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危重患者静脉穿刺体会

常丽杰

关键词:静脉穿刺, 危重患者, 成功率
摘要:静脉穿刺是护士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一般情况下静脉穿刺,一针见血并不难,但对于危重患者的静脉穿刺就需要掌握一定的穿刺技巧才能完成.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相关文献
  • 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研究与临床应用

    目的: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进行研究总结与归纳.方法:采用文献整理与回顾方法,对香砂六君子汤的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予以归纳.结果:药理研究发现,香砂六君子汤能抑制胃粘膜瘀血、水肿等病理变化,对胃黏膜损伤有促进自愈的疗效.临床可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缓解化疗药物、镇痛药、厌氧菌感染治疗药等导致的消化道功能障碍.结论:香砂六君子汤是调和脾胃的良方,可广泛应用于胃肠道疾病的治疗.

    作者:李向荣;于广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71例

    目的:观察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的临床疗效.方法:以参麦注射液为对照药物,采用随机、仿盲、多中心的方法进行临床研究,生脉注射液组 71 例,参脉注射液组 23 例.结果:生脉注射液组总有效率为91.55%,参麦注射液组为 86.96%,两组疗效差异无显著性.结论:生脉注射液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气阴两虚型疗效肯定,且未见血液系统、肝、肾功能异常变化.

    作者:田成海;刘爱东;隋殿军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中西医理论结合与统一的哲学浅析

    从哲学的角度对中西医结合的主体即中西医理论体系的结合与统一作了浅析,通过哲学理论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论,从而论证了中西医结合的可行性与必然性.

    作者:贺燕;李玉春;于春英;徐惠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调气法治疗痛经探讨

    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在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甚至剧痛晕厥.本病有明显的规律性,周期性,经行腹痛,经净则缓等特点[1].

    作者:信靖;杨在纲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葶苈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

    目的:研究总结葶苈子的化学成分及药理作用,为指导有效成分研究提供了文献依据.方法:从不同角度和层次上对葶苈子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毒理作用进行研究.结果:葶苈子的不同化学成分,决定了不同的药理作用.结论:通过对药理作用和毒理作用的阐述,将更有利于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作者:王妍;贡济宇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水平的影响

    目的:观察夏膝口服液对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血压及血管紧张素Ⅱ-1 型受体(AT1R)水平的影响.方法:将大鼠分为5组分别于实验前及实验2、4、6、8周测量血压值,于实验8周后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CH)测定各组大鼠腹主动脉 AT1R 蛋白的表达.结果:夏膝口服液具有降低 SHR 血压及血管 AT1R 蛋白表达的作用.P<0.05 或 P<0.01.结论:夏膝口服液具有类似ARB的作用机制.

    作者:高中山;黄永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姜黄酊治疗丘疹鳞屑型足癣疗效观察

    目的:比较姜黄酊与派瑞松霜对丘疹鳞屑型足癣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146例随机分组,治疗组清洁局部后将姜黄酊纱敷于患处,10-20min/次,2次/d.对照组予派瑞松按说明书外用.3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7.15%,真菌清除率为 96.7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90.00%,真菌清除率为93.3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姜黄酊治疗丘疹鳞屑型足癣安全有效.

    作者:李卫红;徐植园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新宣白承气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的临床观察

    目的:观察新宣白承气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0例,用新宣白承气汤治疗;对照组40例,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8.5%,对照组总有效率 75%.结论:新宣白承气汤治疗风温肺热病疗效肯定.

    作者:何牧;宫晓燕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介入溶栓治疗缺血性中风40例疗效观察

    急性缺血性中风是世界上主要的死亡和致残原因.近10年来我国因中风死亡的病人约1500万,致残者更多.大部分急性缺血性中风是由于大脑内的支动脉被血栓堵塞而引起.

    作者:杜燕艳;关伟军;蒋宏伟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痛风病的中医药治疗

    痛风是由于嘌呤代谢紊乱,血尿酸增高,导致尿酸结晶沉积在关节及皮下组织而致的一种疾病.临床上以高尿酸血症、特征性急性关节炎反复发作、痛风结石形成为特点,严重者可致关节畸形及功能障碍、急性梗阻性肾病或痛风性肾病.中医药治疗本病取得了可喜进展,具有一定优势.

    作者:董雯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血管神经性头痛从肝论治

    血管神经性头痛是头颅血管舒缩功能障碍及大脑皮层功能失调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征.病程缠绵,治疗困难,经久不愈.主要表现为一侧头部搏动性疼痛,多伴有恶心呕吐,往往反复发作或两侧交替发作,呈周期性、发作性、剧烈性、搏动性疼痛[1].

    作者:李金博;田琳;宋飞飞;孙涛;杨世忠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壮医药线点灸与有效护理治疗癣病51例

    癣病,是皮肤癣病的简称,是常见的皮肤科传染病之一.笔者自2002年以来,运用壮医药线点灸治疗癣病51例,疗效颇佳,现报道如下:

    作者:罗雪梅;庞贞兰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复方五仁醇软胶囊的药效学研究

    目的:研究复方五仁醇软胶囊的药效学.方法:对复方五仁醇软胶囊的保肝、抗病毒、降酶作用进行研究.结果:复方五仁醇软胶囊具有保肝、抗病毒、降酶作用.结论:本制剂疗效确切,安全有效.

    作者:丁青龙;李莹;徐连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中西医治疗

    目的:探讨脾切除术后不明原因持续发热的中西医治疗.方法:回顾我科2004-2007年行脾切除术60例(治疗组)采用切脾时进行分束结扎脾蒂,术后中医药治疗,并与我科2000-2004年收治的58例同类病人的治疗(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结果:采用切脾时分束结扎脾蒂,术后中医药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发热率及平均时间对比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分束结扎脾蒂行脾切除并术后中医药治疗,对于预防和减轻术后脾热的发生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作者:王鹏利;王建华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

    笔者运用清热调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40例,取效良好,报道如下:

    作者:李宁;张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从脾胃论治亚健康

    亚健康是指人们表现在身心方面处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健康低质状态及其体验,主要表现为精神、胃肠道、心血管及肌肉等方面的症状,与中医脾胃虚弱所致症状表现极为相似,从脾胃虚弱的病因病机、病理变化及治疗与调护等方面论述亚健康,以加强亚健康的防治.

    作者:崔慧芳;姜丽红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功能性成像技术在针灸治疗中的应用

    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刺穴位进行疾病治疗有着数千年的历史,其疗效已经得到了国内外学界的高度赞同,但用现代医学来解释针灸经络现象的观点仍存在较大的分歧,特别应用西医现代解剖学技术尚无法看到经络的存在.

    作者:杨明;马志庆;谭薏;魏征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清肺泻热治肾炎

    目的: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新思路.方法:根据中医辨证方法,确立肺经郁热,气血壅滞型慢性肾炎,给予清肺泻热,化瘀通络法治疗并以蛋白尿、血尿和肾功能为指标观察疗效.结果:对于符合辩证要点的病例,尤其是血尿显著者取得明显疗效.结论:清肺泻热法不仅用于急性肾炎,也可辨证施治于慢性肾炎.

    作者:高磊平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研究

    目的:探讨指屈肌腱腱鞘炎的临床研究成果.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法,对指屈肌腱腱鞘炎的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诊断及不同治疗方法进行总结.结果:传统理疗、针灸、观摩疗效见效慢,易复发,手术治疗创伤大,易留瘢痕,小针刀疗法则克服了上述缺点.结论:小针刀治疗指屈肌腱腱鞘炎,疗效满意,并发症少.

    作者:蔡万德;聂金娜;高学汉 刊期: 2008年第01期

  • 张艳教授治疗房颤经验撷菁

    张艳教授运用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特色中医诊疗方法,以滋阴养血、益气活血、复脉定悸为法辨证组方,以自拟方定心汤治疗房颤,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付蓉;张艳;柳士博;王艳霞 刊期: 2008年第01期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杂志

主管:吉林省教育厅

主办:长春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