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国学
2009年12月4日,卫生部发布了《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指南》).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成后能够为卫生管理和决策人员提供高效的信息支持与服务,实现部门之间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管理效益和科学决策水平,提升落实医改各项任务和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该《指南》是继《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试行)》、《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征求意见稿)》等推动卫生信息化重磅文件发出后的又一个重要文件,其实在此之后,卫生部3月4日印发了《电子病历基本规范(试行)》,从基本要求、录入规范、信息管理等方面做出了统一规范.
作者:琚文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国传统的问卷调查方式存在高费用、高人力、低效率等问题.在互联网普及的前提下,网上问卷调查虽然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等优势,但需要先解决数据的真实性、足够的应答率等问题,并且应考虑收集连续性流行病学基础数据和建立网上总体人群流行病学基础数据库,以适应流行病学研究的信息化.
作者:方欣;张文丽;董少霞;王俊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本文介绍了国家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常用卫生管理指标的相关概念及指标的选择原则和方法,并按国家卫生指标概念框架对指标进行了分类,讨论了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和指标利用所需的元数据支持,探讨了指标管理的方式,对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设计和研发者深入学习和理解《综合卫生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具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冯昌琪;王霞;徐勇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是卫生信息化和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形势发展的必然要求,其目的是通过对现有业务信息系统的集成与整合,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通.做好信息平台设计工作首先是要用信息资源规范理论分析基础条件和界定设计目标,其次是采用企业架构框架方法理清设计思路,并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好设计重点.
作者:王才有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预测及评价大型综合医院月平均住院日变化趋势的评价方法.方法 调查某大型综合医院2005年1月-2008年5月间的月平均住院日.采用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比较2008年1-5月的月平均住院日的预测值和实际值.结果 建立的预测模型平均绝对百分误差为3.14%.该医院目前的月平均住院日变动处于合理的短期变动趋势范围之内.结论 二次指数平滑预测法可以对医院的平均住院日起到预测和评价作用.
作者:吴虎兵;夏志伟;陈剑铭;董静贤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我国急救中心信息化起点比较高,但信息标准化的步伐却远远落后于医院.以指挥调度专业的信息标准化为起点,通过学习信息标准化的知识,明确信息标准化的任务,建立信息标准体系框架,对相关的词条、字段做准确定义并进行编码的实践,以促进急救中心信息标准化.
作者:付大庆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药品集中采购,已成为当前我国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的重要手段.各地在实施互联网药品集中采购过程中,均面临着网络虚拟性所带来的业务运营安全风险.如何解决互联网药品采购中交易身份、交易时间、交易行为、交易内容的可信性保障成为影响业务安全运营的关键问题.本文通过分析现有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安全现状,提出了基于数字证书的整体安全解决方案,从而解决了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网络信任问题,极大地促进了药品集中采购业务的发展.
作者:北京数字证书认证中心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在卫生系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中,采用电子表单或电子智能文档技术,实现多渠道的数据采集方式,包括Web在线采集、离线客户端采集、移动设备(手机、PDA)采集、二维条码读取集成、OCR图像识别技术集成等.实现规范数据采集手段,提高卫生系统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统一数据采集的服务能力,实现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提高信息资源综合利用水平.
作者:汪敏;王丁;周东 刊期: 2010年第01期
“信息孤岛”是现阶段阻碍信息资源利用的瓶颈,不同的系统、不同的应用、不同的技术平台造成了难以逾越的数字鸿沟.北京军区运用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与工程化方法,依托数据仓库和数据整合技术,立足卫生管理需求,在不增加基层单位投入、不改变现有统计工作流程的前提下,面向卫勤机关管理应用有效整合信息资源,对区域内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和软件资源统一管理、归口利用,构建区域卫生信息资源网,建立统一的共享数据库,研发《卫勤机关综合管理信息系统》,形成了信息互通、业务互动的良好数据环境,实现了跨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协同服务,发挥了卫生信息资源的整体效益,提升了区域卫生信息化建设的质量和层次.
作者:樊小玲 刊期: 2010年第01期
本文采用信息资源规划的理论和方法,同时参照了“企业架构(EA)”的基本理念,探讨了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的设计方法.在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架构中,业务架构和信息架构是系统架构设计的依据,而系统架构又是技术架构设计的依据.系统架构设计的特点是从业务需求出发,按照信息处理过程维度,提出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逻辑组成与结构关系.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系统架构的主要功能分为信息资源服务与业务协同服务两大部分.
作者:徐朗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方法 采用Client/Server结构,以Oracle数据库作为服务端,客户端程序使用PowerBuilder9.0开发工具.结果 本系统功能强大,操作界面简洁,易学实用,具有标准化、个性化、智能化等优点.结论 该系统有利于规范体检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提升体检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杨永丰;黄智勇;李杰;成雄;应旭锋;左艳荣;陈杰;王杰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信息安全设计是非常重要和复杂的,我国政府对信息安全建设工作高度重视.信息安全设计工作要从计算机信息安全技术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针对信息安全工作存在的问题,分层次提出加强计算机信息安全的技术对策和管理对策的设计思路,确保信息资源和信息系统的安全.
作者:郝惠英;矫涌本 刊期: 2010年第01期
近年来,信息资源规划方法越来越多的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软件系统研制和开发过程中被引用和借鉴.《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也将其作为理论与方法之一用于卫生业务与信息资源管理需求分析之中.本文对信息资源规划与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对组织实施方法及实施中的重点问题进行了阐述.
作者:刘则军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卫生指标是科学管理和循证决策的重要依据.指标的选择必须基于一个明晰的概念框架,使所选择的指标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卫生管理的基本信息需求.本研究在文献综述和现场调研的基础之上,建立了能够满足综合卫生管理需求的卫生指标概念框架,分析了卫生指标概念框架在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中的作用,旨在为基于该平台的信息综合利用提供规范、科学的信息标准支撑.
作者:王霞;刘丹红;王才有;洪乾朝;徐勇勇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卫生部出台了《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下面将从卫生管理业务分析出发,阐述综合卫生管理信息平台的辅助卫生管理功能定位、用户定位、信息需求定位和功能定位.
作者:张世红;王晖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区域卫生信息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很长的时间、大量的投资和高技术的支持.虽然各级卫生主管机构对区域卫生信息化的目的、意义有一个概要的认识,但缺乏建设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实战经验.迄今为止,尚没有看到国内有一个系统的互操作平台是大体符合这样一个基本架构.一个稳定的可扩展体系架构的设计是区域卫生信息系统整体设计的核心.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联合技术验证小组通过本次试点,探索如何结合国际卫生信息标准和国内卫生信息标准,结合实际情况,形成实际可行的工程标准,从而为下一步全国性的区域医疗信息化积累有益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医疗机构无需提供基于国际标准的临床文档,而是由统一的CDA转换器完成标准化的工作,这大大降低了各医疗机构接入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难度,有望快速推进RHIN中大型医院的接入和信息共享,解决了健康档案平台的数据来源问题.
作者:区域卫生信息平台联合技术验证小组 刊期: 2010年第01期
集中式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是为了解决乡镇卫生院管理信息系统中数据“孤岛”、共享困难、隐患太多、人才缺乏等严重问题而设计的管理信息系统.它是以县为基本单位进行部署,每个县建立一个数据中心,既能满足乡镇卫生院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管理,又能满足县级卫生管理部门实时监管,县内所有乡镇卫生院共享应用软件和核心硬件设备;B/S方式工作,投入小、效率高、易维护;是一个县域集中HMS,也是基于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基本数据源.
作者:冯昌琪;刘强;甘华平;陈文;力晓蓉;冯先文;邓韧;毛云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
如何解读卫生部发布的《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指南》并将其应用于本地化区域卫生信息网建设,不仅关系到地方卫生厅局信息化建设,也关系到《指南》应用推广价值的大化,以及全行业基于规范方法论实现信息共享,从而提升全局性信息化投资成本效益;影晌投资成本效益的关键因素包括信息共享和信息化可持续发展;遵循《指南》提出的规范方法论,综合管理信息平台的建设可同时承担区域卫生信息网数据中心的建设目标.
作者:杨国学 刊期: 2010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Mini PACS (小型图像存储与传输系统)在二级医院的设计与实施方法.方法 根据放射科的工作流程和设备情况,建立基于100M局域网的Mini PACS系统,该系统由1个登记工作站,3个采集工作站,3个诊断工作站组成,将标准DICOM与非标准DICOM设备接入Mini PACS.结果 该Mini PACS实现了图像的获取、传输、存储、输出、分析、诊断报告生成等功能,实现了放射科内的无胶片化.结论 Mini PACS具有实用、经济、可扩展的特点,为将来升级为覆盖全院的Full PACS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张鹏 刊期: 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