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传统鼻腔填塞止血与电凝止血的疗效比较

方峥嵘;李义森;秦龙全;邹健;周维镕

关键词:鼻内镜术, 凡士林纱条, 电凝, 止血
摘要:目的 分析比较鼻内镜术后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与电凝止血的疗效,探讨运用电凝止血在鼻内镜术后的可行性.方法 将78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鼻腔行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治疗组为电凝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部胀痛情况、术后出血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结果 两组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鼻部胀痛情况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电凝止血优于凡士林纱条填塞.结论 鼻内镜术后电凝止血的效果和术后疗效确切,术后患者痛苦小,术腔上皮化时间短.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相关文献
  • 三九、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喉源性咳嗽(禀质特异型)80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三九、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喉源性咳嗽(禀质特异型)的临床疗效.方法 在三九、三伏天采用选定穴位中药敷贴的方法,治疗喉源性咳嗽(禀质特异型)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中药敷贴组40例及安慰剂敷贴组40例.于三九和三伏节气开始10日敷贴一次,共8次为一疗程,治疗结束半年后随访,分析比较治疗前后的疗效.结果 中药敷贴组总有效率为81.54%,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改善明显,治疗前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安慰剂敷贴组总有效率为50%,治疗后主要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药敷贴组与安慰剂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三九、三伏天穴位敷贴治疗喉源性咳嗽(禀质特异型)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在社区医院开展大大提高其便利性及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文华;沙一飞;王丽华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纳吸棉在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腔填塞中的应用

    目的 观察纳吸棉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术腔填塞的临床效果.方法 在我院行鼻内镜手术治疗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8例.鼻内镜手术结束之际,对照组患者采用明胶海绵填塞术腔,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纳吸棉填塞术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鼻腔填塞期间的临床症状和术后随访期间的鼻腔粘连等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鼻腔填塞期间,观察组患者的头痛、鼻痛等症状均明显轻于对照组(均P<0.05).术后随访期间,观察组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为5.3%,远低于对照组的28.94%(P<0.05).结论 纳吸棉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术腔填塞效果良好,术后鼻腔粘连发生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袁龙;罗通勇;贾全凡;岳胜清;文晓蛟;刘冬梅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孟鲁司特联合丙酸氟替卡松对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及血清IgE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观察孟鲁司特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2014年1月~2015年1月在我科治疗的AR患儿84例,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予以丙酸氟替卡松喷鼻剂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片口服.观察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开始第2周和第4周末的症状评分、疗效水平、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血清屋尘螨变应原特异性IgE(sIgE)、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7(IL-17)水平变化趋势.结果 两组患儿治疗开始第2周和第4周末的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以观察组下降为更显著(P<0.01);疗程结束时,观察组总有效率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2(P<0.05).治疗开始后第4周末,两组患儿血清屋尘螨sIgE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尤以观察组下降更为显著(P<0.01);两组TNF-α、IL-17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但观察组降低更为明显(P<0.01).所有患儿在用药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孟鲁司特与丙酸氟替卡松联合疗法能更加有效地缓解儿童AR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作者:胡丽敏;闫志毓;郭光良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疗效观察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与传统扁桃体剥离术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分析2017年2月到2017年8月80例在我院接受扁桃体剥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低温等离子刀剥离术组)40例,对照组(传统扁桃体剥离术)4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临床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手术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恢复正常饮食时间、术后VAS评分、平均疼痛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伪膜脱落时间长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40,10% vs 14/40,35%;x2=7.168,P=0.007);观察组患者术后IL-6、TNF-α及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与传统扁桃体切除术相比,低温等离子刀扁桃体切除术可以明显减少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减轻术后疼痛感及炎症反应,有助于患者术后恢复,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作者:侯炜;闫静;高天喜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窦球囊扩张术与微创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对比研究

    目的 分析比较鼻内镜术后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与电凝止血的疗效,探讨运用电凝止血在鼻内镜术后的可行性.方法 将78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鼻腔行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治疗组为电凝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部胀痛情况、术后出血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结果 术后12周,观察组62.00%的患者嗅觉正常,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周,观察组患者SNOT-20评分、Lund-Kennedy内镜黏膜形态评分和鼻腔黏液纤毛清除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黏黏黏.且观察组患者机体功能评分、情绪状态评分和心理状态评分较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鼻窦球囊扩张术治疗CRS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显著改善患者的鼻腔状态、机体能力及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作者:黄恒;马莹;杨奉玲;余文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内镜治疗真菌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目的 探究鼻内镜手术对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患者手术前后免疫功能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方法 选取152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均拟行手术治疗,据患者意愿选择手术方式并将其分为对照组(n=85)及观察组(n=67),对照组患者行传统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两组均于术后进行常规抗感染及抗真菌治疗.检测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周2组患者免疫功能指标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变化;观察并比较术前及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 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2组hs-CRP、IL-4、IL-6及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与术前比较,术后1周观察组CD4+T淋巴细胞比例、CD4+/CD8+比值及血浆IgG含量明显升高,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观察组CD8+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降低,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手术前后及两组间IgM均无显著性变化(P>0.05);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2组流涕、鼻塞、嗅觉障碍及头痛评分均显著降低(P<0.01),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鼻内镜手术可有效减轻机体炎性反应,保护机体免疫功能,进而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快速康复,疗效显著优于传统手术治疗.

    作者:徐林弟;陈寻;刘晴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非侵袭型真菌性上颌窦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70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入院顺序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即:研究组(35例)与对照组(35例).对照组3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给予常规鼻内镜下中鼻道开放手术治疗,研究组3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给予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对比两组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术后6个月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与复发率.结果 研究组3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35例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内镜下中下鼻道联合开窗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上颌窦炎患者的临床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在临床中推广运用.

    作者:胡道彩;周勤;高琼;高洋;仲军文;岳静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疗效研究

    目的 探讨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的临床疗效.方法124例神经性耳鸣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采用右旋糖酐40氯化钠注射液、甲钴胺注射液、盐酸氟桂利嗪胶囊进行连续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益肾养血通窍汤,两组均15天为一疗程.观察并比较两组神经性耳鸣患者治疗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候变化、耳鸣分级评分.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神经性耳鸣患者的愈显率85.5%显著高于对照组神经性耳鸣患者的6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神经性耳鸣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5.2%与对照组神经性耳鸣患者的90.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性耳鸣患者中医症候各项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神经性耳鸣患者中医症候各项评分均得以显著改善(P<0. 05);对照组神经性耳鸣患者耳鸣耳聋、头晕目眩症状得以显著改善(P<0.05);治疗1疗程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神经性耳鸣患者耳鸣分级量化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疗程后两组神经性耳鸣患者耳鸣分级量化评分均得以显著改善(P<0.01);治疗1疗程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神经性耳鸣患者耳鸣分级量化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听力障碍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养血通窍汤联合西医治疗神经性耳鸣具有明显优势,疗效显著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作者:孙旭鸯;姚秦英;陈婷婷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腔结构矫正术治疗OSAHS临床疗效分析

    目的 分析并探讨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接受鼻腔结构矫正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56例轻、中度OSAHS患者,接受鼻腔结构矫正术治疗.通过声反射鼻腔(AR)测量、鼻腔阻力(RM)检查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0~5cm鼻腔容积(NCV0-5CM)、鼻腔小横截面积(NMCA)、鼻气道阻力(NAR)值的变化;通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估患者鼻塞情况;通过Epworth嗜睡量表(ESS)评估患者嗜睡程度;通过多导睡眠呼吸监测(PSG)评估患者术前和术后6个月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和低血氧饱和度(LSaO2)的变化.结果 所有受试者手术之前NCV0-5CM、NMCA、NAR、VAS评分、ESS评分、AHI、LSaO2分别为(4.71±0.25)cm3、(0.34±0.03)cm2、(0.47±0.02)kPa?s/L、(6.98±1.44)分、(13.76±3.55)分、(9.65± 4.05)次/h、(76.47±12.10)%,手术后随访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患者各项检查指标分别为(8.64±0.79)cm3、(0.60±0.11)cm2、(0.23±0.02)kPa?s/L、(2.57±1.09)分、(6.89±2.04)分、(5.13±2.99)次/h、(82.31±10.94)%,术前和术后检查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另外,经spearman秩相关统计分析,ΔVAS和ΔNAR的相关性、ΔESS和ΔAHI的相关性以及ΔESS和ΔLSaO2的相关性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鼻腔结构矫正术对于治疗轻中度OSAHS患者是具有临床有效性的,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张书龙;谭力凡;曾邦兵;刘怡君;游艳;陈萍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氟尿嘧啶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预防复发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观察氟尿嘧啶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预防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我科在鼻内镜下行鼻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术后常规换药,观察组在术后常规换药的基础上,行手术野安全边界黏膜下注射氟尿嘧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复发情况.结果40例患者术后随访1年,观察组无复发,对照组6例复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氟尿嘧啶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术后安全边界黏膜下注射,无不良反应发生,在预防复发中具有良好效果.

    作者:戴勇传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鼻咽癌放疗后放射性脑病40例的诊治分析

    目的 分析鼻咽癌(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诊治经验.方法 采取回顾性分析方法,总结本院2014年1月1日~2016年12月31日收治的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40例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后改强的松口服等药物配合高压氧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影像资料的变化及治疗的副反应,分析影响疗效的原因.结果 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发病时间距放疗结束的时间为37~68(45±16)个月.就诊常见的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包括智能下降及言语行为异常17例(42.50%),智能下降10例(25.00%),头晕、头痛、呕吐及视力下降或视物模糊8例(20.00%),癫痫发作6例(15.00%),运动受损(言语含糊及偏瘫)4例(10.00%),发热3例(7.50%).头颅影像资料显示病变部位位于单侧颞叶26例(65.00%),其中双侧颞叶同时受累14例(35.00%);累及额叶者5例(12.50%).头颅CT影像表现:主要为指状、片状低密度水肿病灶,增强后无明显强化.头颅MRI检查表现为片状、大片状病灶,T1加权像呈现低信号,T2像及早期DWI呈现高信号改变,增强后呈脑回状或不规则强化,囊变区则呈环状强化.所有病例经过治疗后愈后良好.治疗完成后复查头颅CT或者MRI提示病灶缩小和水肿减轻.出院后定期门诊复查及随访,6个月以上病情未见复发和加重.结论 本组NPC放疗后放射性脑病患者发病时间距放疗结束的时间跨度大,智能下降及言语行为异常为就诊时的主要症状,需要结合病史及头颅CT或者MRI等资料诊断,治疗效果优劣与早期诊断、确诊后尽快使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和联合高压氧等多种治疗方法有关.

    作者:李梅芳;黄远桃;颜福斌;张伟;刘旋辉;余丽亚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鼻-鼻窦炎鼻内镜术后传统鼻腔填塞止血与电凝止血的疗效比较

    目的 分析比较鼻内镜术后鼻腔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与电凝止血的疗效,探讨运用电凝止血在鼻内镜术后的可行性.方法 将78例鼻窦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9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术后鼻腔行传统的凡士林纱条填塞止血,治疗组为电凝止血,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鼻部胀痛情况、术后出血及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比较.结果 两组止血效果无明显差异(P>0.05),鼻部胀痛情况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电凝止血优于凡士林纱条填塞.结论 鼻内镜术后电凝止血的效果和术后疗效确切,术后患者痛苦小,术腔上皮化时间短.

    作者:方峥嵘;李义森;秦龙全;邹健;周维镕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SBP1在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的表达分析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的硒结合蛋白1(SBP1)的表达情况,结合其随访资料分析SBP1的表达与其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利用免疫组化分析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SBP1的表达,并进行量化分组为低表达组和高表达组.按照入组标准对99鼻咽癌患者长期随访的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分析了鼻咽癌患者病理组织标本中SBP1的表达情况与其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SBP1在大多数鼻咽癌患者中呈现出低表达趋势,而且在癌巢细胞中的表达显著低于周围正常组织.进一步的研究表明低SBP1表达的鼻咽癌患者伴有更差的无复发、无转移和总体生存时间,并与高表达组相比存在统计学差异,但SBP1的表达与鼻咽癌肿瘤的TNM分级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P>0.05).结论 SBP1在鼻咽癌的病理组织标本中呈现出低表达趋势,且与患者总体生存期存在相关性,但与鼻咽癌患者的TNM分级和临床分期无相关性,因此SBP1可能成为预测鼻咽癌患者预后的生物标志物之一.

    作者:秦开烈;张自雄;许昱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62例尿激酶与微波理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尿激酶与微波理疗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校附院就诊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2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使用尿激酶与微波理疗治疗,对照组使用微波理疗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分泌性中耳炎使用尿激酶与微波理疗治疗,可以提高治疗效果,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吴鸿玲;戴增辉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28例电子喉镜辅助支撑喉镜技术在声带肿物暴露困难术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电子喉镜辅助支撑喉镜技术在声带肿物暴露困难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8例存在支撑喉镜下暴露声带肿物困难患者,应用电子喉镜辅助完成支撑喉镜下声带肿物切除术.结果 通过电子喉镜辅助,声带肿物暴露清晰.11例位于声带前联合处,17例位于声带前1/3处,术后声嘶改善,术后复查电子喉镜,均未见明显病变残留,术后第2天发观8例轻度咽部擦伤,3例舌根咽峡部轻微裂伤,无其他严重并发症.结论 暴露困难声带肿物切除手术中采用电子喉镜结合支撑喉镜,具有弯曲性好,角度变化灵活,损伤刺激小,近距离具有放大作用,在临床上为一种有效的联合手术方法.

    作者:张家鹏;彭宏彬;郭亿莲;周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不同鼻腔冲洗液在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前应用的效果分析

    目的 观察鼻内镜术前鼻腔冲洗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围手术期鼻部症状、体征的影响及不同鼻腔冲洗液对患者鼻内镜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因慢性鼻窦炎在本院耳鼻咽喉科行鼻内镜下鼻窦手术治疗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四组,每组25例患者.第一组患者术前不进行鼻腔冲洗,为对照组,其余三组患者在手术前分别用0.9%等渗盐水、2.2%高渗盐水和林格氏溶液进行鼻腔冲洗,一天2次.四组患者分别在冲洗前、冲洗第一天后、冲洗第二天后分别进行鼻部症状(鼻塞、鼻痒、流涕、喷嚏、嗅觉)评分.患者入院时、术中、出院时分别进行鼻部体征(黏膜充血程度、鼻甲肿大程度、分泌物量)评分,比较冲洗前后及不同冲洗液组间的评分差异.结果 四组患者在入院时鼻部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术前行鼻腔冲洗的患者较未经鼻腔冲洗的患者在鼻部症状和体征评分上有显著差异,三组行鼻腔冲洗的治疗组患者鼻部症状和体征评分显著低于未进行鼻腔冲洗的对照组.而三种不同冲洗液行鼻腔冲洗的患者组间症状评分无显著差异.结论 对慢性鼻窦炎的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鼻腔冲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术前鼻部症状,改善术中及术后鼻部体征,安全性高,值得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张卉;万文锦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经支撑喉镜CO2激光切开配合喉硅胶膜植入治疗喉璞的护理

    目的 总结支撑喉镜CO2激光切开配合喉硅胶膜植入治疗的喉璞患者的护理体会.方法 对11例经支撑喉镜CO2激光切开配合喉硅胶膜植入治疗的喉璞患者护理过程进行回顾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11例患者中完全治愈7例,明显好转3例,好转1例;未发生护理并发症.结论 经支撑喉镜CO2激光切开配合喉硅胶膜植入治疗喉璞是理想的治疗方法.重视围手术期的护理,是预防并发症,保证手术成功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刘丽莉;高军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慢性鼻窦炎术后中药鼻窦灌洗的疗效观察

    目的 鼻窦灌注液冲洗对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5年8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接收治疗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行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对照组患者采用生理盐水进行鼻窦灌洗,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药灌洗液进行鼻窦冲洗,术后3个月对两组患者的疗效、术腔修复时间、鼻粘膜纤毛传输功能和Th1/Th2细胞因子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2.9%,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6.240,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腔清洁时间和上皮化时间分别为(2.100.28)周和(8.471.34)周,短于对照组(2.580.31)周和(9.221.85)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7.447、2.128,P<0.05);观察组的鼻粘膜纤毛传输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52,P<0.05);观察组的IFN-、IL-2、IL-4和IL-5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9.32、4.969、7.175、3.802,P<0.05).结论 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术后采用鼻窦灌注液冲洗疗效显著,可加速术腔黏膜上皮化,改善鼻粘膜纤毛功能,减轻炎症反应,有效消除水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李晓晖;刘智献;王鹏;杨贵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炎性细胞因子IL-8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初步探讨

    目的 炎性细胞因子IL-8对于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出现复发的临床预测价值研究.方法 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就诊于我院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资料进行分析.主要根据患者治疗前血清IL-8水平将患者具体分为血清IL-8正常组40例、血清IL-8增高组40例.对比两组患者在进行相同手术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嗅觉功能评分以及复发率.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在视觉模拟量表评分、嗅觉功能评分上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复发率在正常组和增高组中分别为10%和30%;增高组患者的复发率要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 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细胞因子IL-8的高含量将会直接影响患者手术后的复发率,在临床具有一定的预测意义.

    作者:吕立辉;康洪涛;王春河 刊期: 2018年第02期

  • OSAHS软腭组织中MMP-9及TIMP-1的表达

    目的 研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 -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及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剂-1(tissue inhibitors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TIMP-1)的表达及分布.方法30例OSAHS患者作为实验组,10例排除OSAHS的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均行咽部手术治疗.免疫组化检测软腭组织中MMP-9和TIMP-1的表达.结果 ①软腭不同层次组织中MMP-9和TIMP-1分布是不同的,主要分布在黏膜下层、腺体周围,肌肉组织周围少量分布;②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MMP-9和TIMP-1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③MMP-9和TIMP-1的表达水平均与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呈正相关(r=0.887,P<0.001;r=0.741,P<0.001).结论 OSAHS患者软腭组织中存在MMP-9和TIMP-1的表达增高,且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正相关.

    作者:吴麟;何飞;李桂梅;郝虹;王佩杰;王干;陈振宇;张佳;罗伟 刊期: 2018年第02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