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婷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改良的FOLFOX6方案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晚期胃癌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改良的FOLFOX6方案对其进行化疗,观察所有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观察的结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这42例老年晚期胃癌患者均顺利完成了预定的化疗计划,化疗周期共计197个,平均化疗周期为4.7个。在这42例患者中,临床疗效判定等级为完全缓解的患者有4例(占患者总数的9.5%),为部分缓解的患者有16例(占患者总数的38.1%),为稳定的患者有8例(占患者总数的19.0%),为进展的患者有14例(占患者总数的33.4%),治疗的总有效率为47.6%。白细胞减少、消化道反应、周围神经毒性及肝肾异常等毒副反应的发生率依次为31.0%、35.7%、38.1%和7.1%。结论:应用改良的FOLFOX6方案对老年晚期胃癌患者进行化疗的临床效果显著,且毒副反应轻微,患者的耐受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徐荣灿;王迪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比较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教育课程的设置。方法:选取我国12所高职院校3年制医学检验专科和美国11所高职院校2年制医学检验专科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学校医学检验专科课程分为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和选修课程四大类,然后比较两个国家高职院校这四类课程设置的情况。结果:中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共设置30门课程,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共设置21门课程,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开设的通识课程与专业基础课程较多,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开设的课程分布较为均匀。结论:中国高职院校与美国高职院校医学检验专科教育的课程设置有较高的相似度,但由于两国国情不同,中国高职院校开设的课程比美国高职院校多,希望以后中国高职院校在对医学检验专科学生进行教育时,不仅要注重对学生进行专业教育,也要重视对学生进行职业技能教育。
作者:李燕琼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内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胆道手术后发生胆管狭窄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内镜手术组(20例)和开腹手术组(20例),为内镜手术组患者实施内镜手术,为开腹手术组患者实施开腹手术,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内镜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00%,开腹手术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5.00%,内镜手术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开腹手术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内镜手术治疗胆道手术后胆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且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索俊理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4年1月~2014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4例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42例患者。我院用噻托溴铵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进行治疗有助于改善其肺功能,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芸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在为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蓬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CT影像辅助检测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0例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使用CT影像对这540例患者进行检测,分析其检测结果。结果:在这540例患者中,有141例患者发生单纯性颅骨骨折,有303例患者发生颅内血肿,有79例患者发生脑挫裂伤,有10例患者发生外伤性气颅,有7例患者发生外伤性脑梗死。结论:用CT影像对颅脑外伤患者进行辅助检测可更加直观、准确地观察患者的病情,从而提高其诊断结果的准确性,缩短其诊断时间,并为临床上及时有效地对其进行治疗赢得时间。该检测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陆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中老年尿频尿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的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在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大尿流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对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大尿流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进而提升其治疗效果。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吉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2月期间收治的46例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3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仅使用阿奇霉素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的时间及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发热缓解的时间、咳嗽咳痰缓解的时间、呼吸困难缓解的时间、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左氧氟沙星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成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阿米卡星冲洗隧道口联合碘伏局部湿敷法对血透导管隧道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8月~2014年6月期间在我院透析中心进行血液透析治疗时发生血液透析隧道感染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6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阿米卡星冲洗隧道口联合碘伏局部湿敷法进行护理,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隧道口联合碘伏局部湿敷法进行护理。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护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护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阿米卡星冲洗隧道口联合碘伏局部湿敷法对血透导管隧道感染患者进行护理的效果好。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吕素玲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临床上感染菌群的分布情况,为临床感染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2009年~2013年期间我院收治的3512例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分别对这3512例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进行采集,将其制成标本,对这些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并对检验的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组3512例标本中共查到病原菌1050株。其中,肠杆菌属所占的比例大,与其他病原菌所占的比例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本组1050株病原菌中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其中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27.52%,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为20.95%,产ESBLs阴沟肠杆菌的检出率为14.76%,产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高于其他产ESBLs肠杆菌科细菌,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本组1050株病原菌中,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他啶(CAZ)、头孢吡肟(FEP)、头孢派姆(CFP)、阿米卡星(AMK)、左氧氟沙星(LVF)等临床上常用的抗生素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现象。结论:导致我院临床感染的致病菌以肠杆菌属为主,此菌群的耐药性较强,应引起医疗工作者的充分重视。
作者:肖开旭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月季花与玫瑰花、荆芥与薄荷、芦根与芦竹根是三组临床上常用的中药。在这三组中药中,每组中的两种中药在外形上都十分相似,很容易被混淆和误用。本文从这三组中药的来源、性状和功效等方面论述了每组中两种中药的鉴别方法。
作者:牟海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晚期帕金森病患者108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4例)和研究组(54例),单纯使用左旋多巴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普拉克索和左旋多巴为研究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抑郁状态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各项UPDR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HAMD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第4w、第8w及第12w,两组患者的HAMD评分较治疗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研究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TE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普拉克索联合左旋多巴治疗晚期帕金森病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可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或治愈该病。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使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为临床上科学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
作者:刘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深二度烧伤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5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4例深二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4例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有30例患者,对照组有34例患者。我院为研究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肉芽生长的时间、创面愈合的时间、疼痛的评分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肉芽生长的时间、疼痛的评分、创面愈合的时间以及对治疗效果的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为深二度烧伤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术进行治疗可有效地促进其创面的愈合,并减轻其疼痛感。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韦昌延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开胸顺气胶囊联合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至今我院收治的胃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使用甲硝唑、黄连素、阿莫西林等药物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胸顺气胶囊联合甲硝唑、黄连素及阿莫西林为治疗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60.00%,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讨论:应用开胸顺气胶囊联合阿莫西林等药物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方宾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EVL)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疗的85例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5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45例患者,对照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生长抑素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生长抑素(所用药物和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和内镜下多点套扎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生长抑素联合内镜下多点套扎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疗效确切,可有效地降低患者发生治疗后早期再出血的几率。此疗法可作为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优选方法。
作者:陈卫星;黄乾雄;余飞跃;张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单纯使用奥扎格雷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奥扎格雷钠和依达拉奉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评分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NIHSS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两组患者BI指数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患者的BI指数均有明显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奥扎格雷钠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脑神经功能,促进其日常基本活动能力的恢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李林林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产科初产妇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产科收治的180例初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有84例产妇,观察组有96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住院的时间及住院的费用。结果:观察组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对健康知识掌握的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的时间和费用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初产妇进行临床路径护理的效果显著,可提高产妇对护理的满意率,缩短其住院时间,减少其住院费用。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郭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胰岛素治疗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4年我院收治的150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75例患者。我院在为两组患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者使用中效人胰岛素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者使用重组人胰岛素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对照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与观察组患者相比差异不明显(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 、TG和胰岛素抵抗指数下降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重组人胰岛素注射液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高。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陈敬华;朱亮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并将护理的效果及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及护理,这58例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均顺利地度过孕产期,无1例母婴死亡,且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经过为期2个月的随访,所有母婴的情况均正常。结论: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能降低妊娠合并心脏病患者心脏病突发事件的发生率,降低其死亡率,确保母婴安全,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玉媚;利伟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