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从肝论治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

于淼;徐云生

关键词:Ⅱ型糖尿病, 胰岛素抵抗, 从肝论治
摘要: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病机关键为肝失疏泄、肝气郁结,胰岛素抵抗的发生、发展与肝的关系密切,胰岛素抵抗是大多数Ⅱ型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从肝论治是治疗Ⅱ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基本法则.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研究

    对于慢性肾炎的治疗,西医多以防止或延缓肾功能进行性减退为主要目的;中医通过辨证论治,应用中药汤剂、成药制剂、穴位注射、中药提取物注射液静滴等疗法治疗取得较好疗效,中医药治疗慢性肾炎,具有疗效稳定,不良反应小等优势.

    作者:李忻;金亚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红景天中主要成分酪醇的制备

    目的:寻找提高化学合成红景天中的主要成分酪醇(对羟基苯乙醇)收率的实验路线.方法:通过查阅国内外的相关资料,并结合实验室所具备的条件,设计了一种化学合成酪醇(对羟基苯乙醇)的方法.以对氨基苯乙醇为起始原料,经过重氮化,水解合成了对羟基苯乙醇.结果:对羟基苯乙醇的总收率达到了75.0%~76.6%(以对氨基苯乙醇计算).结论:此反应路线与报道的其他合成路线相比提高了酪醇(对羟基苯乙醇)的总收率.

    作者:许大艳;康馨元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盐酸氯丙嗪穴位注射治疗呃逆36例

    目的:探讨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6例呃逆患者采用25 mg氯丙嗪在双侧足三里穴位注射,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观察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注射1次痊愈20例,注射2次痊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7.2%.结论:氯丙嗪足三里穴位注射治疗呃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作者:王振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黄帝内经》与中国古代哲学

    《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医学上,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其成书是与当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内容不乏“整体”“运动”“辨证”等哲学观点,在《黄帝内经》“阴阳”“五行”“气”等中医理论学说中,到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

    作者:王金先;张慧;崔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迁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中医药治疗

    慢性迁延期浆细胞性乳腺炎的发生不外乎内外二因:内因主要是由于外伤、手术等耗伤人体的正气,导致阴阳失调,正气虚则皮毛不固,易于感受邪毒;外因则多为失治误治、术后疮内留有异物或创面引流不畅,邪毒郁于局部,气血凝滞,瘀久而化热,热胜肉腐而成脓破溃流滋.正气不足为其本;气血瘀滞、络脉瘀阻、湿热火毒为其标.中医辨证分型论治及外治疗效满意.

    作者:马丙娥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历代医家对角膜炎病因病机的认识

    历代医家认为,角膜炎常见病因有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饮食失宜、劳倦内伤;脏腑涉及肝、肺、心、肾、胆五脏腑功能失调;气血津液失调主要涉及血瘀、痰火2个方面.

    作者:朱晓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傅青主女科》以色论带

    《傅青主女科》,首创以色论带,将带下分为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强调带下的产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治疗带下关键在于疏肝、扶脾、补肾,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方药,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

    作者:张慧;王金先;陈立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癣净灵治疗角化型足癣近、远期疗效观察

    笔者于2010年6月-2010年9月,应用无锡市中医院自制癣净灵液浸泡治疗角化型手足癣70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138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70例,男30例,女40例;年龄12~ 75岁,平均(35±4.2)岁;病程1 ~ 30年,平均(8.5±1.5)年.对照组68例,男38例,女30例;年龄10~70岁,平均(30.0±2.0)岁;病程1~25年,平均(6±1.5)年.均经真菌学检查(直接涂片镜检)证实为真菌感染.

    作者:吴一斌;王力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明代医家缪希雍诊法浅析

    缪希雍,明末著名的中医临床学家,《先醒斋医学广笔记》和《神农本草经疏》为其代表作.缪氏无论在用药上、还是在辨证论治上都有其独到见解;同时,临证特别注重诊法的应用:善于观察,见微知著;屏弃偏见,注重问诊;精通脉理,善于观察;切磋心得,协力诊治.在临床实践中灵活应用四诊,综合分析,善于变通.

    作者:赵瑞占;安国辉;董淑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直肠粪嵌塞的诊治体会

    目的:通过直肠粪嵌塞诊治分析,重视对该病的诊断以减少误诊.方法:对21例直肠粪嵌塞患者的发生原因、临床表现、误诊思路、诊治经过进行分析.采用抠出嵌塞的粪块,解除直肠扩张状态等及时疗法.结果:经治疗,21例患者均进食好转,大便正常,随诊1~26个月未复发.结论:临床医生与护理人员应该对本病要加强认识,重视肛门指诊,以减少误诊,使患者及时得到治疗,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张旗;翟敏;张永安;周峰;孙琼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补中益气汤的临床运用

    针对脾胃纳运失健,气机升降失司,导致清气(阳)不升,浊阴不降而发生的各种疾病,用补中益气汤加减化裁,顾护脾胃“后天之本”疗效显著.凡证属脾气亏虚、气机升降不合之证,均可尝试运用此方加减.

    作者:燕东;周斌;刘慧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透刺法治疗偏头痛40例临床观察

    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属于中医的脑风、头风范畴,其患病率在我国为985.2/10万,国际调整率为762.5/10万,男女比例约为1:4.本病发病率较高,疼痛剧烈,迁延难愈,且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极大痛苦,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与工作,经笔者多年临床观察,发现透刺法对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广里;王晓涛;全松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匮要略》对《内经》痹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内经》论痹证,从宏观方面进行论述,《金匮要略》论痹证,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从微观方面进行论述,从肢体经络和脏腑角度方面阐述痹证的病证分类;从预防治则治法方面深化痹证的治疗理论;使痹证的病因病机,分型辨证,治法方药更加丰富.

    作者:席鹏飞;马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研究近况

    针灸治疗面肌痉挛,以口周四针为主穴近端取穴,以后溪穴强刺激配合局部远端取穴,并突出针刺手法,采用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综合疗法治疗,呈现针灸治疗多样性的特点,复合针法、综合疗法的临床疗效日益明显.功能祛风活血、通经活络,抑制面神经的异位兴奋及抽搐的发生,加速面肌痉挛的康复.

    作者:李绿茵;远慧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清营汤在风湿免疫病中的应用

    风湿免疫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皮肌炎、Still病、银屑病关节炎急性期等都可见到营分证,斑疹色红、发热、舌绛、脉细数为其共同表现,都有营热、动血、扰神、血瘀4种病理变化;因基本病机各有侧重,兼夹病邪有所不同,用清营汤加减兼顾病机常收效满意.

    作者:雷雪姣;付新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芍药酸苦性味辨析

    对于芍药的性味,历史上有味酸与味苦的争辩,酸与苦虽是不同的味,但作用趋势是一样的,“酸苦涌泄为阴”,酸与苦的作用趋势都是向下向内,都是“阴”性的作用,如果在体表起作用,可以表示为酸,如果在体内起作用,就可以表示为苦.

    作者:江海涛;张友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宋选卿教授治疗癫痫病经验

    宋选卿为长春中医药大学院附属医院名老中医,教授,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内科医疗工作50余年,勤于临证,治学严谨,对治疗癫痫病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并取得了独特的疗效,笔者总结整理其病案资料及临证经验,收益颇多.兹将其父治疗癫证验案,举例介绍如下,以飨读者.

    作者:宋世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5例

    目的:观察与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肛周坏死性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5例肛周坏死性筋膜炎患者采用早期清创,中西医结合(足量使用抗生素及中药没药、五倍子等坐浴)等综合治疗.结果:5例住院时间短15 d,长35 d,平均21 d,均治愈出院.结论:肛周坏死性筋膜炎应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早期反复多次的彻底清创是治疗的关键,合理、足量使用抗生素,同时结合中医中药的运用能提高治愈率、降低死亡率.

    作者:毛龙飞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生地黄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胰岛素抵抗水平,调节细胞葡萄糖自身平衡,降低肝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改善脂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等作用,为生地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中学生运动损伤58例

    目的:观察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中学生运动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中学生运动损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对照组29例,分别选用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手法和单用红花油治疗,7d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3例,有效15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55%;对照组治愈10例,有效8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为62.07%,2组比较(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推拿手法治疗中学生运动损伤疗效显著.

    作者:董志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