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军;王兆华;徐国经;赵玉兰;严仲铠;侯淑丽
甲状腺是人体大的内分泌腺,其分泌的甲状腺素参与及调节人体正常的生理代谢过程,无论任何原因导致其分泌水平的异常,均可发生甲状腺功能障碍疾病,简称甲亢或甲低。因其主要临床表现以高代谢症候群或低代谢症候群为主,故临床并不难以诊断,但对于老年人,其发病多较隐袭,临床症状不典型,且多以其它疾病就诊而导致误诊。在近几年临床工作中,我们共收治过13例以心血管病而就诊的老年性甲状腺疾病病人,下面就诊断及中医药辨证治疗谈几点体会。……
作者:姜丽红;马大实;李丽贤;张京燕;关琪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怎样发挥中医诊疗肝病的作用?我们认为,关键在于发挥中医特色,而中医特色的关键在于中医理论核心——阴阳学说。 古人云:“太极动而生阳,静而生阴”。就是说,物质的绝对运动为阳,相对静止为阴。凡事物皆可归于阴阳二类,这在传统医学中运用尤为突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认识到,人体生理、病理的物质基础是人体内各种分子、原子的运动——各种物理、化学变化。它们要做何种方向的运动,是由原子、分子结构决定的。但是,它们无论做何种运动,都必须以能量为基……
作者:鲁浩;杨世忠;卢静;王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应用DXH-2000C型三维正脊仪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86例,男64例,女22例;年龄18~66岁;病程7~5年,L3~L4突出5例,L4~L5突出72例,L5~S1突出9例。其中采用3月以上保守治疗者13例,手术后复发者5例。本组患者均在门诊治疗,经查体、影像学(CT或MRI)检查证实为腰椎间盘突出者。 2 治疗方法 2.1 三维牵引 俯卧位或仰卧位,根据患者身高、体重、性别、年龄、发病部位、病变状态等确定其……
作者:张东奎;周玉梅;丁兰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采用薄层扫描法和比色法,测定了不同采收季节野生穿龙薯蓣和栽培穿龙薯蓣皂苷元和总皂苷元的含量。 1 仪器和材料 仪器:日本岛津CS930双波长扫描仪,上海752型分光光度计;试剂均为分析纯;著蓣皂苷元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样品材料详见表1。 2 实验条件 扫描方式:双波长反射式锯齿扫描。λS=475nm,λH=700nm;扫描速度:20mm/min;线性参数SX=3;分光光度法测定波长410nm;展开剂:甲苯—氯仿—甲醇(4.5:5:0.3);显色剂为10%硫酸乙醇溶液。……
作者:张大军;王兆华;徐国经;赵玉兰;严仲铠;侯淑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外感高热是由于卒感六淫邪毒,疫疠之气,客于肌腠,正邪交争,以发热为主要症状,体温升高达39℃以上的急诊常见病。历代医家均遵循六经、卫气营血和三焦辨证体系对本病进行治疗,近年来虽提出了,“毒随邪人,热乃毒生”;“先发制病”等新的学术观点,但在本病治法方面均局限于辛温解表,方药上多数选用疏风散寒,宣肺解表。随着疾病谱的多变,本病病机也随之复杂化,故不可拘泥于以往的六经及卫气营血辨证。……
作者:任宝琦;程霞;赵玉姝;盖国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案举例 例1 王某,女,43岁,住院号97-01555。发作性心悸、气短近半年,加重半个月。伴左侧头面部,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呈进行性加重。入院诊断:(1)心律失常,偶发房早。(2)脑梗塞。行抗心律失常、抗凝血药物治疗2周,无效。请我科会诊。查体:G(3-4)、C(4-5)左侧棘旁压痛(+),左侧上、下肢肌力Ⅴ级。臂丛牵拉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Jackson试验(+),头部CT未见异常。X线检查:颈椎C4(4-5)后缘增生,相应椎间孔变窄。诊断为混合型颈椎病(脊髓型、交感神经型)。……
作者:孔力;吴向东;林大伟;陈永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乙型肝炎较易形成慢性,早期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对延缓病程,提高生存率很重要。为了探讨肝复肽联合复方甘草甜素(美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对2001年4月~2001年10月在我科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25例进行观察,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全部病例均为我科住院患者,按1995年北京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选择慢性乙型肝炎5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5例,男21例,女……
作者:路洪艳;王长嘉;高静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近10年,我国冠心病患者有明显上升趋势,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为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主要的死因之一,尤其老年人不稳定心绞痛日益增加,这往往是心肌梗塞和猝死的先症。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选自老年病科2000~2001年住院的老年患者30例,均为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男性24例,女性6例;年龄为65~83岁,平均年龄74岁。……
作者:杨秀娟;高怡红;杨清;张国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18例,男14例,女8例,左侧8例,右侧10例;年龄大65岁,小23岁,平均29岁,受伤前腕关节活动均正常,伤因:车祸伤8例,高处坠落伤4例,自行跌伤4例,机器伤2例。 1.2 骨折分型 按ASIF系统分类 C1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骨后端骨折,简单)10例;C2型:(完全关节内骨折,干骨后端骨折,粉碎)6例;C3……
作者:李俊杰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众所周知,中医学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不衰,是因其有自身独特的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源于长期的临床实践观察,反过来又一直有效地指导中医的临床实践,并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发展与提高。 理论源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与发展,这是不争的事实。然而现在在临床实践中,大部分人都认为中医理论与临床脱节,这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中医理论不能很好地指导临床,另一方面临床的诊治不能用中医理论给予解释。实际上并非理论不能指……
作者:李奕祺;刘卫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是通过循环中含IgM的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的沉积介导的。我们在临床以及实验中发现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存在含IgM和FN的循环聚合物。纤维连接蛋白(FN)是一族高分子量的糖蛋白(440~500KD)。可以可溶性形式存在于血浆和其他细胞外体液中;或以非可溶性形式存在于细胞外基质中。可涉及到免疫复合物介导的肾小球肾炎如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炎症反应。 本文应用ELISA方法测定血清IgM-FN聚合物的水平,以探讨其对弥漫性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的辅助诊断价值。同……
作者:朱光泽;许龙毓;刘铁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我院自1995~2002年,应用单根斯氏针髓内固定,长腿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小儿股骨上段骨折12例,方法简单,疗效满意,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男8例,女4例;年龄小7岁,大13岁。新鲜骨折5例,陈旧骨折7例。骨折类形,横断骨折6例,短斜形骨折2例,螺旋形骨折2例,合并骨盆骨折及小腿多发性骨折2例。 1.2 手术步骤全麻或硬膜外麻醉,取股骨前外侧……
作者:高德森;袁长云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偏头痛是指由于调节血管运动的中枢神经部分功能失调,致使脑血管舒缩功能发生障碍而造成的周期性的一侧头部剧烈刺痛、胀痛或搏动性跳痛的一种血管神经性头痛。本病属祖国医学头痛范畴,根据反复发作特点,又称“头风”、“首风”。现将催眠疗法治疗偏头痛的方法,简介如下。 1 催眠疗法 催眠治疗适用于慢性偏头痛或其即将发作时。偏头痛发作时则应先按压或按揉太阳穴、风池穴和内关穴,并用药物加以控制,待发作缓解后进行催眠治疗。具体如下:……
作者:李淑娟;赵会华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化疗前进行肿瘤细胞药敏试验,以提高疗效。方法:应用MTT比色法和流式细胞术对手术切除的喉癌组织制备单细胞悬液,体外培养,进行4种抗癌药物敏感性试验和细胞周期检测。结果:5-FU、MTX对喉癌细胞敏感性强,流式细胞仪检测,喉癌细胞G1期细胞增多,S期细胞减少。结论:在化疗前进行肿瘤细胞药敏试验,选择高效药物用于同一患者,对于提高喉癌的疗效,减少毒副作用的产生具有重要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作者:邓伟力;刘玉福;张爱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中心性浆液性视网膜脉络膜病变是眼科临床比较常见的一种眼底病,易发生于青壮年男性,常单眼发病,近年来有逐渐增多的趋势。患病后外眼无任何异常表现,只是自觉视物昏蒙不清,如隔纱状,或眼前有灰黄色暗影,视物变形,属祖国医学“视瞻昏渺”、“视瞻有色”的范畴。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尤与脾的关系为密切。脾主运化水湿,黄斑位于眼底之中心,中央属土,故黄斑区应属于脾。若脾气虚弱,运化失司,就会导致水湿内停,聚而生痰化热,上攻于目,引起黄……
作者:李时;夏清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前列腺炎,尤其慢性前列腺炎,是成年男性常见的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其治疗始终不离清热解毒,行气活血之法。现将辨治体会介绍如下。 1 急性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多因房事不节、酗酒、嗜食辛辣以致相火旺而湿热内蕴,又复外感湿热而发病。其证属热毒壅结,气血瘀滞,治当清热解毒,行气活血。故应以清热解毒为主,稍佐利湿法。笔者于临床治疗每以五味消毒饮为主方,加行气活血之品而收功。……
作者:王庆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自2000年以来,我科应用大剂量静脉丙种球蛋白(HD-IgG)治疗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13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3例,男3例,女10例;年龄5个月~60岁。其中,慢性血小板减少症11例,急性儿童血小板减少症2例。 1.2 用药方法 HD-IgG(上海莱士血制品有限公司研制,经病毒灭活/除病毒膜过滤,水剂,每瓶2.5g),每日400mg/kg静脉滴注,连续5d。……
作者:汪萍菲;应爱武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临床资料 本组120例中,男35例,女85例;年龄小18岁,大76岁;病程短1d,长10年。 2 治疗方法 取穴:风池、内关、太阳、悬厘、率谷。手法:令患者坐位,穴位常规消毒,风池穴用2.5寸毫针向下颌方向斜刺1.5~2寸,采用提插捻转法,以酸胀为宜,其它穴位用常规针刺法斜刺,以酸麻胀为宜,留针30min,7d为1疗程,疗程间休息2d,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
作者:周志跃;孙艳秋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多发病,易反复发作,且近年来有逐渐增多趋势。属于中医学“哮病”范畴。我们从临床实际出发采用疏肝理肺法治疗本病,取得了一定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所选病例均为本院1994~2000年住院患者。男16例,女14例;年龄21岁~68岁。病程3年~26年。其中轻度11例,中度16例,重度3例;吸人型2例,感染型6例,混合型22例。所选病例的中医诊断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制定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993年)的病例为选择……
作者:张芬兰;姜海燕;魏婷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病案举例 某女,41岁,工人。因呕吐鲜血1h于1999年10月25日来我院急诊科就诊,诊为上消化道出血(急性胃粘膜病变)。用西药治疗,呕血曾一度停止。12h后,再度出现呕血,故转入我科(1999年11月26日)。既往有高血压病史6年,近2年一直服用肠溶阿司匹林0.5mg/d,心痛定20mg/d。1年前因上腹部不适,于我院行胃镜检查示:慢性浅表性胃炎,有慢性咽炎病史10余年,无肝炎病史。体检:Bp18.7,12kPa神志情,锁骨上淋巴结不大,无蜘蛛痣及肝掌,双肺呼吸音清,HR80次/min,律齐,心音有力,无杂音,腹平坦,无腹壁静脉曲线,无压痛及包块,肝脾肋下未及,腹水征阴性。化验:WBC9.7×10~9/L,……
作者:王华静;周晓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