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正瑛
目的:设计一种能够在输液治疗中快速排气的输液器.方法:在普通输液器下端增设一个扩容膨胀管,配合断流开关,通过挤压此管,排除输液器上端的气体.结果:经过临床试用,该快速排气输液器可以方便、快捷地排除输液器中的空气.结论:该快速输液器结构简捷、使用方便、效果可靠,可保证输液治疗连续、安全、快捷地进行,提高战伤医疗救治效率.
作者:陈韬;夏萍;苏陈;王祥和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比较静脉留置针与蝶翼针在CT增强中的实用价值.方法:将CT增强扫描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1 690例,对照组1 680例.分别采用留置针与蝶翼输液针进行肘静脉穿刺输注,评价检查结束后2种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采用静脉留置针进行CT增强扫描的患者均顺利完成扫描,未出现造影剂渗漏现象;而采用传统蝶翼针时,其中22例患者完成扫描却有少量造影剂外渗,另有4例患者造影剂大量外渗,被迫中断增强扫描.使用静脉留置针时可在CT扫描前预先留置好,增强时直接连接高压注射器即可,节约了床旁穿刺的时间.结论:与蝶翼输液针比较,静脉留置针不但具有明显的安全性,而且还可以节省检查时间.
作者:薛芳;邵东宁 刊期: 2013年第11期
0 引言VM6监护仪是PHILIPS公司sure-sings系列的产品,主要特点是小巧直观,8.4 in(1 in=25.4 mm)显示屏,带触摸功能.VM6监护仪内部主要由电源板、主板、血压组件、血氧板、心电呼吸板、有创压测量板、LCD液晶显示屏组成.1 VM6监护仪的主板工作原理VM6监护仪的主板是整个监护仪的核心,它的功能为:(1)该监护仪的主板负责将电路板15 V的直流电经过主板的DC-DC电路转变成为12、5、3.3、1.5、1.8、2.5 V的电压;同时还负责锂电池的充电管理.
作者:黄兰明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实现海上大型救治平台药材保障的信息共享,提高海上药材的保障效率.方法:利用医疗信息局域网络,应用射频技术、条码技术和接口技术等,研制使用海上大型救治平台药材保障信息系统应用软件.结果:该系统可实现药材保障与伤病员救治、辅助检查等信息共享管理与综合集成.结论:使用大型救治平台药材保障信息系统可充分利用海上的卫生资源配置,并提高药材保障的综合效能.
作者:曹保根;沈俊良;喻锡成;倪健;衡向峰;赵红旗;邵壮超;罗琦琨;方永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个集成的自助挂号系统,解决患者建卡、充值、挂号时反复排队的问题.方法:硬件方面利用热敏纸卡、二代身份证,软件方面前端使用JSP、JQuery技术,服务端与HIS交互采用通用性高的WebService交互实现.结果:该系统可以使患者一站式完成建卡、充值、挂号的操作.结论:自助建卡挂号系统的使用,减少了患者排队等候的时间,改善了服务体验,同时优化了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
作者:侯鹏;赵阳;薛启勋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数字化建设对推进医院内涵发展的路径与效果.方法:提出科学确立数字化设计原则、创新设计数字化架构体系及全力夯实数字化建设基础等策略,构建以数字化管理、数字化门诊、数字化病区、数字化辅诊及数字化支撑保障为主线的新平台.结果:医院实现了楼宇智能化、病历电子化、医疗网络化、办公自动化,整体信息化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结论:打造了内涵建设“倍增器”,促使医院的管理、技术和质量等内涵建设全面协调发展.
作者:黄正东;肖飞;郭雪清;姚国庆 刊期: 2013年第11期
0 引言透析用水的质量是保证患者治疗安全、有效的基础,而高质量的水处理系统是透析用水的质量保证[1].我院使用的武汉启诚ME4血液透析制水设备,其零部件采用了性能稳定的进口品牌配件:丹麦的格兰富品牌泵、美国DOW膜、德国SIEMENS液晶触摸屏及CPU控制系统、进口品牌电磁阀、美国FLECK原装进口预处理控制阀、英国WAVECYBER预处理缸和树脂,管道采用的是不锈钢316L内外抛光管路.在使用过程中系统总体故障率较低,本文将工作中遇到的几例故障现象加以分析,介绍其处理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王苏湘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对医院的HIS平台进行升级,解决医院信息系统满负荷运行的问题和医疗数据存在的安全隐患.方法:对信息系统服务器平台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进行分析,对HIS数据面临的安全问题进行分类整理,并且提出异地双机热备的解决方案.结果:HIS平台升级改造后的系统能够满足3a内医院业务稳定、高效的运行.结论:及时对医院HIS平台进行升级改造才能满足医院信息化建设发展的需要.
作者:刘亚威;钱诚;翁盛鑫 刊期: 2013年第11期
以南方医科大学、湖北科技学院的生物医学工程(医学物理方向)特色专业课程体系为研究对象,对课程类型之间的关系,基本架构、必修与选修课、课程学分、学时分配、主干课程与就业方向、集中实践教学环节等要素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为创新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优化课程体系目标提出了几点建议.
作者:王能河;但汉久;吴基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自攻型骨钉(以下简称骨钉)借助外固定器上的攻丝圆孔在松质骨和皮质骨上钻孔的生物力学性能.方法:采集8具新样成人尸体胫骨标本,制作骨折模型,以胫骨远、近骨折段的外固定钉间距p-p(25、50、75、100 mm)和中间的骨折断端间距g(0、10 mm),依照2×4析因分组方法,共分为9组,测定骨钉旋入松质骨或皮质骨并穿透对侧骨皮质的扭力(穿透力 F)、回弹力(G)和功耗(U)的大小,并行应力分析.结果:骨密度越高的骨质,螺钉旋入时力矩越大,反之,越小;用T字形套筒扳手可轻便地将骨钉旋入到骨质中并穿透对侧骨皮质.结论:骨钉对松质骨和皮质骨的钻孔扭力、回弹力和功耗存在差异,骨骼的骨密度(BMD)、个体差异等对骨钉钻孔的上述生物力学性能也存在差异;钉-钉间距的差异对上述生物力学性能无统计学意义(P>0.05),骨断端间距的差异对上述生物力学性能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
作者:何向阳;李平生;王以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与评价免疫固定电泳在多发性骨髓瘤(MM)分型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Spife 3000电泳仪,对84例经临床确诊的MM患者进行免疫固定电泳分析.结果:在84例MM患者中均呈现M蛋白,阳性率100%,其中以IgG型为主(66.7%),其次为IgA型(29.8%),而IgM型仅1例(1.2%),轻链型2例(2.4%).结论:免疫固定电泳对M蛋白的检测具有敏感性好、特异性强和分辨率高的特点,可作为MM分型诊断的重要依据,并在病情监测、疗效评估和指导治疗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胡瑛;秦庆;于增国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分析医院护理信息化的现状,通过系统集成减少护士的重复劳动.方法: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以智能体征检测设备为硬件平台,以无线局域网为网络平台,结合条码、移动中间件等相关技术来实现.结果:实现了患者的体温、呼吸、脉搏、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的自动采集和无线传输.结论:该系统减少了体征数据的手工录入,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强度,降低了医疗差错,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作者:夏新;刘博;陈彦东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应用低管电流行多层螺旋CT下肢静脉造影(MSCTV)降低辐射剂量的可行性,及对图像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6月至2012年5月疑似下肢静脉疾病的患者30例,分为Ⅰ组常规剂量组(120 kV、300 mA)、Ⅱ组实验组(120 kV、200 mA)、Ⅲ组实验组(120 kV、100 mA).分别对各组SNR(信号噪声比)、CNR(对比度噪声比)及辐射剂量进行统计,并由1名资深影像学医师以5分制对图像主观噪声进行评价.结果:Ⅰ、Ⅱ、Ⅲ组的CTDIvol、DLP、E均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one-way ANOVA检验),得出P=0.00,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Ⅰ、Ⅱ、Ⅲ组的信号噪声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均使用单因素方差检验,分别得出F=890.80和F=910.23,P<0.05,均有统计学意义.所有图像均能达到诊断要求.结论:MSCTV使用100 mA所得到的图像能满足诊断要求,同时明显降低对患者的辐射剂量.
作者:吴勇建;邰学祥;吴晶涛;夏巍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索租赁中心各急救设备的标准化管理.方法:对医院现今急救设备管理进行自我评估,强化JCI标准持续改进理念,将JCI标准中设备与安全条款与设备质量控制参数检测结合应用于标准化管理.结果:依据自我评估结果及JCI考核要求,制定急救设备风险评定、质量控制检测、数字化管理等持续改进措施.结论:将JCI标准考核要求应用于租赁中心急救设备管理可以促进设备管理措施的改进,推动管理的标准化建设.
作者:洪范宗;郑月琼;苏秋玲;罗奕中;郑溪水;董少良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支气管中央肉芽肿病(BCG)的CT表现特征,以期找到其特征性CT征象.方法:回顾分析7例经纤维支气管镜病理证实和临床治疗好转的支气管中央肉芽肿病例的CT征象特点.结果:支气管中央型肉芽肿病中央气道未受累计,伴随外周支气管扩张(85.7%),呈肿块或者结节样表现(71.4%),进一步观察可见邻近肺野痰栓(71.4%).结论:支气管中央性肉芽肿病有其典型的CT表现;CT能清晰地显示病变的形态、大小、范围及支气管和邻近肺野的情况,可以作为该病重要的影像学辅助诊断方法.
作者:靳宏辉;刘中银;李燕雏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探讨PACS在放射科的应用.方法:将PACS和MRI、CT、CR及激光相机等联结在一起,组成一个局域信息网.结果:应用PACS后,工作流程得到优化,缩短了报告的发出时间,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加强了科室管理.结论:PACS的实施,提高了医院的工作效率和医疗水平,对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信息系统的建设起到了推动作用.
作者:汪桦;张威江;吴君健;刘红民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医院信息系统与感染监测预警分析系统的互联,实现与HIS的全面接轨,对信息资料实施自动采集、储存和统计功能,实现医院感染网络化监控和管理.方法:根据国家相关法规及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经验,采用SQL Server数据库、PB开发平台与HIS全面整合的网络版信息化系统进行设计.结果:实现了信息的采集、储存与传输应用手段的自动化及信息综合分类与加工处理方式的集约化.结论:该系统使医院感染信息系统操作简单,监测准确、及时,覆盖面广,为医院感染的控制与预防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作者:孙央;彭才勤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通过对医疗设备使用效率进行分析,有效提高医疗设备的效率.方法:综合某三甲医院3a内的效益分析数据,通过基尼系数均等化和包络分析进行效率分析,对该院5个医技科室设备使用效率进行合理评价.结果:通过分析,对投入—产出非效率的设备及科室提出了改善方案,终有效提高了医疗设备效率.结论:通过DEA可以有效分析医疗设备使用效率的合理性,给医疗设备效益分析和采购论证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
作者:钱正瑛 刊期: 2013年第11期
0 引言血管造影机是医院必不可少的大型医疗影像设备之一,是医院重点维护保养的设备[1].飞利浦FD10型血管造影机如今已成为很多医院的主力机型,该设备具有功率大、旋转速度快、成像清晰、安全性高、辐射低、辅助功能齐全等特点.现介绍1例故障现象及维修方法供同行参考.
作者:苏红森;刘鹏;雷勋祖 刊期: 2013年第11期
目的:设计一种医用肺功能仪校准装置,用于肺功能仪的质量控制.方法:采用计算机伺服控制活塞的工作方式,运用人体呼吸的基本原理,提供各项标准参数,完成肺功能仪的校准.结果:该装置性能稳定,可以修正气体体积和流量,并能提供肺活量(VC)、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流量(PEF)等标准量值,并且符合《JJF 1213-2008肺功能仪校准规范》的要求.结论:医用肺功能校准装置能够实现各项校准功能,满足肺功能仪质量控制的需要.
作者:崔骊;李向东;云庆辉 刊期: 2013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