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飞利浦Precedence SPECT/CT故障维修3例

谢一慰

关键词:飞利浦, 医院现代化, 重要标志, 诊断仪器, 影像资料, 故障, 多种疾病, 装机, 学界, 程度
摘要:0 引言SPECT/CT作为核医学界中的诊断仪器,不但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而且也已成为判断一个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飞利浦Precedence SPECT/CT系列在我国具有一定的装机量,我院自2009年引进该系列的新型号Precedence SPECT 16Slice以来已3a,在3a的使用过程中,该机在为医院提供优秀影像资料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故障.现就我院Precedence SPECT 16Slice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有特点的3例故障进行分析.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

    目的:依据法律法规探讨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提出了大型医用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结论: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对保障医疗安全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亮;赵京霞;崔怡;杜超;张敏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自攻型骨外固定器骨钉钻孔性能的生物力学研究

    目的:探讨自攻型骨钉(以下简称骨钉)借助外固定器上的攻丝圆孔在松质骨和皮质骨上钻孔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8具新样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以胫骨远、近骨折段的外固定钉间距p-p(25、50、75、100 mm)和中间的骨折断端间距g(0、10 mm),依照2×4析因分组方法,共分为9组,测定骨钉旋入松质骨或皮质骨并穿透对侧骨皮质的扭力(穿透力 F)、回弹力(G)和功耗(U)的大小,并行应力分析.结果:骨密度越高的骨质,螺钉旋入时力矩越大,反之,越小;用T字形套筒扳手可轻便地将骨钉旋入到骨质中并穿透对侧骨皮质.结论:骨钉对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钻孔扭力、回弹力和功耗存在差异,骨骼的骨密度(BMD)、个体差异等对骨钉钻孔的上述生物力学性能也存在差异;钉-钉间距的差异对上述生物力学性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断端间距的差异对上述生物力学性能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何向阳;李平生;王以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数字化建设推进医院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索数字化建设对推进医院内涵发展的路径与效果.方法:提出科学确立数字化设计原则、创新设计数字化架构体系及全力夯实数字化建设基础等策略,构建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门诊、数字化病区、数字化辅诊及数字化支撑保障为主线的新平台.结果:医院实现了楼宇智能化、病历电子化、医疗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结论:打造了内涵建设“倍增器”,促使医院的管理、技术和质量等内涵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黄正东;肖飞;郭雪清;姚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管道环形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双管道环形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方法:在每个物流传输站点设置2条独立的传输管道,3个传输系统区域组成两两相连的环形结构,编写软件程序,并做简单的模拟实验.结果:双管道环形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可提高血液标本传输的整体效率,有效解决现代化大型医院物流标本输送量大、发送时间相对集中、标本传输时间较长的难题.结论:该系统使患者血液标本血糖指标的检测值更准确,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杨震;杨树欣;高磊;陈爱华;詹宁波;田林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信息系统立体安全防护体系设计

    目的:设计针对医院信息系统的立体安全防护体系,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方法:对医院信息系统各层面的安全风险进行分析,以P2DR为模型,采用适当的安全技术手段进行防护设计.结果:建立了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医院信息系统立体安全防护体系,可有效保障医院信息系统的安全.结论:医院信息系统整体安全目标的实现,必须技术、管理并重,缺一不可.

    作者:刘锋;曾凡;黄昊;姬晓波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租赁中心平台的急救设备JCI标准化管理研究

    目的:探索租赁中心各急救设备的标准化管理.方法:对医院现今急救设备管理进行自我评估,强化JCI标准持续改进理念,将JCI标准中设备与安全条款与设备质量控制参数检测结合应用于标准化管理.结果:依据自我评估结果及JCI考核要求,制定急救设备风险评定、质量控制检测、数字化管理等持续改进措施.结论:将JCI标准考核要求应用于租赁中心急救设备管理可以促进设备管理措施的改进,推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作者:洪范宗;郑月琼;苏秋玲;罗奕中;郑溪水;董少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外部药品供应链系统信息化改造设计

    目的:对医院外部药品供应链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从而实现药品供应的无纸化.方法:针对现有医院供应链流程进行分析,使用信息化技术和CA认证技术对供应链流程进行再造.结果:提高了医院药库信息化水平,确保了药品数据在公网上的安全性,并为医院ERP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探索.结论:通过系统建设加强了医院的信息技术建设,提高了医院药库的信息化程度,降低了医院工作人员和供应商的工作强度,并终节省了医院耗材.

    作者:苏玉成;蒋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飞利浦TOMOSCAN M-EG全身CT球管故障分析判断与处理

    0 引言CT球管价格高达几十万元,是CT机中昂贵的易损耗部件,因此,准确、快速、有效地判断出CT球管故障,可有效缩短CT停机时间、减少误购部件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1].飞利浦TOMOSCAN M-EG全身CT使用市电220 V为机架供电,DISC内部使用高效蓄电池作为供电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该系统具有质量小、结构紧凑、功能多、高品质、可移动、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其也有相应不足,即必须限定扫描患者数量和定期更换DISC电池[2].我院使用该机长达15 a,已使用过多只CT球管,而更换CT球管必须做到分析判断准确,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作者:许如刚;李如春;杨际;王彬;李少虹;郭喜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肺结节分割的肺部体绘制传递函数自动设计方法

    目的:研究一种体绘制传递函数设计方法,将胸腔体数据中重要的疑似结节区域高质量突出地显示出来以辅助肺癌的诊断.方法:不采用通常的高维函数交互设计方法,而是对肺部组织进行分类,通过肺实质分割以及肺结节分割方法得到胸腔数据场的类别标记矩阵,根据标记矩阵获得各类灰度分布,生成传递函数供用户在交互式设计界面上进行调整,并利用图形处理器(GPU)的体绘制方法实时绘制出图像.结果:该方法可有效绘出肺部的三维图像,并高亮出疑似肺结节.结论:该方法简化了用户操作,避免了复杂的高维传递函数设计,并且能够突出疑似结节,把胸部三维数据场高质量地绘制出来.

    作者:张梓良;李彬;田联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型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

    通过研究现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并指出了应用各系统的融合和管理技术将成为未来医院的管理趋势,从而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解决了大型综合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困局,从而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智慧医院打下基础.

    作者:姚力;蒋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QRT301C型热老化试验箱故障维修

    0 引言QRT301C型热老化试验箱是物理材料实验室的常用设备之一,主要用于非挥发性及非易燃易爆试品的热老化试验.现将使用过程中遇到的故障问题及维修处理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使用时发现热老化试验箱不能启动,电源开关和启动按键指示灯均不亮,设备面板上其余各指示灯及智能温度控制器均无显示.

    作者:王勤周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一指明”对机械通气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使用“一指明”对意识清醒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时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区90例作为对照组,B区90例作为观察组.2组均严格落实以“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为核心的优质护理的各项措施,在”重临床”方面,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沟通时使用“一指明”,对照组采用手语和语言相结合的传统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人机协调满意率分别为80%、64%(P=0.029),保护性约束比例分别为73%、91%(P=-0.002),意外拔管率分别为2%、10% (P=0.020).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总体满意度观察组为60%,对照组为28%(P=0.000).结论:沟通时使用”一指明”可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张克标;古满平;张文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O2培养箱的日常校准与维护

    0 引言CO2培养箱的主要功能是创造一个适合细胞组织生长的环境:稳定的温度(37.0.C),较高的相对湿度(95%),稳定的CO2浓度(5.0%).因此温度值和浓度值的准确度直接关系着实验结论的正确性.由于很多CO2浓度传感器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浓度零点值和满度值会有所漂移,因此,定期进行浓度值的零点调节和满度校准是十分必要的.进行浓度校准前要先进行温度校准.

    作者:江斌;郭剑;冯雁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温度校准方法设计与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适合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温度检测系统校准溯源的方法,提高血液净化质量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法,将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和标准水银温度计测量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两者测量数值经修正后计算,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透析液温度是保证血液净化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温度检测系统开展校准溯源,对进一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越;葛剑徽;张玉明;章卫东;李成;李传军;许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飞利浦Precedence SPECT/CT故障维修3例

    0 引言SPECT/CT作为核医学界中的诊断仪器,不但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而且也已成为判断一个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飞利浦Precedence SPECT/CT系列在我国具有一定的装机量,我院自2009年引进该系列的新型号Precedence SPECT 16Slice以来已3a,在3a的使用过程中,该机在为医院提供优秀影像资料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故障.现就我院Precedence SPECT 16Slice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有特点的3例故障进行分析.

    作者:谢一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种体液生物信息光纤动态检测系统的研制

    目的:研制并介绍一种新型体液生物信息光纤动态检测系统.方法:采用光纤传感探头结构,通过留置于人体内或体外的较薄皮肤进行微血管内血液的参数或其他体液参数的采集、检测,得到光谱信息,并与预先储存的标准光谱信息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异于标准的体液成分.结果:该系统应用于临床,可对人体体液(包括血液)进行检测,获取患者体液较为全面的信息;同时,适用于微血管内血液参数的检测,了解患者产生病变的过程.结论:采用该系统可实时了解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对指导糖尿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袁侨英;陈中沛;李学军;司良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医学生能力培养的血液涂片实验教学改革设计

    从更新教学理念、将临床病例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融入实验教学、师资队伍建设与教学质量提升并重等方面阐述了血液涂片实验教学改革设计的具体做法,分析了改革的效果,并得出了血液涂片改革应该把学生的学习、创新及科研等潜能调动出来,培养出真正的检验医师的启示.

    作者:杜丽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智能体征检测终端在护理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目的:分析医院护理信息化的现状,通过系统集成减少护士的重复劳动.方法: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以智能体征检测设备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结合条码、移动中间件等相关技术来实现.结果:实现了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结论:该系统减少了体征数据的手工录入,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医疗差错,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作者:夏新;刘博;陈彦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高频乳腺X线机特殊故障1例

    0 引言北京标特BTX-9800B系列高频乳腺X线机对乳腺肿块、钙化、结节、癌变具有很高的成像敏感性,且设备占用空间小、操作界面简洁,拆机、移动方便.其采用定制的小焦点钼靶X线管,工作于40 kHz的高频,高压发生器采用大功率的IGBT功率管和可编程逻辑阵列技术,输出电压平稳、散射线少、图像对比度高.

    作者:黄德生;王宏春;吴秀芬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感染监测预警分析系统与HIS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与感染监测预警分析系统的互联,实现与HIS的全面接轨,对信息资料实施自动采集、储存和统计功能,实现医院感染网络化监控和管理.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经验,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PB开发平台与HIS全面整合的网络版信息化系统进行设计.结果: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储存与传输应用手段的自动化及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的集约化.结论:该系统使医院感染信息系统操作简单,监测准确、及时,覆盖面广,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孙央;彭才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