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Richard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

于海洋;李超;干阜生;赵致良

关键词: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内, Richard钉
摘要:目的评价Richard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分析75例经 Richard钉固定治疗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术前、术后X线片、肢体功能和恢复全身情况.结果患者术后24 h坐起,8~10周扶拐下床活动.除2例住院围手术期间死亡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 结论股骨转子间骨折,应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加强围手术期管理.采用Richard钉治疗,固定坚强,有利于骨折愈合,能早期关节活动.
临床骨科杂志相关文献
  • 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全脱位的疗效分析

    自2000年以来,我院采用AO锁骨钩板治疗肩锁关节脱位15例,获得良好的效果.

    作者:张磊;曹前来;翟伟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

    目的探讨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特点和漏诊原因.方法 8例股骨干骨折分别采用普通髓内钉、钢板、带锁髓内钉固定.其中合并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的6例选用DHS、带锁髓内钉、空心螺钉固定;术前漏诊2例采用非手术治疗.结果 8例全部获随访,随访时间5个月~2年.股骨干及股骨颈、股骨转子间骨折均获骨性愈合,伤肢功能恢复满意.结论对高能量损伤造成股骨干骨折应常规摄骨盆前后位X线片及膝部X线片.一旦发现合并股骨颈或股骨转子间骨折,应争取早期手术内固定,效果满意.

    作者:卢正波;古兴光;雷廷文;段佳忠;梁兵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形状记忆合金治疗有冠状位骨折的髌骨粉碎性骨折

    2001年9月~2003年3月,笔者利用形状记忆合金髌骨接骨板治疗有冠状位骨折线的髌骨粉碎性骨折15例,效果较满意.

    作者:李志;梁忆;张燕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改良钢板加压器的临床应用

    目的寻求一种既减少切口长度、操作简便,又加压效果可靠的钢板加压器.方法应用改良加压器治疗股骨骨折10例、胫骨骨折8例(改良组);用传统钢板治疗股骨骨折6例、胫骨骨折4例(对照组).结果随访5~21个月. 新鲜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改良组为4.2个月,对照组为6个月.陈旧性骨折平均愈合时间改良组为6.9个月,对照组为9个月.结论改良钢板加压器能有效加压固定骨折,且操作简单.

    作者:尚绪山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三、四部分骨折

    目的探讨人工肱骨头置换治疗肱骨近端骨折,术中应注意的关键问题. 方法采用Thompson入路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23例. 术后随访6~36个月,平均随访21.1个月.用ASES评分对患肩进行术后功能评估.结果医师客观评定:全部患者肩关节活动明显改善,肌力恢复良好,肩关节稳定,5例轻压痛,1例发生撞击.患者主观评定:疼痛平均102分,肩关节稳定平均106分,完成10个日常生活动作22例,完成7个日常生活动作1例.复查X线片显示人工肱骨头位置良好,无假体松动,肱骨大、小结节骨折愈合. 结论术中肩周软组织保护及修复,人工肱骨头假体安装和肱骨大、小结节解剖重建是提高人工肱骨头置换术疗效的关键技术.

    作者:董英海;徐卿荣;胡光宇;佘君毅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胸腔镜手术治疗胸椎爆裂性骨折合并肾病综合征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50岁.入院6 h前工作时自3 m高处跌落,胸背部着于水泥地面,当即昏迷约20 min,醒后自觉胸背部持续性剧痛,活动受限,双下肢感觉丧失,活动障碍,伴头痛,头皮少量出血.急诊行头部清创缝合术.术后因截瘫未见好转而以高处跌落后胸背部肿痛,伴下肢活动障碍6 h为主诉转入我院.入院查体:体温36.8℃,血压16/9.3 kPa,神志清楚,右枕部见一5 cm手术切口,呼吸稍促,未闻及干湿性罗音,腹部未见异常.

    作者:林建聪;郑亚才;严康宁;李应国;李洪瀚;陈进鸿;林文祥;徐伟华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

    1993年12月~2001年10月,我院采用双根钢丝张力带内固定治疗老年髌骨骨折41例,效果满意.

    作者:杨蒙;林聪祥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肱骨干骨折内固定的选择及应注意的问题

    目的正确选择肱骨干骨折手术内固定.方法对107例肱骨干骨折分别进行交锁髓内钉(34例)、加压钢板(29例)、Y型钢板(38例)、螺钉(6例)等内固定,并随访比较分析. 结果所有病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6.3个月.交锁髓内钉、螺钉内固定组全部愈合;加压钢板内固定组愈合26例,伴桡神经损伤2例;Y型钢板内固定组全部愈合,伴肘关节僵硬2例. 结论根据肱骨干骨折的部位和类型选用适当的内固定方法,骨折愈合良好,可有效的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王志烈;帅克宁;范军胜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白介素1β诱导骨关节病半月板生成炎性因子

    目的阐明白介素1β(IL-1β)诱导骨关节病(OA)的膝关节半月板一氧化氮(NO)和前列腺素E2(PGE2)的合成及释放.方法取22例OA患者的膝关节半月板组织,体外组织块培养过程中加入0.1 ng/ml IL-1β进行诱导.对半月板组织中的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的表达进行检测.定量分析诱导后的组织培养上清液中NO和PGE2的含量.结果所有OA患者的半月板组织中都有NO稳定生成[(113.42±9.48) μmol*g-1*24 h-1].IL-1β诱导后,iNOS的表达和NO、PGE2的生成均明显上升(均为P<0.01).结论 OA患者炎症反应中产生的IL-1β可以刺激半月板组织,使NO和PGE2的生成增多,进一步推动骨关节炎的进程.

    作者:刘明轩;丁浩;樊海峰;唐桐生;陈贤奇;仲继勇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超关节外固定支架治疗下肢关节骨折

    1997年5月~2002年10月我科应用单侧多功能外固定支架超关节固定治疗严重的下肢关节骨折24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王恒;鲁成;阮子平;吉良臣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腕部肌腱内腱鞘囊肿1例

    1 病例资料患者,男,43岁.左腕掌侧包块伴左环、小指屈曲畸形1年,无疼痛及其他不适.包块逐渐增大,左环、小指伸直明显受限.体检:左腕掌侧偏尺侧可见一包块,约2.5 cm×2.0 cm×1.5 cm,质硬,轻压痛,可随屈环指移动,左环指掌指关节、近指间关节、远指间关节活动范围分别为屈90°~伸45°,屈110°~伸90°,屈40°~伸30°.小指各关节活动范围与环指相近,未达到环、小指功能位的标准[1].余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血、尿常规正常.血钙、血磷及碱性磷酸酶均在正常范围内.X线检查:可见左腕掌侧有软组织包块影.

    作者:王学林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后正中开门加植骨固定术治疗颈椎椎管狭窄症

    目的选择一种后路手术治疗椎管狭窄症较理想的方法.方法采用不切除棘突,用线锯从后正中线锯开棘突、椎板及黄韧带,扩大椎管,锯开的棘突间植入骨块并加以固定,治疗颈椎管狭窄9例.结果 JOA评分平均改善率达88%,并且无明显手术并发症,植骨融合良好.结论线锯后正中开门加植骨固定术治疗椎管狭窄症是一种方法简便,减压彻底,手术时间短的治疗方法.

    作者:成有军;李强;蔡浩;辛长海;王建军;陈旭;吕明雷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踝关节骨折126例诊治体会

    踝关节骨折为关节内骨折,需要精确的复位和固定.笔者曾治疗126例踝关节骨折,回顾性分析如下.

    作者:苗卫东;曹湘豫;张韶民;王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不稳定性和手术内固定的必要性.方法分析12例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的损伤特点,根据其分类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内固定.结果 12例患者均获12~24个月的随访,无一例发生关节僵直、半脱位和再脱位.结论尺骨冠状突对肘关节的稳定起重要作用,须关注急性肘关节后脱位伴尺骨冠状突骨折中冠状突的处理并对其进行有效的治疗.

    作者:张家红;王栋梁;陈晓东;戴力扬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29例

    2001年7月~2003年9月我科采用空心钉对29例跟骨骨折进行手术内固定,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吕永强;祁峰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镍钛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

    1999~2003年我院采用镍钛形状记忆金环抱器治疗锁骨骨折32例,取得满意疗效.

    作者:朴成哲;阿良;李培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的诊断和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对46例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24例,非手术治疗22例.结果随访1~4年,手术患者1年存活率22.7%(5例),3年存活率9.1%(2例),4年内全部死亡,平均生存期为6.2个月.疼痛消失或缓解20例;6例不全瘫痪患者,术后神经功能1例完全恢复,2例部分恢复,3例无改变;完全瘫痪者则无一例恢复;14例无瘫痪患者术后3例发生截瘫,较同期无瘫痪未手术者的截瘫发生率低.结论原发灶不明脊柱转移癌预后差,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能减轻或缓解疼痛、维持或改善神经功能、稳定脊柱,减少截瘫的发生,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陈宣维;林建华;叶君健;许卫红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CD44v6在骨肉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骨肉瘤中CD44v6的表达与其临床及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免疫学方法检测40例骨肉瘤、10例骨巨细胞瘤、10例骨软骨瘤石蜡标本的CD44v6表达情况,综合分析检测结果对骨肉瘤侵袭转移及预后的影响.结果 CD44v6在骨肉瘤中高表达,明显高于骨巨细胞瘤及骨软骨瘤.CD44v6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发生部位无关;在Enneking外科分期≥ⅡB期(ⅡB、Ⅲ期)、局部复发、伴有肺转移的骨肉瘤中,其CD44v6表达值明显高于<ⅡB期(ⅡA期)、局部未复发、无肺转移的骨肉瘤.结论 CD44v6可作为骨肿瘤恶性表型的标志和诊断的辅助指标.CD44v6阳性可能预示骨肉瘤复发或转移的倾向,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作者:游木荣;刘晓平;于秀淳;杜秀敏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人体踝关节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目的建立正常人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作为该部位进一步有限元分析的基础.方法采用活体踝关节为标本,应用CT扫描技术及图形数字化方法获取踝关节的三维坐标,输入有限元分析软件,并通过确定材料特性参数和网格化,建立踝关节的三维有限元模型.结果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几何形状与材料特性的还原性良好,可以满足有限元分析的需要 .结论采用CT扫描资料建立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切实可靠,实体建模法将有限元模型的几何特征和边界条件的定义与有限元网格的生成分开进行,减少了模型生成的困难.

    作者:潘宏;卜海富 刊期: 2004年第03期

  • 手术治疗髋臼骨折18 例

    目的探讨手术复位内固定治疗髋臼骨折的方法和疗效.方法根据Letournel分型,后壁骨折7例,后柱骨折2例,后壁+后柱骨折3例,横行+后壁骨折1例,前方伴后半横行骨折2例,T型骨折2例,双柱骨折1例.髂腹股沟入路5例,Kocher-Langenbeck入路12例,联合入路1例.结果解剖复位9例,良好复位6例,一般复位3例.完全恢复髋关节功能15例;遗留轻度跛行步态3例伴患髋偶有疼痛.结论根据骨折分型选择手术入路,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满意.

    作者:苗卫东;王明君;曹湘豫;张韶民 刊期: 2004年第03期

临床骨科杂志

临床骨科杂志

主管:安徽省教育厅

主办:安徽医科大学,安徽省医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