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探讨

胡贵生

关键词:胃癌, 焦虑, 抑郁, 并发症
摘要:目的 :探讨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胃癌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肿瘤内科收治的76例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这两组患者均接受了胃癌根治术.同时,对A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B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SAS(焦虑自评量表)评分、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对护理的依从率、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接受护理后,B组患者的SAS评分及SDS评分均低于A组患者,其对护理的依从率及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均高于A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A组患者(P<0.05).结论:对接受胃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很好,且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 :探讨微型种植体支抗在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6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传统组和种植体组.为传统组患者使用直丝弓金属托槽矫正器进行口腔正畸治疗,为种植体组患者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磨牙位移的距离、上中切牙倾角差、上中切牙凸距差及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种植体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高于传统组患者,其磨牙位移的距离小于传统组,其上中切牙倾角差及上中切牙凸距差均大于传统组患者,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传统组患者,P<0.05.结论 :使用微型种植体支抗对患者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矫正其牙列拥挤、牙弓前突的情况,且不易引发不良反应.

    作者:岳莉;梁晓伟;李阳飞;周丹;顾月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CT检查与MRI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用CT检查与MRI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3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收治的20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0例患者均进行CT检查和MRI检查.然后,比较对这些患者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时其颅脑损伤的检出率、医疗费用和检查的用时.结果 :进行CT检查与MRI检查时这20例患者颅脑损伤的检出率相比,P>0.05.与进行CT检查相比,对颅脑损伤患者进行MRI检查的用时更长,其医疗费用更高,P<0.05.结论 :用CT检查与MRI检查诊断急性颅脑损伤的准确率无明显差异.临床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选择佳的检查方法进行诊断.

    作者:王家友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对其生活质量及用药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取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眼科收治的5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的29例患者设为Ⅰ组,将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延续性护理的29例患者设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GQL-15-CHI评分及其对用药治疗依从性的评分.结果 :接受护理后,Ⅱ组患者的GQL-15-CHI评分低于Ⅰ组患者,其对用药治疗依从性的评分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对青光眼患者进行延续性护理可显著提高其对用药治疗的依从性与生活质量.

    作者:张瑾;赵益;胡文静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防控医院感染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究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对防控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7年8月南充市身心医院收治的400例患者(这些患者均为住院患者)与对这些患者进行护理的2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将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医院收治的200例患者设为常规管理组,将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该医院收治的200例患者设为规范化管理组.在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期间,该医院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常规管理.在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期间,该医院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生活质量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评分.结果 :规范化管理组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常规管理组患者,其生活质量评分与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的评分均高于常规管理组患者,P<0.05.结论 :对临床护理工作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显著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且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龚佐萍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对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择选在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242例Ⅰ类手术切口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对照组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进行常规管理,对观察组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中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所占的比例、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所占的比例及其切口感染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中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患者所占的比例与不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患者所占的比例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中上述两类患者所占的比例,P<0.05.术后,观察组患者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Ⅰ类手术切口患者预防性地使用抗菌药物进行规范化管理,可显著降低其抗菌药物的使用率、不合理用药的发生率及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柳泉;汤玲珺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经空肠造瘘营养管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

    目的 :分析经空肠造瘘营养管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方法 :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心胸外科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7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70例患者根据置管方式的不同分为空肠造瘘组和鼻空肠组,其中,空肠造瘘组有40例患者,鼻空肠组有30例患者.对两组患者均进行食管癌根治术.术后,对空肠造瘘组患者进行空肠造瘘营养管置管,对鼻空肠组患者进行鼻空肠营养管置管,然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营养支持.然后,对比两组患者营养管留置的时间、血浆中白蛋白的水平及其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接受营养支持后,与鼻空肠组患者相比,空肠造瘘组患者营养管留置的时间较长,其血浆中白蛋白的水平较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与通过鼻空肠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相比,对接受食管癌根治术的患者通过空肠造瘘营养管进行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更好,可延长其营养管的留置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作者:葛凌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肠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

    目的 :分析对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3月至2018年1月期间在东台市人民医院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的94例肠息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均对其进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和对护理服务的总满意率均较高,P<0.05.结论 :对接受内镜下黏膜切除术治疗的肠息肉患者进行优质护理的效果确切,可提高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作者:张燕;陈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术时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评析

    目的 :研究在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术时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在四川省人民医院金牛医院接受口腔种植术的108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Ⅰ组和Ⅱ组.对Ⅰ组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种植术,对Ⅱ组患者在进行常规的口腔种植术时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拔牙窝内牙槽骨宽度和高度的变化幅度、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结果:治疗后,Ⅱ组患者拔牙窝内牙槽骨宽度与高度的变化幅度均小于Ⅰ组患者,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Ⅰ组患者,其对治疗效果的总满意率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在对牙列缺损患者进行口腔种植术时应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显著降低其拔牙窝内牙槽骨宽度和高度的变化幅度,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其对治疗效果的满意率.

    作者:董文豪;付羽婷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ICU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对ICU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江苏省泗阳县人民医院ICU接受治疗的8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对试验组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下肢周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各项血液流变学指标、下肢水肿及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情况.结果 :1)在接受护理期间,试验组患者下肢水肿的发生率(7.3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0%)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2)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下肢周径〔(28.97±3.08)cm〕小于对照组患者,其下肢静脉血流速度〔(26.72±4.53)cm/s〕快于对照组患者,P<0.05.3)接受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全血粘度〔(3.42±0.17)mPa·S〕、血浆粘度〔(1.39±0.07)mPa·S〕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对ICU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能够有效地促进其下肢的血液循环,改善其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其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李彩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的水平、调节性T细胞的含量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

    目的 :探讨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sIL-6R)的水平、调节性T细胞(Treg)的含量与儿童过敏性哮喘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在南京市儿童医院呼吸内科门诊接受治疗的214例过敏性哮喘患儿和同期在该医院外科接受疝囊高位结扎术的1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96例腹股沟斜疝患儿作为对照组,将214例过敏性哮喘患儿作为哮喘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静脉采血.应用BioTEK酶标仪检测两组患儿血浆中IL-6的水平、sIL-6R的水平,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然后,比较两组患儿血浆中IL-6、sIL-6R的水平及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结果:与对照组患儿相比,哮喘组患儿血浆中IL-6的水平、sIL-6R的水平更高,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更低(P<0.05).两组患儿血浆中IL-6的水平与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无相关性,但其血浆中sIL-6R的水平与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呈负相关(P<0.01).结论:可溶性白细胞介素-6受体水平的升高,调节性T细胞含量的降低均是导致儿童过敏性哮喘发病的危险因素.过敏性哮喘患儿血浆中sIL-6R的水平与其外周血中Treg的含量呈负相关.

    作者:陆悦倩;田曼;王宏伟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致其胃黏膜损伤的风险研究

    目的 :分析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导致其发生胃黏膜损伤的风险.方法 :将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玉门市中医医院接诊的60例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30例/组).对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维生素E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胃黏膜损伤的发生情况.结果 :在随访期间,对照组患者中有1例患者(占3.3%)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有3例患者(占10%)出现胃炎复发的情况;观察组患者中有2例患者(占6.7%)发生上消化道出血,有4例患者(占13.3%)出现胃炎复发的情况;两组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和胃炎的复发率相比,P>0.05.结论 :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肠溶片对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慢性胃炎患者进行治疗不会增加其发生胃黏膜损伤的风险,安全性较高.

    作者:袁丽华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效果探讨

    目的 :探讨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方法:选取如皋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50例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5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常规治疗,对B组患者加用美托洛尔和曲美他嗪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LVEF(左室射血分数)、LVE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6分钟步行距离、C反应蛋白的水平、症状缓解的时间及不良发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及LVEF均较高,其6分钟步行距离较大,其症状缓解的时间较短,其C反应蛋白的水平、LVEDD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较低(P<0.05).结论:用美托洛尔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显著.

    作者:仇冬霞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的分析

    目的 :分析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以便为临床检验工作提供参考.方法 :将2017年1月至2018年2月期间在解放军海军安庆医院检验科进行检验的290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对这290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进行分析研究,从中找出导致其不合格的原因.结果 :在这290份不合格的血液标本中,因送检的时间延迟导致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占36.21%,因标本发生溶血导致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占27.59%,因标本发生凝血导致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占20.69%,因标本受到污染导致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占12.07%,因标本标签粘贴错误导致不合格的血液标本占3.45%.结论 :导致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有标本送检的时间延长、标本发生溶血、标本发生凝血、标本受到污染和标本标签粘贴错误等.

    作者:张梅青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为糖尿病小鼠静脉注射黄芩苷和罗格列酮在防治其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研究

    目的 :研究分析为糖尿病小鼠静脉注射黄芩苷和罗格列酮在防治其周围神经病变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一定数量的体质量为25~30 g的健康雄性实验小鼠作为研究对象,自其尾静脉将四氧嘧啶注射入小鼠的体内,建立糖尿病模型.将成模小鼠随机均分为模型组、黄芩苷组、罗格列酮组和联合用药组,采用灌胃给药的方式分别使用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黄芩苷、罗格列酮、黄芩苷+罗格列酮对这四组小鼠进行治疗,然后评价对比这四组小鼠的用药效果.结果:联合用药组小鼠的进食量、非空腹血糖值、机械性痛阈值及其MDA(丙二醛)的水平均低于其他三组小鼠,其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高于其他三组小鼠,P<0.05.结论 :为糖尿病小鼠静脉注射黄芩苷和罗格列酮可取得防治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

    作者:尹三凤;刘旭阳;颜德平;罗桂根;王桂兰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39例手指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评价

    目的 :研究对39例手指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效果.方法 :选择山西省长治潞安集团总医院收治的78例手指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接受闭合复位克氏针内固定术联合石膏外固定术的39例患者设为Ⅰ组,将其中接受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的39例患者设为Ⅱ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结果 :术后3个月,Ⅱ组患者中患指可屈曲90°患者所占的比例及患指可伸展180°患者所占的比例均高于Ⅰ组患者中上述两类患者所占的比例,P<0.05.术后12周内,Ⅱ组患者中骨折端愈合患者所占的比例高于Ⅰ组患者中骨折端愈合患者所占的比例,P<0.05.术后3个月,Ⅱ组患者患指功能的优良率高于Ⅰ组患者,P<0.05.结论 :对手指骨折患者进行切开复位微型钢板内固定术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显著缩短其骨折端愈合的时间,改善其患指的功能.

    作者:赵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养血重镇汤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用养血重镇汤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期间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中医院收治的200例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中使用左西替利嗪胶囊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其中使用养血重镇汤进行治疗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用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其用药不良反应的总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 :用养血重镇汤对老年皮肤瘙痒症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安全性高.

    作者:谭明娥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对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效果研讨

    目的 :探讨对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8月25日至2017年8月25日在临汾市人民医院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84例慢性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84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并分析导致其发生不良反应的影响因素及各因素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护后,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其因心理因素、呼吸道干燥、鼻梁或颊部出现压痛感、鼻梁或颊部的皮肤出现损伤、憋闷、胃肠胀气和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所致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 :心理因素、呼吸道干燥、鼻梁或颊部出现压痛感、鼻梁或颊部的皮肤出现损伤、憋闷、胃肠胀气、呼吸机参数设置不当等均可导致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发生不良反应.对首次进行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的慢性呼吸衰竭患者实施系统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可有效地降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作者:辛彩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用不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效果对比

    目的 :对比用不同的抗结核治疗方案治疗耐药性肺结核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四川省攀枝花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80例耐药性肺结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180例患者平均分为A组和B组.为两组患者均使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A组患者加用乙胺丁醇进行治疗,为B组患者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结核灶改善的总有效率和肺空洞改善的总有效率.结果 :经过治疗,与A组患者相比,B组患者结核灶改善的总有效率和肺空洞改善的总有效率均更高,P<0.05.结论 :与加用乙胺丁醇进行治疗的效果相比,为耐药性肺结核患者在使用常规抗结核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加用左氧氟沙星进行治疗的效果更为显著.

    作者:范小云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探析

    目的 :探讨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7年7月至2018年4月期间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新生儿科收治的92例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这92例患儿平均分为A组和B组.对两组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B组患儿使用磷酸肌酸进行辅助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其心肌酶谱的各项指标.结果 :经过治疗,与A组患儿相比,B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更高,其CK(肌酸激酶)的水平、CK-MB(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水平、LDH(乳酸脱氢酶)的水平、AST(谷草转氨酶)的水平和HBDH(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均更低,P<0.05.结论 :使用磷酸肌酸对新生儿窒息合并重度心肌损害患儿进行辅助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减轻其心肌损害的程度.

    作者:陆美芳 刊期: 2018年第21期

  • 浅析不同原因所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的病理改变及bFGF的表达

    目的 :探讨不同原因所致缺血性坏死股骨头的病理改变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的表达.方法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四川省骨科医院收治的40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均使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将10例股骨颈骨折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对照组.将30例非创伤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实验组.将实验组中10例激素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激素组,将10例酒精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酒精组,将10例特发性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作为特发组.观察这些患者股骨头的病理改变及bFGF的表达情况.结果 :激素组患者、酒精组患者及特发组患者股骨头坏死区bFGF阳性面积的百分比低于其增生区及对照组患者的对应区域bFGF阳性面积的百分比,其增生区bFGF阳性面积的百分比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对应区域bFGF阳性面积的百分比,P<0.05.结论 :不同原因所致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股骨头的病理改变及bFGF的表达均不相同.临床医生可根据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的病理改变及bFGF的表达情况对其进行合理的细胞因子治疗.

    作者:巫娟;张峰;郭莉 刊期: 2018年第21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