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徐匡根;徐慧兰;饶江红;周小军

关键词:食品安全, 知晓率, 影响因素, 江西
摘要:目的:以江西省为例,了解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匿名自填问卷的形式对居民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江西省1 216例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得分为69.42±14.16分.男性略高于女性(P<0.05),未婚居民高于已婚、离异或丧偶居民(P<0.05),城市居民知晓水平高于农村(P<0.05),月收入3 000元以上的居民高于以下的居民(P<0.05),居民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月收入越高的知识知晓率均越高.结论:江西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一般,应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月收入较少以及农村居民等重点人群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相关文献
  • 流动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了解我国流动老年人健康状况及医疗服务利用现状,分析流动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流动老年人健康状况提供建议.方法:使用“2015年全国流动人口卫生计生动态监测调查”数据,以Anderson模型为理论框架,使用两分类Logistic回归模型对医疗服务利用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5 164名流动老年人中,健康或基本健康、患有医生确诊的高血压或糖尿病的流动老年人比例分别为88.57%、16.00%;年龄、家庭收入、本地朋友数量及是否患有慢性病对平时生小病是否就医有影响(P<0.05);年龄、基本医疗保险、本地朋友数量、自评健康状况及是否患有慢性病对住院服务利用有显著影响(P<0.05).建议:“三保合一”有望改善流动老年人医疗保险保障作用;加强流动老年人家庭及社会支持建设;做好预防医疗服务具有较好成本效益;关注流动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公平性.

    作者:杜本峰;曹桂;许锋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社会参与对我国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文章利用2008年和2012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考察了社会参与对我国中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1)社会参与对我国中老年人认知功能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参与指数每增加10%,中老年人的认知功能将提升10.46%左右;(2)社会参与对不同群体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较大差异.从性别来看,社会参与对男性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为正,但对女性认知功能没有显著影响;从城乡来看,社会参与对农村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显著高于城市老年人;从年龄来看,社会参与对中高龄老年人认知功能的保护作用更强;(3)进一步的分析表明,不同类型的社会参与对不同群体老年人认知功能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在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进程中,政府可以通过鼓励社会参与来提高中老年人认知功能,实现积极老龄化.同时,应根据老年人的不同特征,制订更为细化、差异化的干预策略.

    作者:薛新东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基于文献计量方法的我国临床路径政策问题论证

    目的:分析我国临床路径不同发展阶段及特点,论证现阶段我国临床路径面临的主要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方法:采用文献计量方法分析国内临床路径文献总体趋势,采用内容分析法分析我国临床路径政策及阶段特点,采用关键词共现法分析现阶段我国临床路径面临的主要问题.结果:我国临床路径发展可划分为理论探索、试点探索和综合发展3个阶段.临床路径已进入常态化管理,但尚面临管理水平、标准化、信息化和医保支付等多方面问题.结论:在政策推动下,临床路径已成为医院科学化管理的重要工具,但仍需通过提升临床路径管理水平、规范临床路径实施流程、完善医保支付方式、加强信息化建设等方式,促进我国临床路径的发展.

    作者:郭淑岩;韩刚;董四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大市场监管模式下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目的:了解机构改革后大市场监管模式下江西省基层食品安全监管能力现状.方法:采用普查法,调查江西省822个乡镇市场监督管理分局的基本情况和房屋建设、装备资源、人力资源情况.结果:共有基层监管人员5 917名,监管对象总数为42万家,平均每名监管人员承担71家的现场检查任务.总体房屋面积达标率为62.9%,装备配备率8.48%;装备达标率仅为4.89%.男女比例4.08:1;年龄段以45~55岁为主;具有大专以上占78%,食品医药类专业仅占到7.3%.结论:大市场监管模式下基层乡镇力量虽然有了明显增加,但存在装备严重不足、监管人员老化、专业能力不强等问题,需加大财政投入,推行基层所标准化建设,合理制定专业人才引进计划,强化顶层设计.

    作者:徐匡根;徐慧兰;上官新晨;周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互联网+”食品模式、安全监管困境与策略研究

    “互联网+”食品是把互联网和食品两个不同的行业融为一体所产生的一种新业态,与传统实物市场相比,“互联网+”食品市场呈现出交易网络性、准入门槛低、信息不对称等新特征,也导致“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出现了交易监管空白、消费维权困难、行业制度缺失、监管能力受限等新问题,传统的“审、查、罚”监管方式已无法适应“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的需求.本文在分析“互联网+”食品模式、安全监管困境的基础上,提出了运用互联网思维和互联网技术的“以网管网”思路,以期创新“互联网+”食品安全监管策略.

    作者:纪杰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贫困、疾病及精准健康扶贫政策:基于贫困居民生命质量评价

    目的:将生命质量评价引入精准健康识别与干预政策中,通过比较不同类别贫困居民生命质量特征,揭示扶贫对象各维度现状,为完善精准健康扶贫政策提供参考.方法:评价工具采用WHOQOL-BREF量表,通过入户调查方式收集数据,采用t检验分析与中国常模数据进行比较.结果:贫困居民其人群分布表现为男性(71.7%)多于女性,年龄普遍偏大(平均55岁).贫困居民与中国常模比较,健康组和疾病组的生命质量评价评分均显著低于中国常模的对照组,说明贫困对于居民生命质量评价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不论处于何种收入水平,健康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均高于患病贫困居民.对于患病贫困居民而言,收入越高、其心理和总体评价越好;反之亦然.结论:健康对于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具有显著正影响、而患病对于贫困居民总体评价具有显著负影响.收入提高对于患病贫困居民的心理和总体评价改善有效.

    作者:任田;胡锦梁;黄茂娟;潘敏;张媚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居民健康期望寿命测算研究——以湖北宜昌市为例

    目的:以宜昌市居民特定健康状况流行水平、健康期望寿命(HE)及其占比情况,验证健康期望寿命综合测量方法.方法:采用网格化分层抽样抽取调查对象,以第五次全国卫生服务家庭健康询问调查表为基础,参考欧洲基本健康模块(MEHM),嵌入基本健康模块,并经过方法验证,使用自评健康、活动限制指标分别计算自评健康期望寿命和无活动限制期望寿命两项指标.结果:2016年,宜昌市居民出生自评健康期望寿命(HE-sp)及其占比分别为71.90岁(男性69.66岁,女性74.44岁)、91.89%.宜昌市居民出生健康寿命年(HLY)及其占比分别为75.58(男性73.60岁,女性77.82岁)、96.60%.宜昌市居民出生HLY女性高于男性(Z=9.21,P<0.05),男女HLY占比基本一致.男女性HE-sp有差异(Z =7.68,P<0.05),出生HE-SP占比无差异,健康期望寿命呈现等比例下降趋势.结论:计算机网格化抽样面访适宜基层推广,基本健康模块适合国内居民健康调查使用.建议全国统一地市级人群健康综合测量工具,明确健康期望寿命指标类别,推荐采取类似欧盟的基本健康模块监测指标,并纳入中国居民健康核心指标体系.

    作者:吴婵;徐勇;苏拥军;赵露;杨佳娟;徐承中;鲁芳芳;张培;裴松;胡池;刘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在肿瘤门诊特殊疾病病种支付中的应用研究

    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筛选对医疗费用有统计学意义的影响因素并筛选费用异常数据,利用基于E-CHAID算法的决策树模型进行DRGs分组,用变异系数、方差减少量及非参数检验验证分组的合理性.通过统计模型剔除11条异常数据后共分为7个DRGs组,经CV、RIV及秩和检验验证后证实分组效果合理且较为稳定.相关部门可以门诊特殊疾病为试点逐步推开门诊DRGs的应用,分组时需从数据分布特点入手,在合理的数据基础上结合疾病特征、治疗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组并动态调整,将DRGs分组的“事前控制”转变为“事前测算—事中控制—事后调整”,提高分组的综合性和实用性.

    作者:冯海欢;杨芳;李佳瑾;滕世伟;孙麟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按病种付费下安徽省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构成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分析安徽省新农合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通过安徽省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信息系统,随机在皖北、皖中、皖南各抽取3县,共计9个县,获取2012年1月-2015年9月实施按病种付费的全部冠心痛患者住院费用清单共计3 365例,采用描述性统计、结构变动度和多元线性回归进行分析.结果:按病种付费下的冠心病住院患者次均住院费用总体呈下降趋势,皖北总体波动下降、皖南逐年递减、皖中波动上升;药品费和材料费是住院费用的主要构成;影响患者住院费用的主要因素是就诊层次、住院天数、是否手术、地区和年份等.结论:实施按病种付费可有效控制次均住院费用增长;政策实施要关注地区差异,促进区域内均衡发展;控制医疗费用增长,应着重控制药品费和材料费的占比;同时应努力促进医疗联合体的构建和分级诊疗的实施、合理缩短医院平均住院日、控制手术指征等,从而更好地控制医疗费用.

    作者:解龙;汪和平;周灵利;钟笑笑;丁宏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法国、澳大利亚公立医院治理分析与启示

    本文通过理论探讨以及法国、澳大利亚两国的案例分析,提出我国建设现代医院管理制度的核心是医院治理,而医院治理应包含治理结构与治理机制两个部分,通过这两个机制形成医院各利益相关方的共同决策机制,通过有效协商达成权力平衡,把医院运行的外部压力转化为协调内部管理的动力,从而提高公立医院治理的效率.并由此提出完善我国公立医院治理的政策建议.

    作者:黄二丹;李卫平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以江西省为例

    目的:以江西省为例,了解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后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知晓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以匿名自填问卷的形式对居民的食品安全知识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江西省1 216例城乡居民对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总体知晓得分为69.42±14.16分.男性略高于女性(P<0.05),未婚居民高于已婚、离异或丧偶居民(P<0.05),城市居民知晓水平高于农村(P<0.05),月收入3 000元以上的居民高于以下的居民(P<0.05),居民年龄越低、文化程度越高、月收入越高的知识知晓率均越高.结论:江西省城乡居民食品安全知识掌握一般,应重点加强对文化程度较低、月收入较少以及农村居民等重点人群的食品安全相关知识的教育,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风险交流机制.

    作者:徐匡根;徐慧兰;饶江红;周小军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以需求为导向的我国老年人医养结合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分析我国老年人的健康需求、影响因素及存在的问题,为优化医养结合、促进健康老龄化提供依据.方法: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有序多分类logistic、二分类Logistic回归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西部地区、农村地区以及患慢性病的老年人自我健康评价较差(P <0.001),城镇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优于农村老年人(P<0.01),子女和配偶支持水平、老年人生活方式和健康行为呈正相关(P<0.01);西部地区、患慢性病以及未参保老年人卫生服务利用低于中东部、未患慢性病以及参保老年人(P<0.01);农村地区、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卫生支出占比较城镇地区和未与子女一起居住的老年人高(P<0.01),患慢性病、和配偶生活在一起的老年人卫生支出占比较未患慢性病以及分居、离异、丧偶或未婚的老年人高(P<0.01).结论:我国老年人医养结合需求率较低,疾病经济负担仍然较大,支付意愿不够强烈,应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更加注重老年人的尊严问题,探索农村地区医养结合新模式,完善老年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

    作者:苏岱;陈迎春;高红霞;李浩淼;施利群;常静肼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患者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总体感知及其影响因素:一个全国样本的分析

    目的:了解患者对健康危险因素的总体感知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并根据WHO健康社会决定因素框架,从结构因素和调节因素的角度来分析对其的影响.结果:调查对象感知的源自生活的健康相关危险因素危害“较大/很大”所占比例(27.1%)高于源自工作的相应比例(21.7%).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构因素中有显著性意义的主要是文化程度和经济状况,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的调查对象感知到的危险因素的危害更小(OR源自生活=0.64,95% CI:O.54-0.76;OR源自工作=0.75,95% CI:O.63-0.89);经济状况较差/很差的患者其危险因素的危害感知更大(OR源自生活=1.54,95% CI:1.31-1.81;OR源自工作=1.72,95% CI:1.47-2.01);调节因素对两个来源的危险因素的影响没有显著性意义.结论:源自生活的健康危险因素控制可能需要借鉴源自工作的健康危险因素控制的相关措施(即政策法规及相应的组织机构),结构因素和调节因素的影响则揭示健康危险因素的控制可能更需要依靠社会经济发展.

    作者:叶贝珠;洪雅君;张萍;程瑶;蒋红卫;孙奕;王乔凤;谢小华;Xi Zhu;张乃兴;梁渊 刊期: 2018年第05期

  • 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社会关注度的时空差异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社会关注度的时空差异性,以期为养老服务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利用百度指数获取2011-2016年养老服务模式社会关注度数据,并进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ArcGIS空间差异性分析.结果:居家养老的社会关注度高,其次是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低;养老服务模式社会关注度与网民人数、互联网普及率、人均可支配收入、每万人口全科医师数、每千人口卫生技术人员数和每十万人口高等教育人员数有关;北京市的公众关注度高,其次是广东、浙江、江苏、上海和山东五省市;华北和华东地区公众关注度高,其次是华中地区,西南和西北地区低.结论:我国养老服务模式社会关注度不断上升,并且具有显著的省域和区域差异.

    作者:龚韩湘;吴泽墉;伍宝玲;陈爱云;赵嘉林;罗桢妮 刊期: 2018年第05期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

中国卫生政策研究杂志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主办:中国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