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观察

黄春梅;刘娟

关键词:有针对性护理, 血液透析,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摘要:目的 :研究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102例需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51例/组).在两组患者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期间,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和生活质量的评分.结果:1)在接受护理期间,研究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3.92%(2/51)〕低于对照组患者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17.65%(9/51)〕,P<0.05.2)接受护理前,两组患者的SF-36评分相比,P>0.05.接受护理后,研究组患者的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接受维持性血液透析的患者实施有针对性护理能够有效地降低其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率,提高其生活质量.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联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不同时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联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不同时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期间合江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43例健康人作为研究对象.将43例健康人作为对照组,将43例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Ⅰ组,将43例非活动期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作为观察Ⅱ组.对三组受检者均使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法和散射比浊法进行检测.然后,比较三组受检者抗ds-DN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抗S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补体C3的水平及补体C4的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受检者相比,观察Ⅰ组受检者、观察Ⅱ组受检者抗ds-DN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抗S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均更高,P<0.05.与观察Ⅱ组受检者相比,观察Ⅰ组受检者抗ds-DNA抗体的阳性检出率、抗Sm抗体的阳性检出率均更高,P<0.05.与对照组受检者、观察Ⅱ组受检者相比,观察Ⅰ组受检者补体C3的水平、补体C4的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 :联用酶联免疫法、免疫荧光法和散射比浊法检测不同时期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显著.

    作者:何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

    目的 :探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与其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选取近年来在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妇产科进行定期产检与分娩的228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的114例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设为观察组,将其中的114例健康孕产妇设为对照组.对两组孕产妇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比较其试验的结果与妊娠结局,同时比较观察组孕产妇中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结果不同的孕产妇其妊娠结局.结果 :对两组孕产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显示,观察组孕产妇在口服葡萄糖后0.5 h、1 h与2 h的血糖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孕产妇,P<0.05.观察组孕产妇所孕胎儿为巨大儿的发生率、其剖宫产率、所产新生儿低血糖及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孕产妇,P<0.05.在观察组孕产妇中,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显示有2个或3个时间点血糖水平异常的孕产妇其所孕胎儿为巨大儿的发生率、其剖宫产率、所产新生儿低血糖及窒息的发生率均高于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的结果显示有1个时间点血糖水平异常的孕产妇,P<0.05.结论 :在对妊娠期糖尿病孕产妇进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时,随着其血糖水平异常时间点的增加,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明显升高.

    作者:李明霞;宁凌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针对性口腔护理的效果

    目的 :探讨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针对性口腔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山西省临汾市人民医院进行内固定术的120例颌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0例).术后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口腔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针对性口腔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软垢指数、牙龈指数及发生口臭、口腔溃疡、口腔感染的情况.结果: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软垢指数、牙龈指数、口臭的发生率、口腔溃疡的发生率及口腔感染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进行内固定术的颌骨骨折患者在术后实施针对性口腔护理可有效地清洁其口腔,降低其口腔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丁竹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PICC的患者实施静疗专科护理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对接受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患者实施静疗专科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在昆山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PICC的9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6例/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实施静疗专科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接受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97.83%)高于对照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82.61%),P<0.05.在接受护理期间,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6.52%)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23.91%),P<0.05.结论:对接受PICC的患者实施静疗专科综合护理能够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率,降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朱彬彬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7月期间重庆市渝北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小梁组(n=40)和房角组(n=40).为小梁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为房角组患者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进行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的视力、前房深度、眼压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 :术后6个月,房角组患者的视力高于小梁组患者,其眼压低于小梁组患者,其前房深度深于小梁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P>0.05.结论 :使用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联合房角分离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视力,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刘庆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探析

    目的 :探讨用来氟米特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 :将2013年7月至2014年7月在四川省攀枝花市仁和区人民医院就诊的150例慢性肾炎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来氟米特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来氟米特组患者加用来氟米特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及治疗前后其24 h尿蛋白定量和血浆白蛋白的水平.结果:来氟米特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治疗后,来氟米特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组患者,其血浆白蛋白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用来氟米特对慢性肾炎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降低其 24 h 尿蛋白定量,提高其血浆白蛋白的水平.

    作者:王丽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

    目的 :探究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150例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5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人员均进行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并比较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尿酸的水平.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直接胆红素、血清间接胆红素的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尿酸的水平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检验在诊断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较高.

    作者:蔡倩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效果分析

    目的 :分析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9月期间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4例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中使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及常规西药治疗的37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焦虑、抑郁情绪的改善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病情的好转率较高,接受治疗后其SAS及SDS的评分均较低,P<0.05.结论 :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心脏神经官能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病情,缓解其焦虑、抑郁的情绪.

    作者:李三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评析

    目的 :探究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效果.方法 :选择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13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65例患者设为Ⅰ组,将其中使用瑞格列奈与二甲双胍进行治疗的65例患者设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 h血糖的水平、病情的总控制率及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Ⅱ组患者病情的总控制率高于Ⅰ组患者,治疗后其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的水平均低于Ⅰ组患者,P<0.05.两组患者在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恶心、呕吐、肝肾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 :用瑞格列奈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可显著改善患者血糖的水平,且用药的安全性较高.

    作者:王苑;钟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成分血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效果分析

    目的 :探讨使用成分血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江苏省沭阳县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普通血浆进行输血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成分血进行输血治疗.然后,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患者HCT(红细胞比容)、Hb(血红蛋白)的水平及PLT(血小板计数)的水平均升高,其PT(凝血酶原时间)、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均缩短,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HCT、Hb的水平及PLT的水平均更高,其PT、APTT均更短,P<0.05.结论 :使用成分血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进行输血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提高其治疗的效果.

    作者:杨晓红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方法 :将2016年10月至2018年2月期间江苏省邳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2例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2例患者随机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A组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对B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然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期间其脑卒中、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B组患者相比,A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治疗期间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对高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胡永杰;彭丽;李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76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这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胃癌根治术.同时,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护理的依从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接受护理后,B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其对护理的依从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A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很好,且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胡贵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期间淮安市洪泽区人民医院收治的56例胆囊疾病患者平均分为手术1组和手术2组.对手术1组患者进行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手术2组进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与手术1组患者相比,手术2组患者进行手术的用时和术后住院的时间均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P<0.05.结论 :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疾病的效果显著.

    作者:王军;张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使用卡培他滨进行化疗的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30例使用卡培他滨进行化疗的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1月期间从河北大学附属医院出院后使用卡培他滨进行化疗的30例老年转移性乳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这30例患者出院后进行化疗期间,对其均进行延续性护理,然后观察对其进行护理的效果.结果 :这30例患者均完成了8个疗程的化疗,其完成8个疗程化疗的平均用时为(6.25±0.18)个月.这30例患者在进行化疗期间共有24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这24例患者经对症处理后其不良反应均明显减轻或完全缓解.这30例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为100%.结论 :对使用卡培他滨进行化疗的转移性老年乳腺癌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可提高其对化疗的依从性,且能提高其化疗的安全性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

    作者:齐娟;刘美娟;王建辉;王硕;吴俣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不同的血液透析疗法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使用不同的血液透析疗法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期间乌鲁木齐市友谊医院收治的60例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60例患者分为IHD(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组和CRRT(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组.对IHD组患者进行间歇性血液透析治疗,对CRRT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透析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率、SpO2(血氧饱和度)、MAP(平均动脉压)的水平及APACHⅡ(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的评分.结果:治疗后,AKI(急性肾损伤)分期为Ⅰ期、Ⅱ期、Ⅲ期的两组患者其APACHⅡ评分与治疗前相比均有所降低(P<0.05).与IHD组患者相比,CRRT组患者的心率、APACHⅡ的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 :使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和连续性血液透析疗法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均较好,但与使用间歇性血液透析疗法相比,对脓毒症所致急性肾损伤患者使用连续性血液透析疗法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更好.

    作者:乔云静;侯昌权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6月期间江苏省响水县中医院收治的50例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这些患者分为甲组和乙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甲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观察两组患者的生存质量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结果 :护理后,甲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评分、睡眠质量评分、饮食评分及病症控制评分均高于乙组患者,其SAS及SDS评分均低于乙组患者,P<0.05.结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其生存质量,缓解其不良的情绪.

    作者:刘锦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272例接受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围手术期全面护理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对272例接受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围手术期全面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12月期间常州市儿童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272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72例患儿均进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同时对其进行围手术期全面护理.然后,观察这些患儿的治护效果.结果:这272例患儿的手术全部成功,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47%,其家长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89%.结论:对进行腹腔镜腹股沟斜疝修补术的患儿进行围手术期全面护理的效果显著,可确保其手术的顺利进行,减少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高姝娜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在桓台县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工作的20名护理人员作为研究对象.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对该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实施常规管理.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对该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在实施细节管理前后,比较这20名护理人员对安全问题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及各科医护人员对其工作满意度的评分.结果 :与实施细节管理前相比,实施细节管理后这20名护理人员对安全问题识别能力、差错防范意识、服务意识及各科医护人员对其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均较高(P<0.05).结论: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护理人员实施细节管理的效果显著.

    作者:耿慧慧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加味麻杏蒌贝汤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用加味麻杏蒌贝汤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云南省昆明市官渡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对这80例患儿均使用加味麻杏蒌贝汤进行治疗.然后,观察这80例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及病情的复发率.结果:这80例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1.25%,其病情的复发率为5.45%.结论:用加味麻杏蒌贝汤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的效果显著.

    作者:梁宇;王玲秀;梁建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研讨

    目的 :探讨对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5日至2017年8月25日在临汾市人民医院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84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分析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护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因心理因素、呼吸道干燥、鼻梁或颊部出现压痛感、鼻梁或颊部的皮肤出现损伤、憋闷、胃肠胀气和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理因素、呼吸道干燥、鼻梁或颊部出现压痛感、鼻梁或颊部的皮肤出现损伤、憋闷、胃肠胀气、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等均可导致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辛彩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