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徐执印;刘晓荣;陈国良;董巧儿

关键词:生命体征, 数据监测, 传输技术
摘要:在介绍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运用现状和主要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项目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以海上单兵生命体征监测为例,对不同通信节段的数据传输技术的选择进行了相关讨论,分析了未来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运用的趋势,指出了在不同的环境下,将不同的数据通信技术“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合适的通信节段能使采集的数据更好更快地传输与反馈,为伤员或者病员的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温度校准方法设计与研究

    目的:研究一种适合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温度检测系统校准溯源的方法,提高血液净化质量效果.方法:采用对比法,将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和标准水银温度计测量数值进行比较.结果:两者测量数值经修正后计算,误差在允许范围内.结论:透析液温度是保证血液净化质量的重要因素.为血液透析装置检测仪温度检测系统开展校准溯源,对进一步保障医疗质量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滕越;葛剑徽;张玉明;章卫东;李成;李传军;许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用行波加速器电子枪灯丝的更换及注意事项

    0 引言作为放射治疗装置的医用加速器,其电离辐射是由其核心部件加速管所提供的电子束转换产生的,加速管中的电子束则是由电子枪发射的,因此电子枪是医用加速器的心脏部件之一[1].1 医用行波加速器电子枪存在的问题及分析电子枪分为不可拆卸和可拆卸2种.驻波加速器一般采用不可拆卸式电子枪,把电子枪和加速管焊接成一体,一旦电子枪损坏,一般的医院受条件所限,不可能维修恢复,而且可能需要更换整个加速管,工作量巨大;行波加速管则一般采用可拆卸式电子枪,对真空度要求不如驻波加速器高,医院可由自己的工程师维修.电子枪的主要故障就是枪灯丝的老化或烧毁,主要维修过程包括枪灯丝更换、真空处理和电子枪老练3个步骤.现以ELEKTA precise加速器为例,介绍行波加速器电子枪灯丝的更换方法.

    作者:卫敏仲;张伟;张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军队医疗机构医学计量人才队伍建设对策研究

    总结了目前军队医疗机构在医学计量人才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的4个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围绕“提高思想认识”、“创新培养模式”以及“改善工作环境”3个方面进行了对策分析与研究,为提升医学计量专业及人员的地位、加强人才培养力度以及提升岗位吸引力等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方法,为促进医学计量人才队伍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者:张晓玲;董旭;司清海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飞利浦TOMOSCAN M-EG全身CT球管故障分析判断与处理

    0 引言CT球管价格高达几十万元,是CT机中昂贵的易损耗部件,因此,准确、快速、有效地判断出CT球管故障,可有效缩短CT停机时间、减少误购部件所产生的经济损失和社会效益损失[1].飞利浦TOMOSCAN M-EG全身CT使用市电220 V为机架供电,DISC内部使用高效蓄电池作为供电的X线计算机体层摄影设备.该系统具有质量小、结构紧凑、功能多、高品质、可移动、绿色环保等优点.但其也有相应不足,即必须限定扫描患者数量和定期更换DISC电池[2].我院使用该机长达15 a,已使用过多只CT球管,而更换CT球管必须做到分析判断准确,否则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作者:许如刚;李如春;杨际;王彬;李少虹;郭喜武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便携式血糖仪的质量控制研究

    目的:对便携式血糖仪的性能指标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判断其测试数值是否可被接受.方法:利用NCCLS的评价体系为检测指导,利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己糖激酶法测得数据为对照,对血糖仪测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经过对便携式血糖仪进行质量控制检测分析,其精密度、准确性、抗干扰性均符合相关要求,表明该种方法可以被接受.结论:经过质量控制检测,便携式血糖仪可以较好地用于血糖测试.

    作者:潘晓东;沈雄文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检验危急值系统设计与实践

    在现有的HIS、LIS、EMR、NIS、短信平台基础上,设计了全新的检验危急值报告、反馈流程和系统结构,开发了检验危急值系统,弥补了传统报告方式的缺陷,实现了危急值实时报告和数据整合,并且提出了系统实施后出现问题的解决方法.以检验为切入点,解决了患者危急值警示信息的及时送达问题,加快了医疗的介入速度,提高了医院的管理水平,保障了患者安全.

    作者:张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数字化建设推进医院内涵发展的探索与实践

    目的:探索数字化建设对推进医院内涵发展的路径与效果.方法:提出科学确立数字化设计原则、创新设计数字化架构体系及全力夯实数字化建设基础等策略,构建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门诊、数字化病区、数字化辅诊及数字化支撑保障为主线的新平台.结果:医院实现了楼宇智能化、病历电子化、医疗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结论:打造了内涵建设“倍增器”,促使医院的管理、技术和质量等内涵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黄正东;肖飞;郭雪清;姚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飞利浦Precedence SPECT/CT故障维修3例

    0 引言SPECT/CT作为核医学界中的诊断仪器,不但在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发挥着特殊的作用,而且也已成为判断一个医院现代化程度的重要标志.飞利浦Precedence SPECT/CT系列在我国具有一定的装机量,我院自2009年引进该系列的新型号Precedence SPECT 16Slice以来已3a,在3a的使用过程中,该机在为医院提供优秀影像资料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故障.现就我院Precedence SPECT 16Slice在使用过程中比较有特点的3例故障进行分析.

    作者:谢一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一种体液生物信息光纤动态检测系统的研制

    目的:研制并介绍一种新型体液生物信息光纤动态检测系统.方法:采用光纤传感探头结构,通过留置于人体内或体外的较薄皮肤进行微血管内血液的参数或其他体液参数的采集、检测,得到光谱信息,并与预先储存的标准光谱信息参数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异于标准的体液成分.结果:该系统应用于临床,可对人体体液(包括血液)进行检测,获取患者体液较为全面的信息;同时,适用于微血管内血液参数的检测,了解患者产生病变的过程.结论:采用该系统可实时了解人体的病理、生理状态,对指导糖尿病等疾病的早期诊治提供重要信息.

    作者:袁侨英;陈中沛;李学军;司良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门诊电子考勤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实现门诊考勤管理的信息化,提高医院门诊考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方法:设计和开发医院门诊电子考勤管理系统并投入应用.结果:电子考勤系统的应用为相关考勤部门提供了真实科学的结果,有利于及时了解考勤动态,落实考勤制度.同时,起到督促医生及时就岗的作用,提高了医生的服务意识,减少了与患者之间的纠纷.结论:该系统不但操作简便、实用性强,较大地提高了医院相关部门对门诊医生考勤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功能完整、通用性好,适合于信息化时代医院的考勤管理工作.

    作者:成静;刘兴淮;潘琼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型医院信息化建设规划研究

    通过研究现阶段医院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应遵循的原则和指导思想,并指出了应用各系统的融合和管理技术将成为未来医院的管理趋势,从而避免信息孤岛的形成,解决了大型综合性医院在信息化建设中的困局,从而为建设数字化医院、智慧医院打下基础.

    作者:姚力;蒋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生命体征监测系统数据传输技术研究现状

    在介绍生命体征监测技术的运用现状和主要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的基础上,对国内外相关项目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的运用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并以海上单兵生命体征监测为例,对不同通信节段的数据传输技术的选择进行了相关讨论,分析了未来生命体征监测数据传输技术运用的趋势,指出了在不同的环境下,将不同的数据通信技术“因地制宜”地运用在合适的通信节段能使采集的数据更好更快地传输与反馈,为伤员或者病员的救治提供重要依据.

    作者:徐执印;刘晓荣;陈国良;董巧儿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院外部药品供应链系统信息化改造设计

    目的:对医院外部药品供应链流程进行信息化改造,从而实现药品供应的无纸化.方法:针对现有医院供应链流程进行分析,使用信息化技术和CA认证技术对供应链流程进行再造.结果:提高了医院药库信息化水平,确保了药品数据在公网上的安全性,并为医院ERP系统的实现进行了探索.结论:通过系统建设加强了医院的信息技术建设,提高了医院药库的信息化程度,降低了医院工作人员和供应商的工作强度,并终节省了医院耗材.

    作者:苏玉成;蒋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GE DEFUMEM 6000 DR故障维修2例

    0 引言GE DEFUMEM 6000 DR由控制台工作站、Jedi 80 RD 1T高压发生器、MAX100-RAD球管、天轨悬挂单元(over head tube suspension,OTS)、立柱平板单元(wall stand,WS)、摄片床等部件组成.笔者根据使用中维修的2例故障与大家共同探讨.1 故障一1.1 故障现象开机,启动错误提示“OTS通讯错误”,仪器不能启动和工作.

    作者:杨俊;张强;李德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双管道环形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双管道环形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方法:在每个物流传输站点设置2条独立的传输管道,3个传输系统区域组成两两相连的环形结构,编写软件程序,并做简单的模拟实验.结果:双管道环形医用气动物流传输系统可提高血液标本传输的整体效率,有效解决现代化大型医院物流标本输送量大、发送时间相对集中、标本传输时间较长的难题.结论:该系统使患者血液标本血糖指标的检测值更准确,可满足临床需求.

    作者:杨震;杨树欣;高磊;陈爱华;詹宁波;田林怀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CO2培养箱的日常校准与维护

    0 引言CO2培养箱的主要功能是创造一个适合细胞组织生长的环境:稳定的温度(37.0.C),较高的相对湿度(95%),稳定的CO2浓度(5.0%).因此温度值和浓度值的准确度直接关系着实验结论的正确性.由于很多CO2浓度传感器受温度、湿度影响较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浓度零点值和满度值会有所漂移,因此,定期进行浓度值的零点调节和满度校准是十分必要的.进行浓度校准前要先进行温度校准.

    作者:江斌;郭剑;冯雁峰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基于包络分析的医疗设备效率研究

    目的:通过对医疗设备使用效率进行分析,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的效率.方法:综合某三甲医院3a内的效益分析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均等化和包络分析进行效率分析,对该院5个医技科室设备使用效率进行合理评价.结果:通过分析,对投入—产出非效率的设备及科室提出了改善方案,终有效提高了医疗设备效率.结论:通过DEA可以有效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合理性,给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和采购论证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作者:钱正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优质护理服务中“一指明”对机械通气患者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中使用“一指明”对意识清醒患者行有创机械通气时依从性和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将1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区90例作为对照组,B区90例作为观察组.2组均严格落实以“改模式、重临床、建机制”为核心的优质护理的各项措施,在”重临床”方面,观察组有创机械通气患者沟通时使用“一指明”,对照组采用手语和语言相结合的传统方法.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人机协调满意率分别为80%、64%(P=0.029),保护性约束比例分别为73%、91%(P=-0.002),意外拔管率分别为2%、10% (P=0.020).满意度方面,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0),总体满意度观察组为60%,对照组为28%(P=0.000).结论:沟通时使用”一指明”可以提高机械通气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

    作者:张克标;古满平;张文旗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医疗科技成果评审系统的设计与应用

    目的:设计、编写并应用医疗科技成果评审系统,将评审工作信息化.方法:利用Oracle数据库管理软件创建评审系统数据库,以PowerBuider 9.0为基本的开发工具编写应用程序.结果:在评审过程中,专家可以使用该系统进行同步评分,组织人员通过该系统可以方便地整合、计算、导出或打印评分结果.结论:该系统具有管理数据科学、操作步骤严谨、应用维护成本低、兼容性好等优点,可以简化评审工作的步骤,规范评审工作的流程,节约开支,提高效率,杜绝舞弊行为,为评审工作提供一套公平、公正的评定方案.

    作者:单磊敬;郭晗;王恩伟;彭桂梅 刊期: 2013年第11期

  • 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

    目的:依据法律法规探讨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方法:结合实际情况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对大型医用设备进行规范化管理.结果:提出了大型医用设备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规范化的管理措施.结论:大型医用设备的管理对保障医疗安全和预防医疗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崔亮;赵京霞;崔怡;杜超;张敏刚 刊期: 2013年第11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