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酸性氧化电位水与含氯消毒剂性能的比较

赵斌秀;王妍彦;李炎;沈瑾;张流波

关键词:酸性氧化电位水, 含氯消毒剂, 有效氯, 酸碱度(pH), 杀菌效果, 腐蚀性
摘要:目的 比较酸性氧化电位水与含氯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两类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酸性氧化电位水和二氯异氰尿酸钠均以有效氯浓度65 mg/L,pH为2.36的条件下,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到100%需作用3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达到100%需作用30 min,二者无差别.在上述条件下,两种消毒剂对不锈钢均轻度腐蚀,对铜、碳钢、铝均为中度腐蚀.随着pH的升高,两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对金属的腐蚀性会逐渐减弱.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与含氯消毒剂在有效氯浓度和pH相同时的杀菌效果及对金属的腐蚀程度基本相同.
中国消毒学杂志相关文献
  • 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调查

    目的 了解妇幼保健医务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以加强手卫生管理.方法 采用现场查看和考核的方法,对某妇幼保健院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 经观察不同岗位医务人员在372个手卫生指征条件下,手卫生总体执行率为36.29%,洗手方法正确率为29.03%.临床护士、医生和实习进修生手卫生执行率依次为41.27%、35.24%和24.00%.在接触体液之后和进行无菌操作之前等重要手卫生指征下,手卫生执行率分别为52.24%和23.86%.结论 该医院妇幼保健医务人员手卫生依从性较低,需要加强培训和管理.

    作者:覃婷;桂秀芝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特点分析

    目的 了解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医院感染状况与特点.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2年1月-2014年12月中医科住院医院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感染部位、细菌培养结果、危险因素等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3年内中医科住院患者共3 702例,发生54人、56例次医院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为1.46%,例次发病率为1.51%.医院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为主,占35.71%,其次是泌尿道占16.07%、胃肠道占14.29%.病原学送检率为73.21%,标本阳性率为63.41%,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占69.32%,常见的有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鲍曼不动杆菌.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包括年龄、接受放疗化疗、住院时间长、合并基础疾病、侵入性操作等.结论 综合性医院中医科患者病种复杂,医院感染发病率高,应加强医院感染监测,加强病室环境质量控制,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侵入性操作.

    作者:袁欢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协同增敏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消毒液中过氧乙酸

    目的 建立过氧乙酸对铁(Ⅱ)一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过氧乙酸的新方法.方法 在稀硫酸介质中,过氧乙酸对Fe(Ⅱ)一邻二氮杂菲体系的显色反应有明显的阻抑作用,在510 nm波长处测量阻抑体系吸光度值.结果 过氧乙酸浓度在0.05~ 1.5 μg/ml范围内与吸光度递减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0.02 μg/ml.结论 过氧乙酸对铁(Ⅱ)一邻二氮杂菲分光光度法测定微量过氧乙酸的新方法,用于测定消毒液中过氧乙酸结果满意.

    作者:李静雅;向晓明;张小林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我国食品企业清洗消毒现状调查

    食品加工生产过程中的清洗消毒对食品安全至关重要,食品企业进行系统规范的清洗消毒是有效降低食品安全风险,确保产品质量,保证人民群众健康的重要环节.食品用消毒剂作为食品相关产品,目前由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负责监督管理.

    作者:沈瑾;段弘扬;王佳奇;李涛;姚孝元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架的研制及应用

    硬式内镜手术因创伤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广泛应用.海南省人民医院消毒供应中心针对器械集中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专门研制了一种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架,有效提高了器械清洗质量.1 设计制作方法硬式内镜手术器械清洗架为不锈钢材质,规格为610mm×610mm×580mm,主框架由直径10 mm和5 mm的圆柱组成基座,组件包括136个不同口径快速链接插头,4个长托盘(505mm×280mm×50mm)内有10个硅胶底座圆筒插头,4个U型托盘(505mm×280mm×50mm)内有21个硅胶底座插头,托盘架下层设置长度为500 mm的喷淋臂,2个加盖精密清洗大篮筐,2个清洗篮筐,4个加盖密纹清洗小筐,12个多功能出水接头,一次可清洗消毒3~4套硬式内镜器械及附件,见图1.

    作者:俞诗娃;李淑妮;黄钦松;周淑萍;万新翠;孙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气体二氧化氯对高效空气过滤单元的消毒效果研究

    目的 观察气体二氧化氯穿透高效空气过滤器的性能及消毒效果,为其应用于高效空气过滤单元的消毒提供依据.方法 基于二元固体制剂制备气体二氧化氯,通过便携式一体化气体二氧化氯消肖毒机完成消毒流程,采用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评价气体二氧化氯的杀菌效果.结果 在消毒过程中,高效空气过滤单元内气体二氧化氯浓度维持在2.9~5.3 mg/L,过滤器上游的相对湿度由65%增至80%,下游湿度由60%增至68%.消肖毒90 min后可使位于过滤器上游及下游的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彻底灭活.结论 本研究证明了气体二氧化氯在主动循环下能够快速穿透高效空气过滤器,并对高效空气过滤单元有着良好的消毒效果.

    作者:王涛;吴金辉;郝丽梅;衣颖;张宗兴;祁建城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碘伏与苯扎溴铵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中的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前应用碘伏与苯扎溴铵进行阴道灌洗的消毒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5年1月在某院成功施行全腹腔镜子宫全切术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随访资料,根据术前阴道消毒情况选出对照组(500 mg/L碘伏阴道灌洗)90例和实验组(20 mg/L苯扎溴铵阴道灌洗)90例,比较术前两组宫颈和穹隆细菌培养,术后外周血象改变、体温升高、阴道残端愈合情况.结果 实验组细菌培养的阴性率、术后体温升高率、外周血白细胞升高率、阴道残端愈合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术前选择20 mg/L苯扎溴铵阴道灌洗的消毒效果明显优于500 mg/L碘伏阴道灌洗阴道灌洗.

    作者:周薇;余军辉;陈玲萍;尚贤文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常压低温等离子体对玻璃表面消毒效果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装置对玻璃表面的消毒效果.方法 采用载体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自制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消毒装置杀灭玻璃表面污染菌的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经该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装置消毒处理2、5、10和20 s,对紧贴在等离子体反应器玻片上污染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对数值分别为2.87、4.00、4.30和5.74;作用5s,对玻片上白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的杀灭对数值依次为4.00、3.40和3.60.该常压低温等离子体装置杀菌效果随着作用距离的增加或染菌量的增加,均有所下降.结论 该常压低温等离子体消毒装置能快速杀灭玻璃片表面的细菌繁殖体,作用距离和染菌量直接影响其杀菌效果.

    作者:郑超;寇艳芹;刘振;姜红强;黄逸凡;闫克平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基层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现状及其临床分布

    目的 研究基层综合医院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及临床分布现状,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控措施.方法 通过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某基层综合医院2014年度住院患者送检的病原学标本检测结果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 该医院2014年度从住院患者送检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 305株,其中医院内感染患者分离出551株,含多重耐药菌(MDROs) 184株,占分离菌株数的33.39%.社区获得感染患者分离出1 754株,含多重耐药菌328株,占分离菌株数的18.70%.有79.39%的病原菌分离自呼吸道标本.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重症监护病房(ICU)、神经外科和产科.结论 该医院感染患者分离出的病原菌中多重耐药菌占比较大,多见于呼吸道感染,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ICU,多重耐药菌感染应针对性防控.

    作者:肖秀丽;周玉衡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消毒供应中心骨科外来手术器械流程管理及质量控制

    目的 探讨消毒供应中心(CSSD)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的规范化管理方法.方法 对骨科外来手术器械管理流程进行规范,完善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结果 改进后外来器械的清洗、消毒及灭菌质量得到了保证,外来器械合格率明显提高,同时完善了外来手术器械的清点、发放、使用等管理措施.结论 对外来器械及植入物规范管理流程,提高了满意度,保证了质量安全.

    作者:金萍;唐丽萍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聚维酮碘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与浓度的关系

    目的 研究聚维酮碘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效果与浓度关系,为科学使用此类消毒剂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方法,对某国外进口聚维酮碘消毒液杀灭金黄色葡萄球菌效果与浓度的关系进行观察,同时与其他指标菌作平行比较.结果 该聚维酮碘消毒液在有效碘浓度4 000 ~ 500 mg/L范围内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菌株杀灭对数值范围在3.14 ~ 4.50之间;在有效碘浓度250 ~ 100 mg/L范围内作用1.0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标准株和MRSA菌株杀灭对数值范围在7.65 ~7.64之间,且对标准株与MRSA菌株杀灭对数值基本一致.对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杀灭效果与有效碘浓度之间未出现倒置现象.结论 该聚维酮碘消毒剂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杀灭效果与有效碘浓度出现倒置现象,而对其他消毒试验指标菌则未出现此现象,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聚维酮碘用于采血、注射、输液前皮肤消毒时,由于处理时间非常短暂存在使用风险.

    作者:魏兰芬;潘协商;倪娜;许激;朱一凡;蔡冉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江苏省医院手术室外科洗手用水及水源水微生物污染情况调查

    目的 了解医院外科洗手水及水源水的微生物污染情况,为预防医院感染提供参考.方法 通过现场问卷调查和实验室检测相结合的方法,对江苏省医院的外科洗手水和水源水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共采集医院的水源水108份,其中直供水68份,水箱水40份.直供水细菌总数合格率100%,水箱水细菌总数合格率90%,二者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共采集手术室外科洗手水140份,其中采用直供水方式的外科洗手水75份,细菌总数合格率为90.7%.采用水箱水的外科洗手水65份,细菌总数合格率为84.6%,二者均未检出大肠菌群和致病菌.真菌总数总体情况良好,个别样本污染严重.结论 江苏省医院手术室外科洗手用水和水源水总体情况良好,但存在少数样本细菌真菌污染严重的情况,需要引起关注.

    作者:王晓蕾;陈越英;吴晓松;王嵬;张伟;王玲;孙巍;谈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二氧化氯与氯联合消毒富藻水源对小鼠肝脏毒性的研究

    目的 了解富藻水源在二氧化氯(ClO2)及氯(Cl2)消毒时的副产物及其肝损伤风险,为藻污染的饮用水源健康危害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在不同藻密度下进行ClO2及Cl2联合消毒,参照GB/T 5750.10-2006《生活饮用水标准检验方法》检测CHC13及ClO2-、ClO3-的含量.对ICR小鼠进行随机对照分组,综合参照常规药理实验方法及霍恩氏法进行剂量设计,分别灌胃进行短期重复剂量毒性实验,以生理盐水对照组、藻毒粗提物(染毒剂量3 g/d,其他组藻剂量相同)、藻液+ClO2(ClO2为21.5 g/kg,其他组Cl2与ClO2总剂量相同)、藻液+ClO2+Cl2(ClO2∶Cl2=1∶1)、藻液+ClO2+ Cl2(ClO2∶Cl2 =4∶1)进行连续染毒7d,计算肝脏器系数;利用试剂盒检测肝脏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结果 当藻密度在109个/L,有机及无机副产物含量均提高.藻单独染毒组引起肝脏系数及组织MDA增加(P<0.05),其他各实验组SOD、MDA无差异(P>0.05),藻液+ClO2+Cl2(ClO2∶Cl2=1∶1)联合染毒组肝脏系数增加.结论 ClO2消毒时采用联合消毒工艺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但藻密度过高时,二氧化氯一氯联合消毒的工艺依然需要合理使用.

    作者:龙文芳;宋飞;龙婷;许琼军;黄飞羽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某妇幼保健院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某妇幼保健院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控制和治疗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提供实验室依据.方法 回顾性采集某妇幼保健院2010-2014年分离的1 520株肺炎克雷伯菌的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5年以来,该院肺炎克雷伯菌感染逐年增长,1 520株主要分布在新生儿科及儿科病区,分别占48.9%和45.9%;以痰液标本为主,占83.3%;产ESBLs菌702株和产AmpC酶菌180株,检出率分别占46.2%及11.9%;肺炎克雷伯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呈高耐药性,未发现有耐碳青霉类菌株出现.结论 妇幼保健院肺炎克雷伯菌呈高耐药性增长趋势,尤其以产ESBLs明显,应加强对儿科系列病区的耐药监测,同时联合医院感染管理科、临床药学、检验科多科室多措施干预全院合理用药.

    作者:官素琼;郑新;刘忠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三种消毒方法在ICU物体表面消毒的应用比较

    目的 研究不同环境清洁方法对降低重症监护室(ICU)内物体表面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的作用,为选择合适的物体表面消毒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抹布+含氯消毒液、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消毒湿纸巾3种方法对ICU物体表面进行清洁消毒,比较不同消毒方法在消毒前后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结果 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的消毒清洁方法能显著降低ICU内物体表面MRSA和鲍曼不动杆菌检出率,而抹布+含氯消毒液及消毒湿纸巾方法在进行清洁消毒前后的检出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抹布+含氯消毒液+烘干机的消毒清洁流程能有效去除ICU物体表面污染的多重耐药菌,可作为医院病房物体表面消毒的理想选择.

    作者:徐敏;许川;王振玲;曾铁英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酸性氧化电位水与含氯消毒剂性能的比较

    目的 比较酸性氧化电位水与含氯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和理化分析方法,对两类消毒剂的消毒相关性能进行比较观察.结果 酸性氧化电位水和二氯异氰尿酸钠均以有效氯浓度65 mg/L,pH为2.36的条件下,对大肠杆菌杀灭率达到100%需作用3 min,对枯草杆菌黑色变种芽孢杀灭率达到100%需作用30 min,二者无差别.在上述条件下,两种消毒剂对不锈钢均轻度腐蚀,对铜、碳钢、铝均为中度腐蚀.随着pH的升高,两种消毒剂的杀菌效果及对金属的腐蚀性会逐渐减弱.结论 酸性氧化电位水与含氯消毒剂在有效氯浓度和pH相同时的杀菌效果及对金属的腐蚀程度基本相同.

    作者:赵斌秀;王妍彦;李炎;沈瑾;张流波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妇用乳酸菌抑菌剂体外抑菌性能及其刺激性观察

    目的 观察一种妇用乳酸菌抑菌剂的抑菌效果及刺激性.方法 采用溶出性抗(抑)菌产品抑菌性能测试方法和动物实验法,对该妇用乳酸菌抑菌剂进行实验室观察.结果 该妇用乳酸菌抑菌剂固体片剂在使用浓度130 g/L条件下作用10 min,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61.68%,作用2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均为100%.该乳酸菌抑菌剂密封储存于37℃恒温恒湿箱内90 d后,以同样浓度作用10 min,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略有下降.上述浓度下该乳酸菌抑菌剂,对白兔阴道黏膜刺激指数为-0.33,属无刺激.结论 该乳酸菌抑菌剂对大肠杆菌具有一定抑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白色念珠菌具有较强抑菌作用,属于无刺激性物质.

    作者:贾兴真;银燕;张倩;崔仲明;张聿为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汽化与雾化过氧化氢两种方法对病房消毒效果比较

    目的 比较观察汽化和雾化两种过氧化氢消毒机对医院病房消毒效果,为临床科室终末消毒设备的正确选择和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生物和化学监测法,对两类过氧化氢消毒机对病房消毒效果进行比较观察和评估.结果 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空气中过氧化氢理论浓度为2 597 mg/m3,作用120 min,化学监测合格率为81.48%,生物监测无菌率为77.78%.雾化过氧化氢消毒机,空气中过氧化氢理论浓度为645 mg/L,作用120 min,化学监测合格率为40.74%,生物监测无菌率为25.93%.结论 汽化过氧化氢消毒机较雾化过氧化氢消毒机更适合医院病房环境终末消毒.

    作者:夏娴;樊林科;刘燕玲;樊卫红;王志刚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2013-2015年山西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结果

    目的 了解山西省直属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改进医院消毒措施.方法 采用现场抽样和细菌定量检验的方法,对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监测与分析.结果 于2013-2015年分别对27所、23所和24所不同规模医院监测,消毒质量合格率依次为93.77%、91.28%和94.52%.监测对象中,医护人员手和内镜消毒效果合格率分别为83.14%和86.336%;医院物体表面卫生质量合格率为95.55%,无菌物品合格率为92.22%,透析液合格率为89.62%,压力蒸汽灭菌器合格率为100%.结论 山西省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发展不平衡,存在的问题较多,建议进一步完善监督监测制度.

    作者:宋晖;张亚增;王静;程霞;崔燕 刊期: 2016年第10期

  • 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现患率与感染病原菌监测报告

    目的 了解湖北省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发病情况与感染病原菌特点.方法 利用医院感染监测网络系统统计和分析2014年10月77家二级及以上综合和专科性医院实施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的资料.结果 发现77家医院中共1 090例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感染患病率为1.43%;14 880例手术患者中有241例肺部感染,手术后肺炎患病率为1.62%.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高发的科室是综合ICU、神经外科、新生儿科、血液科、胸外科.从送检的病原学标本中共分离阳性感染病原体66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7.93%,革兰阳性菌占14.41%,真菌占6.31%,主要检出病原菌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分别占23.42%和21.92%.结论 综合ICU、神经外科、新生儿科、血液科、胸外科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铜绿假单胞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各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应与相关科室建立目标责任制管理措施,主动提高控制医院获得性下呼吸道感染的能力.

    作者:薛菊兰;胡晓原;詹嘉琪;王向荣 刊期: 2016年第10期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中国消毒学杂志

主管:消毒与灭菌

主办:军事医学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