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医用X线机计时/计曝光量测试与控制电路的研制

张青松;何益辉;黄箭

关键词:工频X线机, 计时, 计曝光量, 测量, 控制
摘要:目的:为提高工频X线机对X线量的控制精度,同时为维修工程师提供曝光量测量仪器,设计并制作了一台集计时、计曝光量测量与控制于一身的电子电路.方法:利用精密运放器构成可调恒流源电路对电容器充电,将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作为计时或计曝光量的模拟量,经处理后送至显示电路或控制电路,完成对X线机计时、计曝光量的测量和控制工作.结果:采用本电路可使X线机产生X线量的误差范围由原来的±(10%~15%)缩减到<±2%.结论:该电路能很方便地取代原机器的计时电路,使机器增加了计曝光量功能,大幅度提高原机器对曝光量的控制精度.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相关文献
  • 广州军区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的做法及体会

    阐述了近年来广州军区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中健全规章制度、严密组织实施、抓好重点环节、规范采购渠道等经验做法,系统总结了抓好医疗设备集中招标采购工作的前提、基础、关键和保证,指出了医疗设备采购管理要在完善谈判模式、提高执行力以及加强合作项目医疗设备采购管理上下工夫.

    作者:赵冲;胡登利;吴多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西门子MOBILETT XP Digital移动DR故障维修

    我院于2009年购买2台西门子MOBILETT XP Digital移动DR,该机器小巧、图像质量高、性能稳定[1].现将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故障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李大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麻醉机强制通气频率和吸呼比的质控方法研究

    目的:通过分析强制通气频率和吸呼比在设定参考点之间的变化关系,判断强制通气频率和吸呼比在质控中的意义,指导质量控制工作的开展.方法:采集全院近30台麻醉机3a质控工作所得强制通气频率和吸呼比数据,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实际与理论值的对比分析.结果:强制通气频率不合格率非常低,与设定点的吻合度非常高;吸呼比在麻醉机质控中波动范围较大.结论:在质控工作中,吸呼比的检测工作应和潮气量等关键参数一样放到重点位置进行检测分析;而强制通气频率在麻醉机安全性上不合格率极低,没有决定性的作用,降低其在质控中的工作比重,主观不定时地观察或随机抽查即可.

    作者:杨松霖;陈基明;李国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颅内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诊断

    目的:探讨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学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MRI学表现,探讨肿瘤的部位、形态、信号等特点,并和病理做对比分析.结果:13例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儿童及青少年8例(61.5%),幕下8例(61.5),其中小脑蚓部5例(39%).MRI扫描:肿瘤完全囊变者1例(7%),囊实性者9例(70%),实性者3例(23%),伴附壁结节者1例(7%).T1WI上囊性部分呈低信号,实性部分呈等低信号,T2WI上囊性部分呈高信号,实性部分呈等高信号.增强扫描囊性部分不强化,实性部分及附壁结节呈明显强化.肿瘤DWI低信号11例(84.6%),等低混杂样信号2例(15.4%),SWI可见低信号2例(15.4%).伴有轻度瘤周水肿者及梗阻性脑积水各3例(46%).结论:毛细胞星形细胞瘤好发于儿童及青少年,小脑蚓部多见,多为囊实性,占位效应较轻,MRI表现有其一定的特征性,可为临床术前提供信息.

    作者:张存祥;朱庆强;王中秋;程广军;吴昆鹏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野战快速检验系统在解放军赴巴基斯坦医疗救援中的应用

    目的:针对此次巴基斯坦抗洪救援的自身特点,分析野战快速检验系统(A型)在国际救援中的应用及遇到的问题,为部队进一步合理使用野战检验设备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人民解放军赴巴基斯坦医疗救援队检验工作的信息数据为基本资料,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野战快速检验系统完成的工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为期20 d的接诊时间内,共完成门急诊及流行病学检测3 226人次;配合完成术前检查116例,为驻地官兵查体62人,完成各项检验806项.结论:野战快速检验系统功能全面、集成性强、操作简单、使用方便、生物危害小、标本处理简单、检测微量化,适合野战及灾难救援使用,适于在基层部队及救灾医疗队中推广.

    作者:杜丹;胡成进;公衍文;呼延军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便携式前列腺癌图像定量检测仪的研制

    目的:研制一种前列腺癌早期图像定量检测仪器.方法:该系统以S3C6410微处理器为核心搭建图像识别系统,驱动MT9D111摄像头,对采用“双抗体夹心法”制备的金免疫层析试纸进行图像获取,试纸条被通过特别设计的“三层装卡装置”装卡,使用Qt软件编写应用程序对获得的图像进行灰度分析,分析结果显示在夏普LQ080V3DG01液晶屏上.结果:仪器操作过程中试纸更换方便,图像灰度值与前列腺癌特异性抗原浓度复相关系数高达0.952 3,液晶屏显示结果清晰明确.结论:该使携式图像定量检测仪器融入人因工程学思想,使该种医疗设备走进社区、家庭得以实现.

    作者:许大为;陈真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GE Dash2500监护仪故障分析

    Dash2500监护仪由主机、电池、附件和电源电缆组成,可对成人、儿童和新生儿进行监护[1].其主要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参数,并由打印机提供一个热敏纸记录条.屏幕上的波形和参数测量随Dash2500监护仪所测得参数的改变而改变.参数包括ECG、Sp02、NIBP、TEMP、HR/PR及RESP.现结合本院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介绍3例典型故障,供参考.

    作者:方河炎;刘曼芳;郑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用X线机计时/计曝光量测试与控制电路的研制

    目的:为提高工频X线机对X线量的控制精度,同时为维修工程师提供曝光量测量仪器,设计并制作了一台集计时、计曝光量测量与控制于一身的电子电路.方法:利用精密运放器构成可调恒流源电路对电容器充电,将电容器两端的电压作为计时或计曝光量的模拟量,经处理后送至显示电路或控制电路,完成对X线机计时、计曝光量的测量和控制工作.结果:采用本电路可使X线机产生X线量的误差范围由原来的±(10%~15%)缩减到<±2%.结论:该电路能很方便地取代原机器的计时电路,使机器增加了计曝光量功能,大幅度提高原机器对曝光量的控制精度.

    作者:张青松;何益辉;黄箭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药配液罐系统的设计及使用

    目的:为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的实验室和生产提供符合工艺要求的配液罐.方法:按医药GMP的要求设计医药配液罐系统,结合配液罐的结构、配置与功能及材质和制作的要求,提出了配液罐系统自动解除真空和采用U型快卡水封的技术方案.结果:满足了配液罐在位清洗、灭菌及冷却等要求,避免了灭菌后冷却时出现负压的危害,解决了排放管道水封的问题.结论:配液罐系统采用在位清洗、灭菌、密闭式输送,可减少污染,提高工作效率.

    作者:王巍;杨迎春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强脉冲光治疗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观察强脉冲光(IPL)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波长为560 nm的IPL Queen光子嫩肤仪治疗50例不同部位烧伤后的增生性瘢痕,治疗4~6次为一个疗程,相邻2次间隔时间2周,总治疗周期1~3个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的照片对比和瘢痕增生减退程度来评定疗效.结果:通过患者不同治疗阶段的照片对比,结果显示不同患者对强脉冲光治疗的反应不尽相同,影响因素较多.虽治疗有效率达72%,但普遍需进行不短于2个月的治疗时间.结论:强脉冲光(IPL)对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可以作为一种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作者:侯晓华;沙德潜;李德水;刘洪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于ZigBee协议战场医疗救护信息采集系统研究与设计

    目的:研究和设计战场医疗救护信息采集系统.方法:基于无线传感器网络和ZigBee协议技术,对战场医疗救护信息采集系统的内外部网络结构、系统模型、软件模块流程、硬件构成等进行了研究设计.结果:该系统能在500m范围内利用体温、脉搏等传感器监测收集人员生命体征信息,通过网络上传数据.结论:该系统具有低成本、低功耗、抗干扰等优势特点,对指挥员掌握战斗人员生命状态情况和战场火线及时搜寻救护伤员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作者:蔡文军;于永;谢建福;孟岳良;刘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DF1200输液泵常见故障维修

    输液泵能够准确控制输液滴数或输液流速,保证药物能够速度均匀、药量准确并且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挥作用.同时,输液泵还能提高临床给药操作的效率和灵活性,降低护理工作量.它通过作用于输液导管达到控制输液速度的目的[1].我院约有50台DF1200型输液泵,在多年的使用和维修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此类输液泵常见的故障现象及维修方法总结归纳如下,供大家参考.

    作者:陈基明;林晶;项延宽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人体重心测试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目的:研发一套通过测量人体重心来判断人体平衡能力的软件.方法:系统通过压力传感器采集重力信号并经USB输送到计算机,通过高级可视化语言编程,将重力信号转换为重心轨迹来判断受试者的疲劳状态.结果:通过测试发现人体的平衡主要依赖于身体各部位的协调工作,而人在疲劳状态时,其平衡也会受到相应的影响.结论:测试结果表明,系统对判断疲劳状态的精度较高.

    作者:张利利;胡文东;王涛;李晓京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管黏合吻合用速溶支架血液相容性实验研究

    目的:检测一种新型的血管黏合吻合用速溶支架的血液相容性.方法:把该课题组研制的新型血管内速溶支架研磨成粉,作为供试样品.通过血栓形成实验、溶血实验、凝血实验等3个实验,对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进行血液相容性检测.结果:血管内速溶支架材料的溶血率约等于0.血栓形成和凝血实验的检测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该课题组黏合吻合血管用血管内速溶支架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满足ISO 10993要求.

    作者:郝永玉;梁向党;孙赓;刘自豪;刘诗滦;宋垚垚;蔡宏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便携式B超在部队演习保障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目的:探讨便携式B超检查在部队演习保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1年1月至2010年12月部队演习保障中61例患者的超声检查结果、临床手术及保守治疗资料.结果:在61例患者中,经手术治疗19例,与手术相符合18例,符合率为94.74%,保守治疗41例,与临床诊断治疗及随访符合39例,符合率为95.12%,漏诊2例,占3.27%,总符合率为96.73%.结论:便携式B超检查能准确判断病变部位、性质及严重程度能给临床拟定手术方案或保守治疗提供正确合理的诊断依据.因此,便携式B超在部队演习保障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作者:刘舜辉;刘倚河;吴秀艳;张蓉;毕建民;李信超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数字化手术麻醉与复苏中心的设计与实施

    目的:探讨教字化手术麻醉与复苏中心建设方案及实施效果.方法:通过分析手术麻醉中心工作流程,设计数字化体系,开发、集成与手术麻醉及复苏救治相关的HIS、LIS、PACS、重症监护等信息系统,构建数字化手术麻醉与复苏中心.结果:该数字化系统实现了手术、麻醉及复苏工作信息的采集、加工、存储、利用和管理的自动化.结论:数字化手术麻醉与复苏中心的建立,促进了手术麻醉中心的信息化建设和麻醉学科的发展.

    作者:郭雪清;黄正东;王光华;徐小伟;肖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基于微波传感器的非接触心率变异性检测方法

    目的:利用非接触的方法实现对心率变异性的检测.方法:利用微波传感器连续检测心动信号,并将结果与心电图系统检测的心电信号进行时域、频域以及非线性动力学方面的对比分析,并对由心动信号和心电信号计算出的心率变异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电信号和心动信号的波形、功率谱分析以及心率变异性的测量均具有较高的相似性.结论:微波传感器技术可以在非接触的状态下实现对心率变异性的检测.

    作者:张骁;路国华;荆西京;王华;张扬;于霄;张珠;张华;王建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用网络办公系统实现对检验仪器设备的动态管理

    目的:加强检验仪器设备的管理.方法:利用科室现有的实验室信息系统网络资源,采用通用型网络办公系统OfficeIM软件,建立仪器设备管理专栏,下设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相关表格、仪器设备启用记录、仪器设备停用记录、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仪器设备恢复使用记录、仪器设备档案目录表、仪器设备使用说明书等栏目管理相应文件并实时更新,开放共享.结果:该系统实现了对全科所有重要检验仪器设备的网络化动态管理.结论:提升了科室的管理水平,提高了科室人员的工作效率,为仪器设备的管理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模式和有效的途径.

    作者:李雪志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医院在用监护仪的质量检测分析

    目的:通过研究分析监护仪的质控环节、检测项目及技术要求,提高医院在用监护仪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法:依据监护仪质量控制技术规范(试行),采用专业质控设备对医院在用的134台监护仪各项指标进行检测.结果: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共31台,不合格率这23.1%.结论:通过此次检测,基本掌握了医院在用监护仪的使用状况,为确保监护仪在今后使用过程中的质量安全打下基础.

    作者:陈泓伶;戴顺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IMIX DR立柱故障维修1例

    我院于2004年采购了一台德国IMIXADR公司生产的DR,在近7a的使用过程中,此设备基本正常工作,没有发生大的问题;同时此设备小巧,操作简单、图像清晰,深受我院放射科医生的欢迎.现将该设备立柱曾经出现的1例故障介绍如下,供参考.

    作者:沈国理 刊期: 2012年第04期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

主管: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