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陈其荣

关键词:肩胛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肩胛骨骨折的适应证及疗效.方法对9例患者经肩后入路行切开复位,采用重建钢板、拉力螺钉或克氏针内固定, 术后早期功能锻炼.结果 9例随访12~40个月,疗效:优6例,良2例,可1例.结论在严格掌握手术指征的基础上对肩胛骨骨折行内固定治疗,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少并发症,肩关节功能恢复较好.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

    1999~2003年我院采用镍钛形状记忆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朴成哲;阿良;李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关节骨折

    1997年5月~2002年10月我科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超关节固定治疗严重的下肢关节骨折24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恒;鲁成;阮子平;吉良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漏诊原因.方法 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普通髓内钉、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合并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的6例选用DHS、带锁髓内钉、空心螺钉固定;术前漏诊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8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2年.股骨干及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伤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高能量损伤造成股骨干骨折应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及膝部X线片.一旦发现合并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应争取早期手术内固定,效果满意.

    作者:卢正波;古兴光;雷廷文;段佳忠;梁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不稳定性和手术内固定的必要性.方法分析12例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损伤特点,根据其分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内固定.结果 12例患者均获12~24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关节僵直、半脱位和再脱位.结论尺骨冠状突对肘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须关注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中冠状突的处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家红;王栋梁;陈晓东;戴力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椎动脉型颈椎病诊治研究进展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属多发常见病,轻者影响生活质量及工作效率,重者危及生命.Ebraheim等[1]报道人类颈椎在钩椎关节退变非常严重时才会导致横突孔狭窄,致椎动脉受压扭曲,血液流变学改变.韩伟等[2]将CSA称为椎动脉缺血型颈椎病.

    作者:陈鸿儒;查振刚;董炘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D44v6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CD44v6的表达与其临床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40例骨肉瘤、10例骨巨细胞瘤、10例骨软骨瘤石蜡标本的CD44v6表达情况,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对骨肉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CD44v6在骨肉瘤中高表达,明显高于骨巨细胞瘤及骨软骨瘤.CD44v6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在Enneking外科分期≥ⅡB期(ⅡB、Ⅲ期)、局部复发、伴有肺转移的骨肉瘤中,其CD44v6表达值明显高于<ⅡB期(ⅡA期)、局部未复发、无肺转移的骨肉瘤.结论 CD44v6可作为骨肿瘤恶性表型的标志和诊断的辅助指标.CD44v6阳性可能预示骨肉瘤复发或转移的倾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游木荣;刘晓平;于秀淳;杜秀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臂丛切割伤的特点及治疗

    1997年以来,我院收治颈部切割伤致臂丛神经损伤9例,均系锐器切割颈部致臂丛神经上干或C5,6神经根损伤,多数病例神经损伤未得到一期修复.我们采用损伤神经探查直接缝合、神经移植或移位以及晚期功能重建手术等治疗,取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

    作者:冯亚高;解放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Ⅱ区屈指肌腱断裂显微外科修复75例

    Ⅱ屈指肌腱断裂是手外科常见的损伤,其治疗结果常不满意,主要是术后粘连问题.1998 ~ 2003年本院应用显微外科技术修复75例患者95条屈指肌腱断裂,疗效满意.

    作者:魏鹏飞;成毅;张诚;严巍;刘长亮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后正中开门加植骨固定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

    目的选择一种后路手术治疗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切除棘突,用线锯从后正中线锯开棘突、椎板及黄韧带,扩大椎管,锯开的棘突间植入骨块并加以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9例.结果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达88%,并且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线锯后正中开门加植骨固定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是一种方法简便,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的治疗方法.

    作者:成有军;李强;蔡浩;辛长海;王建军;陈旭;吕明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成人肱骨小头Hahn-Steinthal型骨折的手术治疗

    2000年12月~2003年12月本院共收治成人肱骨小头骨折7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炜;陈立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体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正常人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该部位进一步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方法采用活体踝关节为标本,应用CT扫描技术及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踝关节的三维坐标,输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并通过确定材料特性参数和网格化,建立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形状与材料特性的还原性良好,可以满足有限元分析的需要 .结论采用CT扫描资料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切实可靠,实体建模法将有限元模型的几何特征和边界条件的定义与有限元网格的生成分开进行,减少了模型生成的困难.

    作者:潘宏;卜海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空心加压螺纹子母钉加带旋髂深血管骨块治疗股骨颈骨折

    1998年2月~2003年4月,我院采用空心加压螺纹子母钉内固定同时行带旋髂深血管蒂髂骨植骨治疗青壮年股骨颈骨折36例,疗效满意.

    作者:孙良业;韩玉升;吕波;吕建军;袁先发;扬良军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的手术治疗

    目的总结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内固定和神经探查的手术治疗体会.方法对33例患者行重建钢板、拉力螺钉固定髋臼骨折,同时行坐骨神经探查术,神经损伤者予以神经松解减压或束膜吻合.结果髋臼骨折复位程度按Matta标准:解剖复位14例,满意复位16例,不满意复位3例.坐骨神经功能恢复按MCRR标准评定:优15例,良13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4%.髋关节功能按修订的dAubigen-Postel髋关节评分标准:优13例,良13例,可5例,差2例,优良率为79%.结论手术复位内固定及坐骨神经探查术治疗髋臼骨折合并坐骨神经损伤可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刘益民;安美华;刘在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双侧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粉碎性骨折

    目的总结双侧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粉碎骨折经验. 方法应用双侧股骨髁支持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12例13肢.结果 12例均获得随访,随访8月~17个月,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根据Kolmert膝关节功能评定标准,优3肢,良7肢,可2肢,差1肢.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固定牢固,可早期活动,有较高的临床实用价值.

    作者:孙伟方;王路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

    目的评价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脊柱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56例多发骨髓瘤、溶骨性脊柱转移瘤、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后,分24 h、3个月两阶段评估患者疼痛、术后X线片检查结果、椎体高度等指标.结果术后止痛效果良好,尤以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的止痛效果好.无严重并发症. 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等脊柱疾病的止痛、稳固椎体等效果明显,可以谨慎开展.

    作者:何智勇;余新平;李晓群;李青;刘康;袁元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分析

    自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AO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5例,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磊;曹前来;翟伟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正确选择肱骨干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对107例肱骨干骨折分别进行交锁髓内钉(34例)、加压钢板(29例)、Y型钢板(38例)、螺钉(6例)等内固定,并随访比较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6.3个月.交锁髓内钉、螺钉内固定组全部愈合;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愈合26例,伴桡神经损伤2例;Y型钢板内固定组全部愈合,伴肘关节僵硬2例. 结论根据肱骨干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骨折愈合良好,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志烈;帅克宁;范军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螺纹异体骨椎间融合器加内固定治疗腰椎滑脱

    目的观察螺纹异体骨椎间融合器(AIFC)加经椎弓根内固定器治疗腰椎滑脱的临床效果.方法对17例腰椎滑脱患者实施后路椎板减压、AIFC椎间融合及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其中Ⅰ~Ⅱ度滑脱10例,Ⅱ~Ⅲ度滑脱7例.手术共植入AIFC 27个,其中1个间隙植入2个8例、植入1个7例,同时2个间隙各植入1个2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1个月.临床疗效:优14例,良2例,可1例,优良率16/17.X线动态观察:术后3~4个月手术撑开的椎间隙高度有1~2 mm的丢失,椎间隙感染和断钉各1例,AIFC无移位、成角畸形,全部骨性愈合.结论 AIFC具有足够支撑、抗滑移能力,椎间融合率高;经椎弓根内固定系统可进一步增加椎体即时稳定,二者结合治疗腰椎滑脱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陈建常;史振满;张春浩;刘刚;张保东;陈文红;王鑫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经皮穿刺移植技术在骨科的应用进展

    骨移植技术一直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课题.传统的移植方法是开放植骨,破坏了骨与周围组织血液供应,加重了局部创伤,同时也增加了感染机会,尤其是植骨处有软组织缺损或瘢痕形成时,近期、远期疗效更差.近年来,微创技术在各学科发展较快,越来越受到临床重视.但应用经皮穿刺移植技术治疗骨科疾病鲜有报道.笔者就已经应用于临床的经皮穿刺注射自体骨髓、可注射性组织工程骨和骨水泥移植等3种技术综述如下.

    作者:信维伟;董英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18 例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Letournel分型,后壁骨折7例,后柱骨折2例,后壁+后柱骨折3例,横行+后壁骨折1例,前方伴后半横行骨折2例,T型骨折2例,双柱骨折1例.髂腹股沟入路5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12例,联合入路1例.结果解剖复位9例,良好复位6例,一般复位3例.完全恢复髋关节功能15例;遗留轻度跛行步态3例伴患髋偶有疼痛.结论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苗卫东;王明君;曹湘豫;张韶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