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通脉地仙丸对促进缺血心肌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栾杰男;李根;焦燕

关键词:通脉地仙丸, 冠心病, 血管新生, 心肌
摘要:中药通脉地仙丸是由黄芪、杜仲、何首乌、川牛膝、川芎、丹参、地龙等组成的复方制剂,其活性成分对心肌缺血均具有保护作用;通脉地仙丸中的多种中草药成分对缺血心肌血管的再生均具有促进作用.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温和灸治疗阳虚型失眠症46例临床观察

    失眠症是临床常见、多发病症,是指睡眠的质或量不足的一种病症,属中医学“不寐”“不得眠”“目不瞑”等范畴.临床常以难以人寐,寐中易醒、醒后不易再眠或时寐时醒,或寐而早醒为主要表现.笔者采用温和灸治疗部分难治性中医辨证属阳虚证型的长期失眠症患者,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汤昌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

    抑郁症的病因病机是脑神失养、脏腑功能失调、气血失调、气滞、痰阻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脏腑功能失调是所有病机共同拥有的主线;对于抑郁症的病因病机研究,不能局限于某一脏或某一腑,应以某一脏或某一腑为主,兼顾其他脏腑,结合四诊,根据病情,因人因时因地制宜,以达到治愈目的.

    作者:章新根;熊卫红;蔡海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贾钰华教授治疗外感咳嗽经验

    贾钰华 教授立疏风开肺为法治疗外感咳嗽,从祛风论治,使外邪得以宣散,肺气得以宣畅,而又不耗散肺气.自拟疏风开肺汤,由荆芥、白芷、厚朴、杏仁、桔梗、生甘草、贝母、桑白皮、菊花、薄荷等10味药物组成.治疗外感咳嗽各证型均用疏风开肺汤稍加变通,适当加减,疗效确切.

    作者:邓桂珠;米家晖;贾钰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金匮要略》对《内经》痹证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内经》论痹证,从宏观方面进行论述,《金匮要略》论痹证,是在《内经》理论指导下,从微观方面进行论述,从肢体经络和脏腑角度方面阐述痹证的病证分类;从预防治则治法方面深化痹证的治疗理论;使痹证的病因病机,分型辨证,治法方药更加丰富.

    作者:席鹏飞;马晓峰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愈金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31例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愈金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常规西药加用愈金汤(药用炙麻黄、杏仁、椒目、黄芩、款冬花等)治疗,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疗程为10 d.结果:治疗组对咳嗽、咯痰、喘息及哮鸣音等症状的改变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控显效率77.4%,总有效率90.3%,与对照组比较(P<0.05).结论:愈金汤具有清肺化痰,降气平喘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作者:王晶波;李竹英;王雪慧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湿敷治疗郁积性皮炎50例

    目的:观察中药马齿苋合剂治疗郁积性皮炎的疗效.方法:将50例郁积性皮炎患者应用马齿苋合剂湿敷外洗患处,7d为1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效果.结果:痊愈34例,显效12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2%.结论:马齿苋合剂治疗郁积性皮炎有明显疗效.

    作者:杨杰;秦录;任翠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对《内经》中“酸味相佐”的理解和运用

    《内经》中“酸味相佐”体现在酸味收敛散于诸经之热;酸味收摄肺肾之气;酸甘化阴,酸苦泄热,酸淡润渗3个方面.

    作者:田露;肖照岑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周绍华主任医师治疗不寐经验

    周绍华主任医师对难治性不寐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擅长在中医辨证的基础上,通过疏肝解郁、养心安神法,化痰清热利湿、除烦安神法,清肝利胆、宁心安神法,补益心脾、益气养血安神法,滋阴降火、宁心安神法,补血养心、清热安神法,益气镇静、定志安神法,消导和胃、清热利湿安神法8法治疗不寐,效如桴鼓.

    作者:鲁丽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辨证治疗失血性月经病

    失血性月经病是妇科常见病,中医根据临床病症特点将失血性月经病分别诊为崩漏、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等疾病.临床治疗皆需止血调经[ 1-2].崩漏是月经周期、经期紊乱,月经来去不定,多少不定.其特点是经行无常,多见于青春期及绝经前期,严重者可致贫血[3-4].月经先期是月经频发,月经周期短缩,少于21 d.月经过多是月经期失血量增多,每次经行常达数百毫升,多有贫血的征象.

    作者:陈立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白毛藤多糖抑制人卵巢癌细胞增殖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目的:探讨白毛藤中多糖成分对人卵巢癌SKOV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方法:将不同浓度白毛藤多糖作用SKOV3细胞后,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RT-PCR法检测bcl-2、caspase-3基因mRNA表达量的变化,荧光显微镜检测细胞凋亡情况.结果:白毛藤多糖明显抑制SKOV3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并抑制bcl-2表达,上调caspase-3表达.结论:白毛藤多糖能通过激活caspase-3、抑制bcl-2表达从而抑制SKOV3细胞增殖,促进凋亡达到抗癌的目的.

    作者:杨旭东;张杰;吴英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扶正法治疗肿瘤思维辨析

    在恶性肿瘤的发病中,始终贯穿着“正邪相争”的过程.正气盛衰决定癌瘤的生长速度,正盛则抗邪有力,癌瘤进展较慢,出现“带瘤生存”的特殊阶段;若正虚无力抗邪,病情进展迅速,容易发生传变.治疗肿瘤,尤其中晚期肿瘤,应注重健脾补肾,寓攻于补、虚中求实.扶正能治疗肿瘤病因,改善症状,防止传变.

    作者:曹敏;佘世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疏郁安神胶囊治疗肝郁型失眠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3)和《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失眠证属肝气郁结者69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疏郁安神胶囊口服,共38例;对照组:艾司唑仑口服,共31例.治疗30 d后分别进行临床疗效评定,并统计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4.2%(P< 0.05),不良反应也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用中药治疗失眠,虽然起效稍慢,但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患者服药依从性好.

    作者:黄赛忠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芍药酸苦性味辨析

    对于芍药的性味,历史上有味酸与味苦的争辩,酸与苦虽是不同的味,但作用趋势是一样的,“酸苦涌泄为阴”,酸与苦的作用趋势都是向下向内,都是“阴”性的作用,如果在体表起作用,可以表示为酸,如果在体内起作用,就可以表示为苦.

    作者:江海涛;张友乾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医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研究

    在心力衰竭的发病中,心气虚是病理基础,心阳虚是疾病发展的标志,心肾阳虚则是疾病的重笃阶段,瘀血、水停是病程中所必然出现的病理状态.心力衰竭的病位在心,却不局限于心.其病机可以概括为本虚标实,以心之阳气(或兼心阴)亏虚为本,瘀血水停为标.中医药辨证论治,专方治疗,单味药治疗疗效满意.

    作者:靳春兰;沈雁;韦红;刘国良;魏月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傅青主女科》以色论带

    《傅青主女科》,首创以色论带,将带下分为白带、青带、黄带、赤带、黑带.强调带下的产生与肝、脾、肾关系密切,治疗带下关键在于疏肝、扶脾、补肾,创立了行之有效的方药,体现了治病求本的思想.

    作者:张慧;王金先;陈立怀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运用引火归原法的点滴体会

    引火归原法治疗的病证大多具有寒热并见的特点,辨证稍有疏忽,极易误诊.重视问诊,辨明“火”性;重视剂量,胆大心细;重视医嘱,忌服生冷.引火归元法的适应证、辨证要点及使用注意尤为重要.

    作者:张晓丹;贾波;陈西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56例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的疗效.方法:将56例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26例,治疗组采用仙方活命饮加减(药用生黄芪、白芷、贝母、防风、赤芍等)治疗,对照组采用糖尿病足基础治疗,疗程均为4周,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糖尿病足的愈合状况.结果:治疗组治疗4周后总有效率为93.3%优于对照组的73.19%(P<0.05).结论:仙方活命饮加减治疗糖尿病足有良好的作用.

    作者:黄荣春;邓新但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生地黄治疗糖尿病的药理研究

    药理研究表明,生地黄具有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血胰岛素抵抗水平,调节细胞葡萄糖自身平衡,降低肝葡萄糖-6-磷酸酶活性,改善脂代谢紊乱,改善肾功能等作用,为生地黄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提供了重要参考.

    作者:李莉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当归建中汤在剖宫产手术康复治疗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当归建中汤在剖宫产患者术中术后加速康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0例剖宫产术的患者,予以当归建中汤(当归、桂心、芍药、生姜、大枣、炙甘草、酒制大黄)水煎服,以加速康复治疗时间.结果:术中失血200~400 mL、术后排气时间平均13.5 h、留置尿管平均16 h、恶露量平均120mL、产褥病率下降.结论:当归建中汤可加速剖宫产手术患者的康复时间.

    作者:董宇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黄帝内经》与中国古代哲学

    《黄帝内经》的学术价值并不仅仅体现在中医学上,由于其特殊的时代背景,其成书是与当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密切相关的,内容不乏“整体”“运动”“辨证”等哲学观点,在《黄帝内经》“阴阳”“五行”“气”等中医理论学说中,到处闪烁着哲学的光芒.

    作者:王金先;张慧;崔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