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针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刘金欢;陈军;严定芳

关键词:针灸, 中医疗法, MCI,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针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Engineering Village、SCI Expanded、VIP、CNKI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全面搜集有关针灸对MCI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 5.0.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治疗组167例,对照组1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搜集的病例对照文献的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OR= 3.12,95% CI:1.96~4.96).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针灸对于治疗MC1有较好的效果,但上述结果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葛根注射液,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造成大鼠血栓形成模型,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并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结果:葛根注射液能减少血栓的湿重及干重,能降低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脑指数、脑含水量,并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葛根注射液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减少血栓形成及保护脑缺血的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作者:孙云飞;施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百合固金汤联合NP方案治疗中晚期 非小细胞肺癌30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百合固金汤配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疗效和对化疗过程中出现的不良毒副反应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60例非小细胞肺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百合固金汤配合NP方案治疗,对照组则单用NP方案治疗,连续治疗2个疗程,观察2组中医症状、生活质量和毒副反应,比较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中医症状、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化疗毒副反应治疗组较对照组明显少而轻.结论:百合固金汤配合NP方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对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毒副反应的作用明显,是中西医结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积极有效的方法.

    作者:唐洪成;陈光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癣净灵治疗角化型足癣近、远期疗效观察

    笔者于2010年6月-2010年9月,应用无锡市中医院自制癣净灵液浸泡治疗角化型手足癣7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12~ 75岁,平均(35±4.2)岁;病程1 ~ 30年,平均(8.5±1.5)年.对照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10~70岁,平均(30.0±2.0)岁;病程1~25年,平均(6±1.5)年.均经真菌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证实为真菌感染.

    作者:吴一斌;王力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代脉析

    对代脉的2种体象特征及相应的主病进行归纳,从总体脉率、间歇的节律性、间歇时间的长短3个方面分析不同医家对代脉歇止特征的认识,认为现代临床和教学中所应用的代脉,即体象特征为“有规律歇止,且歇止时间较长”的代脉,所主病证为脏器衰微,而风证、痛证、七情惊恐、跌打损伤、妇女胎孕三月等情况见到代脉的几率较低.

    作者:宋月晗;李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

    中医认为,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发生主要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失和、久病素虚诸劳等,导致胃气郁滞,或者脾胃失养,胃失和降.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法专方、验方治疗能较快而有效的改善临床症状,在一定程度上逆转萎缩或延缓病情的发展,甚至可以阻止CAG癌变的发生.

    作者:王北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透刺法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的脑风、头风范畴,其患病率在我国为985.2/10万,国际调整率为762.5/10万,男女比例约为1:4.本病发病率较高,疼痛剧烈,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发现透刺法对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广里;王晓涛;全松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从《金匮要略》谈仲景的护理学思想

    《金匮要略》不仅是中医治疗杂病的典范,亦包含了丰富的护理学思想.其辨证施护的思想体现在:注意养慎,适应生活起居环境;调节心理,减少情志致病因素;调护饮食,辅助方药治疗;应用临床,完善护理操作方法.

    作者:任少辉;马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从“治未病”角度探讨防治乳腺癌

    乳腺癌的发病与肥胖、高脂肪饮食、长期雌激素暴露、家族史、未生育、未哺乳等因素相关,“治未病”思想,即未病先防、欲病先调、既病防变,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重在三早(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作者:江静;冯艳红;侯俊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醒神解郁针法治疗抑郁症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醒神解郁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规范技术操作,使其能够推广应用.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醒神解郁针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常规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计算治疗6周末的减分情况,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组认识障碍因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神解郁针法治疗抑郁症,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高玲;塔其一;邢凯;孙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影响心率变异性研究的计量学分析

    目的: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心率变异性在针灸研究领域中应用的现代文献内容进行分析,以总结其规律,指导临床和科研.方法:制定文献纳入标准、排除标准以及文献检索策略,检索时间为1980-2010年,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等电子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全文;并对这些文献的研究对象、研究疾病、测量时间等进行计量学研究.结果:有25篇文献符合标准.文献研究对象主要为健康人、病患和实验动物;研究的疾病主要为循环系统疾病;观察时间以10 min的短时程测量居多,24h长时程观察次之;时域指标应用频率排名前5的有SDNN、RMSSD、PNN50、SDANN和SDNN Index;频域指标应用频率排名前5的有LF/HF、HF、LF、VLF和TP.治疗的干预手段有手针、电针、中西医结合疗法、针灸结合西医西药等.针灸干预应用穴位主要有内关、足三里和神门等.结论:应用HRV进行针灸研究的相关报道虽然较少,但已形成了以短时程HRV观察为主,重点研究循环系统疾病等特征,为以后HRV在针灸研究中的应用提供依据.

    作者:伍沃操;陈俊琦;王娇;甄尔传;张佩;陈伟明;林仁勇;黄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治疗眩晕验案1则

    眩晕[1]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西医疾病,梅尼埃氏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中医对眩晕的治疗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疗效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中药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理,改善临床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2],兹举验案,以资佐证.

    作者:李晓佳;王瑜;王小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治疗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针灸对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的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Springer、Engineering Village、SCI Expanded、VIP、CNKI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领域的杂志,同时从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中全面搜集有关针灸对MCI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用RevMan 5.0.2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6篇随机对照试验,其中治疗组167例,对照组163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所搜集的病例对照文献的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有统计学意义(OR= 3.12,95% CI:1.96~4.96).结论:本研究结果说明针灸对于治疗MC1有较好的效果,但上述结果仍需高质量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作者:刘金欢;陈军;严定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诊治黄褐斑的研究

    黄褐斑与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气血不能上荣于面为主要病机,中医药治疗多从肝、脾、肾三脏及冲任二脉、血瘀等方面进行辨证论治.临床上根据分类不同分别予滋补肾阴、疏肝理气、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法.治疗期间注意情志舒畅,避免疲劳日晒等.

    作者:苏美銮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化痰药物治疗恶性肿瘤的研究

    痰凝郁结是肿瘤的重要病机之一,痰邪停聚于脏腑、经络引起复杂的病理变化,“诸般怪症皆属于痰”.化痰散结法药用半夏、天南星、贝母、海藻等治疗肿瘤,可调节免疫,抑制肿瘤.

    作者:李志鹏;周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HPLC法测定炎立消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

    目的:建立测定炎立消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为控制其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炎立消片中原儿茶酸的含量.采用Alhima HP C18色谱柱;以乙腈-0.1%磷酸溶液(3:97)为流动相;流速为0.8 mL/min;检测波长260nm;柱温40℃;以外标法定量.结果:原儿茶酸在0.023 64~0.283 68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8.13%,RSD= 0.67%.结论:本方法简单可靠,精密度高,可用于炎立消片的质量控制.

    作者:刘莹;孟庆妍;翟宏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生黄芪、白芷、贝母、防风、赤芍等)治疗,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足基础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尿病足的愈合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19%(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荣春;邓新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芍药酸苦性味辨析

    对于芍药的性味,历史上有味酸与味苦的争辩,酸与苦虽是不同的味,但作用趋势是一样的,“酸苦涌泄为阴”,酸与苦的作用趋势都是向下向内,都是“阴”性的作用,如果在体表起作用,可以表示为酸,如果在体内起作用,就可以表示为苦.

    作者:江海涛;张友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当归建中汤在剖宫产手术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当归建中汤在剖宫产患者术中术后加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剖宫产术的患者,予以当归建中汤(当归、桂心、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酒制大黄)水煎服,以加速康复治疗时间.结果:术中失血200~400 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3.5 h、留置尿管平均16 h、恶露量平均120mL、产褥病率下降.结论:当归建中汤可加速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康复时间.

    作者:董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迁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迁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不外乎内外二因:内因主要是由于外伤、手术等耗伤人体的正气,导致阴阳失调,正气虚则皮毛不固,易于感受邪毒;外因则多为失治误治、术后疮内留有异物或创面引流不畅,邪毒郁于局部,气血凝滞,瘀久而化热,热胜肉腐而成脓破溃流滋.正气不足为其本;气血瘀滞、络脉瘀阻、湿热火毒为其标.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及外治疗效满意.

    作者:马丙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梨状肌综合征治疗研究

    治疗梨状肌综合征的方法较多,如针灸、推拿、药物、针刀、物理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民族医药疗法等,每种方法各有优点,并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临床采取综合疗法治疗梨状肌综合征能互补不足,提高临床疗效.

    作者:陈颐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