡晓亮

关键词:可吸收棒, 短骨, 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摘要:目的 探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短管状骨骨折的疗效.方法 应用可吸收棒髓内固定治疗84例(136处)短管状骨骨折,术后对固定不牢固者辅以石膏外固定2~4周.结果 所有病例接受定期随访,时间2~29(15±4.6)个月.骨折均在术后8周临床愈合,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关节活动良好.结论 可吸收棒髓内固定用于短管状骨骨折治疗,手术简便,固定可靠,同时可以免去二次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要把握好手术适应证.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

    目的 探讨拇指背侧带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利用带拇指桡背侧或尺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拇指指端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 12例皮瓣全部成活,经6~24个月随访,拇指外形和功能恢复良好.结论 拇指背侧皮神经营养血管蒂岛状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活率高、外形恢复满意等优点,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

    作者:冯亚高;张向宁;魏斌;吕振木;陶忠生;解放军第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胫腓骨骨折3种手术固定方法疗效比较

    目的 比较3种手术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钢板内固定、外固定支架及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336例,分别对骨痂出现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作统计学分析.结果 336例均获随访,时间1~3年,钢板内固定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49±3.92)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76±14.73)d;外固定支架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52±4.1)d,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92±15.73)d;交锁髓内钉组骨痂出现时间平均(38±4.47)d ,骨折愈合时间平均(148±11.46)d.交锁髓内钉骨痂出现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结论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腓骨骨折(闭合性和GustiloⅠ、Ⅱ型开放性)优于钢板内固定及外固定支架.胫腓骨骨折手术固定方法选择原则为:①胫腓骨骨折端距关节面≥8 cm,交锁髓内钉应作为内固定物首选.②胫腓骨骨折端距关节面<8 cm,钢板与外固定支架之间,应优先考虑选用钢板固定.③若胫腓骨骨折为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或骨折伴有皮肤软组织缺损、骨外露或软组织肿胀严重,上钢板无法封闭伤口,可选择外固定支架固定.

    作者:王少林;吴钢;杨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探讨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按AO分类为B型和C型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应用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进行内固定治疗.结果 19例获得随访,时间4~10(6.5±1.9)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6~12(7.4±1.3) 周.根据改良Mcbride腕关节功能评价标准:优12例,良5例,差2例.结论 采用T形锁定加压接骨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尤其对不稳定的骨折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并有利于患肢早期的功能锻炼.

    作者:牛连生;王东;孙彤;徐鸿;石文生;王冰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前路切开复位治疗下位颈椎骨折脱位

    目的 探讨颈椎前路手术在治疗颈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7例颈椎损伤患者术前不作复位牵引.采用颈椎前路切开复位、自体髂骨植骨及带锁钢板内固定术.观察植骨融合率、椎间高度和曲度维持情况,结合术前和术后1年Frankel神经功能评估方法了解手术疗效.结果 27例均获得随访,时间12~37个月.植骨融合率100%,椎间高度和生理曲度在术后2个时间点差异无显著性,无手术相关并发症,无神经损伤加重现象.术后Frankel分级:A级1例无恢复;B级4例恢复至C级2例、D级1例,1例无恢复;C级6例恢复至D级4例、E级2例;D级14例恢复至E级11例,3例无恢复;E级2例仍为E级.结论 颈椎前路带锁钢板治疗颈椎骨折脱位可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并有效维持椎间高度和颈椎生理曲度.经MRI检查确认无椎间盘突出者可以慎重选择后路手术,如同时合并椎间盘突出和椎板骨折者应考虑行前后路联合手术.

    作者:刘京升;汪玉良;万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同指掌侧脂肪筋膜瓣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

    目的 探讨同指掌侧脂肪筋膜瓣修复指腹合并肌腱、骨外露软组织缺损疗效.方法 采用同指掌侧脂肪筋膜瓣转移联合植皮修复指腹软组织缺损18例20指.结果 术后18指供受区创面Ⅰ期愈合,2指移植皮片坏死,二期修复.18例均获随访,时间3~12个月,皮瓣颜色正常,指间关节活动正常,外形美观.结论 同指掌侧脂肪筋膜瓣转移联合植皮术,简单安全,能够一次完成手术,利于患指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是修复指腹深部软组织缺损一种可行方法.

    作者:农明善;赵钦来;黄武;杨幸;黎斌兵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治疗胫骨骨折应用广泛,固定坚强可靠,能早期活动,并发症少.2005年6月~2007年6月,我科应用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38例,疗效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38例,男25例,女13例,年龄18~62岁.均为新鲜闭合性骨折.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22例,摔伤12例,重物砸伤4例.骨折部位按解剖分区[1]:Ⅲ区13例,Ⅳ区20例,Ⅴ区5例.

    作者:项家陆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的临床应用及评价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VP、PKP)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疗效.方法 采用PVP(PKP)治疗胸腰椎骨折30例共32个椎体,对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活动能力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进行比较.结果 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止痛药使用评分、活动能力评分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 PVP(PKP)是一种新型的微创技术,操作简便,能够迅速缓解疼痛,改善功能,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特别是骨质疏松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作者:姚志宏;沈伦强;王君;李青忠;杨华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科采用人工关节置换治疗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30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

    作者:姜福龙;常行德;HAN Long;韩龙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18F-FDG代谢显像对肿瘤骨骼侵犯的诊断价值

    目的 探讨氟代2-脱氧葡萄糖(18F-FDG)双探头符合线路骨代谢显像(DHCI)及99 m锝-亚甲基二膦酸盐(99 mTc-MDP)骨骼显像对肿瘤骨骼侵犯的诊断价值.方法 21例不明原因腰背部疼痛和35例CT或MRI发现骨骼病变疑似恶性肿瘤侵犯共56例患者行99 mTc-MDP骨骼显像及18F-FDG DHCI,终结果与病理以及其它影像学结果作对照.并将99 mTc-MDP骨骼显像和18F-FDG DHCI做对比研究.结果 56例中确诊为恶性肿瘤49例(病灶193个),其中成骨性病灶135个,溶骨性病灶58个.99 mTc-MDP骨骼显像对肿瘤骨骼侵犯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89.5%,14.2%和81.3%,阳性预报价值为97.8%,阴性预报价值为89.5%.18F-FDG DHCI对肿瘤骨骼侵犯诊断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率分别为98.3%,100%和98.4%,阳性预报价值为100%,阴性预报价值为87.5%.两者对骨骼病灶的诊断效能相比,18F-FDG DHCI高于99 mTc-MDP骨骼显像,差异有显著性(χ2=9.77,P<0.05).结论 18F-FDG DHCI和99 mTc-MDP骨骼显像对原发骨骼恶性肿瘤及骨骼转移灶均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但前者对恶性肿瘤骨骼侵犯的灵敏度、准确率、特异性均高于99 mTc-MDP骨骼显像.18F-FDG DHCI除可探测骨骼转移灶外对原发病灶也有很好的探测价值,并较准确地确定恶性肿瘤临床分期.

    作者:荆珏华;王峰;谢武昆;王自正;孟庆乐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不愈合11例

    目的 评价髓内扩张自锁钉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不愈合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11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不愈合行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内固定并植骨.结果 随访6~24个月,11例陈旧性股骨干骨折不愈合患者术后全部愈合, 时间为8~21个月.按Kolmert评定标准:优5例,良5例,可1例.结论 髓内扩张自锁髓内钉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对骨折端血运影响小,固定较为牢固,便于患肢早期功能活动,是治疗陈旧性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方法.

    作者:汪宇;李艳红;刘先银;郭建恩;刘世桢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椎间盘镜下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目的 探讨椎间盘镜(MED)下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9例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选择经下关节突内侧咬除法进入椎管行MED手术.结果 手术时间1.5~3(2±0.5)h,出血量50~300(80±25)ml.伤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发生;住院时间6~12(8±2)d,术后2 d内腰腿痛症状即有明显缓解.9例均获随访,时间1~12个月.疗效按Nakai分级评定:优8例,良1例.结论 MED手术治疗高位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疗效优良.

    作者:刘建青;杜伟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尺骨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

    目的 探讨尺骨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14例肱骨远端C型骨折患者均采用尺骨鹰嘴V形截骨的方法显露,双钢板固定骨折,尺骨鹰嘴截骨复位后张力带固定.结果 14例均获随访,时间4~15个月.骨折全部骨性愈合,时间9~14周.13例肘关节活动度96°~142°(105°±2°),1例C3型骨折粉碎严重,术后肘关节活动度仅15°;1例术后发生尺神经麻痹,对症治疗后好转.无深部感染、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的发生.参照Cassebaum标准:优6例,良5例,可2例,差1例.结论 尺骨鹰嘴V形截骨双钢板、张力带固定治疗肱骨远端C型骨折显露充分,固定坚强可靠,结合早期功能锻炼,可获得良好的关节功能,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付青松;李超;周洪翔;周宇;赵刚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富集骨髓干细胞复合人工骨在椎体后路融合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 探讨富集骨髓干细胞复合人工骨技术在椎体后路融合中的作用.方法 25例患者术前多点抽取双侧髂前上棘骨髓血约400 ml,每点抽骨髓血量≤40 ml.通过密度梯度离心得到40~50 ml富集间质干细胞悬液,与羟基磷灰石-磷酸三钙(HA-TCP)复合,2 h后回植于胸腰椎体后外侧融合处,钛合金椎弓根钉棒系统作脊柱内固定.结果 富集后骨髓干细胞通过检测浓度提高达8倍以上,由原来的9.4×1012/L增至78.6×1012/L.25例均获随访,时间6~12个月,X线、CT检查脊柱融合良好,按Lenke字母分级法融合分级:达A级融合21例,B级融合4例.结论 富集骨髓干细胞复合人工骨可用于椎体后路融合,是一种可靠、简便的植骨材料.

    作者:陈海峰;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

    目的 评估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手术治疗26例不同类型桡骨远端不稳定性骨折患者,采用锁定加压钢板进行内固定.结果 26例均获随访,时间6~15个月,骨折均在6~12周愈合.桡骨轴向无短缩,钢板螺钉位置良好,无固定钉板松动、断钉及骨折再移位现象发生.按照改良McBride评分和纽约骨科医院腕关节评估标准:优14例,良9例,可3例.结论 锁定加压钢板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疗效满意,尤其对不稳定以及骨质疏松性桡骨远端骨折者,能够牢固维持复位,有利于患肢早期功能锻炼.

    作者:张志勇;解光越;侯小华;赵海勇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FJ脊柱内固定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

    目的 探讨FJ脊柱内固定系统和360°环状植骨治疗腰椎滑脱症的疗效.方法 56例腰椎滑脱患者采用FJ脊柱内固定系统复位、全椎板减压及360°环状植骨融合.结果 患者均获随访,时间12~27个月,56例均获骨性融合,其中53例达坚固融合.无术后疼痛加重、感染等并发症出现.结论 采用FJ系统内固定并360°环状植骨融合治疗腰椎滑脱能明显减轻疼痛症状,植骨融合率高,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徐荣华;吴其彬;戴维享;毛昕;熊传芝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动力髁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

    2001年8月~2005年3月,我科使用动力髁螺钉(DC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26例,临床效果满意.1 材料与方法

    作者:刘雪海;贾林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足踝部缺损

    目的 探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及足踝部远端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应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24例小腿及足踝部远端软组织缺损患者.缺损面积为5 cm×6 cm~12 cm×8 cm.结果 3例皮瓣远端边缘部分坏死,经换药后愈合;21例皮瓣全部成活.其中4例术后皮瓣明显肿胀,2周后消退,皮瓣成活.24例均获随访,时间6个月~2年,足背外踝区早期感觉减退,6个月时21例皮瓣麻痹区缩小.皮瓣两点辨别觉>2 cm者17例,7例足跟边缘区部分溃疡,换药后瘢痕愈合.皮瓣色泽、质地、弹性良好.结论 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小腿下段及足踝部缺损手术操作简单,皮瓣血供充足,疗效可靠.

    作者:蒋宾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胎儿子宫内股骨病理骨折1例

    1 病例资料婴儿,男,胎龄41+1周,2006年4月4日9时23分出生.为第1胎,足月顺产,体重3.55 kg.出生时发现右侧股骨部畸形,右下肢比左下肢短4.5 cm,触之右侧股骨上段有一梭形肿物,股骨上段不连续,患侧皮肤无红肿、瘀斑,活动受限不明显.出生后立即行X线检查示(见图1):右股骨中上段发育较对侧短细,骨质密度欠均匀,上段骨质不连,骨折处成角畸形,周围已有少量骨痂生长.诊断:右股骨发育不良并病理性骨折.采用悬吊牵引2周治疗,成角畸形好转.X线片显示骨折周围有大量骨痂生长,但患肢仍有明显短缩.

    作者:张显柏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流体剪切力对成骨细胞影响的研究进展

    骨是一个富含多孔的组织,被组织间液持续灌流,由于受血压和活体外机械装载的驱使,组织间液经过骨组织中的腔隙、小管网和骨内膜表面的骨内层产生明显的流体剪切力(fluid shear stress,FSS).大量研究表明,成骨细胞是其中重要的感受与效应细胞, 可通过力敏感离子通道、G蛋白与酪氨酸激酶、整合素受体与细胞骨架等多种途径感受体内外力学刺激, 并将力学刺激信号转化为细胞生物化学信号,介导力相关敏感基因表达, 合成各种酶类等活性物质, 激活信号网络级联反应, 参与一系

    作者:王常德;夏亚一 刊期: 2009年第03期

  • 可吸收缝线捆扎治疗尺骨冠状突粉碎性骨折

    2003年4月~2007年3月,我们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可吸收缝线捆扎治疗尺骨冠状突粉碎性骨折5例,疗效较满意.1 材料与方法1.1 病例资料本组5例,男3例,女2例,年龄23~59岁.左侧3例,右侧2例.其中伴肘关节完全脱位2例,半脱位3例.同时伴有上尺桡关节半脱位1例,肱骨滑车骨折1例.5例尺骨冠状突粉碎骨折均超过原高度的1/2,根据Cage分型均属Ⅱ型.伤后有3例当天急诊手术,2例5~7 d患肢肿胀减轻后手术.

    作者:姜跃国;周松杰;王利军;虞维群 刊期: 2009年第03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