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探讨输尿管镜及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排石汤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的疗效.方法:应用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及体外冲击波碎石联合中药排石汤治疗复杂性榆尿管结石58例并观察疗效.结果:58例复杂性输尿管结石患者均获痊愈,无输尿管穿孔等并发症,无中转开放手术.结论:采用此联合治疗的方法具有成功率高、损伤小、易操作等优点,是治疗复杂性输尿管结石理想的治疗方法.
作者:邹传兵;朱子军;朱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用自拟活血化瘀汤荆治疗,对照组38例,西医常规治疗,4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临床痊愈6例,显效24例,有效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临床痊愈3例,显效18例,有效8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0%.两组比较P<0.05.结论:采用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肯定.
作者:孙昕;冯桂梅;何婷婷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重镇之品,因其质重而得名.历代医家对重镇之品治疗内科疾病有很多宝贵经验.重镇之品用于外科疾病的治疗,常取其镇心安神、止痒止痛,燥湿敛疮、摄纳固涩,清热平肝、软坚散结之功,用于带状疱疹、老年瘙痒症、慢性荨麻疹、急性湿疹、紫癜、痤疮、扁平疣及遗精滑泄、肛肠疾病术后创面愈合等疾病,疗效显著.
作者:邱隆树;余克强;彭波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及<内经>均为中医基础的相关课程.这三门课程在教学内容上多有交叉、重复.因此优化整合这三门课程,具有积极意义.
作者:刘迎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温病条辨>载方208首,包括师承前贤方,据前贤创新方和独创方三部分.分列温热类治方、湿热类治方、寒湿凉燥治方三方面.吴氏独创温热治方,以补温病卫分、气分及阴虚之证治;创湿热治方,以济伏署卫气同病及痰饮证治,又可正分利治痢之名;创凉燥、寒湿治方,以补前贤.
作者:刘宏艳;肖照岑;年莉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围绕提高学生学习质量,对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实践进行总结和回顾,对中医院校的学习质量评价体系的构建,提出相关的思考.
作者:关守宁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探讨垂体后叶素与酚妥拉明联合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的效果.方法:将96例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和酚妥拉明组,疗程7 d,观察3组疗效、副作用发生率及咯血缓解时间.结果:联合治疗组、垂体后叶素组、酚妥拉明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8%、71.9%、68.8%;副作用发生率为6.3%、34.4%、18.8%;咯血缓解时间为(3.48±1.35)d、(5.58±1.26)d、(5.63±1.33)d.结论:联合治疗组治疗支气管扩张大咯血具有疗效高、副作用少的优点.
作者:陈济明;李志莹;刘红光;宋冰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通过观察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外伤性眼肌麻痹的效果以探讨其临床可行性.方法:随机将28例(28眼)外伤性眼肌麻痹眼分为A、B两组.A组为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治疗组;B组为单用复方樟柳碱治疗组.14 d为l疗程,2~3个疗程后,分别比较A、B两组眼球运动、眼位、复视等症状的恢复情况.结果:A组治愈4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92.8%;B组治愈l例,好转9例,总有效率71.4%.结论:针刺联合复方樟柳碱的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外伤性眼肌麻痹,起效快,疗程短,其效果令人满意,其方法行之有效.
作者:田洪军;韩琦 刊期: 2008年第05期
药理学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桥梁学科,通过实验教学,不仅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可直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观察、搜集、处理实验数据及撰写实验报告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为今后独立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韩杨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出现肝性脑病后在积极抢救治疗的同时,进行辨证施护,对疾病的转归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对减轻并发症、促进恢复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钟庆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糖尿病足是一种慢性进行性波及肢体大、中、微血管的特殊病变.以肢体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临床特征,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慢性并发症,也是糖尿病病人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用综合疗法治疗糖尿病足20例,取得了较好效果.
作者:张井芬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建立蒺藜果中呋甾总皂苷含量的测定方法.方法:以蒺藜呋甾皂苷B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在518nm处测定蒺藜果中呋甾总皂苷的含量.结果:测得蒺藜呋甾皂苷B的线性范围为326.2~471.1μg,r=0.9 997(n=5),平均回收率为98.60,RSD为1.36%.结论:该方法准确,灵敏度高,专属性强,重现性好.可用于蒺藜药材和蒺藜总皂苷制剂中该成分的含量测定.
作者:解生旭;徐暾海;韩冬;赵宏峰;司云珊;徐雅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干眼症是眼科常见的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近年来干眼痘的研究和治疗成为眼科的热门话题,各种学说和治疗方法较多,对中西医治疗干眼症提供了有效方法.
作者:宿艳;郭晓玲;徐湘辉;张洪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杨金坤教授认为,恶性肿瘤的致病因素复杂,属于一类正虚为本,邪实为标的整体疾病,癌瘤只是全身疾病的局部表现.治疗中,倡导攻补兼施,扶正为主的原则.同时考虑到消化系统肿瘤的特性,扶正以健运脾胃为首要治则,辅以温肾阳养肾阴,强调脾肾同补.借鉴现代医学的研究成果,在临床诊治中强调辨证与辨病结合,中西医结合.
作者:严敏;白晓娟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观察壮医药线循经点灸与对症护理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的疗效影响.方法:将70例顽固性呃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壮医药线循经点灸结合对症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和护理.1周为1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85.7l%,总有效率为9r7.14%,对照组治疗愈率为51.43%,总有效率为77.14%.结论:壮医药线循经点灸与对症护理,对顽固性呃逆患者疗效显著,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治疗与护理.
作者:罗雪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眼科临床常见的眼底病有出血、缺血、炎症、变性等多种病变,常可导致明显的视力下降,预后较差,药物治疗是治疗眼底病的主要手段.用于治疗眼底病的药物虽然很多,但大多数都疗效欠佳.近年来,复方樟柳碱注射液的出现为临床治疗眼底病开辟了新的途径,并收到了很好的疗效.
作者:吴曙光;王雅杰;刘斌 刊期: 2008年第05期
随着人类社会的前进,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的寿命正在逐渐延长,老年人在人群中的比例也相应增长.我国平均年龄男性为70.6岁,女性为70.1岁,目前已列为世界长寿国之一.本人仅就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及心理特点浅谈护理方法如下.
作者:尚金芳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引起的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严重并发症之一.在糖尿病中的发病率达47.66%[1],是引起慢性肾功能衰竭和死亡的常见原因,占糖尿病患者死亡率的60%[2].笔者就中医药对DN研究进行归纳,报道如下.
作者:单宝霞 刊期: 2008年第05期
目的:研究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神经电生理特点.方法:对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与110例正常成人进行四肢周围神经的运动传导速度(MCV),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AMP),感觉神经动作电位(sNAP)和F波的测定,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神经速度异常者126例(检出率63.0%),2型糖尿病组的MCV,SCV,cAMP,SNAJP较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着差异(P均<0.05),SCv的异常率(56.3%)高于McV(50.6%),下肢NCV的异常率(56.9%)高于上肢异常率(50.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周围神经病变程度与糖尿病病程有关,与空腹血糖水平无明显的相关性,F波的异常率高于NCV的异常率.结论:神经传导速度、复合肌肉动作电位和F波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早期诊断.
作者:王玉;孙晓进 刊期: 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