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云珊;徐雅娟;韩冬;赵宏峰;解生旭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COPD并发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与非COPD自发性气胸患者60例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表现及并发症、治疗方法与转归.结果:COPD组临床表现不典型,常并发呼吸衰竭,胸腔闭式引流排气率高,胸腔闭式引流置管时间、平均肺复张时间较非COPD组长.结论:COPD并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病情重,易误诊,应尽早X线检查,及早行胸腔闭式引流排气治疗.
作者:陈济明;李志莹;刘红光;宋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光谱法(HG-AFS)是将氢化物发生技术与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检测系统结合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痕量分析技术,具有仪器结构简单、分析灵敏度高、重现性好、干扰少、线性范围宽和分析速度快等特点[1-2].本实验采用原子荧光法测定白芝麻中微量硒,报告如下.
作者:刘淑芹;田莉玉;刘淑霞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我科自2007年10月~2008年6月,共收住60例颈椎病患者,经过系统治疗及程序化康复护理,取得满意疗效.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张春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比较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与单独应用依巴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随机分为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组和依巴斯汀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4周对患者的瘙痒程度、风团大小进行评分,依此评价疗效.结果: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组服药1周时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P<0.05);服药2周时疗效与对照组相当(P>0.05);服药4周后维持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苦参素联合依巴斯汀治疗原发性获得性寒冷性荨麻疹起效快,维持时间长,效果满意.
作者:武斌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又称纤维性肺泡炎或慢性间质性肺炎,是由肺泡壁损伤,引起非感染性炎性反应.本病至今病因未明,少数患者的发病可能与病毒等微生物感染、有机粉尘吸入和有害气体的刺激有关.我院于2006~2007年共收治168例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患者,现将CT诊断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田立波;刘树敏;张连英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是高等中医教育人才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在高等医学教育规模不断加大、医疗卫生制度日趋严格的形势下,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对中医药院校实践教学工作进行不断的探索、改革,使高等中医学教育取得可持续发展.
作者:胡金凤;王喜臣;韩世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胃宁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218例患儿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138例和西药治疗对照组8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胃宁散,对照组进行常规治疗,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对照组总有效率86.25%.结论:胃宁散治疗小儿秋季腹泻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鹿应欣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人性化护理是一种以患者为中心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根据时间的不同分为手术前期、手术中期和手术后期3个阶段.现就人性化护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报告如下.
作者:袁丽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逐饮Ⅰ号对恶性胸水大鼠模型胸水和血清中bFGF及生存期的影响.方法:采用艾氏腹水瘤细胞株传代培养后大鼠胸腔注射造模,用ELISA法测定血清和胸水中bFGF的含量.通过计算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命延长率观察恶性胸水大鼠的生存期.结果:模型组、中药组、顺铂组血清bFGF含量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中药加顺铂组血清bFGF含量高于空白对照组;中药加顺铂组、中药组、顺铂组血清和胸水中bFGF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中药加顺铂组血清和胸水中bFGF含量明显低于中药组和顺铂组;顺铂组血清和胸水中bFGF含量与中药组相近.中药组、顺铂组、中药加顺铂组中位生存期较模型组明显延长;中药加顺铂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命延长率较顺铂组及中药组明显延长;顺铂组中位生存时间和生命延长率较中药组略延长.结论:逐饮Ⅰ号可明显降低血清和胸水中bFGF的含量;明显延长恶性胸水大鼠的生存期;通过降低恶性胸水大鼠血清和胸水中bFGF的含量而达到防治恶性胸水的作用.
作者:李竹英;刘建秋;吉俊嵘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夏公旭主任从事中医外科临床二十余年,对于外科杂病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尤以运用益气清热祛湿法,自拟抗病毒效验方治疗病毒性疾病,效果独到,兹举例介绍如下.
作者:李荣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继续教育是为适应现代社会科技、经济发展的需要,落实终身教育理念而出现的一种教育活动,同时继续教育也是适应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现就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阐述如下.
作者:仲萍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流行性出血热是由虫媒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疾病,属于有肾损伤综合征的出血热(HFRS),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小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临床表现为发热,低血压,休克,少尿,多尿和恢复期5期经过,而重症出血热以出血和肾功能不全表现明显,持续时间长,可因顽固性休克和急性肾功衰竭而死亡.我院地处半山区属出血热高发区,现就典型病例报告如下.
作者:曹峰昊;辛永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慢性湿疹常由急性及亚急性湿疹迁延而成,或者开始时即呈现慢性炎症,常以局限于某一相同部位经久不愈、剧烈瘙痒为特点.笔者自2004~2008年7月,采用自拟滋阴除湿方结合派瑞松治疗湿疹45例,并与单纯用派瑞松治疗的4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封建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近年来,笔者应用一捻金(消积散,每袋12 g)为主治疗小儿呼吸道感染(小儿支气管炎、小儿肺炎)79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朱楠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炮姜为姜的干燥老根炮制品,苦涩性温,有散寒止痛,温经止血之用.笔者用其治疗慢性口疮,收到了较好效果.现将用药体会介绍如下,供同道参考.
作者:李龙骧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血清总胆汁酸测定在心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检测病人随机分为脑中风病组58例、高血压病组72例、冠心病组62例、健康对照组102例,用美国贝克曼LX2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总胆汁酸(TBA)、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结果:脑中风病、高血压病、冠心病组的血清总胆汁酸高于健康对照组,高血压组血清总胆汁酸为高.结论:血脂代谢紊乱可使胆汁酸水平发生变化,胆汁酸可能参与血压的调控,并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有一定的关系.
作者:李晓鸥;丛占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痛风是嘌呤代谢障碍,血尿酸增高所致中老年男性为主的常见病.此病在发达的欧美国家发病率较高,近年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病率日渐上升.本病临床特点为高尿酸血症,症状多是关节突发性反复发作,疼痛难忍,痛处不移,肿、痛风石形成等.目前西药主要选用秋水仙碱、别嘌呤醇、消炎痛抑制尿酸合成,缓解高尿酸血症,控制病情发展,但副作用大,部分患者难坚持治疗,使病情得不到及时控制.笔者近年用中药三妙汤加味治疗本病12例,疗效较好,总结如下.
作者:辛永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多层螺旋CT(MSCT)扫描中使用造影增强能鉴别病变组织的性质与周围组织的关系,还可以观察造影剂在血液中的动态变化,如胸腹腔脏器扫描的动脉、静脉及实质期的峰值变化.特别是MSCT扫描中血管造影(CTA),如脑CTA、椎-基底动脉、肺动脉、冠状动脉CT成像等效果显著,为临床科研、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本文仅就MSCT造影增强的不良反应现象及护理,报告如下.
作者:陈矛 刊期: 2008年第06期
高血压病,属于祖国医学眩晕、头痛范畴,以体循环动脉血压高于正常,眩晕为其临床表现,病理机制复杂,并发症多,且缠绵不愈.应用龟甲养阴汤治疗肝肾阴虚型高血压78例,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作者:孙婉;赵云鹏;赵洪斌;王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解酒利胆汤对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氧化应激状态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酒精灌胃加用高脂、高铁饲料方法诱导酒精性脂肪肝模型,用解酒利胆汤对其进行治疗6周后检测肝MDA含量和GSH-Px、SOD活力以及肝TG含量.结果:解酒利胆汤能够明显降低酒精性脂肪肝大鼠肝MDA含量,提高GSH-Px、SOD活力,并能减少肝TG含量.结论:解酒利胆汤具有潜在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作用.
作者:朴松兰;金玟成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