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信国锋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新型结石封堵器钬激光碎石术与传统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的效果。方法:对2011年11月至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70例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采用新型结石封堵器钬激光碎石术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传统的钬激光碎石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94.28%,其中有1例患者的结石移入肾脏,占2.85%。对照组患者的结石清除率为60.00%,其中有12例患者的结石移入肾脏,占34.28%。两组患者结石的清除率及结石移入肾脏的几率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输尿管结石患者采用新型结石封堵器进行钬激光碎石手术治疗的结石清除率较高,并可降低其体内的结石在被击碎后移入肾脏的几率,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郑红芳;李巧星;王伟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对比分析单用氟桂利嗪与联用氟桂利嗪和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1月我院收治136例偏头痛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8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使用氟桂利嗪进行治疗,为研究组患者联合应用氟桂利嗪和血塞通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氟桂利嗪和血塞通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好,能有效缓解患者头痛的症状,改善其脑部的血液循环,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萍 刊期: 2015年第02期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仍在全球范围内蔓延和发展,其发病率和死亡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临床医师可根据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对症治疗,从而缓解或治愈该病。本文主要论述了我国使用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现状,为临床上科学地治疗支气管哮喘提供参考。
作者:刘新平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盐酸利托君和硫酸镁治疗孕20周后先兆流产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1月~2014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0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0例患者。为观察组患者使用盐酸利托君进行治疗,为对照组患者使用硫酸镁进行治疗。然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药物起效的时间、治疗的时间和妊娠的延长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药物起效的时间和治疗的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观察组患者妊娠的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盐酸利托君治疗先兆流产的效果优于用硫酸镁进行治疗的效果。盐酸利托君起效快,患者的不良反应少,可有效延长患者的妊娠时间。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何晓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治疗中老年尿频尿急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9月~2013年3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对对照组的患者使用莫西沙星进行治疗,对研究组的患者在使用莫西沙星的基础上加用中药方剂进行治疗。在治疗4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大尿流率、生活质量(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大尿流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QOL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莫西沙星联合中药方剂对中老年尿频尿急患者进行治疗,可提高其大尿流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减少其不良反应,进而提升其治疗效果。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赵吉来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对预防痔疮手术后并发尿潴留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间我院收治的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157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81例)和观察组(76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在观察组81例患者中,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有4例,尿潴留的发生率为4.93%;在对照组76例患者中,发生尿潴留的患者有9例,尿潴留的发生率为11.84%。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接受痔疮手术治疗的患者实施系统性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其术后尿潴留的发生率,有利于患者的康复,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郭航燕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为行胸外科手术的患者进行麻醉对其血液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对在我院进行胸外科手术治疗的1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为观察组患者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麻醉,为对照组患者联合应用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治疗,并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液动力学指标。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术中气管插管时、切皮后5min的心率较低,在进行麻醉诱导时、气管插管时、切皮后5min的血压较高,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在其他各时间点的血压和心率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吞咽功能恢复的时间、自主呼吸恢复的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较短,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联合应用舒芬太尼和丙泊酚进行胸外科手术麻醉的效果较好,可使患者在术后较快苏醒,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成成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分析对20例骨科老年患者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因素。方法:对某院收治的20例骨科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调取其POSSUM风险评分表进行手术风险评估。结果:对本组患者的12项风险指标进行评分后发现,计0分的有93例次、计1分的有82例次、计2分的有53例次、计3分的有13例次。在本组患者的12项风险评分中,得分居前6位的风险指标依次是(从高至低):年龄、手术分级、肾功能、手术时间、营养状况、心血管系统的状况。本组患者12项风险评分的人均得分为(11.3±5.8)分,其中评定结果为理想的患者1例,评定结果为低风险的患者有4例,评定结果为有风险的患者6例,评定结果为高风险的患者有9例。在本组患者中,手术风险等级的评定结果为“风险”+“高风险”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高于评定结果为“理想”+“低风险”的患者,其住院时间长于评定结果为“理想”+“低风险”的患者,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老年骨科患者的合并症较多,营养状况较差,进行手术治疗的级别较高、时间较长,易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临床医师应尽量为此类患者进行择期手术治疗,并在术前尽可能控制其基础疾病,改善其营养状况,以降低其进行手术治疗的风险性。
作者:赵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在剖宫产后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1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剖宫产手术的160例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60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0例产妇。为对照组产妇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为观察组产妇在进行心理护理等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方法与对照组相同),进行护理干预。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产妇母乳喂养的相关情况。结果:护理结束后,观察组产妇在产后第1个月、第3个月的母乳喂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的初动泌乳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进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显著,可有效提高母乳喂养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罗锋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不同妊娠阶段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发生机制、临床意义及预后。方法:选取2010年2月至2014年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的875例妊娠女性及同年龄段的健康非妊娠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妊娠的阶段将这些患者分为妊娠晚期组、妊娠早中期组、健康非妊娠组。妊娠晚期组有500例女性,妊娠早中期组有200例女性,健康非妊娠组有175例女性。分析三组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并对妊娠晚期女性进行产后随访,观察其PR间期缩短的发生情况。结果:妊娠晚期组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高,其次是妊娠早中期组女性,健康非妊娠组女性PR间期缩短的发生率低。妊娠晚期PR间期缩短的女性在产后半年经心电图检查的结果显示,其心电图恢复正常。结论:女性在妊娠晚期容易出现PR间期缩短的情况,但这种情况属于良性的电生理性改变,无特殊的临床意义,无须进行处理,预后良好,可使用心电图定期监测其PR间期改变的情况。
作者:李欢欢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至2014年7月间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手术患者13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剖宫产围手术期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剖宫产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郝桂琴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对血液生化检验结果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2011年3月~2013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常规体检的60例健康人的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院抽取这60人的血液标本,然后取120根试管,将这120根试管随机分为A号试管和B号试管,每号各有60根试管。将1个人的血液标本平均分成2份,分别放入A号试管和B号试管中,然后对B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进行溶血处理。完成上述操作后,检测所有试管中血液标本HBDH(α-羟丁酸脱氢酶)的水平、AS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的水平、CK(肌酸激酶)的水平、LDH(乳酸脱氢酶)的水平、钾离子的水平、钠离子的水平和总蛋白的水平,并对两种试管中血液标本的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A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HBDH的水平、AST的水平、CK的水平和LDH的水平均明显低于B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的上述水平,其钠离子的水平明显高于B号试管中血液标本钠离子的水平,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A号试管中的血液标本其钾离子的水平和总蛋白的水平与B号试管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血液标本发生溶血可严重影响其中的HBDH、AST、CK、LDH和钠离子的检测结果。此情况应引起检验科医生的注意。
作者:王俊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尼莫地平辅助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4月~2014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0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患者。我院采用血肿清除手术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用尼莫地平对观察组的患者进行治疗。在治疗2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肿的大小及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其血肿减少的量明显大于对照组的患者,其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入院初期使用尼莫地平对其进行辅助治疗,可加快其血肿吸收的速度,缩短其神经功能恢复的时间,提高其临床治疗效果。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王秀茹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2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治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在为两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使用抗生素为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联合使用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为观察组患者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各项肺功能指标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两组患者的各项肺功能指标均有明显的改善,且观察组患者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5.0%,观察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3.7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二者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抗生素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性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贾蓬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疤痕子宫孕产妇进行阴道分娩的可行性。方法:选取近年来我院收治的疤痕子宫孕产妇120例作为研究对象,让其中同意进行阴道试产的50例产妇进行阴道分娩,观察分析其分娩结局,并将成功进行阴道分娩的疤痕子宫孕产妇的临床资料与我院同期收治的非疤痕子宫孕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结果:在同意进行阴道试产的50例疤痕子宫产妇中,阴道分娩成功的有38例,这些产妇产后均未发生子宫破裂的情况,其余12例产妇均改行剖宫产手术,阴道分娩的成功率为76.00%。按照随机抽取的原则,选取我院同期收治的非疤痕子宫再次妊娠并成功完成阴道分娩的产妇38例作为对比组,并将其临床资料与本组38例阴道分娩成功的疤痕子宫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产妇在产程、出血量、住院时间、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新生儿Apgar评分等方面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当疤痕子宫孕产妇具备了阴道分娩的相应条件时,可让其进行阴道试产,而且其可行性较高。疤痕子宫孕产妇进行阴道分娩可降低剖宫产率及母婴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治疗四肢骨折合并烧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骨科2010年5月至2014年5月期间收治的62例四肢骨折合并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1例患者。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为实验组患者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进行治疗,然后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治疗的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骨折合并烧伤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骨折创面愈合的时间。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刘小明;胡耀华;骆志权;汤世斌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分析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及对此病患者进行药物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2月间我院收诊的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发生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进行分析,同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观察组(32例),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基础治疗,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据统计,在这64例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发病原因为消化性溃疡的患者有33例(占患者总数的51.56%),为急性胃黏膜病变的患者有19例(占患者总数的29.69%),为食管静脉曲张的患者有7例(占患者总数的10.94%)。消化性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及食管静脉曲张是诱发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重要因素。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止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准确判断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并在对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可迅速止血、促使患者的早日康复。
作者:周青凤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用洁悠神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3年7月~2014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42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42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有70例患儿,对照组有72例患儿。我院在为两组织患儿进行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为对照组患儿使用氧气雾化疗法进行治疗,为观察组患儿使用洁悠神喷剂联合氧气雾化疗法(与对照组患儿相同)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结束后,对照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2.2%。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2.8%。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儿饮食改善的情况、溃疡面恢复的情况及咽峡部疱疹消退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洁悠神喷剂治疗疱疹性咽峡炎的效果显著,且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此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朱对娣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0例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将这100例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有50例产妇。对对照组产妇进行常规护理,对观察组产妇进行综合护理。然后,比较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及其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进行引产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产妇产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产妇,二者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对使用静脉滴注催产素进行计划分娩的产妇实施综合护理的效果好,可有效地提高其引产的成功率,降低其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此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余银英;关玉英 刊期: 2015年第02期
目的:探讨对布鲁氏杆菌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我疾控中心收治的5例布鲁氏杆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中心在对这5例患者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后,对其进行了基础护理、症状护理及用药护理等综合护理干预,然后观察其康复效果。结果:这5例患者均恢复良好。我们对其进行随访的结果显示,其预后良好,其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其身体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布鲁氏杆菌病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其康复,改善其预后,进而提高其生活质量。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作者:李冬梅 刊期: 2015年第02期