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沃操;陈俊琦;王娇;甄尔传;张佩;陈伟明;林仁勇;黄泳
目的:通过直肠粪嵌塞诊治分析,重视对该病的诊断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1例直肠粪嵌塞患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误诊思路、诊治经过进行分析.采用抠出嵌塞的粪块,解除直肠扩张状态等及时疗法.结果:经治疗,21例患者均进食好转,大便正常,随诊1~26个月未复发.结论: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应该对本病要加强认识,重视肛门指诊,以减少误诊,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旗;翟敏;张永安;周峰;孙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宋选卿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医院名老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医疗工作50余年,勤于临证,治学严谨,对治疗癫痫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独特的疗效,笔者总结整理其病案资料及临证经验,收益颇多.兹将其父治疗癫证验案,举例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宋世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金匮要略》不仅是中医治疗杂病的典范,亦包含了丰富的护理学思想.其辨证施护的思想体现在:注意养慎,适应生活起居环境;调节心理,减少情志致病因素;调护饮食,辅助方药治疗;应用临床,完善护理操作方法.
作者:任少辉;马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内经》论痹证,从宏观方面进行论述,《金匮要略》论痹证,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从微观方面进行论述,从肢体经络和脏腑角度方面阐述痹证的病证分类;从预防治则治法方面深化痹证的治疗理论;使痹证的病因病机,分型辨证,治法方药更加丰富.
作者:席鹏飞;马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痛剧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器质性2种.其中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好发于青年妇女和青春期少女.笔者运用针灸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兰;李绿茵;夏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葛根注射液对大鼠血栓形成、脑缺血及血小板聚集的影响.方法:将大鼠随机分组后给予葛根注射液,通过颈总动脉-颈外静脉血流旁路造成大鼠血栓形成模型,通过结扎双侧颈总动脉造成大鼠急性不完全性脑缺血模型,并用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结果:葛根注射液能减少血栓的湿重及干重,能降低大鼠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脑指数、脑含水量,并能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结论:葛根注射液能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起到减少血栓形成及保护脑缺血的作用,为其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了科学根据.
作者:孙云飞;施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证属肝气郁结者6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疏郁安神胶囊口服,共38例;对照组:艾司唑仑口服,共31例.治疗30 d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P< 0.05),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药治疗失眠,虽然起效稍慢,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作者:黄赛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心脑舒通胶囊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6例,口服心脑舒通胶囊,每次2粒,每日3次,对照组26例,口服复方丹参片,每次3片,每日3次,2组均8周为1疗程.观察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变化、心电图变化、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对血脂的影响.结果:治疗组显效16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4.6%;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65.4%,2组比较(P<0.05).结论:心脑舒通胶囊能显著缓解心绞痛、减少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持续时间、改善缺血心电图、降低血液黏稠度及三酰甘油水平,从而达到防治冠心病的效果.
作者:赵伟丹;阙凤连;唐文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呃逆患者采用25 mg氯丙嗪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注射1次痊愈20例,注射2次痊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振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血宝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的疗效.方法:将5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给予血宝胶囊(药由紫河车、鹿茸等组成)口服,对照组给予益血生口服.2组均2个月为1疗程.结果:血宝胶囊可明显改善心悸、头晕、神疲乏力、面色不华、形寒肢冷、耳鸣、大便时溏等症状,且对舌脉均有明显改善作用,心悸、头晕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对RBC、HB、MCV、MCH、MCHC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提高MCV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总有效率85.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血宝胶囊治疗缺铁性贫血疗效显著,既避免了西药带来的毒性反应又有较好治疗效果,在治疗缺铁性贫血方面更具优势.
作者:徐亚文;刘大同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痰凝郁结是肿瘤的重要病机之一,痰邪停聚于脏腑、经络引起复杂的病理变化,“诸般怪症皆属于痰”.化痰散结法药用半夏、天南星、贝母、海藻等治疗肿瘤,可调节免疫,抑制肿瘤.
作者:李志鹏;周洁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耳鸣[1-2]是耳科常见病,也是一个临床症状,一直以来都困扰着广大患者.传统中医认为耳鸣病机复杂,而其中又与脾胃有着密切的关系.邹澍宣主任通过临床辨证论治,从中焦脾胃论治,以益气聪明汤为基础方,治疗耳鸣疗效显著,兹举验案1则,以资佐证.
作者:张天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止咳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炎、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咳嗽(风寒束肺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止咳胶囊(药由制麻黄、苦杏仁、葶苈子、莱菔子等组成),2粒/=次,2次/d;对照组38例予止咳丸口服,1丸/次,2次/d,2组均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10例,显效10例,有效1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7.5%.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10例,有效17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1.6%.结论:止咳胶囊治疗急性支气管、慢性支气管急性发作证属风寒束肺型咳嗽,疗效显著.
作者:刘春霞;王东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耳廓通过经络理论及神经分布等反应机体病变部位,从部分反映整体.观察耳廓变色、变形、丘疹、脱屑和血管充盈等变化,结合病史、理化检查,能辅助诊断疾病.耳廓望诊是临床诊断及鉴别诊断疾病的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作为全息医学的一个重要辅助诊断手法,应该在临床上得到重视并发展.
作者:刘晓铭;仲远明;王茵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丹栀银龙汤治疗生殖器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对75例患者用丹栀银龙汤(牡丹皮、栀子、金银花、龙胆草等)内服,每日1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150 mL,混合分2次口服.外洗治疗每日2次,2周为1疗程,易复发者坚持治疗2~3疗程.结果:75例均在1~3个疗程内结痂痊愈,总有效率100%;6月后复发3例,复发率17.3%.结论:丹栀银龙汤内服外洗治疗生殖器疱疹,驱邪扶正并用,内外兼治,能迅速消除皮损,降低复发率,收到较好疗效,且费用低廉.
作者:胡彦军;李芳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银杏叶提取物对肺纤维化大鼠模型血清PDGF及TGF-β1含量的影响.方法:将96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模型组(B组)、强的松组(C组)和银杏叶提取物干预组(D组),每组各24只,除A组外,其余各组采用博莱霉素复制大鼠肺纤维化模型,造模第2天起,D组用银杏叶提取物灌胃,C组用强的松混悬液灌胃,A、B组用生理盐水灌胃.每组分别于造模后第7、14、28天随机取8只大鼠,麻醉后腹主动脉取血,分离血清,用ELISA方法检测PDGF及TGF-β1的含量.结果:与A组相比,B组PDGF含量在各时间点均显著增加(P<0.01),C组、D组在各时间点上PDGF的含量比A组明显增加(P<0.01),但显著低于B组(P<0.01);与A组比较,B组在3个时间点TGF-β1含量均显著增高(P<0.01),C组、D组在各时间点上TGF-β1的含量比A组明显增加(P<0.01),但显著低于B组(P<0.01).结论:银杏叶提取物能够有效抑制实验性肺纤维化大鼠血清PDGF和TGF-β1的表达,对肺纤维化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作者:丁明桥;许朝霞;陈瑞;王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云克(99锝-亚甲基二膦酸盐注射液)联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常规使用氨甲蹀令针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云克及四妙勇安汤治疗.以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等作为疗效判断指标.结果:治疗组所观察指标如晨僵时间、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ESR、CRP等均有明显改善(P<0.055).结论:云克联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具有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范利锋;张永红;薛俊珍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眩晕[1]是临床上的常见症状,可见于多种西医疾病,梅尼埃氏综合征、高血压病、低血压、脑动脉硬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中医对眩晕的治疗是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在疗效等方面有着明显优势,中药通过多层次、多环节、多靶点的综合调理,改善临床症状,防止严重并发症[2],兹举验案,以资佐证.
作者:李晓佳;王瑜;王小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寻找提高化学合成红景天中的主要成分酪醇(对羟基苯乙醇)收率的实验路线.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设计了一种化学合成酪醇(对羟基苯乙醇)的方法.以对氨基苯乙醇为起始原料,经过重氮化,水解合成了对羟基苯乙醇.结果:对羟基苯乙醇的总收率达到了75.0%~76.6%(以对氨基苯乙醇计算).结论:此反应路线与报道的其他合成路线相比提高了酪醇(对羟基苯乙醇)的总收率.
作者:许大艳;康馨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降黄合剂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64例高胆红素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服降黄合剂(药由茵陈、大黄、丹参、赤芍等组成),对照组给予西医综合治疗,疗程为1个月,观察治疗后患者的临床表现、肝功生化指标、血清内毒素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清内毒素指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降黄合剂治疗高胆红素血症可以改善患者的临床表现、恢复肝功能、降低血清内毒素.
作者:解新科;张峰;常占杰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