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建强;邹建定;熊华;鲁杰
咽鼓管功能不良、分泌性中耳炎是耳鼻咽喉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尤其好发于儿童.治疗比较困难.本科从2003年3月起采用鼻渊舒口服液治疗咽鼓管功能不良及分泌性中耳炎,疗效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周德穗;李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随着社会竞争日趋激烈,生活节奏加快、精神压力增加,由心理因素引起的全身各系统的疾病,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关注,现代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转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很多学者在心血管、消化等领域,进行了大量心理因素的相关性研究.在耳科领域,学者们在突发性聋的病因、治疗和护理方面进行了大量研究,从心理角度探讨护理方法也较多,但从心理角度研究突发性聋的病因、治疗很少.近几年来,突发性聋的发病呈上升趋势,很多患者有显著的精神压力、情感障碍和负性生活事件.
作者:贾月芝;江波;李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新生儿(NICU)的合适听力筛查方法.方法 用瞬态诱发耳声发射仪(TEOAE),对263例重症监护新生儿进行听力筛查,未通过者1个月后进行复查,仍未通过者将接受脑干诱发电位(ABR)检查,以确定有无听力损失.结果 263例NICU新生儿中,209例通过了第一次OAE筛查,1个月后43例通过了OAE复查,后11例行ABR检查,5例确诊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结论 TEOAE和 ABR联合应用的两步筛查法是NICU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可行方法.
作者:刘志军;周小林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鼻中隔矫正术后鼻腔填塞硅胶管对术后反应的影响.方法 对60例鼻中隔偏曲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手术结束时,观察组30例用硅胶管填塞鼻腔,对照组30例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反应.结果 硅胶管鼻腔填塞较凡士林纱条鼻腔填塞的术后不良反应明显减轻.结论 硅胶管是鼻中隔矫正术后较为理想的鼻腔填塞物.
作者:蓝建平;邱书奇;曾兰芳 刊期: 2006年第05期
分泌性中耳炎是临床常见病,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明了,冬春季多发,是引起小儿听力下降的常见原因之一[1,2],治疗以服用抗生素、激素、清除中耳积液为主.2004年3月~2005年3月我科采用鼻内镜下导管吹张法治疗分泌性中耳炎27例(36耳),结果满意.报道如下.
作者:张建波;费兵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治疗下鼻甲肥大理想的手术方法.方法 经鼻内镜直视下,在黏膜下用显微电动吸切器切除肥厚的下鼻甲黏膜.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疗效满意,无并发症,有效率为100%;随访6个月以上,无1例复发.结论 下鼻甲黏膜下成形术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方法.
作者:喻妮;韩军;程靖宁;王成元;张道行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CO2激光腭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及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的可行性和优点.方法 对93例由腭扁桃体及腺样体肥大导致的儿童鼾症,采取CO2激光腭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及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再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后观察其转归情况.结果 随访3~30个月,症状基本消失(75/93)占81%,明显改善(18/93)占19%,总有效率100%.残留腭扁桃体均I度肥大,无腺样体残留及并发症发生.结论 CO2激光腭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及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治疗腺样体肥大,具有术野清晰、出血少、痛苦小、病变切除彻底、疗效明显、安全性高、创伤小及并发症少等优点,是一种安全、有效、微创的理想腭扁桃体部分切除术式及腺样体切除术式.
作者:陈建强;邹建定;熊华;鲁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乳蛾)风热证和胃火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急乳蛾)患者35例,其中风热组19例,胃火组16例;观察风热证和胃火证临床疗效及症状和体征的起效时间、消失时间.结果 急性扁桃炎总有效率风热组94.7%,胃火组81.3%.两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咽痛的起效时间和消失时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体征的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紫正地黄汤加减治疗急性扁桃体炎风热证、胃火证均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郑日新;李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在儿童慢性咳嗽相关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咳嗽时间1个月以上的104例7~14岁儿童作临床观察,其中有鼻部症状者34例和经以上检查病因不明者16例加鼻窦CT检查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结果 诊断单纯性鼻咽炎3例,鼻炎鼻咽炎5例,鼻窦炎鼻咽炎11例,鼻窦炎鼻咽炎合并咳嗽变异性哮喘(CVA)28例,CVA或哮喘24例,支原体肺炎14例,其他(支气管炎、肺炎及咽喉炎)16例,病因不明3例.慢性咳嗽儿童中45.2%(47/104)有慢性鼻窦炎和(或)鼻咽炎.纤维鼻咽喉镜检查50例中除3例正常外,鼻腔鼻咽部黏膜均有不同程度炎性水肿、息肉样改变或息肉增生、或有黏脓痰液.结论 对儿童慢性咳嗽应注意鼻窦炎鼻咽炎的伴发.有鼻部症状者和病因不明者应进一步行纤维鼻咽喉镜检查和鼻窦CT检查.
作者:陶宝鸿;阮桂英;汪祝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滴鼻灵滴鼻对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的影响.方法 变应性鼻炎患者28例,予滴鼻灵滴鼻治疗2周.记录治疗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情况,按海口会议标准进行评分及疗效评定.同时检测各例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3、IL-5水平,与正常对照组22例进行比较.结果 显效25例,有效2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6.4%.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IL-3、IL-5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经滴鼻灵治疗后,血清IL-3、IL-5明显下降(P<0.01),接近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 滴鼻灵可能通过调控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对变应性鼻炎发挥较好的治疗效应.
作者:宋若会;高士俊;许春华;刘刚;郑日新;钟彦;章冰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非化脓性中耳炎又称卡他性中耳炎、浆液性中耳炎、渗出性中耳炎等,分急性和慢性,多由各种原因致咽鼓管阻塞而发生,保持咽鼓管通畅是解决本病的主要手段.传统的治疗方法因给药途径不理想使药液难以到位,疗效欠佳.我科自1998年以来,采用硬膜外麻醉导管(简称麻醉导管),在咽鼓管导管的引导下,送入咽鼓管,直接将药液注入咽鼓管及鼓室进行治疗,收到良好效果.现将近几年有完整随访记录的64例(治疗组)病历加以总结,同时我们还特意将以往采用鼓室穿刺注药治疗且有门诊记录的28例,作为对照组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龙山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补肾温肺法治疗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7例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联用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联用组均经鼻滴入退敏滴鼻液,每日4次,每次2滴;同时联用补肾温肺胶囊,每日3次,每次6粒.对照组用舒氟美(无水茶碱缓释片或茶喘平)0.1g,每日2次;西替利嗪10mg,每日1次,口服.疗程1~3个月.记录患者变应性鼻炎症状、体征分级评分及哮喘症状评分,测定肺通气功能和血清总IgE及外周血Eos.结果 鼻炎症状记分联用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6±1.1)分、(1.2±0.7)分,对照组(4.7±1.0)分、(3.0±0.8)分;哮喘症状记分联用组治疗前后分别为(4.8±1.2)分、(2.4±0.9)分,对照组为(4.6±0.9)分、(3.1±0.9)分.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BHR分级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及治疗后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补肾温肺法可显著提高变应性鼻炎伴支气管哮喘的疗效.
作者:王大海;曹伟云;符晓;曾湘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传统的赵氏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11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赵氏雷火灸治疗组55例和伯克纳喷鼻剂对照组55例,分别采用相应方法进行治疗.疗程及随访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 赵氏雷火灸治疗组症状、体征改善显效率均为80%,3月后随访时显效率维持在58%.结论 赵氏雷火灸治疗变应性鼻炎具有较确切的近期疗效,为一种操作简便、疗效好、价格低廉、安全、无毒副作用、无创伤的治疗方法.
作者:曹明根;张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双料喉风散加金因肽喷剂在预防和治疗鼻咽癌患者急性放射性口腔咽喉炎的作用.方法 2002年8月~2004年9月治疗了125例鼻咽癌患者,其中37例在放疗开始时预防性用药(预防组),51例在出现放射性口腔咽喉炎时开始治疗性用药(治疗组),37例采用常规处理(对照组).结果 放疗剂量在DT20Gy时,预防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放射性口腔咽喉炎的发生率分别是29.7%、70.6%和78.4%,P<0.05.预防组和治疗组的Ⅲ、Ⅳ度放射性口腔咽喉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预防组和治疗组的放射性口腔咽喉炎平均治愈时间也较对照组短.结论 双料喉风散加金因肽喷剂预防用药可推迟放射性口腔咽喉炎的发生,预防用药和治疗用药均可降低Ⅲ、Ⅳ度放射性口腔咽喉炎的发生率,并可促进放射性口腔咽喉炎的愈合,缩短治疗时间.
作者:任浙平;李先明;吴超权;吴冬;陈善义;刘雅洁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慢性肥厚性鼻炎是以鼻腔黏膜、黏膜下层、甚至骨质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增生为特点的慢性炎症[1].以持续性鼻塞、黏液性或黏脓性鼻涕、难以擤出、头痛头晕、精神萎靡不振为主要临床表现,前鼻镜检查可见:下鼻甲黏膜增生、肥厚,表面不平呈结节或桑椹状[2].中医认为本病当属鼻窒范畴.其病因病机为:正气虚弱、伤风鼻塞反复发作,余邪未清鼻窍失宣;邪热伏肺,久蕴不去,致邪热蕴结鼻窍鼻失宣通;久病耗伤肺卫之气,邪毒留滞鼻窍,或饮食不调劳伤脾胃,湿邪留滞鼻窍;外邪屡犯鼻窍,久留不去,气血不畅也可为病[3].笔者查阅整理了近10年相关文献,现按使用方法将治疗慢性肥厚性鼻炎的中医外治法综述如下.
作者:梁承志;黄彦;朱智泉;李涛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鼻腔及外耳道异物是耳鼻咽喉科急诊的常见病.我们为制作比较理想的异物钩历经1年时间的选材,成功地将口腔探针制作成耳鼻两用异物钩,先后取出鼻腔异物35例和外耳道异物26例,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苏亮;郑荣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鼻腔及鼻窦手术后填塞物的选择一直是大家所关注的问题.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们对术后恢复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普遍的患者要求术后减少疼痛及不适感.以往用凡士林纱条填塞鼻腔,虽然经济、止血效果也好,但填塞后患者鼻腔及头痛反应较重,抽除填塞物后鼻腔及鼻甲黏膜损伤重,容易发生二次出血及粘连.我们应用Ivalon止血膨胀海绵(美国产,国食药监械字2004第264218号)作为功能性鼻窦及鼻腔手术(FESS)后填塞物.
作者:姜顺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1952年Wullstein[1]及Zollner[2]先后提出鼓室成形术这一概念,并将其分为五种术式,此种方法长期以来被视为鼓室成形术的分类规范.随着大量临床实践的积累和手术方法的不断改进,Wullstein的Ⅵ型和V型术式已被弃用,但鼓室形成术术式分类的基本原理和依据仍无变化[3].1965年美国耳鼻咽喉科学会提出和讨论标准分类,代替了Wullstein的分类方法,将鼓室成形术分为三类:①鼓膜成形术;②鼓室成形术不伴乳突根治术;③鼓室成形术伴乳突根治术.
作者:刘雄光;徐志文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我科自1990年2月~2005年9月共治疗咽瘘患者24例.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采用汕头特区美宝制药厂生产的中药湿润烧伤膏与碘仿粉联合换药治疗咽瘘患者9例;对照组采用红霉素眼药膏纱条换药治疗咽瘘患者15例.通过治愈率的统计学比较,治疗组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作者:李焕才;李志峰;郑宽祎;赵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胆脂瘤型中耳炎是耳部的常见严重疾病,早期正确诊断有利于及时手术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随着CT的普及应用,尤其是高分辨CT(HRCT)能清晰显示颞骨更细微的解剖结构,能对病变侵犯范围及程度作出精确判断[1,2].本文收集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脂瘤型中耳炎28例进行分析,探讨HRCT对本病的诊断与鉴别诊断及应用价值.
作者:胡建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