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世刚
从整体出发,辨证论治,对哮喘缓解期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从肺脏论治,从脾脏论治,从肾脏论治,三脏同治,内外兼治,外治,能有效控制和预防哮喘再发,改善肺功能.
作者:刘建秋;夏广彬;李竹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毒瘀与正虚并存”是慢性重型肝炎的病理基础.正气虚损是慢性重型肝炎的内因,外因则为湿热疫毒侵袭人体所致.正虚与毒瘀并存的病理机制,决定了在慢性重型肝炎的治疗中不但要祛邪,更要顾护正气.扶正为基本之法,时时顾护脾胃,使气血化生有源.
作者:侯岩;崔丽萍;李研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戴德英教授认为,“血瘀”并非单纯指“血”而言,而是与“气”密切相关.妇科临床凡经、带、胎、产诸病,无论寒热虚实,皆由血瘀而致.疼痛是由于瘀血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造成血脉不通,不通则痛.戴师在临证中强调必须辨病及辨证相结合,然后根据不同病证灵活使用红藤方.
作者:王燕;冯静华;戴德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风哮证是哮病发作期的常见证候类型,风哮的夙根为风邪内伏,分外风与内风,外风多指风伤于肺,内风有脾风、肝风之别,风邪善行、数变,治疗以祛风解痉,降气化痰为法,明辨外风、内风,肺、脾、肝兼顾.
作者:李小娟;刘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探讨针刺对糖尿病模型大鼠周围神经病变的作用机理.方法:取90只Wislar雄性大鼠用链脲佐菌素(STZ)造模,设立正常对照组、糖尿病模型组、西药对照组、针刺治疗1组、针刺治疗2组.针刺治疗组取肺俞、脾俞、肾俞、合谷、足三里、三阴交,隔日针刺1次;西药对照组每日喂服弥可保.各组均于治疗8、12周取大鼠尾神经制备标本,用透射电镜观察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结果:造模8周时,糖尿病模型组大鼠尾神经有髓神经纤维髓鞘结构模糊松散排列紊乱;造模12周时,部分有髓神经纤维发生沃勒变性,轴索出现消失现象,髓鞘板层疏松呈不规则的膜样团块.针刺治疗1组与糖尿病模型组8周比较,上述改变均减轻;针刺治疗2组与糖尿病模型组12周比较上述改变均减轻;西药对照组与针刺治疗2组情况相似,但各治疗组均未达到正常对照组水平.结论:针刺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其作用可能是通过针刺对大鼠机体的整体调节作用,从而改善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周围神经有髓纤维的形态及功能而实现的,且早期治疗效果优于晚期治疗.
作者:逄紫千;谢占峰;阎慧;朱丹;叶玉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内经》论痹证,从宏观方面进行论述,《金匮要略》论痹证,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从微观方面进行论述,从肢体经络和脏腑角度方面阐述痹证的病证分类;从预防治则治法方面深化痹证的治疗理论;使痹证的病因病机,分型辨证,治法方药更加丰富.
作者:席鹏飞;马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醒神解郁针法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以规范技术操作,使其能够推广应用.方法:将6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醒神解郁针法治疗,对照组口服氟西汀常规治疗,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计算治疗6周末的减分情况,以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6.7%优于对照组的76.7%(P<0.05);治疗组认识障碍因子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神解郁针法治疗抑郁症,具有操作简单,费用低廉,疗效确切,无不良反应等优点.
作者:高玲;塔其一;邢凯;孙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在恶性肿瘤的发病中,始终贯穿着“正邪相争”的过程.正气盛衰决定癌瘤的生长速度,正盛则抗邪有力,癌瘤进展较慢,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若正虚无力抗邪,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发生传变.治疗肿瘤,尤其中晚期肿瘤,应注重健脾补肾,寓攻于补、虚中求实.扶正能治疗肿瘤病因,改善症状,防止传变.
作者:曹敏;佘世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中药通脉地仙丸是由黄芪、杜仲、何首乌、川牛膝、川芎、丹参、地龙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其活性成分对心肌缺血均具有保护作用;通脉地仙丸中的多种中草药成分对缺血心肌血管的再生均具有促进作用.
作者:栾杰男;李根;焦燕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了解国内外针灸研究现状及趋势.方法:以“acupuncture,moxibustion,acupres-ure,cupping”为检索词对2009年medline数据库的国内外有关文献从来源、刊物、病谱、疗效评价等方面进行分类总结.结果:国内外针灸相关文献发表数量基本相同,国内主要来源于京、沪、津、台等地区,国外主要来源于美、韩、英、德等地区;国内文献发表的期刊较集中,国外较分散;涉及病种方面国内外均较广泛且存在差异等.结论:国内外文献普遍存在重针轻灸,阴性结果相对不足等现象;且国内文献的国际化程度不高,研究类型较单一.
作者:王康;李岩琪;郭永明;陈泽林;郭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多数学者认为,颈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颈椎退行性变引起支配心脑的植物神经受刺激、脊前动脉缺血、脑干及高脊髓内的网状结构缺血等因素有关,中医采用中药、推拿、针灸、拔罐、针刀及穴位注射等法治疗,方法多样,疗效满意.
作者:巩浩然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头痛”“眩晕”范畴.《黄帝内经》[1]中“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是对高血压的早认识.本证其本在肝肾阴虚,其标在“痰浊”“瘀血”.瘀阻脉络,临床多表现头晕目眩、口干、腰膝酸软、胸闷、胸痛、耳鸣耳聋等症状.肝肾阴虚,阴虚生内热,内热灼津而生痰;“肾为胃之关”,肾阴不足,关门不利,传导失常,致使大便不通,瘀而化热,煎灼津液而生痰浊.
作者:尚鹏;邬左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周绍华主任医师对难治性不寐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擅长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通过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法,化痰清热利湿、除烦安神法,清肝利胆、宁心安神法,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法,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法,补血养心、清热安神法,益气镇静、定志安神法,消导和胃、清热利湿安神法8法治疗不寐,效如桴鼓.
作者:鲁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血府逐瘀汤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黄、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等组成,具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之功,临床上所遇一些疾病,虽病名不同,症状各异,但只要辨证有血瘀证的存在,就可使用该方加减.血府逐瘀汤治疗胸中血府血瘀疗效满意.
作者:郑春叶;雒晓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尿净灵汤为主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5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0例,口服或静脉滴注左氧氟沙星;治疗组4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尿净灵汤(金银花、蒲公英、白茅根、凤尾草、六一散等)为主方治疗.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11%、总有效率97.78%均高于对照组的75.96%和85.3%,2组比较(P<0.05).结论:尿净灵汤为主方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尿路感染经济、安全、疗效高.
作者:何邦友;周建军;张业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贾钰华 教授立疏风开肺为法治疗外感咳嗽,从祛风论治,使外邪得以宣散,肺气得以宣畅,而又不耗散肺气.自拟疏风开肺汤,由荆芥、白芷、厚朴、杏仁、桔梗、生甘草、贝母、桑白皮、菊花、薄荷等10味药物组成.治疗外感咳嗽各证型均用疏风开肺汤稍加变通,适当加减,疗效确切.
作者:邓桂珠;米家晖;贾钰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痛剧晕厥者,称为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影响其工作和生活.临床上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和器质性2种.其中原发性痛经又称功能性痛经,无生殖器官的器质性病变,好发于青年妇女和青春期少女.笔者运用针灸并用治疗原发性痛经1例,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黄玉兰;李绿茵;夏凡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观察醒脑解郁胶囊联用黛力新对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66例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2组均按照病情分别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及肢体功能锻炼.治疗组采用醒脑解郁胶囊加黛力新治疗,对照组单纯用黛力新治疗,疗程为8周.2组均在洗脱期、治疗后4、8周分别用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制的脑卒中量表(NIHSS)进行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和Barthel指数(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组NIHSS评分、HAMD评分明显减少和BI评分明显增加.治疗后组内、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醒脑解郁胶囊联合黛力新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较理想的治疗用药,起效快,安全性高,不良反应轻微,依从性好,可加速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作者:闫咏梅;杨茹;杨文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属于祖国医学中的骨痹.《内经》指出“病在骨,骨重不可举,骨髓酸痛,寒气至,名日骨痹”.《素问·痹论》日:“痹在于骨,则重”,表现为骨节沉重,活动不利,其病理特点为膝关节软骨的退行性变和软骨下及关节周围的骨质增生,同时常合并继发性的滑膜炎症.
作者:李冰;张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机关键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与肝的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是大多数Ⅱ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肝论治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基本法则.
作者:于淼;徐云生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