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效果研讨

庞海英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 疏肝解郁胶囊, 抑郁自评量表, 舍曲林
摘要:目的:探讨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大兴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0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患者平均分为甲组和乙组.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甲组患者使用舒肝解郁胶囊进行治疗,为乙组患者使用安慰剂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抑郁自评量表(SDS)的评分和舍曲林的用量.结果:治疗后,甲组患者SDS的评分低于乙组患者(P<0.05),其舍曲林的用量少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用舒肝解郁胶囊治疗缺血性脑卒中后轻中度抑郁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改善其抑郁的症状,减少其舍曲林的用量.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贵州省瓮安县中医院心肺科收治的6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进行治疗.同时,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依那普利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SBP(收缩压)的水平、DBP(舒张压)的水平、LVMI(左心室质量指数)、LVPWT(左心室后壁厚度)、EF(心脏射血分数)及治疗的总有效率.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SBP的水平、DBP的水平、LVMI、LVPWT均更低,其EF、治疗的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结论:联用依那普利和氢氯噻嗪治疗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功能.

    作者:田茂琼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技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效果评价

    目的:研究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技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效果.方法:将在乐山市人民医院进行定期产检与分娩的2746例孕妇作为研究对象.在这些孕妇怀孕18~24周进行产检时,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技术对其进行检查,然后将此检查结果与对其实施引产或其正常分娩的结果进行比较,总结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技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效果.结果:对这2746例孕妇进行引产或其正常分娩的结果显示其所孕胎儿肢体畸形的发生率为3.79%(104/2746),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技术对其进行检查显示其所孕胎儿肢体畸形的发生率为3.68%(101/2746),二者相比,P>0.05.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技术对这104例孕妇进行检查诊断其所孕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率为97.12%.结论:采用连续顺序追踪超声检查技术诊断胎儿肢体畸形的准确率较高,且能区分其肢体畸形的类型.

    作者:胡谢;邓丽丽;胡丽佳;张敏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接受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不同的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探讨

    目的:对接受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不同椎管内麻醉的效果探讨.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收治的108例接受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08例产妇平均分为EA组、CSEA组及SA组.对EA组产妇进行硬膜外麻醉(EA).对CSEA组产妇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CSEA).对SA组产妇进行腰麻(SA).然后,比较三组产妇肌松的优良率、牵拉反应的发生率、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麻醉的起效时间.结果:接受麻醉后,CSEA组产妇肌松的优良率高于其他两组产妇,其牵拉反应的发生率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其他两组产妇,其麻醉的起效时间短于其他两组产妇(P<0.05).结论:与进行其他麻醉相比,对接受再次剖宫产术的产妇进行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的效果更好,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

    作者:杨艳玲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联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和康复路径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联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和康复路径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甘肃省陇西县中医医院脑病科收治的80例缺血性脑卒中后遗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两组患者均采用康复路径训练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采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其NIH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的评分、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量表)的评分和ADL(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的评分.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Fugl-Meyer的评分、ADL的评分均更高,其NIHSS的评分更低(P<0.05).结论:联用通督调神针刺疗法和康复路径训练治疗脑卒中后遗症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改善其肢体运动的功能,提高其生活的质量.

    作者:石虎杰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患者用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

    目的:探讨对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患者用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间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康复医院收治的38例脑卒中后偏瘫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康复训练.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其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量表)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相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较高(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分较高(P<0.05).结论:为处于软瘫期的脑卒中患者用镜像疗法结合运动想象疗法进行康复训练的效果显著,可改善其运动功能.

    作者:伍娟;曾奕;蔡素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究对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在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进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44例垂体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将其分为有针对性组和比较组.在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期间,对有针对性组22例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对比较组22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和对护理的满意率.结果:有针对性组患者手术的时间〔(56.45±4.68)min〕、住院的时间〔(8.42±0.68)d〕均短于比较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48.32±6.38)ml〕少于比较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36.36%)低于比较组患者,其对护理的满意率(95.45%)高于比较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神经内镜下经鼻蝶垂体瘤切除术的垂体瘤患者进行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较好,能够显著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率,促进其康复.

    作者:李杏妹;顾凌燕;丁卓颖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半月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半月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将2015年6月至2018年2月期间普宁市大坪镇卫生院收治的86例急性阑尾炎患者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对试验组患者进行半月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阑尾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中的失血量、手术的用时、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试验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排气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其术中的失血量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半月线小切口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缩短该病患者手术的用时、术毕至排气的时间及住院的时间,减少其术中的失血量,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魏启闯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炎患者实施麻醉的效果对比

    目的:对比用两种麻醉方法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实施麻醉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晋城市人民医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82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全膝关节置换术.术中,对对照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对研究组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麻醉.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其股四头肌的肌力及患肢膝关节VAS(视觉模拟评分法)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其股四头肌的肌力均更高,P<0.05.两组患者术后24 h、48 h时其患肢膝关节VAS的评分相比,P>0.05.结论:与进行超声引导下股神经阻滞麻醉相比,对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患者进行超声引导下收肌管阻滞麻醉的效果更好,可有效地提高其股四头肌的肌力.

    作者:史玮青;郭飞;赵小燕;王晓红;王海生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皮肤溃疡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皮肤溃疡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2月期间西双版纳州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皮肤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每组各有47例患者.这些患者入院后,均对其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参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护的效果.结果:治护后,试验组患者治护的总有效率高于参照组患者(P<0.05),其换药的次数少于参照组患者(P<0.05),其溃疡面愈合的时间短于参照组患者(P<0.05).结论:对风湿免疫性疾病所致皮肤溃疡患者进行整体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有效地减少其换药的次数,缩短其溃疡面愈合的时间.

    作者:刘亚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方法:选择广南县中医医院2017年6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00例急性胃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MAT组)与观察组(OBS组).为两组患者均应用蒙脱石散和诺氟沙星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OBS组患者加用葛根芩连汤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OBS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MAT组患者,P<0.05.治疗后,OBS组患者腹痛、呕吐、腹泻、发热等症状缓解的时间均短于MAT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效果显著,具有起效迅速、安全性较高等优点.

    作者:曹晶晶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用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治疗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12月期间河北省蠡县医院收治的98例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单用甲巯咪唑进行治疗的49例患者设为对照组,将其中联用地塞米松与甲巯咪唑进行治疗的49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治疗2个疗程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甲状腺相关指标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FT3、FT4、TSH、TPOAb及TGAb的水平均较低,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P<0.05.结论:用地塞米松联合甲巯咪唑对慢性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疗效,改善其甲状腺的功能.

    作者:张万卿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的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用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随机数表法将2016年6月至2018年2月钦州市妇幼保健院接诊的90例慢性肾衰竭患者分为前列地尔组和前-还组.为前列地尔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进行治疗,为前-还组患者使用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住院治疗的时间、治疗前后其血清尿素氮、β2-MG(β2微球蛋白)的水平、GFR(肾小球滤过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前-还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低于前列地尔组患者,P<0.05.前-还组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短于前列地尔组患者,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尿素氮、β2-MG的水平、GFR相比,P>0.05.治疗后,前-还组患者血清尿素氮、β2-MG的水平均低于前列地尔组患者,其GFR高于前列地尔组患者,P<0.05.在用药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用前列地尔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保护患者的肾功能,改善其预后,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容武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分析

    目的:分析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方法:从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沛县中医院接诊的小儿急性喉炎患儿中选取65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3例).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观察组患儿加用布地奈德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68.75%),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各项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住院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儿,P<0.05.结论:用布地奈德辅助治疗小儿急性喉炎的疗效较好,能够较快地缓解患儿的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甄文博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效果研究

    目的:分析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4月至2017年8月期间武胜县中医医院收治的64例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n=32)和对照组(n=32).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西医疗法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使用中西医结合疗法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其肺功能指标和临床症状改善的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FEV(一秒钟用力呼吸容积)和PEF(呼吸流量峰值)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变应性鼻炎每日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的评分、其支气管哮喘每日发作的次数和持续时间的评分、其感冒症状每日发作次数的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支气管哮喘合并变应性鼻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李胜明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分析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抽选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220例小儿腹泻患儿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入院的前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matched组)与观察组(observation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补液、补钾、抗感染、止泻等治疗.在此期间,对matched组患儿实施普通护理,对observation组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observation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96.36%)高于matched组患儿治护的总有效率(86.36%),P<0.05.结论:对小儿腹泻患儿实施整体护理的效果较为理想,能够有效地改善其临床症状,促进其康复.

    作者:方芳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研究

    目的:研究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重庆东华医院收治的50例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50例患者平均分为REF组和OBS组.对REF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对OBS组患者采用无创双相气道正压通气进行辅助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1秒用力呼气容积/大肺活量)及PEF(呼气峰流速).结果:接受治疗后,OBS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REF组患者,其FEV1、FEV1/FVC及PEF均大于REF组患者(P<0.05).结论:对重症支气管哮喘患者采用无创双相气道正压通气疗法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很好,可改善其肺功能.

    作者:王茂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研讨

    目的:探讨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6年的8月至2017年的8月期间新疆库尔勒市第二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84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A组患者使用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联用桂枝茯苓胶囊和康妇消炎栓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病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病情的复发率更低,P<0.05.结论:用桂枝茯苓胶囊联合康妇消炎栓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降低其病情的复发率.

    作者:孙凤莉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两类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血清CRP与全血WBC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其病 情的价值分析

    目的:研究对细菌感染性疾病与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全血白细胞(WBC)联合检测对鉴别诊断其病情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桂平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48例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52例病毒感染性疾病患儿与在该保健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儿童分别设为试验组(TT组)、研究组(RS组)和对照组(CT组).对三组儿童均进行血清CRP与全血WBC联合检测,然后比较其血清CRP与全血WBC的水平及上述两项指标的阳性检出率.结果:TT组患儿血清CRP的水平与全血WBC的水平均高于RS组患儿与CT组儿童,P<0.05.RS组患儿血清CRP的水平与全血WBC的水平均高于CT组儿童,P<0.05.TT组患儿血清CRP的阳性检出率与全血WBC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RS组患儿与CT组儿童,P<0.05.RS组患儿血清CRP的阳性检出率与全血WBC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CT组儿童,P<0.05.结论:对病毒感染性疾病与细菌感染性疾病患儿进行血清CRP与全血WBC联合检测,可对其病情进行较为准确的鉴别诊断.

    作者:郑宏图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探究

    目的:探讨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治疗颅内复杂动脉瘤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8月至2018年12月期间黔东南州人民医院收治的46例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4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20例患者,对照组有26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微弹簧圈栓塞术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及其治疗后WHOQOL-100(生活质量评分量表)中各项指标的评分.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其治疗后生理功能的评分、心理状态的评分、社会功能的评分及环境状况的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用支架辅助微弹簧圈栓塞术对颅内复杂动脉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滕召君 刊期: 2019年第01期

  • 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5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上海市嘉定中心医院血液肿瘤科接受化疗的150例急性白血病患者随机分为个体化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接受化疗期间,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个体化组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治护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对治护工作的满意率、SAS及SDS的评分.结果:经治护,与对照组患者相比,个体化组患者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SAS及SDS的评分均较低,其对治护工作的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对接受化疗的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个体化护理可显著降低其化疗后感染的发生率,缓解其焦虑、抑郁的心理,从而可提高其对治护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罗静 刊期: 2019年第01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