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黄氏祛腐散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口炎疗效观察

刘赟

关键词:祛腐散, 口炎
摘要:目的:观察黄氏祛腐散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口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疱疹性口炎患者分为两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采用黄氏祛腐散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两组均以5天为1疗程。结果治疗5d后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疗程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氏祛腐散联合蒲地蓝消炎口服液治疗疱疹性口炎疗程短、见效快、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相关文献
  • 影响突发性聋疗效的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探讨突发性聋预后的相关因素,指导其预后判断。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0月~2012年7月710例(748耳)突发性聋患者,应用有序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与突发性聋预后相关的因素,对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用非参数检验再次验证,以指导预后分析。结果年龄、病程、伴眩晕症状、治疗前耳聋程度、伴糖尿病与疗效有相关性;性别、耳聋侧别、伴高血压与疗效无相关性;病程长短与疗效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伴眩晕的患者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伴眩晕的患者(P﹤0.05);糖尿病患者与非糖尿病患者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诊听阈程度与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影响突发性聋预后的因素有年龄、病程、伴发症状、伴糖尿病、治疗前耳聋程度。

    作者:王平;盛迎涛;张小云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健脾化浊通窍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

    目的:探讨健脾化浊通窍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3月期间诊治的25例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给予口服健脾化浊通窍汤,同时肌注卡介菌多糖核酸注射液,疗程1个月。结果25例患者中,经随访半年~2年,治愈16例(64.0.%),好转6例(24.0%),有效率88.0%。结论健脾化浊通窍汤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治疗难治性慢性鼻-鼻窦炎,具有较确切的临床疗效。

    作者:徐书华;李梅生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难治性鼻窦炎中西医治疗研究进展

    难治性鼻窦炎(refractory rhinosinusitis)[1]目前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比较公认的理解是:严格遵守鼻窦炎的CPOS指引,进行科学、严格、正规的治疗,经过正规的规范的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手术后经过系统科学规范的系统治疗,仍然疗效不佳的患者。

    作者:魏林江(综述);李群真(综述);刘让(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成人腺样体肥大的治疗体会

    目的:探讨成人腺样体肥大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对2007年4月~2012年3月在本科因腺样体肥大行经口入路70°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的35例成人患者随访3个月~1年,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及鼻内镜检查情况,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5例患者术后均无出血,无腺样体残留,无咽鼓管咽口、咽鼓管圆枕、软腭损伤,无鼻咽粘连,31例患者症状完全消失(88.6%),4例患者症状好转(11.4%)。鼻内镜检查见鼻咽部黏膜光滑,未见腺样体残留及复发,咽鼓管咽口暴露良好。结论临床医生应逐步认识并重视成人腺样体肥大的问题,以免漏诊误诊,并及时给予正确的治疗。鼻内镜下腺样体切除术是治疗成人腺样体肥大的有效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张少燕;利显民;刘春玲;曾新宇;李三立;陈妙儿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分析及对患者血浆TNF-α、IL-10作用的研究

    目的:探讨糖皮质激素治疗成人亚急性性分泌性中耳炎的疗效以及在转归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回顾性分析经鼓膜穿刺治疗的成人亚急性OME患者60例,比较激素治疗组,即糖皮质激素治疗+术后口服糖皮质激素组(实验组)与仅鼓室内非激素药物治疗(对照组)的治疗效果;使用ELISA法检测和比较2组患者中耳积液与外周血浆的表达水平的变化,手术前后外周血浆中TNF-α、IL-10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激素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非激素治疗组(P﹤0.05),复发率明显低于非激素治疗组(P﹤0.05);TNF-α、IL-10在中耳积液中的含量显著高于外周血浆中含量(P﹤0.05),激素组患者术后3天、10天血清中的TNF-α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而IL-10含量术后3天较非激素组显著升高(P﹤0.05),而术后10天显著下降(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是治疗成人亚急性分泌性中耳炎的有效手段,可能通过提高血浆中的IL-10来抑制TNF-α的释放来达到抑制炎症的作用。

    作者:李智;李阳;王宇娟;贾艳萍;许珉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4年征稿征订启事

    作者:《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编辑部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食用白糖治疗难治性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18例

    先天性耳前瘘管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耳畸形。因挤压或者局部卫生不够而发生细菌感染,则可引起局部红肿,疼痛,严重者可形成脓肿。如若治疗不当,则可能导致反复感染,局部形成长期不愈的脓肿,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我科于2009年7月~2013年1月采用联合食用白糖换药收治难治性先天性耳前瘘管感染脓肿18例,均取得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徐静;张志坤;赵艳玲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囊性异位甲状腺癌误诊为甲状舌骨囊肿1例

    1病例资料患者女37岁,因颏下无痛包块4年,逐渐增大半年,于2012年10月收入院,无感染史。既往史:入院前4年前在外院(乡镇级)行“甲状舌骨囊肿切除术”,术后未送病理。术后半年肿物复发,缓慢生长,未行任何治疗,近半年肿物明显增大。专科检查:颌下区隆起,正中触及一个不规则肿物约6.0厘米×5.0厘米×3.0厘米左右,质硬,边界尚清,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略有粘连,可随吞咽或伸舌运动略有活动。颈部彩超:颌下肿物探及多个囊性回声,内可见大量点状钙化,甲状腺正常。胸部X线检查正常。入院诊断:甲状舌骨囊肿术后复发。全麻下行颌下肿物切除术,术中见肿物呈囊性,内为深褐色液体,有完整包膜,囊壁与上下舌骨肌群粘连较重,界限不清。与正常甲状腺组织及双侧颌下腺组织界限清楚,周围无淋巴结肿大。将肿物及舌骨切除,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出院。术后病理报告:甲状腺乳头状癌。据此后诊断:异位甲状腺癌。术后随访中,状态良好。

    作者:邹俊霞;王宗贵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翼腭窝神经鞘瘤

    目的:通过对鼻-翼腭窝区域神经鞘瘤的临床病例回顾,探讨该部位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及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5个鼻-翼腭窝区域神经鞘瘤的临床病例资料,并列举其主要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方法和预后情况。结果5例神经鞘瘤分别位于上颌窦(1例)、蝶窦(1例),鼻腔(1例)、鼻中隔(1例)及翼腭窝(1例)。临床表现多由肿物的局部压迫所引起,包括眼眶深部隐痛、鼻塞、清水涕、嗅觉减退、额顶部头昏和头痛等。查体可见鼻腔神经鞘瘤呈灰白色,质软,表面光滑。神经鞘瘤在CT上主要表现为软组织密度影,并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周围骨质破坏,在MRI上的的特点主要是T1WI呈等信号,T2WI呈不均匀稍高信号。5个病例均行手术切除治疗。5个病例的术后病理中HE染色的特点主要为梭形细胞肿瘤。术后随访中无1例患者出现复发,总体预后良好。结论鼻-翼腭窝神经鞘瘤临床表现较为隐蔽,影像学表现与其他类型肿瘤不易区分,因此直接诊断困难,需结合术后病理。手术为其主要治疗方式,并且总体预后良好。

    作者:田慧琴;林子萍;陈智斌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内耳畸形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目的:了解内耳畸形耳蜗植入患者术中及术后容易出现的异常情况,藉此提出预见性护理措施,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回顾分析2005年5月~2012年7月在安医大一附院耳鼻咽喉科实行的合并有内耳结构异常的117例耳蜗植入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大前庭水管综合征72例;共同腔畸形7例;Mondini畸形23例;其它内耳畸形15例,所有患者进行了详细的术前评估和围手术期预见性护理。结果术中出现井喷19例,搏动性淋巴渗出27例,全部完成电极植入;术后出现眩晕17例,无脑脊液漏、颅内感染、面瘫及跌倒等意外发生。所有病例好转出现,术后X线检查无植入体移位,开机顺利。结论内耳有畸形的患者,手术风险高,经过详细的术前评估,对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异常状况采取预见性防范措施,能确保手术成功和术后安全。

    作者:张标新;虞银香;邱建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微波热凝中鼻甲联合中鼻甲外折钩突切除治疗鼻睫神经痛

    目的:探讨鼻睫神经痛的临床特征,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对28例患者应用鼻内镜、CT进行检查,根据不同的病因在鼻内镜下处理鼻腔解剖异常。结果手术后随访一年以上,治愈27例(96.43%),好转1例(3.57%)。结论鼻内镜和CT检查可提高鼻睫神经痛的诊断,鼻内镜下微波热凝中鼻甲联合中鼻甲外折钩突切除治疗鼻睫神经痛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作者:陈宝军;马秀梅;方平;张振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慢性鼻-鼻窦炎术后中医干预概况

    目的:慢性鼻-鼻窦炎是耳鼻喉科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目前治疗鼻-鼻窦炎主要以手术为主。但是手术不能解决所有问题,术后术腔的恢复仍然很重要。如何缩短术后术腔上皮化时间,加快创面愈合,防止术腔粘连及息肉复发成为目前治疗鼻窦炎的热点问题。鼻窦炎术后西医多着重于局部对症治疗处理,中医从整体和局部兼顾综合来进行治疗。目前很多学者运用中医中药辨证治疗鼻-鼻窦炎术后,试图从根本上解决术后问题,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且有效提高了治愈率。笔者根据近10年来的临床报道,拟通过本文总结中医干预治疗鼻-鼻窦炎术后的疗效,探讨其理论基础。结合自己的经验对各治法的优势与不足进行客观的评价。

    作者:李秀娜(综述);肖丽莎(综述);傅黎(综述);贾德蓉(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清TGF-β1、PDGF-β水平及其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

    目的:研究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清TGF-β1及PDGF-β水平变化及其与肿瘤分期的关系。方法分别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对照者(正常对照组)及61例初诊鼻咽癌患者(患者组,临床TNM分期Ⅰ期7例、Ⅱ期16例、Ⅲ期21例、Ⅳ期17例)血清TGF-β1及PDGF-β水平,分析其与肿瘤分期的相关性。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患者组血清TGF-β1水平明显升高,其值为(46.66±14.10)ug/L,正常组为(8.61±2.55)ug/L,鼻咽癌患者血清PDGF-β水平亦显著升高,其值为(376.72±16.47)ug/L,正常组为(25.33±7.18)ug/L,(P<0.01);血清TGF-β1(Ⅰ期-Ⅳ期分别为:27.91±8.21、34.26±5.56、40.34±7.88、47.57±12.03)及PDGF-β水平(Ⅰ期-Ⅳ期分别为:277.30±31.97、312.68±22.03、360.25±18.89、401.36±14.72)均随TNM 分期的递增而逐步升高,其中Ⅳ期较其他各期显著升高(P<0.01,P<0.05);Ⅱ期与Ⅲ期患者血清TGF-β1及PDGF-β水平较Ⅰ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Ⅲ期患者血清TGF-β1较Ⅱ期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血清PDGF-β水平较Ⅱ期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血清TGF-β1与PDGF-β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763,P<0.01);血清TGF-β1、PDGF-β水平与TNM分期呈明显正相关(r分别为0.667、0.816,P<0.01)。结论初诊鼻咽癌患者血清TGF-β1与PDGF-β明显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临床分期显著相关。

    作者:章步文;黎钢;叶津津;李峥嵘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支撑喉镜结合电子喉镜治疗声门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17例分析

    目的:探讨支撑喉镜下声门暴露困难病例的手术方式。方法对17例声门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病例在支撑喉镜联合电子喉镜下进行声带息肉切除术。结果术后随访3~9个月,17例病例中,治愈14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结论支撑喉镜联合电子喉镜下手术是治疗声门暴露困难的声带息肉的有效术式。

    作者:柯为洵;李杰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血栓通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观察

    目的:对血栓通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聋的疗效进行临床观察。方法92例(114耳)突发性聋患者按就诊顺序分成实验组50例(59耳)和对照组42例(55耳)。实验组血栓通联合长春西汀治疗,对照组用复方丹参治疗;两组均常规行激素、能量合剂、高压氧、B族维生素治疗。两组在治疗前和治疗后4d开始每3d用纯音电测听测试患者听力。结果经治疗后,实验组50例(59耳)中痊愈23例(27耳),显效16例(18耳),有效6例(7耳),无效5例(7耳),治愈率为45.8%,对照组42例(55耳)中痊愈9例(12耳),显效8例(13耳),有效15例(15耳),无效10例(15耳),治愈率为21.8%,两组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长春西汀治疗突发性聋能显著提高疗效。

    作者:张潜英;岳显;韦军;黄坚;唐正其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首发症状为鼻出血的血小板无力症3例临床诊治并文献复习

    目的:总结血小板无力症伴鼻出血患儿的临床特征和诊治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10年以鼻出血首诊的3例血小板无力症患者临床资料,并复习相关文献,总结其临床特征与诊疗方法。结果例1为双侧弥漫性鼻腔出血且有家族史,例2无明显诱因顽固性鼻出血,例3鼻出血量与创伤程度不相符。表现红细胞及血红蛋白下降,ADP诱导试验血小板聚集率降低或无反应,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检测值明显偏低。经鼻腔填塞和输注新鲜血小板后,鼻出血均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鼻出血可以是血小板无力症的主要首发症状,实验室检查可以确诊,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是治疗本病的新方法。

    作者:乔宇光;许为青;孙敬武;汪银风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联合针灸及红外线治疗急性期Hunt综合征

    目的:观针对Hunt综合征病例急性期的中西医联合治疗进行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11年3月~2012年12月我科收治的早期Hunt综合征病例给予中西医药物常规治疗,同时应用针灸患侧面部,疱疹局部红外线照射。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及肌电图损害情况。结果12例Hunt综合征全部有效,治愈7例,好转5例。结论在Hunt综合征急性期联合针灸及红外照射理疗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缩短面瘫病程。

    作者:刘石;刘鹏;董亦晗;徐晖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第21卷总目次

    作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鼻内镜下三种不同入路治疗上颌窦黏膜囊肿的比较

    目的:探讨因上颌窦黏膜囊肿位置不同,应用不同入路行鼻内镜下上颌窦黏膜囊肿治疗方法的临床比较。方法统计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入我院的上颌窦囊肿62例行鼻内镜手术,25例经上颌窦自然窦口行囊肿摘除,20例经下鼻道黏膜下开窗囊肿摘除,17例行鼻内镜辅助下尖牙窝穿刺摘除上颌窦囊肿。结果62例均行鼻内镜手术,术后经病理检查,证实为黏膜囊肿,随访6个月~2年。结论经鼻内镜辅助下不同手术方式治疗上颌窦黏膜囊肿效果明显,损伤较小,治愈率高。

    作者:李萍;王宗贵;杨景朴;赵冬梅 刊期: 2013年第06期

  • 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药研究概况

    分泌性中耳炎(secretory otitis media,SOM)是以中耳积液及听力下降为主要特征的中耳非化脓性炎性疾病。以冬春季节多发,本病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发病率较高,尤其在儿童患者,对其听力、言语、学习、生理发育有较大的影响,成为疑难病症。现将有关分泌性中耳炎中医药认识及治疗综述如下。

    作者:张新鸽(综述);严道南(审校) 刊期: 2013年第06期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主管: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主办: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