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巅辉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内经>均为中医基础的相关课程.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重复.因此优化整合这三门课程,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迎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迅猛发展的Intemet互联网技术造就信息时代,在网络时代,以旧有模式经营的高校图书馆将面临越来越大的生存压力.但如何将高校图书馆融入网络化大潮,在这方面,高校图书馆具有无可比拟的先天优势.
作者:王叶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三氧由3个氧原子组成,既是有利的充氧剂,又是好的机体氧化剂.三氧治疗针对人体机体慢性缺氧,在有限的组织血液中大幅度提高氧浓度,同时正常的组织细胞会得到更多的氧供应,改善机体缺氧状态,从而改善眼底微循环障碍.
作者:贲彦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党的十七大提出:教育是民族振兴的基石,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下发了2007年1号文件,开始实施质量工程,同时教育部还下发了<关于进一步规划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文件,作为2007年的2号文件.
作者:曹旭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疗效.方法:术前给予心理护理、营养支持与饮食控制并存、血糖监测、术前准备;术后通过病情观察、饮食护理、糖尿痛护理、留置管护理、预防感染等方法.结果:57例患者均未发生并发症,顺利完成手术,安全渡过围手术期.结论:积极有效的术前、术后护理对策的实施是食管癌伴糖尿病患者安全渡过围手术期,预防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作者:胡学秀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构建院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强化教学质量管理、提高教学质量、深化教学改革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从教学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是构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前提和关键、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建立与运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两个方面探讨构建院系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作者:苏颖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药药剂学是中药学知识的专业课,位于药学知识结构金字塔的顶部,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学科,要求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学科的知识,完成对药物制剂进行处方设计、生产工艺、质量控制及合理应用的全过程.在丰富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增加了创新实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团队协作精神的形成.
作者:邱智东;董金香;李宜平;张炜煜;王凯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求提高杜仲煎出率的佳切制方法.方法:将3种不同片型杜仲(即横切丝、纵切丝及市售品)分别进行盐炙、砂烫和烘制后,再进行收得率和煎出率比较.结果:横切丝的煎出率明显高于纵切丝和市售品,横切丝的收得率高于纵切丝和市售品(除市售杜仲烘制品外).结论:杜仲横切成2~3 mm的细丝再进行烘制入药可提高其收得率和煎出率.
作者:白润娥;张晋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药剂学作为药学专业的主干专业课,采用交叉教学法提高药剂学教学质量,从教学内容设置、教学改革措施、拓宽实验教学等方面阐述了药剂学教学改革的设想与实践,培养出符合时代需要的药学专业人才.
作者:张炜煜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下肢皮肤缺损的新方法.方法:以内踝前缘至股骨内上髁连线为轴线,根据受区大小、开关及部位设计皮瓣,修复感觉接近正常.结果:所有6例皮瓣均完全成活,术区外形和功能均较满意.结论: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具有可靠的血液供应,操作简便.为下肢皮肤缺损的修复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作者:王民亮;李静;郝信;何利民;王玉发;刘东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贫血是肺癌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对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产生影响,加重肿瘤细胞乏氧.可引起肿瘤细胞在基因水平发生改变,诱导侵袭性表型的产生,进而造成肿瘤耐药和进展.中医认为与脾肾亏虚有关.目前临床主要应用两种方法纠正贫血,输血及应用rhEPO,但都有其局限性.临床观察表明中西医结合提高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减轻贫血有着较好的效果,在临床治疗中有一定的优势.
作者:马晶洁;李晓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加减清营汤对H2O2损伤的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作用.方法:体外培养内皮细胞ECV304,用380μmol/LH2O2损伤细胞,大鼠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加减清营汤组和阳性药物对照组,用血清药理学方法给药,检测各项指标.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加减清营汤含药血清组的NoS活性、T-AOC显著提高,MDA含量、LDH活力显著降低(P
作者:崔明超;傅雷;江励华;吴颢昕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效果.方法:将9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和酚妥拉明组,疗程7 d,观察3组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及咯血缓解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酚妥拉明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1.9%、68.8%;副作用发生率为6.3%、34.4%、18.8%;咯血缓解时间为(3.48±1.35)d、(5.58±1.26)d、(5.63±1.33)d.结论:联合治疗组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的优点.
作者:陈济明;李志莹;刘红光;宋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出现肝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减轻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钟庆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温病条辨>载方208首,包括师承前贤方,据前贤创新方和独创方三部分.分列温热类治方、湿热类治方、寒湿凉燥治方三方面.吴氏独创温热治方,以补温病卫分、气分及阴虚之证治;创湿热治方,以济伏署卫气同病及痰饮证治,又可正分利治痢之名;创凉燥、寒湿治方,以补前贤.
作者:刘宏艳;肖照岑;年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重镇之品,因其质重而得名.历代医家对重镇之品治疗内科疾病有很多宝贵经验.重镇之品用于外科疾病的治疗,常取其镇心安神、止痒止痛,燥湿敛疮、摄纳固涩,清热平肝、软坚散结之功,用于带状疱疹、老年瘙痒症、慢性荨麻疹、急性湿疹、紫癜、痤疮、扁平疣及遗精滑泄、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等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邱隆树;余克强;彭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循经点灸与对症护理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循经点灸结合对症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1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7l%,总有效率为9r7.14%,对照组治疗愈率为51.43%,总有效率为77.14%.结论:壮医药线循经点灸与对症护理,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与护理.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增长.我国平均年龄男性为70.6岁,女性为70.1岁,目前已列为世界长寿国之一.本人仅就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浅谈护理方法如下.
作者:尚金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对目前中医教育的状况进行了一些思考,认为许多学生学习兴趣难以调动,理论实践结合不够,教学环节存在脱节.并指出现行教材中的一些不足之处:知识点没有增加,书本却越来越厚;个人学术观点纳入了教材;教材内容出现了重复、雷同等等.提出中医特色教材的编写思路:必须依据课程标准;必须因地制宜;必须开拓创新;必须夯实基础,强化多维.
作者:钱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从高丽参中提取出水溶性粗多糖GP,经分离纯化,得到均一多糖GPⅢ,研究其组成等性质.方法:粗多糖经Sevage法脱蛋白,DEAE Sepharose CL-6B柱层析分离纯化得到GPⅢ,经HPLC和醋酸纤维素薄膜电泳法检验其均一性.结果:GPⅢ是均一组分多糖,GC分析它的单糖组成是葡萄糖.结论:GPⅢ是均一组分多糖,GC分析单糖组成是葡萄糖,方法准确.
作者:罗巅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