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2012-2014年潍坊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于明明;徐斌

关键词:医疗机构, 消毒效果, 监测, 分析
摘要:目的 了解潍坊市2012-2014年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的方法,对潍坊市多个医疗机构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卫生手、使用中消毒剂、透析水(液)、消毒后内镜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3年间共监测样品3 367份,其中合格样品3 295份,合格率为97.9%.各医疗机构的消毒监测项目合格率在不同年份间有显著差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的总合格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专科医院合格率高,为99.0%,私人诊所的合格率低,为96.7%;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物品合格率高,均为99.5%,透析水(液)的合格率低,为87.3%,消毒后内镜合格率为88.5%.结论 私人诊所的总体消毒水平较低.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消毒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消毒后内镜、透析水/液的总合格率较低,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肝硬化并发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自发性腹膜炎(SBP)患者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本院消化内科2005年7月~ 2015年6月收治的263例SBP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其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结果 SBP患者病原菌检出阳性率为38.40%,其中有9例患者为合并菌感染,病原菌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按时间(前5年组和后5年组)分组,构成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革兰阴性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和舒普深耐药性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环丙氟哌酸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性较高,且近5年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腹水培养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替加环素的耐药性一直保持在较低水平;共检出18株多重耐药菌,其中以ESBLs耐药菌为主.结论 近5年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构成比有增加的趋势,多重耐药菌的检出率也显著增加,对SBP患者及早进行腹水培养和药敏试验,有助于临床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谭善娟;方海丽;邱蔓;李玲;张磊;辛永宁;吕维红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鼠标和键盘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干预效果研究

    目的 调查医院ICU鼠标和键盘表面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污染情况,并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价.方法 选择杭州地区5家医院的6个ICU,2013年7月-2014年6月采取每日用消毒湿巾擦拭鼠标和电脑键盘表面进行擦拭消毒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鼠标和键盘表面MRSA污染程度.结果 干预后ICU鼠标和键盘表面MRSA阳性率由于预前的23.3%下降为0.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消毒湿巾擦拭能有效降低鼠标和键盘表面的MRSA污染程度,从而降低ICU内耐药菌交叉传播的风险.

    作者:陈冰冰;徐虹;金慧;查捷;沈林海;韦凌娅;孔庆鑫;倪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三种器械预处理方法的清洗质量与效率比较

    目的 通过对比观察3种器械预处理方法的工作效率和清洗质量,探讨器械使用后的佳预处理方法.方法 将手术后带有新鲜血液污染的器械270件分为A、B、C 3组,每组90件,分别采用湿棉布擦拭、棉布擦拭+多酶溶液浸泡和保湿剂泡沫喷洒等3种方法进行预处理后,放入全自动喷淋清洗机清洗,比较清洗质量及效率.结果 A、B、C3组的清洗合格率分别为87.7%、100.0%和100.0%;平均耗时分别为4.9s/把、14 s/把和1s/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后的器械立即采用保湿剂泡沫喷洒方式进行预处理,能够显著提高预处理的工作效率和器械的终末清洗质量.

    作者:周静平;崔志丹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住院新生儿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研究

    目的 研究住院新生儿患者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针对性采取预防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的方法,对某妇幼保健院住院新生儿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操作的患者医院感染病例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调查期间该医院共有382例患儿接受机械通气操作,发生医院感染49例,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2.83%;感染病例中有35例为肺部感染,14例为血液相关感染,感染率分别为9.16%和3.67%.新生儿出生体重和住院时间构成新生儿患者机械通气医院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该医院住院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率较高,应重点加强出生体重低的新生儿机械通气相关医院感染防控措施.

    作者:张静;廖志;刘蓓蓓;李占彪;郭丽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感染特点及耐药性目标性监测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特点及其耐药性,为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细菌分离鉴定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进行病原学检测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在2014年全年共有住院患者47 489例,从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1 922株,其中含多重耐药菌326株,占检出病原菌总数的16.96%.多重耐药菌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居首位,感染病例多的是神经外科.MDROs菌株中,居前5位的是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MDROs对β-内酰胺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和碳青霉烯类均有不同程度耐药.结论 该医院住院患者MDROs感染率较高,以呼吸道感染为主,应有重点地开展相关重点部位的监测和管理.

    作者:王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北京市丰台区托幼机构人员手卫生质量现况调查

    目的 了解丰台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与幼儿手卫生现状,为规范托幼机构人员手卫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现场调查和采样检测方法,对丰台区40家托幼机构工作人员及幼儿手卫生质量及手卫生设施卫生状况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所调查的40家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与幼儿手卫生质量合格率为50.0%,22.6%的研究对象能按照六步洗手法洗手,84.9%的托幼机构使用皂块.皂块合格率为55.1%,洗手液合格率为86.7%,洗手水龙头合格率为55.2%.结论 丰台区托幼机构工作人员与幼儿手卫生质量明显偏低,手卫生设施卫生状况堪忧,应加强监督管理.

    作者:李晓桂;黄儒婷;粱金博;胡微微;张东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75%酒精对降低个人数字助理微生物污染的作用

    目的 了解目前临床使用中个人数字助理(PDA)微生物污染情况,制定PDA清洁消毒的流程,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以临床使用中的PDA为研究对象,通过基线调查采样和使用75%酒精对PDA进行清洁消毒后采样,了解PDA的微生物污染情况和75%酒精对降低PDA微生物污染的作用.结果 使用75%酒精清洁消毒前的PDA微生物学检测合格率为52.38%,清洁消毒后的PDA合格率为1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75%酒精消毒可有效降低PDA的微生物污染.

    作者:张霞;孙吉花;宋茜;王琳;姜雪锦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自含式生物指示剂转运盒的设计与应用

    按照WS 310.3的标准,对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灭菌质量应采用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和生物监测法,监测结果应符合要求[1].物理监测和化学监测每锅次进行,并由灭菌员立即判断效果,而压力蒸汽灭菌器和低温甲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需每周进行1次,环氧乙烷灭菌器每灭菌批次应进行生物监测,过氧化氢等离子灭菌器应每天至少进行1次灭菌循环的生物监测,这些含不同菌株的生物指示剂在灭菌程序完成后,由专人取出,送至质检部门由经过专业培训、掌握一定消毒知识、熟悉消毒设备和药剂性能,具备检验技能的人员进行检验并出具报告.在临床工作中,许多医院的消毒供应中心和质检部门(药检室)相隔较远,甚至在不同的大楼,为了保证这些灭菌后较多的生物指示剂由消毒供应中心安全送到药检室,我们专门设计了一款自含式生物指示剂转运盒,现介绍如下.

    作者:张玉桂;朱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携带整合子的分布与耐药性关系

    目的 研究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中Ⅰ类整合子的流行现状以及其耐药性,为防控耐药菌形成和扩散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基因扩增技术和药敏试验方法,对某医院临床分离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进行检测与分析.结果 从确认的54株洋葱伯克霍尔德菌复合群中,检出16株携带整合酶Ⅰ,阳性率为29.63%;检出10株携带整合子Ⅰ,阳性率为18.52%;未检出Ⅱ类整合子和整合酶基因阳性菌株.Ⅰ类整合酶阳性菌株对左氧氟沙星和头孢他啶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整合酶阴性菌株.结论 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携带Ⅰ类整合子与多重耐药具有相关性.

    作者:茅国峰;何秋丽;杨国灿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呼吸防护装备在公共卫生事件中的应用

    在各类公共卫生事件中,现场环境中通常存在多种危害因素,常见的有微生物、气态和液态化学物质、放射性尘埃等,这些物质有一个共性就是均可通过人体呼吸系统进入体内,对人体造成伤害.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规定,参加救援的工作人员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能违反防护规律,擅自或强令他人(或机构)在没有适当防护的情况下进入现场工作.如没有适当防护,任何救援人员都不应暴露于能够或可能危害健康的环境中[1].因此,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个人防护,特别是呼吸防护尤为重要,在公共卫生事件中,为保护现场工作人员免受微生物、化学物质、核放射性尘等危害因素的危害,应给工作人员配备合适的呼吸防护装备,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与健康.

    作者:张天宝;张静玲;彭明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2012-2014年潍坊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效果监测分析

    目的 了解潍坊市2012-2014年各级医疗机构的消毒状况,为相关部门制定管理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现场采样的方法,对潍坊市多个医疗机构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卫生手、使用中消毒剂、透析水(液)、消毒后内镜进行微生物检测.结果 3年间共监测样品3 367份,其中合格样品3 295份,合格率为97.9%.各医疗机构的消毒监测项目合格率在不同年份间有显著差异.不同级别的医疗机构的总合格率具有显著差异,其中专科医院合格率高,为99.0%,私人诊所的合格率低,为96.7%;不同监测项目中,使用中消毒剂和灭菌物品合格率高,均为99.5%,透析水(液)的合格率低,为87.3%,消毒后内镜合格率为88.5%.结论 私人诊所的总体消毒水平较低.市级医院和县级医院消毒工作也存在一定问题,尤其是消毒后内镜、透析水/液的总合格率较低,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督和管理.

    作者:于明明;徐斌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我国部分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我国基层医疗机构消毒供应中心(CSSD)工作现状,为行业标准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内容包括CSSD管理、操作流程和监测情况.用EpiData 3.1建立数据库,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部分基层CSSD的工作区域设计、人员培训、设施配置、操作规范和监测标准与现行标准差距较大.结论 受条件所限,大部分基层医疗机构CSSD很难达到现有标准要求,需要制定针对基层CSSD的管理规范.

    作者:李晔;胡国庆;陆群;陆烨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不同标本分离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分析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不同部位分离的大肠埃希菌耐药状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3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各类标本中分离的1 525株大肠埃希菌的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 525株大肠埃希菌主要分离自痰标本,其次为尿液标本.大肠埃希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为67.93%,痰标本、尿液标本、血液标本分离菌株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72.25%、64.77%和66.67%.与痰标本中分离大肠埃希菌的产酶检出率相比,尿液和血液标本的产酶率明显低于痰标本(P<0.05).大肠埃希菌对头孢唑啉、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超过50%,对头孢他啶和头孢吡肟的耐药率低于30%,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低于1%.结论 临床进行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时,应考虑标本来源并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抗感染治疗药物.

    作者:王飞;李勍;张凡雄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泌尿系统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住院尿路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状况及耐药性特点.方法 通过对尿液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菌种鉴定及药敏试验,分析试验结果.结果 调查期间分离出病原菌41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46.17%,革兰阳性菌占20.81%,真菌占33.01%.检出居前3位的病原菌为大肠埃希菌、热带假丝酵母菌和粪肠球菌;引起尿路感染的病原菌检出率,检出居前3位的科室为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和神经内科.检出病原菌对多数抗菌药物耐药.结论 尿培养分离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真菌所占比例较高.临床应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作者:黄丽萍;王芬;郑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重症监护病房患者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病原菌及耐药性研究

    目的 研究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科学选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医院ICU住院患者中疑似静脉导管相关感染(CRBSI)者送检标本病原菌检验结果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 102例疑似静脉导管相关感染患者中确诊CRBSI 44例,感染率为43.1%;股静脉置管患者感染率高,占52.3%.44例CRBSI患者送检标本中共检出病原菌48株(含混合感染4例),革兰阳性球菌、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构成比依次为54.17%、29.17%和16.67%.26株革兰阳性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烷均敏感;革兰阴性菌仅对丁胺卡那和替加环素全部敏感.结论 CRBSI病原体以革兰阳性菌为主,且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耐药性较普遍,仅对少部分抗菌药物敏感.

    作者:俞国峰;宋志方;周雷;应利君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耳鼻喉动力系统切吸管清洗消毒方法的改进

    目的 寻求耳鼻喉动力系统切吸管佳清洗消毒方法.方法 对2015年5-10月医院使用后的374件动力系统切吸管进行清洗消毒,分析比较采用传统方法与改进方法清洗效果的差异.结果 改进后的186采用改进方法的动力系统切吸管清洗合格率为98.9%,明显高于改进前的75.0%.结论 改进后的流程安全高效,清洗消毒质量显著提高,有利于消除医院感染隐患,降低动力系统循环使用中的风险,确保医疗质量.

    作者:董爱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结直肠术后不同类型手术部位感染的风险因素调查

    目的 研究结直肠手术术后不同类型手术部位感染(SSI)的危险因素,为制定更精准的防控策略提供专业理论支持.方法 通过分层分析方法,对某医院825例结直肠手术患者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825例不同类型结直肠手术患者中,发生术后切口感染134例,感染率为16.24%.深部切口、浅表切口和器官腔隙切口感染率构成比依次为41.79%、40.30%和17.91%.手术持续时间、联合手术方式和术前ASA评分值构成结直肠手术切口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结直肠手术后SSI发生率较高,实施目标性监测,找出危险因素,可有针对性地制定有效防控策略.

    作者:孙慧;林红;雷晓婷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基因与耐消毒剂基因的检测与分析

    目的 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谱及耐药基因与耐消毒剂基因的检出情况.方法 采用纸片扩散法测定42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采用聚合酶链反应技术对β-内酰胺酶类耐药基因(blaZ)、甲氧西林耐药基因(mecA)、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norA)及耐消毒剂基因(smr、qacA/B、qacG、qacH)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 共检出28株(66.7%)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14株(33.3%)甲氧西林敏感葡萄球菌(MSSA),所有菌株对青霉素类、氟喹诺酮类和大环内酯类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较高,仅对呋喃妥因、奎奴普汀和万古霉素敏感100%.菌株耐药基因及耐消毒剂基因的总检出率分别为mecA 73.8%、blaZ 69.0%、norA59.5%、smr 2.4%、qacA/B 4.8%,qacG和qacH均未检出.MRSA的耐药基因携带率均高于MSS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耐消毒剂基因携带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现状严重,耐药基因携带率较高,且部分菌株同时携带耐药基因和耐消毒剂基因,应引起临床重视.

    作者:沈林海;赵岚;谢利军;徐虹;金慧;韦凌娅;孔庆鑫;查捷;倪晓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眼科显微器械清洗方法的改进

    目的 提高眼科显微器械清洗质量并降低其损耗.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器械清洗方法;试验组采用改进的器械清洗方法,对人员进行培训,专人清洗,对器械加以保护,进行超声加手工清洗.结果 改进后清洗合格率由98.26%提高到99.13%,完好率由99.07%提高到99.68%,改进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取岗前培训、专人专区清洗、人工与超声结合清洗的措施,能有效提高其清洗质量和降低其损耗.

    作者:卢红玲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抗菌洗手液中的乙二醇苯醚

    目的 建立测定抗菌洗手液中乙二醇苯醚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方法 在C18(4.6mm×250mm,5μm)色谱柱上,以甲醇+水=80 +20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检测波长为280 nm,柱温为25℃下检测.结果 用该方法检测乙二醇苯醚相对标准偏差小于2.08%,加标回收率在97.7% ~ 100.2%之间.结论 方法操作简便、快速、灵敏度高,可为抗菌洗手液中乙二醇苯醚的常规分析和有效成分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

    作者:杨艳伟;朱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