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晓威
自噬是真核细胞利用溶酶体降解长寿命蛋白质或细胞器的一种方式.其降解过程主要表现为细胞浆中形成包裹着长寿命蛋白质或细胞器的空泡结构,这些空泡与溶酶体结合并对空泡内成分降解.研究表明,许多中药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阐述如下.
作者:郭军鹏;刘震坤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运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门诊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治疗组采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对照组采用口服促胃肠动力药西沙必利治疗.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休息3 d继续下1个疗程.结果 经过3个疗程的治疗后,治疗组50例中,临床治愈20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3例;对照组50例中,临床治愈8例,显效14例,有效21例,无效7例.两组总有效率(94%与86%)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两组愈显率比较(70%与44%)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作者:张光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本病例38例,均为寒凝血瘀型痛经,以少腹逐瘀汤加减进行治疗.结果 38例,痊愈20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达92.1%.结论 少腹逐瘀汤加减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疗效显著.
作者:华晓威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慢作用药治疗后的中医临床证候特征.方法 采用非随机对照类临床实验的方法调查191例RA患者:慢作用药组120例(治疗组),非甾体类抗炎药加中药组71例(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包括舌脉象)、实验室检查等变化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前症状、证候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前以寒湿阻络、寒热错杂、湿热阻络为主分别占28.33%、23.33%、17.50%,治疗后以肝肾亏损、痰瘀阻络、气血虚弱为主分别占35.00%、21.6%、15.00%.结论 慢作用药治疗后类风湿关节炎证候以肝肾亏损、痰瘀阻络、气血虚弱为主.
作者:王成;刘春景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王烈教授为吉林省中医药终身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第一、二、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教师,第二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指导教师.从事中医儿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五十余年,学验颇丰.从中医的学习观到临床诊治观,均蕴涵着科学的辨证创新的思维方法.
作者:孙丽平;王延博;冯晓纯;原晓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近年来,护理科研在我国逐渐受到重视并取得一定的发展,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1-2],笔者就此探讨如下.1 现状1.1 缺乏科研意识 由于护理从属于医疗,致使护理人员缺乏护理科研的自信心,认为自身水平低,科研太神秘,高不可攀,是医生应做的研究工作,护理科研没什么可搞的,因而参加护理方面科学研究的人员少,重复研究及经验总结和体会多,存在护理科研水平不高的局面[1].
作者:董英姿;张立新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建立抗宫炎软胶囊中水苏碱的提取纯化方法.方法 通过参阅参考文献及实验研究,筛选提取和纯化方法.结果 抗宫炎软胶囊中水苏碱的提取纯化方法为取装量差异项下的内容物,混匀,取1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 mL,称定重量,超声提取1 h,放冷,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上述滤液25 mL至中性氧化铝柱(4 g,100~200目,柱内径1.5 cm,湿法装柱,甲醇预洗)上,用100 mL甲醇洗脱,收集洗脱液,蒸干,残渣用流动相分次溶解并转移至25 mL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至刻度,摇匀.结论 以盐酸水苏碱作为控制质量的指标性成分,具有可控性和专属性.
作者:郝巨祥;高晓波;孙桂华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卵巢早衰是指已建立规律月经周期的妇女,40岁以前由于多种原因所致的卵巢功能衰竭,出现闭经.近年笔者应用四二五合方加味治疗卵巢早衰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谷雨;谷志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常见疾病,是生育年龄妇女盆腔痛和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而且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动物模型对本病的研究至关重要.
作者:李艳;张春兰;满玉晶;侯丽辉;吴效科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吊膏的佳制备工艺,发扬中医传统剂型.方法 通过实验,研究药材的提取、炼油、油与丹的化合过程及不同时间、温度、丹量对膏体的影响,找出吊膏制作的佳工艺条件.结果 实验发现,油量为2 500 mL,下丹温度为310℃,丹量为1 100 g制作出的吊膏质量佳.结论 受季节因素的影响,应对温度、丹量的变量进行适当调节.
作者:程晋兰;庄勇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小儿神经性尿频以白天尿频、尿急、尿少而不痛为主要症状,好发于学龄前期及学龄期儿童,常常影响患儿的生活学习及心理健康.几年来,笔者运用针刺的方法治疗小儿神经性尿频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秦东霞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综合评价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方法 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纳入比较使用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随机对照试验.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固定效应模型的Meta分析.结果 共检索出39篇文献,评价后18篇符合标准纳入.18项研究结果一致性较好,心可舒可较好的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发作次数(OR=3.23,95% CI 2.60~4.10)、改善缺血性心电图(OR=2.78,95% CI 2.16~3.58).结论 根据该系统评价,心可舒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效果较好.
作者:陈香涛;郭思恩;郭燕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超早期溶栓结合多途径、多种药物协同治疗超早期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21例发病<6 h内的超早期脑梗死患者行动脉内超选择性尿激酶溶解血栓并术后综合康复治疗.结果 经溶解血栓治疗后完全再通18例,部分再通3例,溶栓结合综合治疗2 d后再次栓塞1例,3月随访再次栓塞者3例;21例溶栓综合治疗后3个月恢复良好的患者12例,轻残6例,重残2例,死亡1例.结论 溶栓结合治疗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明显改善预后,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一种有效和相对安全的方法.
作者:杨磊;郝世渊;田钧;郭星星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总结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临床疗效及治法.方法 通过对近年来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相关文献的分析、总结,从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及实验研究等方面作了阐述.结果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在临床和实验研究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结论 中医药治疗冠心病具有更为广阔的前景.
作者:乡杰祥 刊期: 2010年第03期
中药汤剂是祖国医学中应用普遍、古老的剂型之一.因服用后吸收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许多患者乐于接受.中药汤剂质量与临床疗效密切相关.在临床应用中应注意中药饮片质量因素,汤方调配责任及汤剂的煎服方法等影响中药汤剂质量的因素.
作者:陆丽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盐酸小檗碱联合硫酸奎尼丁治疗心房颤动的疗效.方法 随机选择173例确诊为房颤的患者,用盐酸小檗碱0.4 g+硫酸奎尼丁0.1 g口服,每日3次,28 d为1个疗程.显效后继服2周,然后减量维持.有效者维持8周.服药6周后无效停用.结果 总有效率71.68%(124/173),不良反应8例(4.6%),阵发性房颤比持续性房颤疗效显著(P<0.05).结论 盐酸小檗碱联合硫酸奎尼丁治疗房颤可以取得较好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作者:余修龄;梁肖迪;谢独 刊期: 2010年第03期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们健康的心身疾病.为了观察中药辨证论治辅助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疗效,2008年2月-2010年2月,徐闻县中医院对180例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分别予口服降压药与中药辨证、单纯口服降压药治疗,比较两组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治疗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许泽琼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目前中医治疗主要以阴虚燥热立论,采取滋阴清热法.为探讨老年糖尿病肾病更有效的治疗方法,本研究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中药加减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1].
作者:谷亚苹;翟坤光 刊期: 2010年第03期
陈旧性Rolando骨折合并舟骨与大多角骨的关系紊乱在临床上较为少见.本例患者在用石膏外固定30 d后,自觉效果欠佳,遂来我院行手术治疗.行3枚克氏针固定,石膏外固定5周后用本院自制汤药活血止痛散外洗14 d,效果满意,特报告如下.
作者:周志航;毕荣修 刊期: 2010年第03期
现行的<推拿学>教学,一直沿用先课堂理论学习,后到医院实习的模式,重理论而轻实践;大多采取分步骤、阶梯式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为主;学生也是在老师灌输、手法演示中,模仿老师的手法操作.然而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感到一是难以掌握操作技巧,二是临证不能正确熟练地运用手法,当面对病人时不知如何下手,老师则因照本宣科,讲起诊疗知识索然无味,不能尽兴.
作者:齐伟;王朝辉 刊期: 2010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