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敬华;朱亮杰
目的:探讨用尿液分析仪和尿液沉渣镜检法进行尿常规检验的效果对比。方法:对2009年~2013年期间我院门诊部送检的366份尿液样品的临床检验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366份尿液样本按照送检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183份尿液样本。将对照组尿液样本使用尿液分析仪进行检测,将观察组尿液样本使用尿液沉渣镜检法进行检测。然后,比较两组尿液样本的检测结果。结果:对照组尿液样本的检测结果与观察组尿液样本的检测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尿液分析仪和尿液沉渣镜检法均可检测出尿液样本的性状。但是用尿液沉渣镜检法可检测出磺胺类药物的病理性结晶、肾小管上皮细胞和寄生虫等,二者结合使用可显著提高尿液样本检验结果的准确率。
作者:李小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4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6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6例患儿均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为其使用呼吸机进行辅助治疗,在此期间,对其均进行护理。治疗结束后,观察这些患儿的治疗效果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在这56例患儿中,治愈的患儿有51例,死亡的患儿有5例,这些患儿的治愈率为91.07%。其中,有14例患儿出现了并发症,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25%。结论:对进行呼吸机辅助治疗的呼吸衰竭新生儿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好,安全性高。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冯静;李小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CT检查在诊断腰椎间盘移位症中的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8月我院收治的3314例腰椎间盘移位患者(4644个椎间盘)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重点分析其进行CT检查的结果。结果:在本组患者中,有2730例患者发生腰椎间盘膨出,有563例患者发生椎间盘突出,有33例患者发生椎间盘脱出,有817例患者发生椎间盘膨突,有501例患者发生椎间盘膨出并突出,有2332例患者因发生椎间盘移位而导致硬膜外脂肪消失及硬膜囊受压,有626例患者因发生椎间盘移位导致神经根受压,有139例患者的病变椎间盘发生钙化,有253例患者发生侧隐窝填塞及神经根湮没的情况,有203例患者发生椎间盘变性、出现真空征的情况,有173例患者罹患继发性椎管狭窄。结论:CT检查在诊断不同类型的腰椎间盘移位症方面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腰椎间盘移位症患者的CT表现及病理改变各不相同,产生的后果也不尽相同。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应根据为此病患者进行CT检查的结果为其设计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作者:金勇;赵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助产士护理对产妇分娩质量的影响。方法:对2013年2月~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分娩的8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8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4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助产士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自然分娩率及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量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自然分娩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助产士对产妇进行护理能够明显改善产妇的分娩结局,可明显缩短产妇的产程,减少其产后出血量,提高其自然分娩率,降低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孙建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超声检查和螺旋CT检查对胆囊癌患者进行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2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4例胆囊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对这54例患者分别进行超声诊断和螺旋CT诊断。然后,比较这些患者用超声检查和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结果:这54例患者术后均被确诊患有胆囊癌。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75.9%,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为64.8%。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明显高于用螺旋CT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胆囊癌患者用超声检查进行诊断的准确率高,可为患者进行治疗提供良好的依据。此诊断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贾月霞;温琳峰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年8月至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186例未破裂型输卵管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93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氨蝶呤进行治疗,为实验组患者联合应用米非司酮和甲氨蝶呤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其临床疗效。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愈率为96.8%,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74.2%。两组患者的治愈率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米司非酮和甲氨蝶呤治疗输卵管妊娠可取得较好的疗效,而且安全性相对较高,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赵洪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患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患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4例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24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62例患儿。我院为对照组患儿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儿在进行常规护理(与对照组患儿相同)的基础上进行早期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护理效果。结果: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前,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后,两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均有所改善,且观察组患儿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为(25.5±1.5) h,对照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为(75.5±16.5)h。观察组患儿黄疸消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患有高胆红素血症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可有效地改善其血清胆红素的浓度,缩短其黄疸消退的时间。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刘瑛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间我院收治的宫外孕患者6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1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0.17±5.53)分,抑郁评分为(46.23±4.51)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50.21±5.43)分,抑郁评分为(46.43±4.66)分,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1.24±3.65)分,抑郁评分为(40.07±3.21)分,对照组患者的焦虑评分为(46.75±4.68)分,抑郁评分为(44.78±4.25)分,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较护理前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100.0%,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3.9%,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对宫外孕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及抑郁等不良情绪,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次旺桑旦 刊期: 2015年第02期
拇指具备40%的手功能。拇指缺损可明显制约人的活动和生活能力。探讨可有效治疗拇指缺损的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本文在阐述拇指缺损重建需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就常用拇指缺损的疗法及临床进展情况进行论述。
作者:廖辉文;刘鸣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间我院收治的子痫前期患者86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3例),单纯使用硫酸镁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硫酸镁和低分子肝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剖宫产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新生儿的各项临床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新生儿,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硫酸镁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子痫前期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显著降低母婴的死亡率,还能保证母婴有一个好的妊娠结局,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唐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在我院进行宫颈癌筛查的1000例疑似宫颈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0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宫颈涂片法进行筛查,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法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筛查,并将其检查的结果与其进行病理学检查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进行相关检查结果的阳性率与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阳性率的符合度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进行传统的宫颈刮片筛查相比,为患者联合应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和高危人乳头瘤病毒检测法进行宫颈癌筛查的准确率较高,更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邵艳华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进行引产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引产的成功率,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银英;关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5月~2013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0例胆囊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40例患者。我院使用腹腔镜手术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开腹手术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手术的用时、术中的出血量、住院的时间和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的用时和住院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其术中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的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手术时间短、患者在术中的出血量少、在术后恢复快和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低等优点。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翟部队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3月间我院收治的肝硬化患者40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0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肝功能检测,观察对比两组研究对象各项肝功能指标的差异,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的TBA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CHO、CHE及ALB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健康体检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TBA的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正相关,即Child-Pugh分级越高,TBA的水平就越高;CHO、CHE及ALB的水平与Child-Pugh分级呈负相关,即Child-Pugh分级越高,CHO、CHE及ALB的水平就越低。结论:对肝硬化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测可加深对患者肝组织受损程度的了解,有助于准确判断其肝硬化病情的发展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作者:张晓丽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用臭氧液和常规药物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阴道炎患者,随机将其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臭氧液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患者的体征及症状改善的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查的结果对比分析其治疗的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100%)与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88%)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371,P<0.05)。结论:用臭氧液为阴道炎患者进行治疗,临床效果较好,操作简单安全且患者的不良反应较少,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高翔云;顾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的效果。方法:对2009年9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护理实习的25例护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实习的时间顺序,将这25例护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13例护生,对照组有12例护生。在对这两组护生进行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我院使用常规代教模式对对照组护生进行代教,使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对观察组护生进行代教。代教结束后,比较两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以及他们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生理论考试的成绩、操作考试的成绩、对代教结果满意度的评分和由他们护理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的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血液净化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程序化代教模式可有效地提高护生的理论水平、操作能力和对代教工作的满意度,同时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此代教模式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蒋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间我院收治的胸外科手术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0例)和试验组(70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胸外科手术护理,为试验组患者在进行常规胸外科手术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7.9±2.7)d,对照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2.6±3.0)d,试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9%,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1.4%,试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分数为97.2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98.6%;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质量分数为80.8分,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82.9%。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人性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此方法不仅能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其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还能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陈素诚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重组人白介素-11联合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0例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5例患者。我院使用长春新碱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和长春新碱(用法与对照组患者相同)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和治疗前后血小板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小板的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联合使用重组人白介素-11和长春新碱治疗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提高患者血小板的水平。此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史丽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初动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內象限和乳晕中心乳腺癌未发生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术后进行内乳淋巴结放射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內象限和乳晕中心部位乳腺癌手术的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中有32例患者,对照组中有30例患者。为两组患者均进行乳腺癌切除手术,为观察组患者术后进行内乳淋巴结放射治疗,然后观察两组患者内乳淋巴结转移的情况和生存率。结果: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乳腺癌复发和转移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存率略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內象限和乳晕中心乳腺癌未发生内乳淋巴结转移患者行常规根治术后进行内乳淋巴结放射治疗,能够降低其短期内复发和转移的几率,但这种治疗方法是否能明显提高患者中长期的生存率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作者:宋晓;信国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