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肿块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分析

王加楚

关键词:乳腺肿块, 超声造影技术,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 敏感性, 特异性, 精准性
摘要:目的: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对乳腺肿块进行鉴别诊断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几年我院收治的80例乳腺肿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这些患者使用上述两种技术诊断其病情后,均使用乳腺肿块切除手术进行治疗,并进行了病理诊断.将这些患者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超声造影技术诊断其乳腺肿块的结果与其进行病理诊断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精准性均较高.这些患者使用超声造影技术与超声弹性成像技术诊断其病情的特异性、敏感性及精准性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及超声造影技术鉴别诊断乳腺肿块的效果显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相关文献
  • 为行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卵巢囊肿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为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卵巢囊肿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70例卵巢囊肿患者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40例).对两组患者施行常规的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为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不为对照组患者在术中应用垂体后叶素,然后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接受手术前后其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的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住院的时间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的第2个月经周期、第6个月经周期和第12个月经周期其FSH的水平均较低,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的第6个月经周期其LH的水平较低,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的第6个月经周期和第12个月经周期其E2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接受腹腔镜下卵巢囊肿剥除术的患者应用垂体后叶素可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和手术的时间,能有效地保护其卵巢的储备功能,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强萍;杨婷婷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论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妇科腹腔镜手术的6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们对这66例患者均进行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然后观察其一次性置入喉罩的成功率、麻醉效果持续的时间、手术的用时、拔除喉罩时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术中的心率和血压的变化情况、拔除喉罩所用的时间、恢复清醒所用的时间及其恢复自主呼吸所用的时间.结果:1)在这66例患者中,有64例患者一次性置入喉罩成功,其一次性置入喉罩的成功率为97%.这66例患者麻醉效果持续的平均时间为(44.5±10.4)min,手术的平均用时为(40.3±12.6)min.在拔除喉罩时,有2例患者出现了轻微的喉部疼痛,有2例患者出现了恶心、呕吐,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6.25%(4/64).2)在喉罩置入前1min、置入时及拔除后1min,这66例患者的心率和血压均无明显的变化,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这66例患者拔出喉罩所用的平均时间、恢复清醒所用的平均时间及其恢复自主呼吸所用的平均时间分别为(4.0±1.4)min、(7.7±5.1)min和(27.4±6.8)min.结论:喉罩通气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具有操作简单、麻醉的效果好、对患者循环功能的影响小及安全性高等优势.

    作者:郎玉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论CPBL教学法在提高医学院校病理生理课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CPBL教学法在提高医学院校病理生理课教学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校医学院2014级300名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这300名学生分为对照组(150名)和CPBL组(150名).为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的教学法教授病理生理课,为CPBL组学生采用CPBL教学法教授病理生理课,然后比较两组学生对两种教学方法的评价、用两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成果及两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结果:CPBL组学生对CPBL教学法的评价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用CPBL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成果明显优于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的成果,CPBL组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CPBL教学法应用于医学院校病理生理课的教学中,能有效地提高教学的质量,有利于培养综合素质人才.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姚楚晨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论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病变与其谷丙转氨酶、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脂肪肝患者的肝脏病变与其谷丙转氨酶、血糖、血脂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选取我院于2015年3月至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脂肪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60例患者均进行B超检查,然后根据其肝脏病变的严重程度将其分成轻中度脂肪肝组(n=38)和重度脂肪肝组(n=22).对这两组患者均进行ALT(谷丙转氨酶)检查和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FBG的水平、TG的水平、TC的水平、ALT的水平、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和ALT水平异常的发生率.结果:与轻中度脂肪肝组患者相比,重度脂肪肝组患者FBG的水平、TG的水平、TC的水平、ALT的水平、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和ALT水平异常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脂肪肝患者肝脏病变的程度与其FBG的水平、TG的水平、TC的水平、ALT的水平、血糖异常的发生率、血脂异常的发生率和ALT水平异常的发生率呈正相关关系.临床医生应对上述情况予以关注.

    作者:顾正航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TCD(经颅多普勒超声)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近年来我院收治的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和在我院体检中心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脑梗死组,将这30名健康人作为健康组.这30例脑梗死患者的病情经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检查)或MRA(磁共振血管成像检查)后,均被确诊为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使用TCD对两组研究对象双侧的MAC(大脑中动脉)、PAC(大脑后动脉)和ACA(大脑前动脉)的PSV(收缩期峰值流速)和PI(血管搏动指数)进行检查.然后,观察两组研究对象颈内动脉的血流参数及其超声图像的特点.结果:脑梗死组患者颈内动脉的血流参数与健康人相比具有显著的不对称性,且其患侧MCA、ACA的超声图像表现为波浪形圆钝血流频谱改变.结论:用TCD诊断双颈内动脉颅外段闭塞的效果显著,可准确检测出患者颈内动脉颅外段重度狭窄或闭塞的情况,为临床上诊断缺血性脑卒中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

    作者:武娟;张明耿;谢小晓;宋施岐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病理学特点的分析

    目的:膀胱嗜铬细胞瘤是一种罕见的副神经节肿瘤,对其进行诊断的难度较大.对膀胱嗜铬细胞瘤的病理学特点进行分析在诊断和鉴别诊断此病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主要探讨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3例膀胱嗜铬细胞瘤患者肿瘤组织的病理学特点.

    作者:薛志新;孙慧元;陈烨;石钧梅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对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哮喘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研究组(5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个性化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研究组患者对治疗的依从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哮喘患者进行个性化护理能够显著提高其对治疗的依从性.

    作者:杨丽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82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这些患者分为西药组和补阳还五汤组,每组各有41例患者.为西药组患者使用西药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为补阳还五汤组患者加用补阳还五汤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临床疗效及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经过治疗,补阳还五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西药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用补阳还五汤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且安全性高.

    作者:邢栋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

    目的:分析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为实验组31例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为对照组29例患者应用常规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然后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发生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实验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联用地西他滨与半量白血病预激方案进行治疗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而且安全性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林;朱俊锋;马悦;胡忠利;张凤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行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分析对接受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接受产科手术的患者386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193例)和观察组(193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持续使用止痛药物的时间及切口愈合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产科手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十分显著.

    作者:薛敏霞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宣教对其分娩情况的影响分析

    目的:分析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宣教对其分娩情况的影响.方法:将近年来在我院分娩的62例产妇分为干预组(31例)与对照组(31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产科护理,在此基础上对干预组患者实施产前健康宣教,然后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的分娩方式、发生分娩并发症的情况及总产程的时间.结果: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干预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较高,其剖宫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产妇相比,干预组产妇及其新生儿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的总产程短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3,P=0.000).结论:对产妇进行产前健康宣教可有效降低其围产期并发症的发生率,能显著提高其自然分娩率,缩短其产程,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玲妹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阿帕替尼对进行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用阿帕替尼对进行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9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5例晚期胃癌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在进行本次研究之前,这些患者均进行了二线化疗.将这些患者进行分组,将使用阿帕替尼进行靶向治疗的25例患者设为靶向治疗组,将进行佳支持治疗的30例患者设为佳支持治疗组.在进行治疗期间,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进行治疗后,对这些患者均进行随访,在随访期间比较其进行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靶向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缓解率明显高于佳支持治疗组患者,该组患者出现排蛋白尿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多于佳支持治疗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阿帕替尼对进行二线化疗无效的晚期胃癌患者实施治疗的效果确切.

    作者:薛丹;崔灵芝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间歇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研究

    目的:探讨用间歇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期间接收的96例新生儿黄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案将这96例患儿分成实验组(n=48)和参照组(n=48).为两组患儿均使用人免疫球蛋白、益生菌和抗生素进行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参照组患儿应用持续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儿应用间歇蓝光照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治疗的效果、直接胆红素的水平、总胆红素的水平和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治疗的有效率更高,治疗后其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治疗前,两组患儿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和总胆红素的水平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结束后,与参照组患儿相比,实验组患儿直接胆红素的水平、总胆红素的水平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间歇蓝光照射疗法治疗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效果确切,能够有效地降低患儿直接胆红素的水平和总胆红素的水平,安全性高.

    作者:柯俊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探析

    目的:探讨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择取我院在2013年10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收治的110例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这110例患者分成微创引流组(55例)和开颅手术组(55例).为开颅手术组患者使用开颅手术进行治疗,为微创引流组患者使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手术的时间、住院的费用、住院的时间和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开颅手术组患者相比,微创引流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的费用更少,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更短,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颅内血肿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所致硬脑膜外血肿能够有效地减少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和住院的费用,缩短其手术的时间和住院的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作者:赵友林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浅谈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

    目的:探讨分析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FES)对其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即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对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对观察组患者在进行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进行FES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之间的差异均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FMA评分和Barthel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提升,且观察组患者上述评分的提升幅度更为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急性脑梗死偏瘫患者进行功能性电刺激能明显提升其肢体的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作者:康小燕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不同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全切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用中间入路与外侧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全切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单侧甲状腺叶全切术的50例良性甲状腺肿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我们随机将这50例患者分为中间入路组(25例)和外侧入路组(25例),对中间入路组患者使用中间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全切术进行治疗,对外侧入路组患者使用外侧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全切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切口的长度及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与外侧入路组患者相比,中间入路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更短,其术中的出血量更少,其切口更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用外侧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全切术相比,用中间入路的单侧甲状腺叶全切术治疗良性甲状腺肿瘤的效果更佳,能有效地缩短患者手术的用时,减少其术中的出血量,且其切口较小.此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胡骁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对比

    目的:比较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1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人工股骨头置换组和全髋关节置换组.对人工股骨头置换组的28例患者进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术,对全髋关节置换组的13例患者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进行治疗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明显高于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短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工股骨头置换组患者术中的出血量少于全髋关节置换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人工股骨头置换术进行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手术的时间较短、术中的出血量较少,而使用全髋关节置换术进行治疗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的优良率较高.这两种手术方法在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中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合适的手术进行治疗.

    作者:徐信龙;殷建华;张胜林;高晨亮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探究

    目的:研究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5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我院脾胃科收治的92例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的治疗过程和结果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92例患者分为中医组(45例)和对比组(47例).我院使用清脂净肝饮对中医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水飞蓟宾葡甲铵片对对比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其肝功能的各项指标和血脂的水平.结果: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33%,对比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8.72%.中医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前,两组患者ALT(谷丙转氨酶)的水平、AST(谷草转氨酶)的水平、TC(总胆固醇)的水平和TG(甘油三酯)的水平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中医组患者ALT的水平、AST的水平、TC的水平和TG的水平均明显优于对比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清脂净肝饮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肝功能和血脂的水平.因此,使用清脂净肝饮可作为临床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的优选方法.

    作者:蔡建华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对CHB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

    目的:分析对CHB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进行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60例CHB患者和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为CHB组(n=30)及HBV相关性肝硬化组(n=30),将同期在我院进行体检的30名健康人纳入正常组.对各组受试者进行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血浆IL-17等指标的检测,然后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与CHB组患者相比,HBV相关性肝硬化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血浆IL-17的水平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组受试者相比,CHB组患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及血浆IL-17的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BV相关性肝硬化组患者相比,CHB组患者ALT的水平、HBV DNA的载量较高,其TBIL的水平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ALT的水平、TBIL的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受试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受试者的外周血Th17细胞频率与IL-17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随着CHB及HBV相关性肝硬化患者肝损伤程度的加重,其外周血中Th17细胞的频率可显著增高.Th17细胞诱导的IL-17分泌增多可能是导致肝损伤发生发展的主要原因.

    作者:张利霞;张中平;许丽娟 刊期: 2016年第22期

  • 用经阴道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物清除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效果分析

    目的:探讨用经阴道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物清除术治疗剖宫产疤痕妊娠的效果.方法:将近年来我院收治的42例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手术治疗组(11例)与药物治疗组(31例),为手术治疗组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物清除术进行治疗,对药物治疗组患者进行常规用药治疗,然后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相比,手术治疗组患者住院的时间较短,住院的费用较高,经治疗其HCG的水平恢复正常的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药物治疗组患者相比,手术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进行药物保守治疗相比,为剖宫产疤痕妊娠患者采用经阴道子宫切口疤痕妊娠物清除术进行治疗可取得更优的效果,促使患者更快地康复,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卢彩红 刊期: 2016年第22期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当代医药论丛杂志

主管:吉林医药学院

主办:吉林省当代医药论丛杂志社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