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尊;奚林;崔波;王桂玲
目的观察思密达对母乳性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治疗组(22 例)应用思密达进行治疗,对照组(20 例)进行一般治疗或停乳.结果治疗组 22 例均显效(100.0 %),对照组显效 3 例(15.0 %)、有效 11 例(55.0 %);黄疸好转及消退时间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思密达是治疗母乳性黄疸的有效药物.
作者:程国尊;奚林;崔波;王桂玲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中速屏滤线栅在接触粉尘人员胸部摄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应用中速屏滤线栅对接触粉尘人员进行胸部摄片 500 例.结果用中速屏滤线栅对接触粉尘工人胸部摄片,其清晰度、层次、对比度均明显优于未用中速屏滤线栅组,而灰雾度降低.结论根据体厚应用中速屏滤线栅对接触粉尘人员进行胸部摄片能获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作者:曹德奎;吕刚;赵惠川;曾庆昌;李峰;孙宏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CHD)心绞痛的治疗作用.方法 80 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 40 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应用丹参注射液进行治疗,治疗组应用参麦注射液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有效 39 例(97.5 %),心电图改善 38 例(95.0 %),对照组分别为 31 例(77.5 %)和 29 例(72.5 %),组间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参麦注射液对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且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作者:张文希;曹志友;田纪民 刊期: 2002年第02期
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实际语言交际能力,笔者认为将交际法适当运用于大学英语精读教学并有效地加以组织,并贯穿始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实际语言交际能力.
作者:刘忠俊;张华强;闫树新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体外高频热疗机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频率为 13.56 MHz 高频热疗机每次局部照射 45~60 min,2 个疗程后观察结果.结果 40 例晚期消化道肿瘤患者经 2 疗程治疗后,其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其中有 29 例(占 72.5 %)梗阻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有 10 例患者 B 超检查提示肿瘤有所缩小,并获得了再次手术机会.结论体外高频热疗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具有一定效果.
作者:吕飞跃;高占军;王利群;邵文娣;李冬;邓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是夜盲昼明和视野日渐缩窄为主症的慢性眼病,相当于中医学高风雀目内障,后期主要引起视网膜血管狭窄及脉络膜毛细血管萎缩.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是虚中兼瘀兼郁,辨证论治肝肾阳虚者以滋补肝肾为主,可用明目地黄丸加减进行治疗;肾阳虚弱者则以温补肾阳为主,可用右归丸加减进行治疗;脾气虚弱者则以补脾益气为主,可用补中益气汤加减进行治疗.
作者:段亚东;王皓;刘铁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具有病程长、治疗效果差、并发症多、死亡率较高等特点.我院自 1990 年 1 月~2001 年 10 月共收治重症肺心病患者 156 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高红鹰;李玉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不断提高高龄及高危前列腺增生症(BPH)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 48 例 BPH 患者进行经尿道电汽化切除术(TVP).结果 48 例患者术中出血均明显减少,术后随访 4~23 个月,无再次发生排尿困难.结论 BPH 患者行 TVP 治疗,具有损伤小、安全、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等特点.
作者:刘建平;闫宏亮;王凤华;曲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在我国医院感染的病例中,院内感染性肺炎(NP)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首位,其病原体以革兰氏阴性菌为主,感染途径主要是吸入为主.在临床上能否发病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态,其中细胞因子 TNF、IL-8 和 SIgA 具有重要作用,IL-8 还是 NP 早期诊断的重要依据.NP 诊断中可靠的指标是 PSB 病原学诊断.目前认为 NP 的预防措施应根据不同感染途径,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比较奏效的方法是选择性清洁消化道法(SDD).
作者:代芊;宁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调整性直肌后徙斜视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共同性斜视患者 34 例,常规眼部消毒、铺巾、局麻后暴露及分离直肌,根据直肌后徙量,将缝线垂直于肌肉缝合在巩膜浅层,调整直肌后徙量至眼位达理想位置,再将缝线缝合于肌止缘,缝合结膜.结果全部患者经手术中调整直肌后徙量,均一次性矫正斜视眼位,随访 6 个月无复发.结论调整性直肌后徙斜视矫正术治疗斜视其操作简便,矫正位置比较理想.
作者:付田丽;段亚东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提高复杂性视网膜脱离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的护理质量.方法对 52 例玻璃体、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玻璃体切割联合视网膜复位术前后进行护理.结果术后视网膜功能性复位 48 例(占 92.3 %);术后 3 个月复检视力,术眼>0.2 者 6 例,0.1~0.2 者 12 例,0.01~0.09 者 17 例,指数 9 例,仅 4 例为光感.结论在手术成功的前提下,加强围手术期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的发生有一定意义.
作者:秦迎新;张秋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桥小脑角开颅术中减少脑脊液(CSF)鼻漏产生的措施及治疗原则.方法结合文献报道,回顾性分析 240 例桥小脑角区手术后 CSF 鼻漏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并发 8 例 CSF 鼻漏,均因颞骨气腔区骨质破坏, CSF 经咽鼓管流出所致.结论掌握颞骨气腔区形成的解剖特点,减少骨质破坏,加强封闭可能的漏口,可有效地减少鼻漏发生.
作者:周志中;张筠;奚林;朱晓波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外周血首次检出幼稚白细胞对诊断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的临床意义.方法将 393 例已确诊为 AL 患者的骨髓及组化检查结果,与首次外周血涂片染色检查发现幼稚白细胞的存在与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从 393 例 AL 患者外周血首次诊断为未分化型急性原始粒细胞型白血病(M1)、急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型白血病(M4)、急性淋巴细胞型白血病(AL1 和 AL2)的幼稚白细胞检出率均为 91.8 % 以上;急性原始粒细胞型白血病(M2)、急性早幼粒型白血病(M3)、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M5)、急性红白细胞型白血病(M6)的幼稚白细胞检出率为 71.4 %~86.7%,平均为 87.7 %,亦有少数患者外周血中查不到幼稚白细胞(占 12.3 %).结论外周血发现幼稚白细胞为诊断白血病提供首次诊断时机,但骨髓细胞学检查更全面地反映造血组织的病变程度;应用细胞形态学及免疫学等综合诊断,可提高其诊断率.
作者:刘瑞明;林培国;张慧;黄兰玲;淡以锐 刊期: 2002年第02期
介入治疗常用于一些无法切除的肺癌患者,由于该方法创伤小、并发症较少,在临床上逐渐被广泛应用.笔者医院近 2 年来应用介入治疗肺癌患者 110 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就有关治疗时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作者:崔卓;邵文娣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青壮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心律变异性(HRV).方法对 32 例青壮年 AMI 患者采用 24 h 动态心电图检查心律变异的时域和频域各项指标,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患者的正常 R-R 间期标准差(SDNN)、平均值的标准差(SDANN)和标准差的平均值(SDNN Index)均低于对照组(P<0.01);而相邻正常 R-R 间期差值的平方根(rMSSD)和相邻正常 R-R 间期差值大于 50 ms,次数占总 R-R 间期数的百分比(PNN 50)降低不显著(P>0.05).结论青壮年 AMI 后 HRV 降低,是由交感和迷走神经张力变化不平衡所致;HRV 异常提示,心性猝死危险性与 AMI 愈后有关.
作者:刘艳;曹志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研究肺癌组织的 DNA 含量与病理学分级的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 30 例新鲜肺癌组织制成的单细胞悬液进行 DNA 含量分析,同时进行病理学分级.结果肺癌三级组间的 S、G2/M 各时相比率和细胞增殖指数以及 DNA 指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肺病变组织细胞 DNA 流式细胞术检测可以作为病理学分级的量化指标.
作者:杨宁江;李英女;张秋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实验班在课前成立第二课堂兴趣小组,由指导教师对其进行培训,在正式实验教学中由他们担任小教员.结果实验班较好地解决了生理学实验教学中的难点,有效地提高了实验教学效果和学员的学习成绩.
作者:沙建慧;杨中万;姚萍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高血压患者尿中微量蛋白早期检测的临床意义及应用苯那普利进行治疗的必要性.方法分别测定 60 例高血压(Ⅰ期)患者应用苯那普利治疗前后(高血压组)及 30 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尿中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及白蛋白(Alb)含量,分析高血压患者经苯那普利治疗后,尿中上述物质含量的变化.结果高血压组患者经苯那普利治疗 8 周后α1-MG、β2-MG 及 Alb 含量均有下降,与治疗前比较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性.结论早期应用苯那普利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病,对肾功能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作者:薛晶;陈丹;张慧;覃湘林;李玉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气囊导尿管又称 Foley 式导尿管,其气囊固定牢固且方便,因此被临床广泛使用.但如果尿管插入的深度不够,气囊在尿道内便开始向内注入液体,就会引起尿道粘膜损伤或尿道出血,笔者曾遇 1 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洪伟;刘雪梅;德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经纤支镜微波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的疗效.方法经纤支镜对 44 例中心型肺癌进行微波治疗,并与治疗前比较,以观察其疗效.结果完全缓解者 24 例(占 54.6 %),部分缓解者 14 例(占 31.8 %),总有效率为 86.4 %;阻塞性肺炎得到控制者 36 例(占 81.8 %),症状和体征均有不同程度缓解.结论经纤支镜微波治疗中心型支气管肺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方剑;曹洁;任晓君;黄强;杨劲松;金镇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