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卫兵;赵晓华
目的:设计、编写并应用医疗科技成果评审系统,将评审工作信息化.方法:利用Oracle数据库管理软件创建评审系统数据库,以PowerBuider 9.0为基本的开发工具编写应用程序.结果:在评审过程中,专家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同步评分,组织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整合、计算、导出或打印评分结果.结论:该系统具有管理数据科学、操作步骤严谨、应用维护成本低、兼容性好等优点,可以简化评审工作的步骤,规范评审工作的流程,节约开支,提高效率,杜绝舞弊行为,为评审工作提供一套公平、公正的评定方案.
作者:单磊敬;郭晗;王恩伟;彭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回顾近15 a来美国医疗设计杰出奖的授奖情况,总结了该奖的奖项设置、评审过程及历年获奖产品的特点等,分析了国内医疗设备的发展现状及该奖对国内医疗设备发展的启示,提出了借鉴该奖获奖产品的特点及趋势,结合国内实际,注重医疗设备发展的层次化,重点发展具有市场前景的产品.
作者:刘晶晶;桂莉;顾申;张静;厉瑛;周玲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介绍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运用现状和主要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项目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以海上单兵生命体征监测为例,对不同通信节段的数据传输技术的选择进行了相关讨论,分析了未来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运用的趋势,指出了在不同的环境下,将不同的数据通信技术“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合适的通信节段能使采集的数据更好更快地传输与反馈,为伤员或者病员的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徐执印;刘晓荣;陈国良;董巧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介绍了合理医疗指引监管平台的基本构成和功能,分析了其在医院临床使用前后的相关数据,了解该平台在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实际发挥的作用.根据平台运行后各种数据的分析结果,深入探讨了医院存在的医疗质量问题与质量管理问题,并提出了提高医院管理水平的建议,以使信息系统更好地发挥大的辅助管理效能.
作者:唐月华;黄琳;龙华飞;陈伟元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医院外部药品供应链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从而实现药品供应的无纸化.方法:针对现有医院供应链流程进行分析,使用信息化技术和CA认证技术对供应链流程进行再造.结果:提高了医院药库信息化水平,确保了药品数据在公网上的安全性,并为医院ERP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探索.结论:通过系统建设加强了医院的信息技术建设,提高了医院药库的信息化程度,降低了医院工作人员和供应商的工作强度,并终节省了医院耗材.
作者:苏玉成;蒋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0 引言血管造影机是医院必不可少的大型医疗影像设备之一,是医院重点维护保养的设备[1].飞利浦FD10型血管造影机如今已成为很多医院的主力机型,该设备具有功率大、旋转速度快、成像清晰、安全性高、辐射低、辅助功能齐全等特点.现介绍1例故障现象及维修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苏红森;刘鹏;雷勋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实现门诊考勤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医院门诊考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设计和开发医院门诊电子考勤管理系统并投入应用.结果:电子考勤系统的应用为相关考勤部门提供了真实科学的结果,有利于及时了解考勤动态,落实考勤制度.同时,起到督促医生及时就岗的作用,提高了医生的服务意识,减少了与患者之间的纠纷.结论:该系统不但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较大地提高了医院相关部门对门诊医生考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功能完整、通用性好,适合于信息化时代医院的考勤管理工作.
作者:成静;刘兴淮;潘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研究一种适合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温度检测系统校准溯源的方法,提高血液净化质量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法,将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和标准水银温度计测量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两者测量数值经修正后计算,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透析液温度是保证血液净化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温度检测系统开展校准溯源,对进一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越;葛剑徽;张玉明;章卫东;李成;李传军;许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建立基于智能手机的医疗器械供应维护查询数据库.方法:先建立基于名片识别的数据库,再将其转换为智能手机可以通用的格式安装于智能手机,并比较各种格式与软件的使用情况.结果:基于名片识别的数据库,通过格式转换可用于快速检索大量已建立的医疗器械维护及耗材配送商数据库,通过比较Vcard、CSV、Html、TXT等几种常用格式,总结出TXT格式具有体积小、查找速度快的特点,适用于WM智能手机、symbian、ios、Android等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结论:利用智能手机平台并结合相应的软件,可在多种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上建立这种数据库进行查询,查询效率高、实用性好,尤其适用于应急处突、卫勤保障时多种物资配送的快速查找.
作者:程广斌;黄金清;马承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在现有的HIS、LIS、EMR、NIS、短信平台基础上,设计了全新的检验危急值报告、反馈流程和系统结构,开发了检验危急值系统,弥补了传统报告方式的缺陷,实现了危急值实时报告和数据整合,并且提出了系统实施后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检验为切入点,解决了患者危急值警示信息的及时送达问题,加快了医疗的介入速度,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租赁中心各急救设备的标准化管理.方法:对医院现今急救设备管理进行自我评估,强化JCI标准持续改进理念,将JCI标准中设备与安全条款与设备质量控制参数检测结合应用于标准化管理.结果:依据自我评估结果及JCI考核要求,制定急救设备风险评定、质量控制检测、数字化管理等持续改进措施.结论:将JCI标准考核要求应用于租赁中心急救设备管理可以促进设备管理措施的改进,推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作者:洪范宗;郑月琼;苏秋玲;罗奕中;郑溪水;董少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数字化建设对推进医院内涵发展的路径与效果.方法:提出科学确立数字化设计原则、创新设计数字化架构体系及全力夯实数字化建设基础等策略,构建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门诊、数字化病区、数字化辅诊及数字化支撑保障为主线的新平台.结果:医院实现了楼宇智能化、病历电子化、医疗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结论:打造了内涵建设“倍增器”,促使医院的管理、技术和质量等内涵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黄正东;肖飞;郭雪清;姚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0 引言SPECT/CT作为核医学界中的诊断仪器,不但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而且也已成为判断一个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飞利浦Precedence SPECT/CT系列在我国具有一定的装机量,我院自2009年引进该系列的新型号Precedence SPECT 16Slice以来已3a,在3a的使用过程中,该机在为医院提供优秀影像资料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故障.现就我院Precedence SPECT 16Slice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有特点的3例故障进行分析.
作者:谢一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通过研究现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并指出了应用各系统的融合和管理技术将成为未来医院的管理趋势,从而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解决了大型综合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困局,从而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智慧医院打下基础.
作者:姚力;蒋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断电报警装置进行设计并探讨其临床应用,使该装置能在突然停电时及时报警,且能告知相关负责人员对医院的一些危重急救类设备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方法:搭建断电检测电路模型,利用STC89C52单片机、GSM开发板的通信以及AT通信指令进行断电信号的检测和传送.结果:初步应用且实验成功,实现了在停电时可以光声报警,且可实现发送短信报警.结论:该装置可应用在一些急救类医疗设备上,在无人值守且突然断电时能够第一时间告知相关人员,把可能导致的影响降到低,为保障相关医疗设备的正常工作提供帮助.
作者:郭辉;沈君姝;曹新志;李昂;潘永泉 刊期: 2013年第11期
0 引言VM6监护仪是PHILIPS公司sure-sings系列的产品,主要特点是小巧直观,8.4 in(1 in=25.4 mm)显示屏,带触摸功能.VM6监护仪内部主要由电源板、主板、血压组件、血氧板、心电呼吸板、有创压测量板、LCD液晶显示屏组成.1 VM6监护仪的主板工作原理VM6监护仪的主板是整个监护仪的核心,它的功能为:(1)该监护仪的主板负责将电路板15 V的直流电经过主板的DC-DC电路转变成为12、5、3.3、1.5、1.8、2.5 V的电压;同时还负责锂电池的充电管理.
作者:黄兰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0 引言目前,血透机已经成为大中型医院中十分常见、使用频率较高的医疗设备.由于血透机水、电路协同工作的特点,因此在高强度使用的条件下,容易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和故障,而其中因长期接触高浓度消毒液而出现的消毒相关部分的故障更是相当常见,具体故障现象和部位则各有不同,现介绍如下.
作者:付娟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ACS在放射科的应用.方法:将PACS和MRI、CT、CR及激光相机等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局域信息网.结果:应用PACS后,工作流程得到优化,缩短了报告的发出时间,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加强了科室管理.结论:PACS的实施,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对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汪桦;张威江;吴君健;刘红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种基于Android平台的多参数家用监护仪.方法:硬件电路采用主板加参数板的模块化设计方式.主板为以ARM为核心的中央模块,负责和参数板通过串口进行通信,实现测量数据的显示、存储和传输;参数板负责具体参数的测量,并把测量结果通过串口提交给中央模块;软件开发采用Eclipse新版开发工具,用Java语言编制应用软件程序.结果:经过硬件和软件的开发验证,成功实现了心电、血压、体温的测量,达到了预期目的.结论:硬件电路的模块化设计显著降低了开发成本并加快了开发进度;由于Android平台的开放性、稳定性且不需版权费用等特点,未来很可能成为医疗电子产品开发的主流系统平台之一.
作者:方勇军;骆星九;刘勇;齐树波;赵红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 690例,对照组1 680例.分别采用留置针与蝶翼输液针进行肘静脉穿刺输注,评价检查结束后2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未出现造影剂渗漏现象;而采用传统蝶翼针时,其中22例患者完成扫描却有少量造影剂外渗,另有4例患者造影剂大量外渗,被迫中断增强扫描.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可在CT扫描前预先留置好,增强时直接连接高压注射器即可,节约了床旁穿刺的时间.结论:与蝶翼输液针比较,静脉留置针不但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节省检查时间.
作者:薛芳;邵东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